第5课时 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2)
1.比一比,算一算。
120÷(6+2×3)
120÷[(6+2)×3]
(960÷40-10)÷2
960÷[(40-10)÷2]
你有什么发现: 。?
2.判一判。(对的打“√”,错的打“×”,并把错的改过来)
(1)80×(150-50÷10)
=80×(100÷10)
=80×10
=800( )
改正:
(2)2800÷[(19+9)-14]
=2800÷28-14
=100-14
=86( )
改正:
3.3个人植了24棵树,照这样计算,再增加2人,一共可以植多少棵树?
4.计算。
560÷[(72-65)×10]
480÷[240÷(19+29)]
5.学校送来了41箱学生奶,每箱24杯,搬运过程中破损了4杯,剩下的每班分发28杯,可以分给几个班?
6.植物园有梅花树12棵,樱花树比梅花树多8棵;女贞树又比樱花树棵数的2倍少6棵,女贞树有多少棵?
7.你能给下面的算式加上括号,使其结果最小吗?
99÷5+7×4
第5课时 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2)
1.120÷(6+2×3)
=120÷(6+6)
=120÷12=10
120÷[(6+2)×3]
=120÷(8×3)
=120÷24=5
(960÷40-10)÷2
=(24-10)÷2
=14÷2=7
960÷[(40-10)÷2]
=960÷(30÷2)
=960÷15=64
数字和运算符号相同,运算顺序不同,结果就不同
2.(1)× 改正:80×(150-50÷10)
=80×(150-5)
=80×145
=11600
(2)× 改正:2800÷[(19+9)-14]
=2800÷(28-14)
=2800÷14
=200
3.24÷3×(3+2)=40(棵)
答:一共可以植40棵树。
4.560÷[(72-65)×10]
=560÷(7×10)
=560÷70
=8
480÷[240÷(19+29)]
=480÷(240÷48)
=480÷5
=96
5.(24×41-4)÷28=35(个)
答:可以分给35个班。
6.(12+8)×2-6=34(棵)
答:女贞树有34棵。
7.99÷(5+7×4)万以上数的写法
1.看计数器读数、写数。
2.写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3.我会填。
(1)九百零六万零四十六,写作:( ),它由( )个万、( )个十和( )个一组成。
(2)9090090由9个( )、9个( )和9个( )组成。
(3)由8个亿、4个千万、6个万、5个一组成的数是( )。
4.算一算。
565÷5= 812÷4=
20×16=
27×36=
12×25=
640÷4=
306÷3=
364÷2=
5.写出下列各数。
一百二十八万三千 写作: ?
一千六百万 写作: ?
一亿四千九百五十九万七千八百七十 写作:
一亿零四十五万 写作: ?
6.请你写出下面各大洲的人口数。
名称
人口数
亚洲
三十四亿八千八百零三万
3488030000
非洲
七亿三千八百七十三万
欧洲
七亿二千八百七十八万
南美洲
三亿二千二百三十一万
北美洲
四亿六千一百二十五万
大洋洲
二千八百六十九万
南极洲至今无永久性居民
东东在听写数时,把数字2往左错写了两位,造成“2”的右边多写了两个“0”,使得写出来的数读作四亿零三百二十万零八十七,正确的数应该是( ),读作( )。
万以上数的写法
1.三千六百零一万三千七百零四 36013704 一亿二千零九十二万零五十二
120920052
2.80890 258000 720000 384000
3.(1)9060046 906 4 6
(2)百万 万 十
(3)840060005
4.113 203 320 972 300 160 102 182
5.1283000 16000000 149597870 100450000
6.738730000 728780000 322310000
461250000 28690000
7.4032087 四百零三万二千零八十七第10课时 商的变化规律(2)
1.请你根据每组第一题的算式,直接完成后面的算式。
(1)36÷4=9 (2)96÷4=24
360÷( )=9
48÷2=( )
( )÷20=9
( )÷40=24
3600÷400=( )
576÷24=( )
2.选一选。
(1)两个数相除,商是34,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10,商是( )
A.340 B.34 C.不唯一
(2)谁与450÷15的得数相同( )
A.(450÷3)÷(15÷3)
B.(450+3)÷(15+3)
C.(450÷3)÷(15×3)
3.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计算下面各题。
640÷40=
780÷20=
540÷30=
720÷40=
4.计算并且验算。
432÷27=
728÷56=
5.你能照样子简算下面各题吗?
2000÷125=(2000×8)÷(125×8)
=16000÷1000
=16
3000÷125=
8000÷25=
6.王叔叔今年7月份种西瓜共收获了616个西瓜,平均每天卖出44个西瓜,每个西瓜可卖15元。
(1)王叔叔家西瓜几天可以卖完?
(2)他家种西瓜一共收入了多少元?
7.两数相除,商是16,如果被除数除以2,除数乘2,商是多少?
第10课时 商的变化规律(2)
1.(1)40 180 9 (2)24 960 24
2.(1)B (2)A
3.16 39
18 18
4.16
13
5.(3000×8)÷(125×8)
=24000÷1000
=24
(8000×4)÷(25×4)
=32000÷100
=320
6.(1)616÷44=14(天)
答:王叔叔家西瓜14天可以卖完。
(2)616×15=9240(元)
答:他家种西瓜一共收入了9240元。
7.16÷2÷2=4四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及解析|青岛版(2014秋)
第2单元第1课时
直线、射线和角
1、填空。[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1.线段有(
)个端点,射线有(
)个端点,直线(
)端点。
【答案】2;1;没有
【解析】线段、射线、直线三者都是直的;线段有2个端点,射线有1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线段有长度,射线和直线没有长度,根据此填空即可。
2.
如图所示:
A、B、C是直线上的三个点,图中有(
)条线段,(
)条射线,(
)条直线。
【答案】3;6;1
【解析】线段有2个端点,射线有1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
线段:线段AB,线段AC,线段BC一共有3条;
射线:根据此填空。
3.过一点可以画(
)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
)条直线。
【答案】无数;1
【解析】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因为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因此过两点可以画一条直线,根据此填空即可。
4.
角是由(
)个顶点和(
)条边围成的
【答案】1;2
【解析】角由1个顶点和2条边围成的,其中角的两条边是两条射线,根据此填空即可。
二、选择题。
1.
(
)长18厘米。
A、直线
B、线段
C、射线
【答案】B
【解析】在直线、线段和射线中,只有线段是有长度的,直线和射线可以无限的延伸,因此它们是没有长度的,根据此选择即可。
2.
组成角的两条边的是(
)。
A、直线
B、线段
C、射线
【答案】C
【解析】组成角的两条边,分别是两条射线,因为它们只有一个端点,根据此选择即可。
3.
角的大小与(
)有关。
A、两边的长短
B、角的张口
C、放大镜
【答案】B
【解析】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因为角的两条边是由两条射线围成的,射线没有长度,因此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没有关系;放大镜不能放大角的大小;角的大小只与角的张口大小有关系,根据此选择即可。
3、判断。
1.
小红画了一条长4厘米的直线。(
)
【答案】×
【解析】直线没有长度,它可以向两边无限的延伸,因此不能画一条长4厘米的直线,因此本题错误。
2.
直线比射线长。(
)
【答案】×
【解析】直线可以向两边无限的延伸,因此直线没有长度;
射线可以向一个方向无限的延伸,因此也没有长度,因此本题错误。
3.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
【答案】√
【解析】在直线上取两个不同的点,两点之间的线,就是线段,因此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所以本题正确。
4.一副三角板上有两个直角。(
)
【答案】√
【解析】一副三角板有2个三角板组成,在每个三角板上都有一个角是直角,因此一副三角板上有2个直角,所以本题正确。
四、画一画。
过A点画一条射线,再在这条射线上截取一段2厘米长的线段。
A·
【答案】
【解析】过A点,可以画无数条射线,因此随便画出一条射线;
然后用直尺在直线上量取2厘米长的线段即可。
五、数一数,找规律。
1.下面图形中各有几条线段?填一填。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答案】1;3;6;10
我发现有几个端点,就用端点的个数减1,然后从减1的这个数开始依次加起,直到加到1为止。
【解析】:
3个端点,线段的条数为:2+1=3条
4个端点,线段的条数为:3+2+1=6条;
5个端点,线段的条数为:4+3+2+1=10条
如果是n个端点,则线段的条数为:1+2+3……
+(n-2)+(n-1)。
2.
