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科学观察的一般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2.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教学活动,逐渐培养学生观察、口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一些生物与非生物,会比较它们的区别。
2.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勇于对他人提出的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质疑和补充,积极参加讨论。
引导学生观察生命活动的现象,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
一些生物的特殊生理现象的分析和归类。
生物的图片、有关生物与非生物的图片、教学课件。
引导学生根据书上提供的图片、文字资料和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说明生物的特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抽题讨论(如果学生人多可两组一题),小组选出组长、记录员、发言人。小组研究讨论结束后,可研究讨论其他组的题。待各组完成后,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最后可以安排本小组同学补充发言,而后其他小组同学再发言补充(教师除了组织学生的活动,
可以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参与他们的讨论和研究)。
(一)什么是观察
师:可我们需通过什么途径来认识生物呢?
学生:通过看,观察。
师:对,我们要研究生物的奥秘,经常要用观察的方法,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那观察一般需要哪些器材,又有什么要求呢?请大家阅读第2页的文字来找出答案。
出示课件总结,并说明可借助工具,也可直接用眼睛观察。下面就让我们用观察,讨论,分析的方法来认识生物的特征。(激发兴趣,通过质疑引起下文,使学生处于特定的活动情境中)
(二)什么是生物
老师收集了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片,请大家用自己的眼睛仔细观察,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试着说出哪些是生物?(出示课件展示图片)
下面请你以某一生物为例来说明你认为它是生物的原因。
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总结:对,生物实际上就是有生命的物体,而在生物学中把有生命的物体划分为三类:动物、植物、还有我们肉眼看不到的细菌和真菌;与之相反,没有生命的物体就叫非生物。
请大家仔细观察在我们的教师里有哪些生物与非生物。
生:仔细观察环顾四周说出生物有:老师,学生,细菌和真菌
非生物有:黑板,粉笔,书,桌子,凳子,空气,笔,电脑等。
教师:我们本节主要来学习有生命的物体——生物。
那怎么判断一个物体是有生命的呢?刚才我们已经知道我们人就是生物,下面就以人为例来得出所有生物的特征,请大家仔细想想,人有什么特征,你是根据什么特征来证明人是有生命的?
小组讨论后回答:人需要吃饭,喝水。人能呼吸(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人能排废物(排汗,排尿,排便)
人能从小长大,能生儿育女。人面对外界不同的情境,能做出不同的反应。人有寿命,会生老病死。人是由细胞组成。
教师:很好,现在我们就以我们人的特征为例,来看一下其它动物、植物、细菌和真菌是否也具有和人一样的特征,如果其它生物也具有,说明就是所有生物的共同特征。(各抒己见,探讨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并找出生物的共同特征)
生物的特征
因为学生对小动物较感兴趣,通过学生较感兴趣的小动物作切入点,创设情景。师叙述:我们见过电动玩具小狗,它会动、会叫,它是生物吗?与家里养的小狗相比,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吗?学生回说出许多不同点。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启发:“如果你打它一下,它会跑吗?”“电动小狗会生小狗吗?以此比较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知道小狗的特征后,如何使学生对关于生物的认识达到共识呢?接着指导学生按照课本第二页观察的基本要求,观察课本第三页图1-10,分别让学生说出各种生物正在进行的生命活动,并提出问题:①植物和动物对营养的获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②人类是否也是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③动物和人体排出体内废物的方式有哪几种?④狮子发现猎物后迅速追击,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跑,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些事例说明了什么?学生分组讨论,选出代表,举例说明。各组间可针对不同的观点进行辩论,使大家认识到生物与非生物的不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
总结出生物的基本特征。这一过程的设计使学生对生物概念的认识有更深一层的了解,是知识的拓展,延伸。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一、生物的特征(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尿液,汗液和呼出的气体等);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二、应用:
珊瑚、机器人、钟乳石不是生物,因为它们不具备生物的特征。
完成本课时对应课后练习。
这节课的教学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开始,向学生提问:生活中有哪些生物?
哪些非生物?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学生会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清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在于是否具有生命,是否具有生物的特征。在观察图片之后教师让学生讨论生物的基本特征,然后教师与学生-
-起对照课本上的描述比较学生归纳的特征,并引导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在与学生-起讨论时,
教师还让学生据了很多生活中的实例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这节课教师感觉是比较成功的,本节课以讨论为主,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气氛热烈,同学们对知识的学习也非常成功,完成了教学目标、达到了教学目的,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被极大的调动了起来,使学生体会到生物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学生的各项能力都得到了提高。特别是通过小组有组织的讨论,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得到加强。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多种能力得到了培养。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合作和交流能力的培养。而且小组讨论、全班讨论可以使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大家取长补短,共同进步。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
,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本节课的存在问题:在小组讨论过程中,个别学生表现不积极,不敢发表自
己的见解,自信心差,有待于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寻求解决方法。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选择一些与生物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问题,进行讨论、探究,使学生感到真切、自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