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我爱这土地(音频+课时作业+教案+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我爱这土地(音频+课时作业+教案+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02 19:48:56

文档简介

2 我爱这土地
一、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光的赞歌》《向太阳》等。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在世界文坛也享有盛誉。
2.写作背景
本诗写于1938年11月,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我国华北、华东、华南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皆实行“三光”政策,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与日本侵略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诗人艾青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爱国诗篇。
二、字词积累
1.读准字音
嘶哑(sī)  喉咙(lóng)  汹涌(yǒng)
悲愤(fèn)
黎明(lí)
腐烂(fǔ)
2.理解词意
【嘶哑】
声音沙哑。
【汹涌】
(水)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
【激怒】
受刺激而发怒。
【黎明】
天快要亮或刚亮的时候。
【深沉】
沉着持重;思想感情不外露。
三、素材积累
?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
——司马迁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陆游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祖国更重于生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土地。
——聂鲁达
?爱国,就意味着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就意味着无条件地服从国家的召唤。当我们在巨大的个人利益的诱惑面前,当我们通过自身努力学有所成之时,当国家面临生死存亡之际,我们千万不能忘了我们的国家。我们要用生命和汗水捍卫国家的尊严。如果有人因为一己私利而损害了国家利益,那么这个人将成为历史的罪人,永远遭人唾弃。
四、课外拓展
艾青诗歌中的意象
艾青诗歌中的意象是非常丰富的,我们可以将之概括为两大系列:一是包括光芒、黎明、火焰在内的太阳、黎明意象系列;二是包括山峦、田野、村舍在内的大地、旷野系列。
艾青是大家公认的歌颂太阳最多的诗人。在他歌颂光明、理想的诗里,太阳和黎明是核心意象,由此而衍生出了众多的意象:阳光、月亮、星星、闪电、灯塔、向日葵、火焰、火把、朝霞、曙光等。这一类意象表现出诗人对于光明的渴望和对理想的追求,这在《黎明》《向太阳》等代表作中表现得尤其突出。
“大地”“旷野”是艾青诗中最有特色,也最具感染力的意象。在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中,诗人以真挚的语言抒发了自己对保姆大堰河的感情,形象地表明了诗人与乡村、农民以及土地之间的精神联系。在诗人笔下,土地、农民、田野、雪、雾等意象既是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又是中国社会、中华民族的象征,表现出一种忧郁、苍凉的抒情气氛。2 我爱这土地艾 青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2.理解诗歌的意象,把握诗歌的象征手法及巧妙的抒情方式。
3.品味诗歌的语言特色,体味诗人的恋土深情,提高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朗读教学法。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音韵与节奏,通过小组品读欣赏诗歌的意境。
2.讨论法。通过讨论析读理解诗歌的表现方法和深沉真挚的爱国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存亡的关头为祖国献身的思想和对祖国的无限挚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1)感受诗歌的节奏,理解诗歌的意象,感悟诗歌的意蕴。(2)赏析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诗句,理解诗歌巧妙的抒情方式。
2.难点:通过诗歌的意象理解诗人抒发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太阳”与“土地”是最能概括艾青诗歌特色的两个概念。诗人对于光阴、理想和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常常借助于太阳这一意象得以表现,艾青仿佛是一位夸父,至死不渝地追寻着太阳、光明和理想;另一方面,与诗人血脉相连的土地也是他一生一世都无法割舍的眷念。其中,艾青对土地的关注,就是对祖国的挚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爱这土地》,看看诗人对土地,对祖国的感情是何等的深沉!
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
1.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光的赞歌》《向太阳》等。20世纪30年代,其著作多诅咒黑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深沉忧郁,但对生活充满希望与憧憬。抗战时期的诗作,为觉醒了的民族而歌唱,格调昂扬。1978年以后,其作品思想更趋成熟,感情深沉,富于哲理。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在世界文坛也享有盛誉。
(2)写作背景
抗战初期的1938年,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我华北、华东、华南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与日本侵略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诗人艾青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爱和对侵略者的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爱国诗篇。
2.积累生字词。
(1)学生自由朗读,找出文中的生字词并注音。
嘶哑(sī)   喉咙(lóng)   汹涌(yǒng)
悲愤(fèn)
黎明(lí)
腐烂(fǔ)
(2)结合文中的语境理解词意。
嘶哑:声音沙哑。
汹涌:(水)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
激怒:受刺激而发怒。
深沉:沉着持重,思想感情不外露。
三、学习新课
步骤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通过课件作朗读提示,放录音或教师范读全诗,要求学生感受诗歌的内在节奏,把握感情基调。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教师组织学生以各种形式朗读,如自读、范读、配乐读、竞赛读等。
3.解读意象,并指出本诗中都有哪些意象。
明确:“意”就是作者的感情,“象”就是客观的事物,“意象”就是融入了作者情思的客观物象。本诗的意象有:鸟、土地、河流、风、黎明等。
4.思考:诗歌是按怎样的思路抒写的?