经过2个点可以画一条直线,经过3个点中的每两个点画直线,最多可以画3条;经过4个点中的每两个点呢?5个点,6个点呢?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任意三个点不在一条直线上)
【答案】1;3;6;10;15
我发现:每多一个点,就多出前面那些点那么多条直线。
【解析】2点划出1条直线,1;3点划出3条直线,1+2;4点划出6条直线,1+2+3;5点划出10条直线,1+2+3+4;每多一个点,就多出前面那些点那么多条直线。
N点画:(1+2+3+...+(n-1))=n(n-1)/2条
(
)条
(
)条
(
)条
(
)条四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及解析|青岛版(2014秋)
第2单元第2课时
角的度量
1、填空。[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1.量角器是测量(
)的工具,呈(
)形,把(
)平均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就是(
)度的角,1度可以记作(
)。
【答案】角;半圆;180度;1;1°
【解析】量角器是测量角的工具,把180°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就是1度的角,记作1°,根据此填空即可。
2.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
)有关,(
)越大,角越大。
【答案】开口;开口
【解析】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角的开口的大小有关系,开口越大,角就越大,反之就越小,根据此填空即可。
3.在下面(
)内填出时针与分针所成的夹角的度数。
(
)
(
)
(
)
【答案】120°;180°;120°
【解析】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表示的读数为:360°÷12=30°。
四时:分针和时针之间有4个大格,因此时针和分针所夹的角是4×30°=120°;
六时:分针和时针之间有6个大格,因此时针和分针所夹的角是6×30°=180°;
八时:分针和时针之间有4个大格,因此时针和分针所夹的角是4×30°=120°;
根据此填空即可。
4.∠1与∠2的和是150°,∠1是90度,那么∠2=(
)。
【答案】60度
【解析】∠1和∠2的和是150度,其中∠1=90°,因此∠2=150°-90°=60°,根据此填空即可。
5.
在量角的度数时,必须把量角器的中心点与(????????)重合,量角器的零刻度线与(???????????)重合。
【答案】角的顶点;角的一条边
【解析】在量角的度数时,必须把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量角器的零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看另一条边指向哪个刻度,这个角就是多少度。根据此填空即可。
二、选择题。
1.
度量一个角,角的一条边对着量角器上内圈“180”的刻度,另一条边对着同圈刻度“60”,这个角是(
)°。
A、60
B、180
C、120
【答案】C
【解析】角的一条边对着量角器内圈“180”的刻度,也就是对着外圈的0刻度线,另一条边对着同圈的60°,也就是外圈的120°的刻度,因此这个角的度数是120°,根据此选择即可。
2.
用一副三角板不能拼出(
)的角。
A、75°
B、120°
C、95°
【答案】C
【解析】一副三角板中的角的度数分别为:30°、60°和90°,45°、45°和90°,因此一副三角板可以组成:30°+45°=75°,30°+90°=120°,60°+45°=105°,60°+90°=150°,90°+45°=135°,90°+90°=180°,根据此选择即可。
3.
从3:00到3:15,分针转动了(
)度。
A、15
B、60
C、90
【答案】C
【解析】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表示的度数为:360°÷12=30°。
从3:00到3:15,分针走了3个大格,因此分针转动的角度是:3×30°=90°,根据此选择即可。
3、判断。
1.
用5倍的放大镜看20°的角,可以看到100°的角。(
)
【答案】×
【解析】角的度数不能用放大镜放大,不管用多少倍的放大镜看角度,角的大小不变,因此本题错误。
2.
从3:00到4:00时针走过的角度是30°。(
)
【答案】√
【解析】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表示的读数为:360°÷12=30°。从3:00到4:00,之间有1个大格,
因此时针走过的角度是:1×30=30°,所以本题正确。
四、量一量下面四个角的度数,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答案】∠1=150°,∠2=30°,∠3=150°,∠4=30°
我发现:相对的两个角的度数相等。
【解析】在量角的度数时,必须把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量角器的零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看另一条边指向哪个刻度,这个角就是多少度。
五、用量角器仔细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1=(
)
∠2=(
)
∠3=(
)
∠4=(
)
我发现四边形四个角的度数的和是(
)度。
【答案】∠1=110°,∠2=70°,∠3=30°,∠4=150°
我发现四边形的四个角的度数的和是360度。
【解析】在量角的度数时,必须把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量角器的零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看另一条边指向哪个刻度,这个角就是多少度。
把四个角的度数相加,即可知道四个角的度数和是多少。
六、已知∠1=28°求∠2、∠3、∠4和∠5各是多少度?
【答案】∠2=180°-28°=152°;
∠3=180°-152°=28°;
∠4=90°;∠5=90°-28°=62°。
【解析】已知∠1的度数,∠2和∠1组成一个平角,平角的度数是180°,∠3和∠2组成一个平角,∠1和∠5组成一个直角,直角的度数是90°,根据此解答即可。第6课时 用“四舍五入”法试商后再计算
1.计算时,把43看作( )来试商,除数变( )了,商容易偏( ),调商时要调( )些。
2.计算时,把22看作( )来试商,22×4=( ),比93小( ),所以正确的商是( )。
3.下面各题的除数可以看作几十来试商?准确商是几?填在括号里。
准确商是( )
准确商是( )
准确商是( )
准确商是( )
4.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215÷33=
453÷63=
5.红旗小学有学生252人,每班约有28人,这个学校有多少个班?
6.某工厂生产了160个机器零件,要求18个零件装一箱,一共装多少箱?还剩下多少个?
7.
(1)沙子、水泥各需运几次才能运完?
(2)运完水泥和沙子共需运费多少元?
8.在方框里分别填哪几个数字才能使商是一位数,并且没有余数?
第6课时 用“四舍五入”法
试商后再计算
1.40 小 大 小
2.20 88 5 4
3.50 7 70 4 20 3 5 6
4.6……17
7……12
5.252÷28=9(个)
答:这个学校有9个班。
6.160÷18=8(箱)……16(个)
答:一共装8箱,还剩下16个。
7.(1)325÷25=13(次)
200÷25=8(次)
答:沙子需要13次才能运完,
水泥需要8次才能运完。
(2)(325+200)×50=26250(元)
答:一共需要运费26250元。
8.31或70第1课时 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
1.你是怎样算的?填一填。
180÷30=□
因为30×( )=□
所以180÷30=□
因为18÷3=□
所以180÷30=□
18个十除以3个十得
( )。
2.算一算,比一比。
3.口算。
60÷20=
150÷30=
420÷70=
90÷30=
80÷20=
120÷60=
800÷4=
270÷90=
4.学校买了一些体育器材,120个足球,60根跳绳,20副羽毛球拍。
(1)足球数量是跳绳的几倍?
(2)足球数量是羽毛球拍的几倍?
5.
(1)一共需要租多少辆车?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6.下面是同学们喜爱的旅游项目统计表。
项 目
人数
参观农家乐
40
参观动物园
80
参观科技馆
20
不喜欢旅游
10
(1)喜欢去动物园旅游的人数是喜欢去农家乐旅游的人数的多少倍?
(2)喜欢去农家乐旅游的人数是不喜欢旅游的人数的多少倍?
7.植树节时,老师带领我们去植树。
第1课时 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
1.6 6 180 6 6 6 6
2.150 5;320 4;5 5;9 9
3.3 5 6 3 4 2 20 3
4.(1)120÷60=2
答:足球数量是跳绳的2倍。
(2)120÷20=6
答:足球数量是羽毛球拍的6倍。
5.(1)200÷40=5(辆)
答:一共需要租5辆车。
(2)平均每人需要车费多少元?
(答案不唯一)360÷40=9(元)
答:平均每人需要车费9元。
6.(1)80÷40=2
答:喜欢去动物园旅游的人数是喜欢去农家乐旅游的人数的2倍。
(2)40÷10=4
答:喜欢去农家乐旅游的人数是不喜欢旅游的人数的4倍。
7.280÷40=7(棵) 7+1=8(棵)
答:一共要栽8棵树。第1课时 解决问题(1)
1.填空。
(1)火车的速度可达每小时180千米,可写作( )。
(2)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作( );每小时(或每分钟等)行的路程,叫作( );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等),叫作( )。
(3)用公式表示时间、路程、速度间的关系( )。
2.完成下面的表格。
火车
汽车
自行车
路程(千米)
600
135
时间(时)
4
6
速度(千米/时)
85
15
3.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共需8小时。
(1)这辆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2)返回时少用3小时,返回时速度是多少?
4.
王老师从家里出发12分钟能到达学校吗?
5.一辆汽车从甲城开往乙城送货,去时平均每小时行84千米,4小时到达,返回时空车,只用了3小时,求返回时的平均速度。
6.一辆汽车从济南出发,2小时后离潍坊还有16千米,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82千米,济南与潍坊相距多少千米?
7.一列快速列车从甲城开往乙城,平均速度为85千米/时。2小时后,一列动车也从甲城开往乙城,平均速度为170千米/时。动车开出几小时后能够追上快速列车?
第1课时 解决问题(1)
1.(1)180千米/时
(2)路程 速度 时间
(3)路程=速度×时间
2.510 9 150
3.(1)400÷8=50(千米/时)
答:这辆汽车的速度是50千米/时。
(2)8-3=5(小时)
400÷5=80(千米/时)
答:返回时速度是80千米/时。
4.210÷2×12=1260(米)
1260<1400
答:王老师12分钟不能到达学校。
5.84×4=336(千米)
336÷3=112(千米/时)
答:返回时的平均速度是112千米/时。
6.82×2=164(千米)
164+16=180(千米)
答:济南与潍坊相距180千米。
7.85×2=170(千米)
170-85=85(千米)
170÷85=2(小时)
答:动车开出2小时后能够追上快速列车。第1课时 认识条形统计图(1)
1.下面是水果超市一周卖出橘子和香蕉的数量统计图。
卖出橘子数量统计图
卖出香蕉数量统计图
(1)1格表示( )千克。
(2)星期( )卖的橘子最多,星期( )卖的香蕉最少。
(3)星期( )橘子和香蕉的销售数量一样多。
(4)从图中你还有什么发现?
