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设计
12.《为人民服务》预习单
班级:
姓名:
1.我把课文读了____遍。我知道这篇课文的作者:____。
2.我会正确书写下列词语:
革命
彻底
泰山
剥削
压迫
批评
目标
牺牲
炊事员
重于泰山
轻于鸿毛
精兵简政
死得其所
3.这篇演讲稿的中心是__________,我认为服务的意思是________。
4.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要求完成,先解释加横线的词语,再理解句子意思。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固:_______
或:_______
“泰山”原指________,句中用它比喻___________;
“鸿毛”原指________,句中用它比喻____________。
(2)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死得其所:_______,这句话体现了共产党人____________的精神。
6.查阅关于张思德同志的资料。并试着写写你对他的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练习
第一课时
我能写好字:
鼎
鼎
2.查字典
“鼎”是______结构,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音节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部,再查_____画。
3填一填:
五(
)四(
)
(
)兵(
)政
(
)(
)其所
人固有一死,或__________,或__________
。
4.《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同志在_______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词。其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业布置:
(1)抄写词语。
(2)熟读课文,背诵2-3自然。
第二课时
我会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不管…都…
只要…就…
只有…才…
只要…都…
虽然…但
(1)不管是高级干部,还是普通群众,(
)他做过违反法纪的事
情,(
)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2)(
)是什么,我们(
)不能搞特殊化。
(3)(
)他是做过一些有意的工作,我们(
)要给他们送葬开追悼
(4)(
)人人都来关心班集体,我们的班级(
)一定能评为“文明班级”。
(
)付出辛勤的劳动,(
)会有成功的收获。
3.我想对张思德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作业布置:
(1)推荐阅读《不完满才是人生》
(2)预习13课,完成预习单。12
为人民服务
一、教材分析: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本文通过悼念张思德同志,讲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号召人民团结起来打败敌人。
选编这篇文章,有几方面的意义:一是让小学生初步接触议论文,感受议论文的表达方式,为初中学习议论文打下一点儿基础;二是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二、教学目标:
1.
会写“彻、鼎”等10个生字,正确读写“彻底、泰山、压迫”等词语,重点指导“鼎”的写法和笔顺。
2.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3自然段
3.理清课文层次,知道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个方面。
4.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1.理清课文层次,知道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个方面。
2.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
(一)学生
完成预习单(作业设计)。
搜集关于张思德的资料。
(二)教师
课件。
四、教学课时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新课:
1.
谈话导入,引出课题——为人民服务(板书)。
理解“服务”的意思
2.简介毛主席这次演讲
(2)
预习检测
1.检查生字词,指生读,齐读。
【出示】
革命
彻底
剥削
压迫
批评
目标
牺牲
炊事员
重于泰山
轻于鸿毛
精兵简政
死得其所
1.指导“鼎”的写法
课件出示古文字及其图片
a.“鼎”是古代人烹煮东西的器物,一般用青铜或铁制成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
鼎的第六笔是竖折折,一笔写成。右边相对应的就不是一笔了,那可要分成三笔写,竖,横,竖,最后是横折。师范写,生书空
b.在课堂练习单上认真抄写两遍。
c.拓展鼎的词语:三足鼎立、鼎鼎大名、人声鼎沸、一言九鼎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介绍本课的体裁——议论文
议论文没有精彩的故事情节,没有细致的描写,没有华丽的词藻,它跟你讲道理,分析问题,有着深刻的思想。“为人民服务”是毛主席提出来的一个观点,在第1自然段中有一句话就清楚地说明了这个观点,能找出来吗?
课件出示: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齐读
体会标红词语的作用。
2.既然提出观点,毛主席就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快读阅读2—5自然段,思考: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个方面的意思?并划出相关语句。
【出示】
(1)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
(2)我们要为人们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3)指出为人民利益而牺牲是“死得其所”,但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
(板书:死的意义、不怕批评、团结互助)
(三)课堂检测
课堂练习第一课时2、3、4题
(四)作业
1.抄写本课词语
2.熟读课文,背诵2-3自然段。
板书设计:
12.
为人民服务
死的意义
不怕批评
团结互助
第二课时
(一)回顾内容
1.听写词语(课堂练习第二课时第1题)
2.回顾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个方面?
课件出示
(1)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
(2)我们要为人们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3)指出为人民利益而牺牲是“死得其所”,但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
(二)精读课文
品读毛主席围绕“为人民服务”是怎样具体、深入地阐述的?
1.出示学习要求:
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画出中心句,思考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句进行论证的?
2.学生交流
出示中心句: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预设一:
出示:
中国古时候有个天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齐读句子,理解:“固”(本来)、“于”(比)、“重于泰山”(即比泰山重)、“轻于鸿毛”(即比鸿毛轻)。
(2)结合课后的“阅读链接”《十里长街送总理》,交流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3)这里引用名言,说明了有的人死得其所,有些人死的毫无意义。
(4)想想,还有哪些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江姐、董存瑞、黄继光、狼牙山五壮士等英雄人物。)
(5)拓展诗句,课件出示: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6)总结方法:引经据典。(板书:引用)
预设二:
课件出示:
为人民利益
,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1)
师:
讲这两种死法——“比泰山还重”“比鸿毛还轻”进行对比,总结方法(板书:对比)
(2)结合课外阅读,学生交流死的“比泰山还重”的人物故事。
(3)齐读句子
预设三: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
读一读,总结方法(列举张思德同志的例子,板书:举例子)
(2)
结合资料,学生交流对张思德的认识。
(3)
课件出示教师补充资料:
长征途中,为了战胜饥饿,走出草地,完成北上抗日的任务,组织发出来“尝百草”的号召,他总是抢在他人之前,差一点儿牺牲生命。
(4)
播放张思德小视频:永远的英雄
张思德
(5)
教师小结,引读第2
段
(6)
尝试填空背诵
人总是要死的,但________________。中国古时候有个天文学家叫做______的说过:人____________,或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
,就比泰山还重;替______卖力,替_______和________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________而死的,他的死是________。
总结本段的三种方法:引用、对比、举例子。
(三)小组合作探究
1.
出示学习要求:
先自读3、4自然段,用——划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做简单的批注。然后小组交流讨论。
2.
学生交流
预设一:
课件出示:
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以往阅读的书目,说说革命队伍的人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事例。
预设二:
课件出示: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找出关联词,谈作用。
“因为……所以……、如果……就……、不管……都……、只要……就……”,这些关联词的使用让文段读起来特别有逻辑性,而且层层深入。
3.
交流、总结这篇课文语言的特点:议论文除了讲清楚、写明白外,还要注意语言的逻辑性与严谨性。
4.迁移运用,完成课堂练习第二课时第2题。
(四)拓展提升
1.
学完这篇课文,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你会用什么实际行动来为人民服务?
2.
浏览张思德网上纪念馆,并在留言簿上写感受。写在课堂练习第二课时第3题中。
(五)布置作业
1.推荐阅读《不完满才是人生》
2.预习13课,完成预习单。
板书设计:
12.为人民服务
死的意义
引用
不怕批评
对比
团结互助
举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