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学习目标】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过程,感悟人类的探究精神。
2、会描述地球的形状,并说出证明地球形状的例子。
3、能够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等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想象阶段
推测阶段
验证阶段
目睹阶段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进程,
说一说每一阶段的故事、事例。
并感悟人类的探究精神。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想象阶段
天圆地方
北京天坛
北京地坛
中国古钱币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推测阶段
月球被地球影子遮住的部分呈圆弧形,可推测地球是个球体或近似球体。
亚里士多德
月 食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能够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海边观船
先看到船帆,后看到船身,说明地球具有球状的表面,可推测是球体。
证明地球是球体的现象:
海边观船
登高望远
月 食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验证阶段
麦哲伦
1519~1522年,
麦哲伦船队首次 实现了环绕地球 一周的航行,证 实地球是个球体。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首次证实地球是个球体
不识地球真面目,只缘身在此球中。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目睹阶段
1961年4月,苏联“东方一号”
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宇航员 加加林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
个亲眼目睹地球是个球体的人。
地球卫星照片
加加林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地球卫星照片
天圆地方
想象阶段
月
食
推测阶段
验证阶段
目睹阶段
从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证明地球是球体的现象或实例:
海边观船
登高望远
月 食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地球卫星照片
……
地球是球形已经无可置疑,那么住在我们地球另一边的人们能不能掉下去呢,为什么?
地球像一个大圆球。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居住在地球上各个地方的人,谁也不会感到自己是头朝下,人们都把头顶的方向叫做“上”,把朝地的方向叫做“下”。
地球是一个正球体吗?我们怎样来描述地球的大小呢?
北极
南极
地球的大小示意图
地心
极半径
6357千米
赤道半径
6378千米
比较赤道半径、极半径,你对地球形状有什么新的发现?
思考
科学测量阶段
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
_______千米
赤道周长:
_______千米
表面积:
_____ 平方千米
地球的形状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6371
4万
5.1亿
通过这节课,我知道了……
1、最先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事件是 ( )
A、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B、麦哲伦环球航行
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
D、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进步
2.读图,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②①③
3、以下现象或事实不能作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是( )
A、海边观看远方驶来的船,先看到船帆,再看到船身
B、登高望远
C、日食现象
D、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的壮举
4、某位同学对地球作了如下的描述:“地球是一个正球体,其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8万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请找一找他的说法中存在着几处错误 ( )
A.0处 B.1处 C.2处 D.3处
5.读地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球大小的数据。
①地球表面积_______________,
②赤道周长约_______________,
③平均半径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序号④极半径和⑤赤道半径的长度分别是6357千米、6378千米,由此可以得出地球的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举出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一个例子:
5.1亿平方千米
4万千米
6371千米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
①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②观看远处驶来的帆船;
③登高望远;④月食;⑤地球卫星照片
爱护我们的家园
地 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