2.下面是某地区四月份的一周气温统计表。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温度/℃
5
8
11
13
10
12
15
根据统计表完成下面的条形图。
(1)星期( )的气温最高,星期( )的气温最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相差( )。
(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3.下面是东风超市摸奖活动中前31人的摸奖情况统计图。
(1)根据统计图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奖品
毛巾
奶粉
电扇
电视机
人数
(2)从上面的统计来看,摸到( )的人数最多,摸到( )的人数最少。
(3)如果你去摸奖的话,最有可能会摸到( )。
(4)你想对商家说什么?
第1课时 认识条形统计图(1)
1.(1)1 (2)五 三 (3)天
(4)周三的水果销售情况最不好。(答案不唯一)
2.
(1)日 一 10℃
(2)周四的气温比周三高几度?
13-11=2(度)(答案不唯一)
3.(1)17 10 3 1 (2)毛巾 电视机 (3)毛巾 (4)这样不太公平,应该把其他的奖品适当加一些。(或其他合理说法)四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及解析|青岛版(2014秋)
第3单元第2课时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1、填空。
1.
一个篮球的单价是123元,买了26个,一共要用(???????)元。?
【答案】3198
【解析】根据单价×数量=总价,把数据代入公式,列出算式:123×26,然后计算出结果,根据此填空即可。
2.
一架飞机的速度可达每小时852千米,这架飞机12小时可以飞行(??????????)千米。
【答案】10244
【解析】根据速度×时间=路程,把数据代入公式,列出算式852×12,然后计算出结果,根据此填空即可。
3.125个18是(
)。
【答案】2250
【解析】求125个18是多少,根据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出算式:125×18,然后计算出结果即可,根据此填空即可。
4.估算197×38时,可以把197和38分别看作(
)和(
),求得积是(
),所以197×38≈(
)。
【答案】200;40;8000;8000
【解析】估算时,根据四舍五入法,把三位数看作整百数,把两位数看作整十数,然后根据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计算出结果,根据此填空即可。
二、选择题。
1.
竖式计算456×65时,456与6相乘实际是(???????)
A、456×6????????B、2×456?????????C、456×60
【答案】C
【解析】65中的6在十位上,表示6个十,因此456与6相乘实际上表示的是456×60,根据此选择即可。
2.
637×15积的个位是(?????)
A、7??????????????B、5???????????????C、2
【答案】B
【解析】637个位上的数字是7,15个位上的数字是5,用7×5=35,因此积的个位上的数字是5,根据此选择即可。
3.
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是(????????)
A、四位数??????B、五位数???????????C、四位数或五位数
【答案】C
【解析】本题可以根据举例子的方法来选择,例如:200×10=2000,积是四位数;200×80=16000,积就是五位数,因此三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五位数,根据此选择即可。
3、判断。
1.
三位数乘两位数积都是四位数。(?????)
【答案】×
【解析】本题可以根据举例子的方法来选择,例如:200×10=2000,积是四位数;200×80=16000,积就是五位数,因此三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五位数,因此本题错误。
2.
146×53=7884。(
)
【答案】×
【解析】用竖式计算出146×53的结果是7738,所以本题错误。
四、列竖式计算。
315×78=
985×24=
712×16=
【答案】315×78=24570
985×24=
23640
712×16=11392
【解析】列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先对齐数位,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乘三位数,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乘三位数,然后把两次相乘所得的积相加。根据此计算出结果即可。
五、解决实际问题。
1.李明的爸爸开了一家山核桃专卖店,这天上午卖出了59元/袋的山核桃169袋,下午卖出同样的山核桃118袋。
(1)专卖店全天销售收入多少元?
(2)上午比下午多卖多少元?
【答案】(1)59×169+59×118=16933(元)
答:专卖店全天销售收入16933元。
(2)59×169-59×118=3009(元)
答:上午比下午多卖3009元。
【解析】(1)求专卖店全天销售收入是多少,就是用上午卖出的钱数加上下午卖出的钱数,根据此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即可。
(2)求上午比下午多卖出多少钱,就是用上午卖出的钱数减去下午卖出的钱数,根据此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即可。
2.
【答案】72×228=16416(元)
答:一共16416元。
【解析】用一套双人桌的价钱×四年级的学生数量=总价钱,把数据代入公式,然后求出结果,根据此解答即可。
3.
载客:46人
载客:?人
一艘巨型游轮的载客量是一辆大巴车的128倍,一艘游轮可以坐多少人?
【答案】46×128=5888(人)
答:一艘游轮可以坐5888人。
【解析】已知一艘巨型游轮的载客量是一辆大巴车的128倍,也就是求128个46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然后计算出结果即可。
一套双人桌椅72元。
学校要给四年级228名学生换课桌椅,一共多少元?第4课时 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1)
1.在一个算式里,有小括号的,要先算( )里面的,小括号里面有乘、除法和加、减法,应先算( )法,后算( )法。
2.87+(493-125×3),第一步先算( ),第二步算( ),最后算( )。
3.请你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54÷18+41×3
5×(825-115÷23)
(325-85)×12÷15
125-5×20÷4
4.请把分步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
(1)136-46=90 4500÷90=50
22×50=1100
?
(2)75×4=300 300-75=225
225÷25=9
(3)
综合算式:?
5.
发给12个班后,还有11册,该公司这次一共捐了多少册图书?
6.下面是三个工程队一周修路情况统计表:
一队
365人
二队
比一队多25人
三队
分成了两个小组,每组185人
四队
比二队人数的2倍少240人
(1)二队比三队多多少人?
(2)四队有多少人?
7.在下面添上“+”“-”“×”“÷”或“( )”,组成3个不同的算式,使等式成立。
4 4 4 4=2
4 4 4 4=2
4 4 4 4=2
第4课时 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1)
1.小括号 乘、除 加、减
2.125×3=375 493-375=118 87+118=205
3.(说运算顺序略)
54÷18+41×3
=3+123=126
5×(825-115÷23)
=5×(825-5)
=5×820=4100
(325-85)×12÷15
=240×12÷15
=2880÷15=192
125-5×20÷4
=125-100÷4
=125-25=100
4.(1)4500÷(136-46)×22=1100
(2)(75×4-75)÷25=9
(3)
(220-217)×3+981=990
5.(32+24)×12+11=683(册)
答:
该公司这次一共捐了683册图书。
6.(1)(365+25)-185×2=20(人)
第:二队比三队多20人。
(2)(365+25)×2-240=540(人)
答:四队有540人。
7.4÷4+4÷4=2 4-(4+4)÷4=2
4×4÷(4+4)=2(或其他合理答案)万以上数的大小比较
1.怎样比较下面两组数的大小?。
(1)9999999○10000001
因为9999999是( )位数,10000001是( )位数,位数多的数比位数少的数( ),所以9999999○10000001;
(2)68799○69710
比较68799和69710时,因为两个数的位数( ),且( )位上的数相同,所以需比较( )位上的数,所以68799○69710。
2.我会比,在○里填上“>”或“<”。
8000001○879999
527023○4969200
5379060○5369969
685278○686275
3.起飞时,速度约为每分钟270000米
正常运行的速度每分钟约为474000米
某国最快飞机的速度约为每分钟195840米
谁的飞行速度最快?把上面这些数排一排。
> > ?
4.请你按要求排一排。
(1)406300,403600,463000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
(2)把100052,100025,120005,125000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5.填一填,然后将五大自然保护区的名称按照面积从小到大进行排列。
中国五大自然保护区面积统计表
名 称
面积/公顷
珠穆朗玛峰
三百三十八万一千
3381000
青海可可西里
四百五十万
湖北神农架
七万零四百六十七
四川卧龙
七十万
贵州梵净山
四万一千九百
( )<( )<( )<( )<( )。
6.□里最大可以填几?
9200□<92005
405200>40□200
26000>2□000
□50002<650002
7.用2个7和4个0组成大于700070而小于770000的六位数,把它们写出来,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万以上数的大小比较
1.(1)< 七 八 大 < (2)<
相同 万 千 <
2.> < > <
3.474000>270000>195840
4.(1)463000>406300>403600
(2)100025<100052<120005<125000
5.4500000 70467 700000 41900
贵州梵净山 湖北神农架 四川卧龙
珠穆朗玛峰 青海可可西里
6.4 4 5 5
7.707000>700700四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及解析|青岛版(2014秋)
第2单元第3课时
画角和角的分类
1、填空。[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1.
1个周角=(
)个平角;(
)个直角=1个周角。
【答案】2;4
【解析】周角的度数是360°,平角的度数是180°,直角的度数是90°,因此一个周角等于两个平角,一个周角等于4个直角,根据此填空即可。
2.
角的两边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的角叫做(
)角,它等于(
)度,它等于(
)个直角。
【答案】平;180;2
【解析】角的两边在一条直线上,这个角是平角,它等于180度,一个直角的度数是90度,因此一个平角等于2个直角,根据此填空即可。
3.
两个角的度数和是一个平角,其中一个角是15°,另一个角是(
)。
【答案】165°
【解析】两个角的度数和是一个平角,也就是180°,已知一个角是15°,求另一个角,用180°减去15°即可,即:180-15=165°,根据此填空即可。
4.
