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3.2万有引力定律-教案 教科版(2019)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3.2万有引力定律-教案 教科版(2019)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8-02 17:29:58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1228090012128500万有引力定律

【教学目标】
1.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
2.掌握万有引力表达式的推导及适用条件。
3.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含义及引力常量。
【教学重点】
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含义及引力常量。
【教学难点】
掌握万有引力表达式的推导及适用条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为什么苹果从树上落向地面而不飞向天空?
二、新知学习
(一)苹果落地引发的思考
1.牛顿的思考
苹果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力落向地面;月球不沿直线运动而是绕地球做圆周运动,表明月球受到方向指向地心的向心力作用。
2.思考的结论
(1)月球必定受到地球对它的引力作用。
(2)苹果与月球在运动中受到的都是地球对它们的引力
(3)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力是太阳对行星的引力。
【讨论交流】
(1)为什么苹果从树上落向地面而不飞向天空?
(2)在地面附近,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即受到地球的吸引力,那么月球受到地球的吸引力吗?
(3)如果月球受到地球的吸引力,为什么月球不会落到地球的表面,而是环绕地球运动?
(4)在浩瀚宇宙中,天体在不停地运动着。太阳系中的行星都在围绕太阳运行,月球在围绕地球运行。是什么力使天体维持这样的运动?
(二)万有引力定律
1.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如图所示,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则行星运动的向心力F=m,又v=,因此F=4π2,由开普勒第三定律知=常量,由此可得F∝。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行星对太阳的引力F′也应与太阳的质量M成正比,即F′∝。所以F=F′∝。
2.万有引力定律
(1)内容: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引力的大小与这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这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公式:F=G。
(三)引力常量
1.首先精确测量者: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首先精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
2.大小:G=6.67×10-11 N·m2/kg2。
3.意义:G的测出使万有引力定律的公式有了真正的实用价值。
【想一想】若月球轨道半径为地球半径的60倍,故月球在轨道上运动的加速度(月球公转的向心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试分析其中的道理。
提示:地球表面上的物体的重力约等于地球对它的引力,即
G=mg地,g地= ①
月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地球对它的引力提供
G=m′a月,a月== ②
由①②可得a月=g地。
三、重难点突破
(一)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
内容
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互相吸引,引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1和m2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r的二次方成反比
公式
F=G,其中G=6.67×10-11N·m2/kg2,称为引力常量,m1、m2分别为两个物体的质量,r为它们之间的距离
适用条件
(1)严格地说,万有引力定律只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
(2)万有引力定律也适用于计算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间的相互作用,其中r是两个球体球心间的距离
(3)计算一个均匀球体与球外一个质点间的万有引力也适用,其中r为球心与质点间的距离
(4)两个物体间的距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大小时,公式也近似适用,其中r为两物体质心间的距离
特性
普遍性
万有引力不仅存在于太阳与行星、地球与月球之间,宇宙间任何两个有质量的物体之间都存在着这种相互吸引的力

相互性
两个有质量的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符合牛顿第三定律

宏观性
在地面上的一般物体之间,由于质量比较小,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比较小,与其他力比较可忽略不计,但在质量巨大的天体之间,或天体与其附近的物体之间,万有引力起着决定性作用
特性
特殊性
两个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只与它们本身的质量和它们间的距离有关,与所在空间的性质无关,与周围是否存在其他物体无关
【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质点间万有引力为F,当它们之间的距离增加1倍时,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是
B.树上的苹果掉到地上,说明地球吸引苹果的力大于苹果吸引地球的力
C.由万有引力公式F=G可知,当其他条件不变而r趋近于0时,F趋于无穷大
D.两质点间的万有引力为F,在两质点连线的中点位置再放一个质点时,两质点间的万有引力仍为F
【解析】由公式F=G知,F与r2成反比,距离增加1倍时,引力变为F,A错。地球和苹果间的相互作用力符合牛顿第三定律,故大小相等,B错。万有引力公式F=G只适用于质点,当r趋近于0时,质量为m1、m2的两个物体已不能看成质点,F并不趋于无穷大,C错。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与周围是否存在其他物体无关,D对。
【方法总结】
(1)万有引力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而引力常量又极小,故一般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是极小的,受力分析时可忽略。
(2)任何两个物体间都存在着万有引力,但并非所有的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都可以用F=G进行计算,只有质点间或能看成质点的物体间的引力才可以应用公式F=G计算其大小。
(二)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1.重力为地球引力的分力

如图所示,设地球的质量为M,半径为R,A处物体的质量为m,则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力为F,方向指向地心O,由万有引力公式得F=G。
图中F1为物体随地球自转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F2就是物体的重力mg,故一般情况mg 2.重力和万有引力间的大小关系
(1)重力与纬度的关系
①在赤道上满足mg=G-mRω2。
②在地球两极处,由于F向=0,即mg=G。
③其他位置mg=G-mRω2cos θ(θ为纬度值),物体的重力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
(2)重力、重力加速度与高度的关系
①在地球表面:mg=G,g=,g为常数。
②在距地面高h处:mg′=G,g′=,高度h越大,重力加速度g′越小。
【特别提醒】
(1)物体随地球自转需要的向心力很小,一般情况下,认为重力约等于万有引力,即:mg=G。
(2)在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随地理纬度的升高而增大;在地球上空,重力加速度随距地面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规律总结】
1.涉及重力与引力关系时应注意的问题
(1)由物体所受的重力近似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可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即GM=gR2,这是一个常用的“黄金代换式”。
(2)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故受力分析时不能重复分析,即分析万有引力时就不必再分析重力。
(3)对相对于地面的运动,通常只分析重力;对随地球的自转运动或卫星问题只分析万有引力。
(4)除非专门研究随地球自转问题,计算时都可认为重力与万有引力相等。
2.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分析求解相关综合问题时,首先必须明确问题涉及哪些知识内容,需要运用哪些物理规律,并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无论问题是涉及运动学规律,还是动力学规律,联系的桥梁都是重力加速度g,要注意重力加速度的变化,特别是明确星球表面上g0=G,高度h处g=G,即g随h增加而减小。
(2)在地球上运用的运动学规律和动力学规律,在其他星球上仍然适用,只是重力加速度g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