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4.1 有理数的加法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4.1 有理数的加法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8-03 11:14: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学习目标:
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能够进行简单的有理数加法运算。
试一试:
5+12=
0+6=
30
+
(-20)
=
(-30)
+
20
=
(-30)+(-20)=
0
+
(
-
30
)=
你还能算出来吗?
17
6
为什么?
某班举行知识比赛,评分标准是:答对一题加1分,答错一题扣1分,没有回答得0分。
如果用1个
表示+1,用1个
表示-1,那么
表示0,同样,
也表示0.
我们可以理解为是“正负抵消”。下面我们借助“正负抵消”的思想来理解有理数的加法运算过程。
想一想:
如果用1个
表示+1,用1个
表示-1,那么
表示0,同样,
也表示0.
(1)计算(-2)+(-3)=
__
+
?
+
=
再如计算(+2)+(+3)=__
+
=
-5
+5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如果用1个
表示+1,用1个
表示-1,那么
表示0,同样,
也表示0.
又如计算(-2)+(+3)=
__
+
?
+
=
(2)计算(+2)+(-3)=__
+
=
+1
-1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
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
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
如果用1个
表示+1,用1个
表示-1,那么
表示0,同样,
也表示0.
(5)计算(-3)+(+3)=
__
+
?
+
=
0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
(即:互为相反数相加,得0)
思考:
刘冲同学在教室的前面沿直线,先走了2米,接着又走了3米,
你能表示他现在的位置吗?
如何表示呢?




-2
+3
+2
-3
(+2)
(+3)
(-2)
(-3)
(-3)
(+2)
(+3)
(-2)
+
=
+5
+
=
-5
(+2)
(+3)
(-2)
(-3)
+
+
=
=
-1
+1
通过以上探索,你来观察一下,在两个有理数相加的过程中“和的符号”怎样确定?“和的绝对值”怎样确定?一个有理数同0相加,和是多少?
议一议
有理数加法的分类
5
+
3
=
8
(-5)+(-3)
=
-8
5
+
(-3)
=
2
3
+
(-5)
=
-2
5
+
(-5)
=
0
(-5)
+
5
=
0
5
+
0
=
5
(-5)
+
0
=
-5
归纳
异号两数相加
0
这个数
有理数加法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取
的符号,


异号两数相加,
绝对值相等时,和为

绝对值不等时,取
符号,并

一个数和0相加,

0
仍得这个数
1.
2.
3.
归纳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为一句话
同加
异减
符号大
例题讲解 总结步骤
(-4)
+
(-
8)
=
同号两数相加
(-9)
+
(+2)
=
异号两数相加
-
(
4
+
8
)
=
-
12
取相同符号
把绝对值相加
-
(
9

2
)
=
-
7
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
用较大的绝对值减较小的绝对值
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要注意三点:
第一,法则的叙述,强调先确定和的符号,后计算和的绝对值,具体计算时要遵循这一原则;
第二,法则中异号两数相加是难点,其中“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不能说成是“并用较大的加数减去较小加数的绝对值”;
第三,相反数相加得0,说明正数和负数相加时,可以互相抵消或一部分被抵消,同时也说明两个数相加的和,可能小于其中的一个加数,这在小学数学认识中是不可思议的.
运算步骤:
1、先判断题的类型(同号`异号)

2、再确定和的符号;
3、后进行绝对值的加减运算。
可要记住呦!
⑴180+﹙-10﹚
例1
计算:
⑵﹙-10﹚+﹙-1﹚
⑶5+﹙-5﹚
⑷0+﹙-2﹚
解:⑴
180+﹙-10﹚
=
+(180-10)=170
解:⑷0+﹙-2﹚
=
-
2。
解:⑵
﹙-10﹚+﹙-1﹚=
-(10+1)=-11
解:⑶
5+﹙-5﹚=0
1.计算:
⑴﹙-13﹚+25
⑵﹙-52﹚+﹙-7﹚
⑶﹙-23﹚+0
⑷4.5+﹙-4.5﹚
=12
=-59
=0
=-23
2.计算并说明理由:
(1)
(-8)+(-9)
(2)
(-17)+21
(3)
(-12)+25
(4)
45+(-23)
(5)(-45)+23
(6)(-29)+(-31)
(7)
(-39)+(-45)
(8)
(-28)+37
(9)
(-13)+0
小结:
1.有理数加法的法则是什么?
2.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应先判断_________,然后再决定_________
和的符号
和的绝对值
作业:
P36页习题2.4.
1.知识技能
第1题
2.问题解决
第6题
谢谢

欢迎您的
光临指导
祝同学们学习愉快!
记得及时完成作业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