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2010—2011学年度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文档属性

名称 烟台市2010—2011学年度高一地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1-07-11 09:33: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烟台市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地理(B)
考试说明:
1.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请将选择题的答案代码填涂到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处或填写在第Ⅱ卷的答案栏内。
3.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和第Ⅱ卷。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涂到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处。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世界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图,完成1~2题。
1.四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 )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四国中,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的国家是
A.① B.②
C.③ D.④
造成人口流动的原因除流出地“推力”(如气候严寒、文化生活落后等)和流入地的“拉力”(如生活条件好等)外,还要受到“中间阻力”(如技能、费用、亲情等)的影响。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因素中属于推动城市化发展的拉力因素是
A.城市交通拥挤 B.城市就业机会多
C.农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D.农村剩余劳动力多
4.造成发达国家“逆城市化”的主要推力是
A.乡村地区环境优美 B.地铁和高速公路向郊区延伸
C.城市中心区环境质量下降 D.城市文化生活落后
读影响环境人口容量因素图,完成5~6题。
5.图中甲表示
A.资源种类 B.自然环境
C. 科学技术 D.国家政策
6. 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资源状况 B.人口素质
C.人口消费水平 D.科技发展水平
读“1980—2004年我国城市数量变化图”,完成7~8题。
7.如图所示,1980—2004年我国城市化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城市数量增多,规模不断扩大
B.从城市构成上看,仍以中小城市为主
C.我国城市化水平总体上已经与发达国家持平
D.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与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有关系
8.下列关于城市等级、数目与服务范围之间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B.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小
C.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
D.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小
读右图,完成9~10小题。
9.如果要在城市建中心商务区,应建在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10.以下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地处市中心,方便人们上下班,应大量兴建住宅
B.b地交通条件优越,在四个地点中地价最贵
C.c地位于城市边缘,濒临湖泊,环境优美,可兴建高级住宅
D.d地位于城市郊区,拥有较多的空置土地,最适合兴建大型商业区
读“我国某城市1990年和2008年的地域发展示意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
A.城市人口规模扩大 B.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C.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D.形成城市群和城市带
12.从1990年到2008年该城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是
①城市用地紧张,地价上涨 ②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③为了缓解城市地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④郊区廉价劳动力丰富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读我国东部某历史名城分布示意图,完成13~14题。
13. 有关图中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A. 丰富的矿产资源是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
B. 交通运输的改善是促进城市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
C. 丰富的水能资源是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
D. 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影响不大
14. 城中甲地为一钢铁厂,因城市发展需要,欲将钢铁厂迁往周边小城镇,下列四地中最适宜建钢铁厂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5.下列哪些农业生产成果是通过对自然因素的改造而取得的
①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 ②农业在大范围内形成区域专业化生产
③大城市郊区农业的重点转向以蔬菜、肉、蛋、奶为主 ④修筑梯田和发展节水农业
A. ①② B. ②③ C.①④ D.③④
右下图中阴影为某种农作物的分布图。据此回答16~17题。
16.下列有关图示种植业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科技水平高 B.水利工程量大
C.单产高 D.机械化水平低
17.该农作物种植可缓解某些地区人多地少矛盾的根本原因是
A. 该农作物地区适应性强
B. 该农作物种植技术简单
C. 该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高
D.该农作物种植很适合于小农经营
2009年上海国际车展上,展出的新能源车型和清洁能源车型比以往任何一届都多。读“2001-2009年我国家庭乘用车产量”图,完成18~19题。
18.改革开放以后,国外知名品牌汽车生产厂家纷纷在中国投资建厂,其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A.原料   B.技术 C.市场 D.动力
19.若新能源车被广泛使用,将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A.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B.减轻大气污染
C.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D.提高能源利用率
下图表示某种工业区位选择的历史发展阶段。读图回答20~21题。
20.区位选择与上图所示发展阶段相适合的工业部门是
A.钢铁工业 B.化学工业
C.纺织工业 D.电子工业
21.上图反映出,对这种工业区位的选择
A.原料地的吸收力越来越强 B.燃料地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C.市场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D.交通运输的影响一直很弱
