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广州市语文中考文学类作品阅读之“想象推断”
题
其出题的方式往往是让考生依据阅读材料中的场景或情景作出想象,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它一方面考查准确理解阅读材料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考查想象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广州市语文中考文学类作品阅读之“想象推断”
题
想象推断题做题原则:
想象合理,结合上下文推断。
《与老妈过招》
3.请你根据本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在下面文字后续写“百合”与外婆见面时的情景。(80字左右)
“百合”知道了外婆对她的思念。放假了,“百合”回家见到了外婆。(4分)
A.想象情景、场面
①明确描写对象。
若是情景:写主要人物
若是场面:写周围人的反应
②根据上下文推断情景、场面内容。
③想象要合理。
④运用3种及以上人物描写方法如神态、语言、动作等。
《与老妈过招》
3.请你根据本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在下面文字后续写“百合”与外婆见面时的情景。(80字左右)
“百合”知道了外婆对她的思念。放假了,“百合”回家见到了了外婆(4分)
答案示例:百合(描写对象)心里想:姥姥真对不起,我知道您在家里很想我,却没能给您打个电话(针对“有电话
吗”1分),太不应该了(相关心理活动1分)。她抱着姥姥(动作描写等1分)说:“姥姥,今后,我在出门时一定常与您联系。等我长大后,我一定好好的孝敬您,让您享福!”
(相关语言描写1分)
《施恩重霸孟州道
武松醉打蒋门神》
2.在文中第3段末尾续写一段文字,想象周围食客的反应。(不超过60字)(4分)
A.想象情景、场面
①明确描写对象。
若是情景:写主要人物
若是场面:写周围人的反应
②根据上下文推断情景、场面内容。
③想象要合理。
④运用3种及以上人物描写方法如神态、语言、动作等。
《施恩重霸孟州道
武松醉打蒋门神》
2.在文中第3段末尾续写一段文字,想象周围食客的反应。(不超过60字)(4分)
答案示例:周围的食客(对象)早变了脸色(神态描写),慌忙闪到一边(动作描写),各个只是纳闷(心理描写):这好汉什么来头,敢在门神的地盘比划,其中必有缘故,咱倒要看个究竟。
想象合理,运用至少3种人物描写方法,3分;语言接近文本的特色:口语化。1分)
《棉花里的父亲》
3.
“看着日渐苍老的父亲,我真想摸一摸他粗糙的手,抚一抚他的白发,对着他的耳朵说说心里话……”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此时此刻,你想对父亲说些什么呢?(3分)
B.想象心理活动、话语
①运用第一人称口吻。
②符合人物形象特点。
③结合上下文的情节推断。
《棉花里的父亲》
3.
“看着日渐苍老的父亲,我真想摸一摸他粗糙的手,抚一抚他的白发,对着他的耳朵说说心里话……”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此时此刻,你想对父亲说些什么呢?(3分)
答案示例:
爸爸,这么多年来,为了全家,您不辞辛劳,整日忙碌,您作出的牺牲和贡献太多太多了!(感恩之情
1分)希望您不要这样劳累了,好好享受一下生活吧!(劝慰之意
1分)
(表达通顺1分)
《童年》
4.“我”的童年生活可以从“我”与三个小男孩的交往中反映出来。请从文中画线的句子,归纳概述“我”童年生活的状况。(6分)
C.想象社会背景、生活状况
根据上下文来推断
《童年》
4.“我”的童年生活可以从“我”与三个小男孩的交往中反映出来。请从文中画线的句子,归纳概述“我”童年生活的状况。(6分)
答案示例:“我”的童年生活单调、乏味、孤独、缺少关爱;长期生活在粗野缺乏教养的环境中;经常挨打。
(答对1点2分,2点4分,3点6分)
广州市语文中考文学类作品阅读之“想象推断”
题
A.想象情景、场面
①明确描写对象。
若是情景:写主要人物
若是场面:写周围人的反应
②想象要合理。
③根据上下文推断情景、场面内容。
④运用3种及以上人物描写方法如神态、语言、动作等。
B.想象心理活动、话语
①运用第一人称口吻。
②符合人物形象特点。
③结合上下文的情节推断。
C.想象社会背景、生活状况
根据上下文来推断
《挂号》P86
4.文中两次写到余医生的眼泪,请说说当时余医生的内心独白分别是怎样的?(4分)
B.想象心理活动、话语
①运用第一人称口吻。
②符合人物形象特点。
③结合上下文的情节推断。
第一次独白:体现出“我”对父亲排队挂号的心疼;体现出父亲对自己的爱与工作上的理解;
第二次独白:体现出“我”不能陪父母过年的愧疚、亏欠,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陪伴他们。
4.文中两次写到余医生的眼泪,请说说当时余医生的内心独白分别是怎样的?(4分)
(1)爸,太委屈您了!想见儿子一面还要排队等候这么长时间,您岁数这么大了,该有多辛苦呀。(2分)
(2)爸,对不起,我太不孝了。不能陪在你们身边照顾你们。我一定会听你的话,好好看病人。等忙完这阵子,我会抽时间回家探望你们。(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