3时整和(
)时整,时针和分针成直角;(
)时整,时针和分针成平角,3时30分时针和分针成(
)
【答案】9;6;锐角
【解析】3时整和9时整,时针和分针成直角;6时整,时针和分针成平角;3:30时,时针走过了3,而分针指向6,因此3:30时,分针和时针成锐角,根据此填空即可。
5.
在○里填上“>”“<”或“=”。
180°-140°○钝角
平角○71°+24°
180°+180°○周角
45°+35°○直角
【答案】<;>;=;<
【解析】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小于90°的角是锐角,平角是180°,周角等于360°。
180°-140°=40°<钝角;
71°+24°=95°<平角;
180°+180°=360°=周角;45°+35°=80°<直角;根据此填空即可。
二、选择题。
1.
(
)>(
)>(
)>(
)>(
)。
A、钝角
B、直角
C、锐角
D、平角
E、周角
【答案】E;D;A;B;C
【解析】小于90°的角是锐角,等于90°的角是直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平角是180°,周角等于360°。因此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根据此选择即可。
2.
一个锐角与一个钝角的和可能是(
)。
A、钝角
B、平角
C、都有可能
【答案】C
【解析】本题可以用举例子的方法来验证。
比如:锐角是20°,钝角是120°,两个角的度数和是140°,仍是钝角;
锐角是50°,钝角是130°,两个角的度数和是180°,是个平角,因此一个锐角与一个钝角的和可能是钝角,也可能是平角,根据此选择即可。
3.
右图是用一副三角尺拼成的图形,∠1=(
)°。
A、105
B、120
C、150
【答案】C
【解析】90°+60°=150°,根据此选择即可。
3、判断
1.
平角就是一条直线,周角就是一条射线。(
)
【答案】×
【解析】平角的两条边在同一条直线上,但平角不是一条直线;
周角的两条边互相重合,因此周角也不是一条射线,因此本题错误。
2.
两个锐角的和一定比直角大。(
)
【答案】×
【解析】本题用举例的方法来验证:
一个锐角是20°,另一个锐角是40°,两个角的度数和是60°,小于直角,因此本题错误。
3.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75度的角。(
)
【答案】√
【解析】一副三角板中的角的度数分别为:30°、60°和90°,45°、45°和90°,因此一副三角板可以组成:30°+45°=75°,30°+90°=120°,60°+45°=105°,60°+90°=150°,90°+45°=135°,90°+90°=180°,根据此选择即可。
四、画角
请画出一个120°的角。
【答案】图略
【解析】首先画一条射线,然后用量角器的中心与射线的端点重合,量角器的0刻度线与射线重合,然后在量角器上找到120°的刻度,点一个点,最后连接点的点与射线端点的连线,就是所要画的角的大小。
五、算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1.已知∠1=90°,∠2=61°,求∠3。
【答案】180°-90°-61°=29°
答:∠3等于29°。
【解析】∠1、∠2和∠3组成了一个平角,平角的度数是180°,用三个角的度数和减去∠1的度数,再减去∠2的度数,即可求出∠3的度数,根据此列出算式,并求出结果即可。
2.
如下图,已知∠2=35°,求∠1、∠3是多少度。
【答案】∠1=90°-35°=55°;
∠3=90°-35°=55°;
【解析】根据图可知,∠1和∠2组成一个直角,∠2和∠3组成一个直角,用90°分别减去∠2的度数,即可求出∠1和∠3的度数是多少,根据此解答即可。第2课时 认识条形统计图(2)
1.下面是几种小动物的体重统计图。
(1)( )最重,( )最轻。
(2)小马的质量是小猫的( )倍。
(3)1只小狗和( )只小猫的质量和与小鹿一样重。
(4)1只小船能承载100千克的质量,那么它能一次搭乘这5只小动物吗?
(5)请你提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2.下面是四年级一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情况记录。
动画片:男生16人,女生12人。
电视剧:男生6人,女生8人。
体育:男生8人,女生2人。
新闻:男生2人,女生4人。
(1)请你根据上面的记录填写下表。
电视
人数 节目
性别
动画片
电视剧
体育
新闻
男生
女生
(2)根据上面数据把下面两个统计图补充完整
男生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图
女生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图
(3)上图中一格代表( )人,男生喜欢( )的人最多,女生喜欢( )的人最少。
3.小小调查员。
人数
年级
性别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男生
240
250
280
270
女生
280
260
200
合计
430
500
480
490
520
(1)完成上表。
(2)用条形图表示上面这些数据,表示各年级男生人数1格代表( )人合适,表示各年级女生时1格代表( )人合适,表示每个年级的人数时1格代表( )人合适。
第2课时 认识条形统计图(2)
1.(1)小牛 小猫 (2)6 (3)5
(4)5+65+30+15+40=155(千克)
155>100 不能
(5)小马的质量是小狗的几倍?
30÷15=2(答案不唯一)
2.(1)16 6 8 2 12 8 2 4
(2)6 8 2(涂格略)
(3)2 动画片 体育
3.(1)(从左到右)190 220 220 240 240 470
(2)100 100 200第2课时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2)
1.填一填。
(1)计算算式460-182÷26×11+59时,先算( )法,再算( )法,然后算( )法,最后算( )法(在括号里填“加”“减”“乘”“除”)。
(2)将下面算式改写一道综合算式。
①83×2=166 ②300-166=134
( )
2.下面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1)540-40÷5×7
=500÷5×7
=100×7
=700
改正: (2)94+270÷9×10
=94+270÷90
=94+3
=97
改正:
3.买一筐梨90元,买2筐需要多少钱?买了4筐、5筐呢?
数量(筐)
2
3
4
5
总价(元)
你发现了什么?
4.修路队修一条长320千米的公路,先修了50千米,接下来每天修56千米,修了4天,还剩多少千米没有修?
5.一个生态园建了两个大棚;每平方米造价20元。
草莓 葡萄
(1)建两个大棚的总价是多少元?
(2)每平方米草莓收入80元,每平方米葡萄收入56元。两个大棚一年共收入多少元?
6.王师傅每小时做25个零件,李师傅每小时做34个零件,两人同时工作6小时。王师傅比李师傅少做多少个零件?
第2课时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2)
1.(1)除 乘 减 加
(2)300-83×2=134
2.不对。改正:
540-40÷5×7
=540-8×7
=540-56=484
(2)不对。改正:
94+270÷9×10
=94+30×10
=94+300=394
3.180 270 360 450
我发现:单价不变,数量扩大几倍,总价也随着扩大几倍。
4.320-50-56×4=46(千米)
答:还剩46千米没有修。
5.(1)250×20+420×20=13400(元)
答:建两个大棚的总价是13400元。
(2)250×80+56×420=43520(元)
答:两个大棚一年收入共43520元。
6.34×6-25×6=54(个)
答:王师傅比李师傅少做54个零件。第3课时 垂线的认识与画法(1)
1.图中直线a和直线b相交成( ),这两条直线互相( ),直线a叫作直线b的( ),交点O叫作( )。
2.按要求填一填。
上图中,两条直线相交的有( )
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有( )
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有( )
3.分别数一数下面图形中,有几组线段互相垂直,并描一描。
4.按要求画垂线,说说分别画几条?
(1)过直线上一点画出下列直线的垂线。
(2)过直线外一点画出下列直线的垂线。
(3)分别画出下列直线的垂线。
5.过点A、点B分别画直线的垂线。
6.分别过点A画角的两条边的垂线。
7.请你分别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
8.数一数,下图中有( )组互相垂直的线段。
第3课时 垂线的认识与画法(1)
1.直角 垂直 垂线 垂足
2.②③⑤⑥⑦⑨ ⑤⑦⑨ ①④⑧
3.4 2 0(描一描略)
4.(1)
(2)
(3)
(答案不唯一) 无数
5.
6.
7.(答案不唯一)
8.8
组
()组
组
组
x能力优练
NENGLI
YOULIAN
培优巧练
PEIYOU
QIAOLIAN
A
E
D
B
F
C
B
(基础全练
JICHU
QUANLIAN
④
⑤
⑥
⑧第11课时 综合练习
1.口算:
2.□里能填几,写在后面括号里。
(1)商是一位数。
□12÷42( )
6□4÷65( )
(2)商是两位数。
□43÷83( )
8□4÷80( )
3.里最大可以填几?
×32<208
25×<166
×45<430
16×<137
4.请你帮助王老师补充下面表格。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总个数(个)
340
152
494
609
时间(分)
20
8
38
29
效率(个/分)
( )组完成的工作效率最高。
( )组完成的工作效率最低。
5.水果店运来30箱苹果,每箱30千克,如果把这些苹果分装成每箱40千克,要装多少箱才能装完?
6.某电动车厂5月份生产电动车630辆,计划用卡车运往卖场。每辆卡车每次可运45辆电动车,需要运费395元。运完这批电动车,一共需要支付运费多少元?
7.下面是李林上学用的时间与行走路程的记录。(速度不变)
路程(米)
50
100
150
……
时间(分)
1
2
3
4
5
6
……
(1)将表格填完整。
(2)如果李林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750米,学校8:00上课,那么他最晚要几时几分从家里出发?
8.
