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认识升苏教版 (4)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 认识升苏教版 (4)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6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8-02 17:32: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升》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材的第一节课,该教材是在教学体积之前先教学容量和容量单位,是因为这部分内容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极为广泛,较为直观,易于学习,也为后续学习体积积累了感性材料。本课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选取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为素材,先引导学生从现实场景中感受容器会有不同的容量,再感受身边常见容器的容量表达情况,产生要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容器的容量,并形成1升的容量观念,最后再估计一些生活中常见容器的容量。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认识容量及其计量单位“升”,初步形成1升的容量观念。
数学思考:在认识容量及其计量单位“升”的过程中,培养观察、实验、初步估算、合情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关于升的数感与空间观念。
问题解决: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容量这一概念,并理解表达容量大小的方法,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
情感态度: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容量的含义及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容量单位1升的观念的建立。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量杯,不一样大小的杯子、饮料瓶,体积是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容器。
教学过程
引入新知
投影并出示两个大小明显有区别的玻璃杯。
问:看看这两个容器——玻璃杯,说说哪一个可以装得更多的水?
指出这两个个容器所能装得更多的水或其它液体的多少,可称之为“容量”,板书:容量。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认识到学习本节课的必要性,由大、小不同的两个杯子装得更多的水的多少,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容量这一概念。
二、探索新知
(一)感受容量
1、观察比较
问:(1)看看这两个容器——玻璃杯,说说哪一个容量比较大?
问:(2)如果大杯装满水,小杯是空的,把大杯中的水全部倒入小杯中,小杯中的水 溢出来(填“会”或“不会”),说明大杯的 比小杯的大.
问:(3)如果小杯装满水,大杯是空的,把小杯中的水全部倒入大杯中,大杯中的水 溢出来(填“会”或“不会”),说明小杯的 比大杯的小.
2、操作思考
出示2个大小形近的容器
问:你知道哪一个冷水壶的容量大一些吗?
问:你准备怎样验证你的判断?
让学生想办法来验证说明两个水壶的大小。
设计意图:进一步认识容量,通过观察、操作感受容量有大小之分,这就为容量需要有统一的容量单位在脑海中蓄势,也指出了学习的方向,为后续学习提供了动力。
(二)认识升
1、初步感受
师:水壶的容量有大、有小,这个容量是多少呢?为了准确统计容量的多少,人们就需要给容量定出统一的单位,你们说对不对?
我们先看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出示一些饮料瓶、罐等物品。
提问:商标纸上对这些饮料瓶(罐)原来装了多少饮料,也就是饮料瓶的容量大小都有说明,你能找出来吗?
学生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由生活中的“升”引出容量单位的学习,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使已有经验迁移到 “升”的学习中来。并开展了小组讨论、互助互学的学习活动,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与能力。
2、认识1升
(1)师:为了准确测量或计量容器的容量,要使用统一的单位。
容量,通常用升作为单位。升可以用字母“L”表示。
国际上规定,老师手上所拿的这样的容器的容量为1升。
这个容器的有什么特点?
(2)
出示1升的量杯让学生观察,并说明相应刻度线表示的含义。
想像一下,先在量杯里倒入1升水,再全部倒入下面的正方体容器,会有什么发现?
(3)将量杯里的1升水倒入同样大的纸杯中,大约能倒满几个纸杯?先估计,再倒一倒。小组活动。
介绍:成人一天一般要喝1到1.5升水,孩子要喝1升水,想一想,你每天的水喝够了么?
设计意图:1升的大小从古至今是有变化的,是人为的一种规定,把此规定先行教学,可给学生产生较好的第一印象。内部棱长为1dm的正方体容器学生是可制作出来(用卡纸),这样容器是可统一的,它的容量为1升,这易于学生接受,,并为后续的“认识1升”的教学提供了一定合理性的依据。“将量杯里的1升水倒入同样大的纸杯中,大约能倒满几个纸杯?”的探讨,不仅进行了科普,还学以致用,体现了数学的价值。
(三)估计容器的升数
1、同学们猜一猜,老师现在手上拿的容器容量是多少?怎样验证?
出示三种饮料瓶
倒入下面的正方体容器
2、请学生拿出从家里带来的容器,分别请这部分学生举起容器,其他同学可估一估其容量大约是几升。
3、老师取一小盆,大家猜它的容量大约是多少?(实验得出:1升多一点)
想象:以它为参照,什么容器的容量和它比较接近,大约是几升呢?
生:比如:可用手比画一下,像电饭锅大约有2个这么高,那它的容量就可能是2升多。……
取一脸盆,猜一猜,你洗一次脸大约要用几升水呢?(实验得出:2升)
以这一脸盆为参照,估计一下,边上的这桶水大约有多少升?(10升)以前教室里的一桶满满的纯净水有多少升呢?(17升)
4、下面的容器的容量是多少?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使学生进一步直观地认识感受“升”,培养学生估算、想象的能力。
三、巩固新知
1、做“练一练”第1题
问:观察三幅图,哪个容器的容量最大?为什么?(小组交流)
2、做“练一练”第2题
问:比较3个容器的容量,你发现了什么?(先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最后全班
交流。
四、总结新知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