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容量和升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比较等活动,初步认识容量的含义;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容量单位“升”;初步形成1升大小的容量观念。
2.让学生在认识容量及其计量单位“升”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观察、比较、估计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小组合作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容量及容量单位升、建立1升的容量观念
教学难点:建立1升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今天老师请来了这么多的杯子、瓶子,说说看,它们可以用来装什么?它们还有一个名字叫容器。(幻灯片)
二、认识容量
1.“容量”的含义
(出示两个粗细一样、高矮不同的杯子)比一比,哪个杯子能装的水多?
学生:高杯子能装的水多,高杯子的容量大.
导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物体的容量。
2.容量的比较
(1)出示两个冷水壶,猜测哪个的容量大。(幻灯出示图片)
(2)小组讨论验证方法。
师:怎么证明你的猜测?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验证方法,并汇报。
直观演示,得出结论。
指名学生根据小组讨论的方法操作比较。
在具体的情境图中,比较3个杯子的容量大小。
综合起来考虑,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统一容量单位。
师:刚刚我们比较了两个冷水壶容量的大小,那期中一个冷水壶的容量究竟是多少呢?你们想知道吗?
学生操作:把冷水壶李装满水,再倒入相同的杯子里。(2种杯子分放在不同的小组里)
活动要求:(幻灯)
将冷水壶和杯子平放在水槽里。
用水勺将冷水壶装满水。
将冷水壶中的水倒入杯子,能倒满几杯?
汇报计量结果:有些组大约倒了3杯,有些组大约倒了4杯。
讨论:同样大的冷水壶,为什么计量它容量的“杯数”会不一样呢?有什么方法使计量的结果一样呢?
统一杯子?统一计量单位?
师:国际上把这个特殊的杯子的容量看作是容量单位。(出示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
认识、体会“升”的实际意义
引出“升”
(出示商品图片)是:你觉得会在哪些区域找到容量单位呢?
交流后汇报:洗涤用品区、调味品区、饮料区。
课件出示:
洗涤用品 服装鞋帽
蔬菜水果 调味品
饮料区 收银台
你在上面找到容量单位了吗?谁愿意到前面来写一写?
小结并板书:升
初步体会“1升”的多少
量一量:正方体的每条边的长度是1分米。
看一看:量杯中刻度1升在哪里。
倒一倒:将这个正方体容器盛满水,再倒入量杯里,仔细观察,会看到什么?
小结得出:每条边的长度是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它的容量是1升。
深化“1升”的认识
找一找
生活中还有哪些容器的容量大约是1升的?
倒一倒、估一估
1升水在量杯里有这么高,放入其它容器中,水面的高度会在哪
儿呢?让学生试一试。感受不同的容器,1升水倒入其中,水面的高度是不一样的。
辨一辨
现在你能借助刚才的学习经验来判断哪些容器的容量比1升打
吗?说说你的想法。
连一连
你能把它们和对应的容量连一连吗?你是怎样判断的?和小组
的同学交流交流。
拓展深化
刚才我们是拿大容器来倒1升水,如果拿这种小杯子来倒,1升
水会倒满几杯呢?估一估!估得准不准呢?我们来倒一倒。
汇报
我们每天的生活离不开水,科学家指出,儿童每天要喝1升水也就是这样的4杯来维持身体平衡。
总结全课、提升认识
学习了这一课,我想同学们一定有了不少的收获,跟大家分享分
享吧!
师:这个小瓶子的容量有1升吗?是比1升少一些还是少得多?
计量它的容量用“升”作单位还合适吗?那到底用什么单位,这个问题我们下一节课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