某通讯超市门口摆放着一部手机模型长34厘米,宽22厘米。
(1)这部手机模型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一部华为P10实体手机的长是14厘米,宽7厘米,这个模型手机面积大约是实体手机面积的几倍?(四舍五入)
第11课时 综合练习
1.9 9 9 6 6 6 5 5 5 6
6 6
2.(1)1 2 3 4,0 1 2 3 4
(2)8 9,0 1 2 3 4 5 6 7
8 9
3.6 6 9 8
4.17 19 13 21 四 三
5.30×30=900(千克)
900÷40=22(箱)……20(千克)
22+1=23(箱)
答:要装23箱才能装完。
6.630÷45=14(辆)
395×14=5530(元)
答:一共需要支付运费5530元。
7.(1)200 250 300
(2)750÷50=15(分)
8时-15分=7时45分
答:他最晚要7时45分从家里出发。
8.(1)34×22=748(平方厘米)
答:这部手机模型的面积是748平方厘米。
(2)748÷(14×7)≈8
答:模型手机面积大约是实体手机面积的8倍。第2课时 除数是两位数的估算除法
1.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20×( )<71
50×( )<160
60×( )<380
70×( )<500
80×( )<500
90×( )<300
2.请你估一估:
184÷30≈
240÷37≈
420÷58≈
632÷90≈
368÷40≈
240÷77≈
543÷90≈
809÷90≈
3.估一估,连一连:
320÷81 278÷70 125÷30 248÷60
商小于4 商大于4
79÷21 239÷62 161÷49 363÷89
4.四年级共有237人去春游。
5.王叔叔30分钟送了120件快递,李叔叔20分钟送了100件快递,谁送快递的效率高些?
6.小华20分钟打了800个字。
(1)平均每分钟打多少个字?
(2)他1小时可以打多少个字?
7.在一道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被除数是商的40倍,已知被除数与除数的和是600,商是多少?
第2课时 除数是两位
数的估算除法
1.8 3 6 7 6 3
2.6 6 7 7 9 3 6 9
3.略
4.237÷40≈6(辆)
答:大约需要安排6辆车。
5.120÷30=4(件/分)
100÷20=5(件/分)
答:李叔叔送快递的效率高些。
6.(1)800÷20=40(个)
答:小华平均每分钟打40个字。
(2)40×60=2400(个)
答:他1小时可以打2400个字。
7.600-40=560 560÷40=16
答:商是16。四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及解析|青岛版(2014秋)
第3单元第1课时
几百或几百几十乘整十数的口算
1、填空。
1.
300×60,可先算(
)×(
)=(
),再在得到的积的末尾加(
)个0;也可以先算300×(
)=(
),再算(
)×10=(
)。
【答案】3;6;18;3;6;1800;1800;18000
【解析】计算整百数乘整十数时,可以先把末尾的0去掉,计算出非0数的乘积,然后在积的末尾加上去掉的0的个数即可,根据此填空即可。
2.
220×40,可先算(
)×(
)=(
),再在得到的积的末尾加(
)个0;也可以先算220×(
)=(
),再算(
)×10=(
)。
【答案】22;4;88;2;4;880;880;8800
【解析】计算几百几十数乘整十数时,可以先把末尾的0去掉,计算出非0数的乘积,然后在积的末尾加上去掉的0的个数即可,根据此填空即可。
3.填表
因数
240
80
500
140
400
90
因数
50
120
30
30
10
200
积
【答案】12000;9600;15000;4200;4000;18000
【解析】计算240×50时,可以先算24×5=120,然后在积的末尾加上2个0,即:12000;
计算80×120时,可以先算8×12=96,然后在积的末尾加上2个0,即:9600;
计算500×30时,可以先算5×3=15,然后在积的末尾加上3个0,即:15000;
计算140×30时,可以先算14×3=42,然后在积的末尾加上2个0,即:4200;
计算400×10时,可以先算4×1=4,然后在积的末尾加上3个0,即:4000;
计算90×200时,可以先算9×2=18,然后在积的末尾加上3个0,即:18000。
根据此填空即可。
4.
在○里填上“>”“<”或“=”。
50×340○50×360
70×100○290×30
160×40○210×20
320×10○200×30
150×10○10×170
710×40○60×400
【答案】<;<;>;<;<;>
【解析】可以先算出结果,然后再比较大小即可。例如:
50×340=17000,50×360=18000,17000<18000,其余的也这样计算,计算出结果,再来进行比较。
5.
一袋面粉重50千克,120袋面粉一共重(
)千克。
【答案】6000
【解析】求120袋面粉一共重多少千克,也就是求120个50是多少,列式为:50×120,然后根据几百几十数乘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结果,根据此填空即可。
二、请你连一连。
【答案】
【解析】首先计算出结果,230×30=6900,30×200=6000,22×30=660,320×30=9600,根据计算结果,再进行连线即可。
三、列式计算。
1.400个40的和是多少?
【答案】400×40=16000
【解析】求400个40的和是多少,可以列乘法算式,即:400×40,计算时可以先算4×4=16,然后在16的末尾加上去掉的3个0,即:16000。
2.
340的30倍是多少?
【答案】340×30=10200
【解析】求340的30倍是多少,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因此本题列出算式为:340×30,然后根据几百几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计算出结果即可。
3.一个因数是70,另一个因数是120,它们的积是多少?
【答案】70×120=8400
【解析】根据因数×因数=积,把两个因数分别代入公式,即:70×120,然后计算出它们的乘积即可。
四、解决问题。
1.小红每分钟走50米,3小时后她走了多远?
【答案】3小时=180分
50×180=9000(米)
答:3小时后她走了9000米。
【解析】已知小红每分钟走50米,因此先化单位,3小时=180分,然后根据速度×时间=路程,把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出结果即可。
2.王师傅每天加工200个零件,一个月(30天)一共加工多少个零件?
【答案】200×30=6000(个)
答:一个月一共加工6000个零件。
【解析】用每天加工零件的个数乘加工的天数,即可求出一共加工多少个零件,列式为:
200×30,根据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计算出结果即可。
3.一棵四季橘90元,李大叔的大棚要种植220棵一共要花多少钱?
【答案】90×220=19800(元)
答:种植220棵一共要花19800元。
【解析】一棵四季橘的价格是90元,求220棵要花多少钱,也就是求220个90是多少,计算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根据此列出算式,即:90×220,然后计算出结果,即可求出一共要花多少钱。
4.一栋大楼有140户,每户平均月交电费70元。一个月这些户一共要交多少电费?
【答案】140×70=9800(元)
答:一个月这些户一共要交9800元电费。
【解析】求一个月这些户一共交多少电费,就用每户平均月交电费乘总的户数,根据此列出算式:140×70,然后计算出结果即可。
5.一头奶牛一天大约可挤奶30千克,照这样计算,200天可挤奶多少千克?
【答案】30×200=6000(千克)
答:200天可挤奶6000千克。
【解析】用一头牛一天的挤奶量,乘天数,即可计算出结果,列式为:30×200,计算出结果即可。第1课时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1)
1.填空题。
(1)每件商品的价钱叫作( );买商品的件数,叫作( );一共花了多少钱,叫作( )。
(2)( )×( )=总价。
(3)买这些足球用去375元,每个足球多少元?
2.
(1)上图中各种水果的单价分别是多少?
(2)每种水果各买4千克,分别需要多少钱?
3.先说出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560÷7+14×12
433+104×16-450
93×25-25×13
125×8-8×125
4.填表:
单价
6元
18元
( )元
数量
( )支
5盒
4个
总价
90元
( )元
120元
5.
妈妈的服装店计划购进上衣45件,裤子5条。
(1)购进这些上衣需多少钱?
(2)购进这些裤子花了600元,每条裤子多少钱?
6.食堂购进了50元一袋的大米15袋,40元一袋的面粉24袋,一共要付多少钱?
7.有一种观赏植物——小红橘,原价每盆30元。现在花店买5盆送一盆,王阿姨一次买5盆,平均每盆便宜多少元?
第1课时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1)
1.(1)单价 数量 总价 (2)单价
数量 (3)总价 数量 单价
2.(1)苹果单价是每千克12元。
葡萄单价是每千克22元。
香蕉单价是每千克10元。
(2)12×4=48(元)
22×4=88(元)
10×4=40(元)
答:买4千克苹果、葡萄、香蕉分别要用48元,88元,40元。
3.(说出运算顺序略)
560÷7+14×12
=80+168
=248
433+104×16-450
=433+1664-450
=2097-450
=1647
93×25-25×13
=2325-325
=2000
125×8-8×125
=1000-1000
=0
4.从上到下 30 15 90
5.(1)156×45=7020(元)
答:购进这些上衣需7020元。
(2)600÷5=120(元)
答:每条裤子120元。
6.50×15+40×24=1710(元)
答:一共要付1710元。
7.5+1=6(盆) 30×5÷6=25(元)
30-25=5(元) 答:平均每盆便宜5元。第5课时 两点间的距离及点到直线的距离
1.填一填:
(1)过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 )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作这点到直线的( )。
(2)下图中,从点P引出的几条线段中,最短的一条线段是( )。
(3)如下图所示,从A点到B点有4条路,走哪条路最近?为什么?
