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唱一首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祖国您好》中的歌曲《同唱一首歌》。
《同唱一首歌》是一首创作歌曲,3/4拍,宫调式,四乐句,一段体结构。
歌曲的节奏舒展,旋律清新,用贴近语言的节奏、韵律发展而成。歌中唱到四名少数民族小朋友喻示着各民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建设祖国,共同歌唱祖国“妈妈”。
学生分析:
小学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他们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更善于想象、模仿和创造。这次又是和从未见过面的学生来共同完成这节课的学习,对于我来说更是一次挑战。但是,我喜欢挑战,喜欢尝试,无论这次的教学效果如何,我都会认真反思,细心总结。“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坚信,只要善于积累,一定会获得成功!
教学思路:
《同唱一首歌》是一首爱国歌曲,通过本节课的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发他们的发现能力,使他们在学会歌曲、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的基础上感受对祖国的热爱。在教学活动中,为了充分注意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我采用引导、发现等方法,同时利用电教手段辅助教学,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内学习知识,接受教育。
设计理念:
本节课我本着“三维”整合的教学理念,突出人文关怀,体现以人为本,实现了音乐课程由知识本位向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转变;体现了目标与过程方法的统一,知识与审美的统一,奠定基础和人的可持续发展的统一。
教学目标:
1、 学习《同唱一首歌》,能够用自然、亲切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 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逐步加强儿童的音乐创造能力和协作能力。
3、 通过学生对“家”的爱这一情感体验来激发学生爱同学、爱老师、爱人民、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格。并鼓励他们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教学重点:
1、 能够用自然、亲切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 掌握四三拍歌曲的特点
教学难点:
1、 歌曲《同唱一首歌》的第四乐句
5 1 2 3 4︱ 5 0 5 3︱2 0 2 2︱1 – –‖
亲 爱 的 祖 国 像 呀 像 妈 妈。
2、 歌曲中休止符的地方
教具准备:
卡片、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音乐律动《我真的很不错》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模仿能力,同时,通过这个有趣的律动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设置情境的声音训练——远方呼唤
【教师设计情境和学生进行远方的对话,声音要求轻柔细腻,为接下来的发声练习做铺垫。】
发声练习
2/4 1 2 3 4|5 5 5 |
我 的 小 鸭 嘎 嘎 嘎
1 2 3 4|5 5 5 |
爱 听 妈 妈 讲 笑 话
2 3 4 6|5 4 3 2 |
我 爱 我 的 小 鸭
1 1 1 1|1 0 ‖
嘎 嘎 嘎 嘎 嘎
导入新课
介绍四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与大家相识。(出示小朋友的图片)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名字,让学生一起来认识他们。
【在这个导入过程中让学生简单的了解几个少数民族,最主要的是每个小朋友的名字都是有节奏的,这个节奏就是歌曲中出现的节奏,而且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了解并认识休止符,也为歌曲的学习提前做了准备。】
学习歌曲
初听
师:这几位小朋友和我们认识特别高兴,所以想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你们想不想看啊?
生:略。
师:好,我们来共同欣赏一下吧!——放歌曲范唱。
复听
师:这几位小朋友告诉我们啊,他们从小同唱一首歌,有哪位小朋友知道他们同唱的这首歌曲的内容是什么呢?我们再来听一遍。
生:亲爱的祖国像呀像妈妈。
师:谁能有感情的给老师读一遍呢?
生:略。
师:强调断句,引导学生说出休止符。
歌曲旋律学习
教师用电子琴带领学生学习歌曲,和学生共同完成歌曲旋律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要纠正学生的错误。
歌曲情感和声音处理
学生通过学习带感情的完整演唱,教师进行评价。
知识拓展
通过本课出现的四个少数民族小朋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的56个民族。欣赏《爱我中华》影音视频。
七、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