我国将投资212亿元建设上海至重庆的沿江铁路。建成以后,上海至武汉、武汉至重庆将朝发夕至,比坐船快许多倍。据此回答22~23题。
22.对该铁路走向起决定性作用的区位因素是
A.自然条件和科技水平 B.城市分布和资源分布
C.政府决策和人们的需求 D.自然条件和资源分布
23.下列关于建设该铁路的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利于改善我国东西交通紧张状况,为长江航运分流
B.有利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C.有利于沿江市民上下班
D.有利于国防建设和民族团结
我国一些地区的耕地经历了“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农业景观变迁,回答24~25题。
24.这种农业变迁最有可能出现的地区是
A. 三江平原 B. 华北平原 C. 河西走廓 D. 珠江三角洲
25.这种变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气候 B. 市场 C. 政策 D. 交通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地理(B)
题号 26 27 28 29 总分
得分
第Ⅱ卷得分栏: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40分)
26.人口迁移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现象。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逐渐增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2010年中国跨省人口流动的地区构成
流出 省(市) 贵州 四川 湖南 江西 河南 安徽 其他
占总量比重(%) 6.1 16.8 11.0 8.6 7.4 11.3 38.6
流入 省(市) 福建 北京 上海 江苏 浙江 广东 其他
占总量比重(%) 5.1 6.6 7.6 6.4 9.0 36.7 28.6
材料二:“2010年我国人口年龄构成”图表
年龄段 0~14岁 15~64岁 65岁以上
占总人口的比例(%) 16.60 —— 8.87
(1)结合材料一,说出2010年中国人口跨省流动的空间特征,并分析其原因。(4分)
(2)简述2010年中国跨省人口流动对迁入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2分)
(3)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现阶段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存在   问题。目前,中西部地区农村人口的这一问题比城市严重,其主要原因是
                                  。(3分)
(4)根据材料二提供的相关数据,在表的右上方三角坐标图上用圆点(· )标出2010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在图上所处的位置。(2分)
27.人类的生产活动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会对地理环境产生很大影响。读我国东南沿海某省部分地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根据图中信息,归纳出该地区聚落的分布特点。(4分)
(2) 该省在对外招商引资过程中,不少台湾的投资商最有意向C城市而不向D城市投资,其原因可能是什么。(2分)
(3) C城市中的炼铜厂布局是否合理,说明理由。(2分)
(4) 随着D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在不断扩大,结合图分析比较D城市往a、b两个方向发展的各自优势条件。(4分)
28.读资料和相关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资料一:美国农业区分布示意图
资料二:美国的经济作物以大豆、棉花等为主,其中大豆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2左右,并主要分布在图中的A地区,A地区的大豆是与粮食作物---玉米轮种的,图中B所在区域重点发展蔬菜、花卉生产。A地区的相关资料如表1。
表1
纬度 土壤有机质 无霜期(天) 降雨量(㎜)
370N~400N 3%~6% 160~200 500~700
(1)说出 A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2分)
(2) 分析图中A地区大量生产大豆的优势条件有哪些?(4分)
(3)字母B所在区域重点发展蔬菜、花卉生产,这些农产品能快速地供应到东北部五大湖工业区,其原因有哪些?(2分)
29.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结合已掌握的地理知识,回答问题。(9分)
贵广高速铁路(贵阳—广州)是我国西南地区第一条设计时速在250公里以上的高标准铁路,预计项目建成后,乘火车从贵阳到广州的时间将从原来的22个小时左右缩短至3个半个小时左右。贵广高速铁路预计于2014年完工。
(1)贵广高速铁路建成前,乘坐火车由广州到贵阳要经过的铁路线有_____ 和____ 。
(2)贵广高速铁路的桥梁和隧道总长超过630公里,占铁路全长的73.7%,这是因为( )
A. 可以尽量减少迁移的人口数量
B. 大量修建桥梁和隧道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土地资源
C. 保护沿途的野生动物资源
D. 线路要求平直,经过地区地势起伏大,河网密布
(3)说出贵广高速铁路建成运营后所带来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4)指出贵广高速铁路的修建对桂林地区地理环境可能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A B C C A C D C B C B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B D C B D C B A C B D B D
二、综合题(50分)
26.(11分)
(1)从经济欠发达的省(市)流向经济发达的省(市);从内陆省(市)流向沿海省(市)。(2分)为了获取较高的经济收入;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好的生活环境等(2分)
(2)促进迁入区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促进产业结构调整;(2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3)老龄化(1分)大量劳动适龄人口流入东部城市,导致当地人口年龄结构失去平衡,老年人口比例上升(2分)
(4)见右图(2分)
27. (12分)
(1)聚落多沿河流、沿海、山谷分布;(2分) 山区聚落少,平原聚落多。(2分)
(2) 台商在家乡投资,为个人偏好(2分)
(3) 不合理(1分)位于夏季风的上风向,排放的有害气体,会污染C城市大气环境。(1分)
(4) 往a方向发展接近铁路,交通便利(1分);沿海岸发展,发展空间大(1分)
往b方向发展可以改造河滩沙地,不占农田(1分);靠近河流,用水方便(1分)。
28.(8分)
(1)商品谷物农业(2分)
(2)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量较丰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有密西西比河的水作灌溉水源;消费市场广阔;科技发达;机械化程度高;交通便利。写出任意四点即可得4分)
(3)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2分)
29.(9分)
(1)京广线 湘黔线(2分)
(2) D(2分)
(3)加强沿海与内陆联系,带动内陆经济发展;完善我国铁路网格局;加快交通运输效率;缓解原有铁路的运输压力;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任意答出3点即可得3分)
(4)不利影响:可能破坏当地生态环境,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加剧当地石漠化程度;造成水体污染。(任意答出2点即可得2分)
河流


居民区
风向标
a
b
c
d
2010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