路线( )最近,因为两点之间( )最短。
2.想一想,这样公平吗?为什么?
我认为:?
。?
3.操作题:
(1)过A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并测量出点到直线的距离。
(2)过点A画出到BC的最短线段,并测量出A点到BC的距离。
4.请你当设计师:
(1)公交公司准备在公路边设一个离凤凰小区最近的站点,设在哪儿比较合适呢?先画一画,再说明这样设计的理由。
理由:?
。?
(2)东港村要铺一条通往公路的村路,怎样铺最节约成本呢?请在上图中画一画,并说明理由。
理由:?
。?
5.一段水渠,在A、B两点各修一条水道引水,要使两条水道最短,应该怎样修?请在图上画一画。
6.小红站在O处,想穿过马路去商店A处,怎样走最近?请你帮她把路线画出来。
第5课时 两点间的距离
及点到直线的距离
1.(1)垂直 距离 (2)PC (3)③
线段
2.不公平,中间的同学有优势,从他的位置到红旗之间恰好是一条垂直线段,距离最短。
3.(1)
测量距离略
(2)
测量距离略
4.
(1)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
(2)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
5.
6.
(答案不唯一)第5课时 练习课
1.口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9÷3=
42÷2=
630÷70=
240÷30=
400÷20=
380÷5=
420÷60=
330÷30=
180÷60=
280÷40=
2.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用竖式计算。
225÷36=
518÷51=
936÷77=
725÷12=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50×( )=200
6×( )=480
8×( )=720
60×( )=540
90×( )=360
50×( )=300
4.
(1)小麦每50千克装一袋,可以装多少袋?
(2)玉米每30千克装一袋,需要多少个袋子?
(3)大米每45千克装一袋,6个袋子能装完吗?
5.李大伯家有3间牛栅栏,每个栅栏里养了90头牛。
(1)如果每天可以卖出18头牛,一个牛栅栏里的牛几天就卖完了?
(2)如果每头牛可卖8000元,这些牛一共可卖多少元?
6.水果店进了一批水果,苹果480千克,香蕉288千克。
(1)如果把这些苹果装在12个箱子里,平均每个箱里装多少千克?
(2)如果每个箱子可装24千克香蕉,需要多少个箱子?
7.一幢办公大楼共有228级台阶,从一层到四层共有57级台阶,这幢办公楼共有多少层?
第5课时 练习课
1.13 21 9 8 20 76 7 11 3 7
2.一位数 6……9
两位数 10……8
两位数 12……12
两位数 60……5
3.4 80 90 9 4 6
4.(1)200÷50=4(袋)
答:可以装4袋。
(2)160÷30=5(袋)……10千克
5+1=6(袋)
答:需要6个袋子。
(3)45×6=270(千克)
270<280
答:6个袋子装不完。
5.(1)90÷18=5(天)
答:一个牛栅栏里的牛5天可以卖完。
(2)3×90×8000=2160000(元)
答:这些牛一共可卖2160000元。
6.(1)480÷12=40(千克)
答:平均每个箱里装40千克。
(2)288÷24=12(个)
答:需要12个箱子。
7.57÷(4-1)=19(级)
228÷19+1=13(层)
答:这幢办公楼共有13层。第3课时 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1)
1.下面的( )里最大能填几?
40×( )<81 50×( )<220
30×( )<280
( )×50<465
40×( )<237
( )×80<488
2.竖式计算。
3.连一连。
4.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544÷59=
427÷61=
5.王老师想用360元为班级购置一批新书。
图书名称
《西游记》
《水浒传》
《百科全书》
单价(元)
20
30
60
(1)如果购买《西游记》,可以买多少本?
(2)如果购买《水浒传》,可以买多少本?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6.作文比赛后,学校准备对表现突出的同学每人奖励一支钢笔,为此学校买了6盒钢笔,每盒10支,一共用去了960元,平均每支钢笔多少元?
7.粗心的小明在进行除法计算时,错把除数89写成了98,结果得到商9。聪明的小朋友,你能帮小明计算出正确的结果吗?
第3课时 除数是两位数的
笔算除法(1)
1.2 4 9 9 5 6
2.
3.
4.9……13
7
5.(1)360÷20=18(本)
答:可以买18本。
(2)360÷30=12(本)
答:可以买12本。
(3)如果购买《百科全书》,可以买多少本? 360÷60=6(本)(答案不唯一)
6.6×10=60(支) 960÷60=16(元)
答:平均每支钢笔16元。
7.98×9=882 882÷89=9……81万以上数的读法(2)
1.按要求填一填。
1800400
9001000
308035
345000
3080010
6040000
(1)只读一个0:?
(2)读两个0:?
(3)一个0也不读:?
2.判断题。
(1)在4和7之间添上6个0,这个数读作四千万零七。
( )
(2)在30000004中,去掉2个零读作三十万零四。
( )
(3)计算机广泛应用的是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2。
( )
3.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按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除汉族外,各少数民族共有106430000人。其中:(读出下面各数)
少数民族共有106430000人
读作:?
4.读出框里显示的数。
青岛极地海洋世界
你是第1000004018位游客。
读作:?
读作:?
5.这个数是多少呢?
6.想一想,填一填。
一袋瓜子大约有100粒,10袋这样的瓜子有( )粒;100袋这样的瓜子有( )粒;10000000粒瓜子能够装这样的( )袋;( )袋这样的瓜子大约有1亿粒。
7.用4、5、7、0、0、0、0七张数字卡片按要求组数。
(1)最大的七位数: ?
(2)最小的七位数: ?
(3)读出两个零的七位数: ?
(4)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万以上数的读法(2)
1.(1)1800400 308035 6040000
(2)3080010 (3)9001000 345000
2.(1)√ (2)√ (3)×
3.一亿零六百四十三万 一千零五十八万六千零八十七 一百八十三万零九百二十九 一百二十六万一千三百一十一 一百四十六万三千零四十六
4.十亿四千零一十八 十六万零九百零五
5.七千万零五百 一亿零一
6.1000 10000 100000 1000000
7.(1)7540000
(2)4000057
(3)4050007(答案不唯一)
(4)1个0也不读的七位数:4570000(答案不唯一)第1课时 平行线的认识与画法(1)
1.看一看,说一说,填一填。
上图中,直线a与b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这两条直线互相( ),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 )。
2.下面哪组的两条线互相平行,画“√”。
3.判断。
(1)沿着直尺的对边画的两条线互相平行。
( )
(2)在一个长方形中有2组平行线。
( )
(3)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 )
(4)两条线段相等,它们一定平行。
( )
4.分别画出下面各直线的一条平行线。
5.过直线外一点P,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6.数一数下面图形中互相平行的线段各有几组。
7.在下面的平行线中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想一想,怎样确定正方形的边长?
8.请分别过A,B,C点作它们对边的平行线,分别记作AA1,BB1,CC1。
第1课时 平行线的认识与画法(1)
1.平行 平行线
2.
3.(1)√ (2)√ (3)× (4)×
4.略
5.
6.1 2 6 2
7.
8.
●
●●
●●●●
●
x能力优练
NENGLI
YOULIAN
组
()组
组
组
培优巧练
PEIYOU
QIAOLIAN
A
C
C1
B
(基础全练
JICHU
QUANLIAN
/第2课时 平行线的认识与画法(2)
1.填空。
(1)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 )。
(2)已知一条直线,可以画( )条直线与它平行。
(3)在一个长方形中有( )组平行线。
(4)要画一个长方形,可以用画( )或画( )的方法画。
2.下面说法对吗?
3.用红色笔把下图中的平行线画出来。
生活中还有哪些互相平行的例子?假如它们不平行,会出现什么情况?
4.过点M画AB、AC的平行线。
5.用画平行线的方法画一个长方形。
6.动手摆一摆,并画出来。
(1)用2根小棒摆成互相平行,可以怎样摆?
(2)把3根小棒摆成互相平行,可以怎样摆?
7.下图中各有几组平行线?相对的两边都平行吗?你有什么发现?
我发现:?
。?
8.下面是某城市的局部交通线路,该城市将再建一条阳光大道。该大道在民主路左侧经过A点与新华路平行,在民主路右侧与青年路平行,请画出阳光大道的示意图。
第2课时 平行线的认识与画法(2)
1.(1)相等 (2)无数 (3)2 (4)直角
平行线
2.√ √ ×
3.略
4.
5.
6.略
7.2 2 2 1 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8.四年级上册数学同步练习及解析|青岛版(2014秋)
第3单元第3课时
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
1、填空。[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1.
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乘积是(
)。
【答案】9990
【解析】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两位数是10,999×10=9990,根据此填空即可。
2.
290×40的末尾有(
)个0。
【答案】2
【解析】本题可以计算出结果,即:290×40=11600,根据结果可知,积的末尾有2个0,根据此填空即可。
3.
两个因数的末尾有两个0,那么乘积的末尾至少有(
)个0。
【答案】4
【解析】一般情况下,积末尾0的个数等于两个因数末尾0的个数之和,因此两个因数的末尾有两个0,则积的末尾至少有2+2=4个,根据此填空即可。
4.
一袋面粉重50千克,一卡车可装132袋面粉,卡车一共可装(
)千克面粉。
【答案】6600
【解析】用面粉的总袋数乘每袋的重量,就等于面粉的总重量,列式为:50×132=6600千克,根据此填空即可。
5.
