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认识升苏教版 (2)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认识升苏教版 (2)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7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8-02 17:30: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升》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在具体情境中体验容量的含义,体会统一容量单位的必要性:在具体操作中,通过观察比较,体验了解“升”的实际意义,加强1升的空间感知,初步形成1升的容量观念。
2.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比较容量的方法,学会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升”的量感体会,培养估计容量的意识和能力。
3.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容量单位“升”,建立1升的容量观念。
教学难点:容量单位1升的观念建立,对大容量的估计和感受。
教学过程:
一、理解容量的意义
1.含义:看水杯和水壶都可以用来容纳水,我们把它们叫做容器,有的容器盛水比较多,就说它的容量比较大,有的容器盛水比较少,就说它的容量比较小。
2.观察法比较容量大小:课本例题可以明显看出大杯能盛水更多,所以大杯的容量比较大。
3.实验法比较容量大小: 老师出示1号水壶和2号水壶(不容易看出大小)。谁的容量更大一些呢?
预设1:把两个水壶装满水倒到相同的容器中,比水面高度——这种方法借助其他的容器进行比较,可以的!
预设2:把两个水壶装满水倒到有刻度——你也借助了其他容器,也行!那不借助其他容器,能比吗?
预设3:把1号水壶满水倒入2号……——这个方法听起真不错,我们一起来演示一遍。
小结:当两个容器的容量不容易直接看出大小的时候,可以用实验的方法。
二、统一容量单位的必要性
设疑问: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1号水壶容量更大一些,谁能具体说说1号水壶的容量究竟是多少?
预设1:部分学生发现无法说清楚。
预设2:部分学生认为需要在容器上标注刻度进行测量。
师:这有个班级的小朋友也是通过实验的方法得出的结论。可同样盛满水的1号水壶,男同学得出的实验结果是它的容量正好可以盛满5个水杯,女同学却认为只能盛满4个水杯。为什么他们的实验结果会不一样呢?
生:杯子的容量不同。
小结:杯子的容量不一样,测量的标准就不同,导致结果不同,看来计量容量也需要统一的标准,那要用到容量单位。
过渡:关于容量,有统一的容量单位作为标准吗?随着镜头,一起到生活中去找一找吧。
三、建立“1升”的量感
1.初步感受“升”
(播放视频)找到了吗?说一说你找到了(几升)?
(实物说明1升=1L)
小结: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用升做单位,升也可以用字母L表示。
过渡:那作为容量单位,最基本的,1升究竟有多少呢?想不想自己动手操作,来量出1L?
自己动手测量1升水
先认识一个新朋友:量杯。指一指1升的刻度线在哪里,当水位到达1升的刻度线时,就测量得到了1升的水。
学生观看视频,找到3个注意点:
倒水尽量慢一些,尤其是当水位接近1升刻度线时。
水倒多了可以倒掉些,倒少了可以补充。
观察水位的时候,要蹲下身,视线与1升的刻度线齐平。
通过量杯认识1升
学生观察倒好的1L水。
围一围:用手环抱量杯壁,感受量杯的粗细。
量一量:用手丈量杯底到水面的高度。
提一提:轻轻拿起量杯,感受1L水大约有多重。
(3)通过正方体容器认识1升
1. 我们发现桌上除了量杯,还有一个正方体容器,课前我们已经测量得出,这个正方体容器内部的每条边长度都是1分米。1号组员拿起来摸一摸,看一看,再递给下一号组员。猜一猜,将刚才量杯里的1L水倒入这个正方体容器中,会怎样呢?
预设:溢出或不满
一升水正好装满这个每边都是一分米的正方体容器。再仔细观察正反方体容器里的1升水。
(4)观察现实生活中容量正好是1L的容器。
学生观察自己准备好的容量是1L的容器,有冰红茶、可乐、洗发水、酱油、洗衣液……
小结: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刚刚我们自己动手测量出量杯里的1L水,回忆杯底到水面的高度;量杯的粗细,1L水的重量;然后将它倒满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中,想象1分米有多长,再回忆你刚才看到的那些容量正好是1L的容器……回忆它们的样子和大小,将1L装进你的心里,记在你的脑中。
四、以“1升”为标准,感知有些容器容量比1L大,有些容器容量比1L小。
1.比较大小
师: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容器都是1升,看看桌上的这些容器,它们的容量比1升大还是比1升小?
(1)第一批为形象实物,直观感受。
(2)第二批为抽象图片,先想象现实生活中这些物品的大小,再与你刚才学到的1L做比较。
小结:我们发现,有了1L的概念后,可以将它与其他容量进行比较。有些容易的容量比1L大,有些容器的容量比1L小。
过渡:这些容器的容量比1L小,那将1L水倒入这个容器中,大概可以倒几个呢?猜一猜?我们每一小组桌上都有一些容量比1L小的容器,先估一估,1L水大概可以倒满几个这样的容器?(填表)接着我们具体动手操作一下,看看我们估计得准不准。
2.将1升水倒入小于1升的容器里 (各小组分别拿碗,纸杯,水瓶)
1.估一估:1升水能倒这样的几个?
2.倒一倒:组长负责组员协助;
3.记一记:填写好记录单
4.比一比:估准了吗?
思考:同样是1升,如果容器的容量大一些,那么所需容器的数量就(少)一些,如果容器的容量小一些,那么所需容器的数量就(多)一些。
将1升水倒入大于1升的容器中
① 以1L作为基准估计容器的容量:
将1L水倒入这个大瓶中,猜一猜水位线大概回到哪里(一半)?现在,你能估计出这个水瓶的容量大概是多少吗?
我们桌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水瓶,围一围,提一提,估计它的容量是多少?如果将1L水倒入其中,水面回到那里呢?
学生通过对比,猜测水位大概会到那个位置,说说理由。
小结:同样是1升水倒入粗细比较均匀的容器中,底面越大,水位就越(低),低面越小,水位就越(高)。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大瓶内可盛5个1L这么多,它的容量大概是5L。
② 以5L作为基准估计容器的容量:
把5L水全部倒入这个大桶中,同学们观察水面高度,估计这个大桶的容量大概是多少?
生:整桶水大约可以装4个这么多,所以它的容量大约是20L。
③ 以20L作为基准估计容器的容量:
出示课本第五页练习1第三题。
问:你能以20L水桶为参考量,说说为什么高压锅的容量不可能是60L,浴缸的容量不可能是40L?
五、总结全课
今天有什么收获?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升,在现实生活中,关于升和容量,有着很多有趣的知识,比如(我们一起将段落中的多少升读出来)
师:游泳池的容量够大了吧!还有比它更大的,大海有多少升海水,难以估量,但是这个世界上还有容量比大海更大的呢!知道是哪里吗?(手指大脑)
知识的海洋虽然无穷无尽,但只要我们坚持1L1L,一点一滴地去学习,去积累,最终也会海纳百川,成为一个博学的,有用的人才,你们说是吗?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