125×80的积的末尾有(
)个0。
【答案】4
【解析】125×80=10000,因此125×80的积的末尾有4个0。根据此填空即可。
二、选择题。
1.
250×40的积的末尾有(
)个0。
A、2
B、3
C、4
【答案】C
【解析】首先计算出250×40的结果为10000,因此积的末尾有4个0,根据此选择即可。
2.
503×29≈(
)。
A、10000
B、100000
C、15000
【答案】C
【解析】503≈500,29≈30,因此503×29≈500×30=15000,根据此选择即可。
3.一列火车的速度是每小时行驶120千米,它12小时行(
)千米。
A、144
B、1440
C、1200
【答案】B
【解析】根据速度×时间=路程,把数据代入公式,即:120×12=1440,根据计算出结果进行选择即可。
3、判断。
1.
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积的末尾一定也有几个0。(
)
【答案】×
【解析】本题可以采用举例的方法,例如:40×50,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2个0,而计算出的乘积是2000,积的末尾有3个0,因此本题错误。
2.
两个因数的末尾没有0,则积的末尾也一定没有0。(
)
【答案】×
【解析】本题可以采用举列子的方法,例如:4和15的末尾没有0,而乘积的末尾有0,所以本题错误。
四、列竖式计算。
250×14=
320×28=
360×30=
【答案】
【解析】根据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笔算方法,计算出结果即可。
五、解决实际问题。
1.
某小镇每天要产生70吨生活垃圾,处理1吨垃圾需要125元。这个城市处理每天的垃圾需要多少元钱?
【答案】70×125=8750(元)
答:这个城市处理每天的垃圾需要8750元。
【解析】因为处理1吨垃圾需要125元,求处理70吨生活垃圾需要多少钱,也就是求70个125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即可。
2.
妈妈一年能领工资多少元?
【答案】980×12=11760(元)
答:妈妈一年能领工资11760元。
【解析】已知妈妈每个月领取980元,一年有12个月,也就是求12个980是多少,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因此本题列出算式为:980×12,根据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计算出结果即可。
3.图书室买回一批图书,每个书架可放150本书,放了11个书架,还有630本没放进去,学校一共买回多少本书?
【答案】150×11=1650(本)
1650+630=2280(本)
答:学校一共买回2280本。
【解析】求学校一共买回多少本书,也就是用书架中放的书的本数加上剩下没有放进去的本数。放进书架的本数:150×11=1650本,然后加上没有放进去的,即:1650+630,计算出结果即可。
4.
同学们去秋游,每套车票和门票的价格是49元,一共需要120套。
【答案】49×120=5880(元),5880元>5000元
答:5000元买票不够。
【解析】先求出买120套一共需要多少钱,然后用需要的钱数跟所带的钱数相比较,如果需要的钱数大于带的钱数,则不够。
如果需要的钱数小于带的钱数,则够。
本题根据此解答即可。
下岗后的第105天我终于找到了工作。虽然每月只有980元,但是我很满意。
5000元买票够吗?第8课时 练习课
1.口算下面各题。
60÷10= 480÷80=
270÷30=
300÷50=
720÷80=
440÷40=
320÷80=
450÷90=
2.先说出下面两题的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529÷24= 718÷76=
3.算一算,你能发现什么?
720÷3÷3=
720÷9=
540÷20÷3=
540÷60=
我发现:( )。
4.下面各题计算结果接近20的有哪些,打上“√”。
358÷18( )
330÷30( )
545÷91( )
350÷36( )
5.每组有多少人?
6.下面是几个同学家12月份的用电情况。
家庭
小华
小明
小红
小欣
用电量
(千瓦时)
248
31
79
316
(1)小华家的用电量是小明家的几倍?
(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7.钢材厂准备将432吨钢材运往市场销售,如果用两辆车同时运,需要几次才能运完?
8.希望小学四年级举行野营活动,请你替他们安排一下吧。
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口锅?
第8课时 练习课
1.6 6 9 6 9 11 4 5
2.
2位 22……1
1位 9……34
3.80 80 9 9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4.358÷18(√)
5.720÷15÷4=12(人)
答:每组有12人。
6.(1)248÷31=8
答:小华家的用电量是小明家的8倍。
(2)小欣家的用电量比小华家多多少千瓦时?(答案不唯一)
7.432÷24÷2=9(次)
或432÷(24×2)=9(次)
答:如果用两辆车同时运需要9次才能运完。
8.98+72=170(人)
170÷11=15(口)……5(人)
15+1=16(口)
答:一共需要16口锅。第3课时 练习课
1.先说说它们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00÷5+120÷5
1200-13×40+400
25×20-25×15
42×24-24×2+8
2.填一填。
(1)填表:
单价
8元
57元
数量
4支
6千克
5个
8瓶
总价(元)
84元
760元
(2)
学校购进足球和篮球各12个,共花( )元钱,列成综合算式是( )。
3.
妈妈和小明同时从城南一桥出发走向城北二桥。妈妈步行的速度是40米/分,小明步行的速度是30米/分,妈妈比小明提前几分钟到达城北二桥?
4.去年王大爷家鱼池养的60条草鱼的总重量是120千克,养的鲫鱼90条的总重量是90千克。
水产批发价
草鱼
8元/千克
鲫鱼
20元/千克
(1)去年养的鱼,平均每条草鱼比莲花鱼重多少千克?
(2)去年王大爷家养鱼一共收入了多少元?
5.6位老师带领124名同学去植物园参观,买门票共要多少钱?
6.给一个房间地面铺地砖,如果用长3分米、宽2分米的长方形地砖,160块正好铺满,如果改用边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需要多少块?
7.你能算出文具盒的单价吗?
名称
数量
单价
总价
书包
5个
48元
312元
文具盒
9个
?元
第3课时 练习课
1.(计算顺序略)
44 1080 125 968(计算过程略)
2.(1)14元 95元 32元 285元
(2)3096 138×12+120×12=3096(元)
3.360÷30-360÷40=3(分钟)
答:妈妈比小明提前3分钟到达城北二桥。
4.(1)120÷60-90÷90=1(千克)
答:平均每条草鱼的重量比鲫鱼重1千克。
(2)120×12+90×20=3240(元)
答:去年王大爷家养鱼一共收入了3240元。
5.6×25+124×18=2382(元)
答:买门票共要2382元。
6.3×2×160÷4÷4=60(块)
答:需要60块。
7.312-5×48=72(元) 72÷9=8(元)
答:文具盒的单价是8元。第9课时 商的变化规律(1)
1.比一比,算一算。
2.找规律填表。
被除数
80
160
240
400
除数
10
20
30
40
商
3.在○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72÷8=(72×16)÷(8○□)
600÷15=(600×5)÷(15○□)
480÷12=(480÷4)÷(12○□)
4.下面是王叔叔行程记录情况(每小时行的路程相等),请将表格填完整。
时间(时)
3
6
9
18
路程(千米)
180
360
540
720
5.下面是光明小学今年4~6月份的用电统计图。(单位:千瓦时)
4月份平均每天用电多少千瓦时?5月份和6月份呢?
6.巧算。
105÷5=
210÷10=
315÷15=
420÷20=
你有什么发现?你能接着写下去吗?
7.小亮5分钟可以做40道口算题,照这样的速度,他20分钟能做多少道?(你能尝试用两种方法解答吗?)
第一种:
第二种:
8.仔细观察,找出规律,再填空。
111111111÷9=12345679
222222222÷18=12345679
333333333÷27=12345679
( )÷36=12345679
777777777÷( )=( )
( )÷( )=( )
第9课时 商的变化规律(1)
1.6 6 6 11 11 11
2.8 8 8 320 8 50 8
3.× 16 × 5 ÷ 4
4.12 1080
5.630÷30=21(千瓦时)
775÷31=25(千瓦时)
960÷30=32(千瓦时)
答:4月份平均每天用电21千瓦时,5月份平均每天用电25千瓦时,6月份平均每天用电32千瓦时。
6.21 21 21 21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525÷25=21 630÷30=21 ……
7.第一件:40÷5×20=160(道)
第二件:40×(20÷5)=160(道)
答:他20分钟能做160道。
8.444444444 63 12345679 888888888 72 12345679第4课时 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2)
1.先说一说把除数分别看成几十来试商,再计算。
2.森林医院。(对的画“√”,错的画“×”,并改正)
3.过节啦!动物活动小组准备了128个气球,如果每只动物拿20个气球,这些气球可以分给几只动物?还剩几个气球?
4.阳阳鲜花店新进580枝玫瑰花,每60枝插一个花篮,最多可以插多少个花篮?再添上多少枝玫瑰花可以再插一个花篮?
5.整理书籍,一共有240本书。
(1)每层放40本,需要多少层?
(2)每层放50本,可以放满多少层?还余多少本?
6.学校买来260盆花,布置迎宾广场用去68盆,剩下的花分给24个班,平均每班分到几盆?
7.在一条长294米的路一旁种树,从头种到尾一共种了50棵,平均每棵树之间相距多少米?
第4课时 除数是两位数
的笔算除法(2)
1.
2.×
×
3.128÷20=6(只)……8(个)
答:这些气球可以分给6只动物,还剩8个气球。
4.580÷60=9(个)……40(枝)
60-40=20(枝)
答:最多可以插9个花篮,再添上20枝玫瑰花可以再插一个花篮。
5.(1)240÷40=6(层)
答:需要6层。
(2)240÷50=4(层)……40(本)
答:可以放满4层,还余40本。
6.(260-68)÷24=8(盆)
答:平均每班分到8盆。
7.294÷(50-1)=6(米)
答:平均每棵树之间相距6米。第4课时 垂线的认识与画法(2)
1.填一填:
(1)一个正方形中有( )组线段互相平行,有( )组线段互相垂直。
(2)公路上的斑马线互相( ),单杠中的横杠与竖杠互相( )。
(3)上午9时整,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 )。
2.我会判:
(1)在同一平面内,能画出无数条已知直线的垂线。
( )
(2)两条直线相交,如果形成的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一定互相垂直。
( )
(3)数学课本的下边与右边是互相垂直的。
( )
3.把一张正方形纸任意对折两次,折出的折痕可能是什么关系?折折看,在图上画出来。
4.下图中哪两条线互相平行?描上红色,哪两条线互相垂直?标出垂足。
你在生活中还见到过哪些平行和垂直的现象?举例说明(各举一例)
5.分别过A点和B点画下面这条直线的垂线a和垂线b,这两条垂线有什么关系?
6.请你用画垂线的方法将这个长方形补充完整。
7.过C点分别作OA和OB的垂线。
8.过M点作直线a的垂线,并以垂足为顶点画一个60°的角。
第4课时 垂线的认识与画法(2)
1.(1)2 4
(2)平行 垂直
(3)互相垂直
2.(1)√ (2)√ (3)√
3.
(对折方法不唯一)
4.略
5.
6.
7.
8.
(答案不唯一)第2课时 解决问题(2)
1.李老板的小汽车4小时行360千米,光头强的卡车2小时行170千米,哪辆车跑得快?
2.小芳从家到学校要走16分钟。
(1)如果小芳行走速度是60米/分,她家到学校有多少米?
(2)小芳以同样的速度从家出发,几分钟可以到达少年宫?
3.甲、乙两艘轮船分别从A、B两港相对开出,4小时后相遇。甲船的速度是30千米/时,乙船的速度是42千米/时。A、B两港之间相距多少千米?(先画图整理条件和问题再解答。)
4.甲、乙两个工程队从燃气公司分别向花园小区和阳光小区两个方向铺设煤气管道。甲队每天铺设160米,乙队每天铺设210米,6天后,两个工程队一共铺设燃气管道多少米?
5.王芳和刘英共同录入一份稿件,2小时刚好录完。
这份稿件共有多少个字?
6.一列火车以12米/秒的速度行驶,经过一个隧道用了4分钟,你知道隧道有多长吗?
第2课时 解决问题(2)
1.360÷4=90(千米/时)
170÷2=85(千米/时)
90>85
答:李老板的小汽车跑得快。
2.(1)60×16=960(米)
答:她家到学校有960米。
(2)660÷60=11(分钟)
答:小芳从家出发,11分钟可到达少年宫。
3.
(30+42)×4=288(千米)
答:A、B两港之间相距288千米。
4.(160+210)×6=2220(米)
答:6天后,两个工程队一共铺设燃气管道2220米。
5.95-10=85(个)
(95+85)×60×2=21600(个)
答:这份稿件共有21600个字。
6.4分=240秒 12×240=2880(米)
2880-700=2180(米)
答:隧道长2180米。第3课时 练习课
1.四年级一班同学的特长调查情况如下图。
四年级一班同学特长调查情况统计图
(1)图中一格代表( )人。
(2)从图中看一共调查了( )人,擅长( )的同学最多。
2.王华同学某次考试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四科成绩统计图。
请你根据统计图完成下面填空。
(1)每一格表示( )分。
(2)王华的数学和科学相差( )分。
(3)王华的英语比数学少( )分,比科学多( )分。
(4)王华四门的成绩总分是( )分。
(5)他的( )成绩最好,( )成绩最弱。
(6)你想给王华提什么建议?
3.下面是龙泉小学2013~2018年学生人数统计表。
年份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人数
600
800
900
1000
1100
1200
(1)根据上表统计数据完成统计图。
(2)统计图中人数一格代表( )人。
(3)从统计图中你还获得了哪些信息?
4.绘制条形统计图。
菊花糖果厂×××年第一季度
糖果产量统计表
月份
一
二
三
产量/箱
900
950
1100
第3课时 练习课
1.(1)1 (2)19 唱歌
2.(1)10 (2)20 (3)15 5 (4)355
(5)数学 科学 (6)要好好把科学补一补,争取把成绩赶上来。(答案不唯一)
3.(1)200 400 600 800 1000(画图略) (2)200 (3)龙泉小学学生人数一年比一年多。(答案不唯一)
4.略智慧广场
1.把一根钢管锯成5段,每锯断一次需要8分钟,锯完这根钢管需要多少分钟?(画图再列式解答)
2.在一条全长180米的街道两旁要装路灯(两端都要安装),每隔6米安装一盏,共需要安装多少盏路灯?
3.一根绳子,在中间每隔3米打一个结,一共打了4个结,这根绳子有多少米?
4.学校教学楼每层楼梯有24个台阶,老师从一楼开始一共走了72个台阶,老师走到了第几层?
5.一个公交车站每隔5分钟发一辆公交车。从八点整发出的第一辆公交车算起,到十点整时一共发出了多少辆公交车?
6.重阳节,用菊花布置养老院。有320盆菊花,排成8行,每行中相邻两盆菊花之间相距1米,每行菊花长多少米?
7.为了保护一棵古树,园林处要为它做一个长30米的圆形防护栏,如果每隔2米打一个桩,共需要打多少个桩?
8.在一条公路的两侧从头到尾每隔16米架一根电线杆,共有52根,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
智慧广场
1.
(5-1)×8=32(分钟)
答:锯完这根钢管需要32分钟。
2.(180÷6+1)×2=62(盏)
答:共需安装62盏路灯。
3.3×(4+1)=15(米)
答:这根绳子有15米长。
4.72÷24+1=4(层)
答:老师走到了第4层。
5.(10-8)×60÷5+1=25(辆)
答:到十点整时一共发出了25辆公交车。
6.320÷8=40(盆) 40-1=39
39×1=39(米)
答:每行菊花长39米。
7.30÷2=15(个)
答:共需要打15个桩。
8.52÷2=26(根)
(26-1)×16=400(米)
答:这条公路全长400米。万以上数的读法(1)
1.试读出下面各数,并说一说它们的组成。
2.读出下面计数器上的数字。
3.在正确的读法后面画“√”。
350004
三十五万零四( )
三万五千零四( )
3008300830
三千零八亿三千零八万三十( )
三十亿零八百三十万零八百三十( )
4.下面是某一年几个国家到我国旅游的人数,读出它们。
5.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
我发现:
6.读出用下面各数组成的数:
(1)二十万 三千 五百 九
(2)五千万 四十万 八百
7.巧添数字:在8003800中添上数字“2”
(1)一个零不读时,有?
(2)只读一个零时,有?
(3)读两个零时,有?
万以上数的读法(1)
1.一百亿四千万二千 四千零三亿零五百万 说一说略
2.六百一十万三千零二十 三千零五万零二百零一
3.三十五万零四(√) 三十亿零八百三十万零八百三十(√)
4.二百一十一万六千一百 六十万八千 六十万六千五百
5.三百零二 三百零二万 三百零二亿
数字一样,后面一个数都是在前面的一个数的末尾增加一级的名称
6.(1)二十万三千五百零九
(2)五千零四十万零八百
7.(1)82003800
(2)80023800 80032800(答案不唯一)
(3)80038020第7课时 除数的个位接近5时的试商
1.计算□49÷54时,要使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 ),要使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 )。
2.在计算273÷34时,把34看作( )来试商,商是( ),商与34相乘得( ),比273多( ),说明商大了,商应该是( )。
3.根据试商情况,说出准确商。
准确商是( )
准确商是( )
准确商是( )
准确商是( )
4.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403÷25= 978÷45=
☆628÷34=
5.谁每天看得多?
6.哪种水果进的箱数最少?
品种
芒果
荔枝
苹果
每箱重量
26千克
16千克
36千克
总重量
130千克
112千克
216千克
7.福利院李院长带了254元钱为老爷爷、老奶奶买围巾,他最多可以买几条?还剩多少元?
25元一条
45元两条
第7课时 除数的个位接近
5时的试商
1.5、6、7、8、9 1、2、3、4
2.30 9 306 33 8
3.6 3 7 8
4.
16……3
21……33
18……16 验算:
3
4
×
1
8
2
7
2
3
4
6
1
2
+
1
6
6
2
8
5.165÷11=15(页)
196÷14=14(页)
15>14
答:强强看得多。
6.130÷26=5(箱)
112÷16=7(箱)
216÷36=6(箱) 5<6<7
答:芒果进的箱数最少。
7.254÷45=5……29(元)
5×2=10(条)
29-25=4(元)
10+1=11(条)
答:他最多可以买11条,还剩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