明确:全诗以“假如”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接着续写出歌唱的内容,并由生前的歌唱,转写鸟儿死后魂归大地,最后转由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自身形象,直抒胸臆,烘托出了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
步骤二:精析课文,理解意象
1.诗中出现的“土地”“河流”“风”“黎明”分别象征了什么?这些意象前的修饰语又有什么样的作用?结合写作背景加以分析。
明确:①“土地”象征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这“土地”“被暴风雨所打击着”,说明祖国大地正在被日本帝国主义摧残、肆虐。一百多年来,我们这个古老民族遭受了列强不断的入侵蹂躏。〔放映百年屈辱史图片〕②“河流”“风”象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悲愤”“激怒”都表现出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中国人民正满怀悲愤地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放映史上英勇反抗的英雄图片〕③“黎明”象征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无比温柔”表达了对那里的向往。这些描写形象地表现了当时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以及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2.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分析“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的内涵。
明确:“嘶哑”表达了歌唱不已,真情无限的情怀;哪怕唱至喉咙充血,声音嘶哑,面对千难万险,也不会停息对大地的歌唱。这只“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
它歌唱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生命耗尽后便投身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生前和死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在这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中,一以贯之的乃是“鸟”对土地执着的爱,实际上寄寓了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这真是生于斯,歌于斯,葬于斯,至死不渝。
3.诗人将自己虚拟成一只鸟来表达强烈地爱国之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诗人以“假如我是一只鸟”虚拟,“歌唱”的是“鸟”也是“诗人”;“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的是“鸟”,也是“诗人”为祖国献身的愿望。这种寓情于形象的描写,不仅有助于感情的抒发,也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感。
步骤三:赏析作品,把握艺术特色
1.《我爱这土地》的第二节与第一节有着怎样的联系?把第二节去掉,诗歌主题的表达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明确:第一节以一只鸟儿生死眷恋土地作比,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挚爱。第二节一问一答,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衬托出诗人那颗真挚的心;“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更表达出诗人对祖国深沉的爱。第一节是对“爱土地(祖国)”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第二节短小精悍的两行则是感情的升华,是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去掉第二节,诗意则得不到升华和强化。
2.简述本诗在写作上的艺术特色。
明确:①意象内涵丰富,象征手法恰当。诗中的每一个事物都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鸟”是诗人的虚拟,是泛指,是共名,嘶哑着喉咙歌唱的既是“鸟”,也是“我”。同样,诗人用象征的手法,描绘了一组鲜明的诗歌形象,分别赋予“土地”“河流”“风”“黎明”不同的象征和暗示。②抒情方式巧妙,感情表达分层强化。运用比喻借物抒情,这是抒情方式的巧妙之处。为了能久久拨动读者的心弦,感情需要不断强化。作品开头就用“假如”,这是第一层强化;以“嘶哑”来形容鸟声,这是第二层强化;又用一系列描摹土地、河流等景物的长句,加上一系列修饰语,这是第三层强化。
四、课堂小结
艾青不愧是土地的歌者!今天我们领略了诗人的土地情结,感受到了诗人对祖国的挚爱之情。虽然那段炮火硝烟的岁月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不应该更不能忘记这段历史。让我们铭记历史,刻苦学习,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吧!
五、拓展延伸
1.展开想象与联想,以“假如我是……”开头写一段诗。注意分节和分行,尽可能使用一些意象来表达情感。
2.请将《我爱这土地》与刘湛秋的《中国的土地》比较一下,说说它们有什么异同。
中国的土地
刘湛秋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埋藏着黄金般的相思
一串串杜鹃花嫣红姹紫
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
冬天从冻土层到绿色的椰子林
蔷薇色的海浪抚爱着砂粒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黄皮肤、黑头发是那样美丽
敦厚的性格像微风下的湖水
顽强勇敢又如长江一泻千里
挂霜的葡萄下跃动着欢乐
坚硬的核里已绽开复兴的契机
明确:异:①背景不同:《我爱这土地》写于充满硝烟的抗战时期,《中国的土地》写于改革开放的新时代。②写法不同:《我爱这土地》借用鸟的歌唱作比抒情言绪,《中国的土地》是直抒胸臆。③主题不同:《我爱这土地》抒发诗人面对遭受苦难的大地,要为此而献身的强烈愿望;《中国的土地》是面对这块神奇的土地,表达永远思念的感情。
同:两首诗都注重意象创造:如果说艾青是借助“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来描绘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怒以及解放区的勃勃生机,让人们看到抗战胜利的光明曙光;那么刘湛秋则是把对中国土地的讴歌、对中国人民的礼赞寄寓在典型新颖的意象之中。如“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既写出了祖国山川的秀美,又自然地暗示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
附:板书设计
我爱这土地爱国献身
至死不渝
◇课后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使三维目标在一定基础上得到了落实,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1)过分遵循教学模式。朗读与解读不必严格分开,可以将朗读融于解读中,更有利于对整首诗的理解和感悟。(2)解读过程没有充分放开。学生讨论、总结、交流之后,教师不必重复归纳。这可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他会认为自己的答案是错误的。教师只需点拨补充即可。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只是对诗歌教学的一个尝试,如何最大限度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共23张PPT)
第一单元
第二课
我爱这土地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主要诗集有《大堰河》《火把》等,主要作品有《黎明的通知》《北方》《太阳》《手推车》等。
作者简介
早期诗风浑厚质朴,调子深沉忧郁。抗战时期的诗作,格调昂扬。建国后,作品思想更趋成熟,感情深沉,富于哲理。
艾青曾自称为“悲哀的诗人”。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写作背景
《我爱这土地》写于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
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这首诗无固定的节律,不押韵。它主要由句中停顿和句末停顿构成一定的节拍。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
然后/我死了
???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着重体会
“内在节奏”
朗读感悟
结合写作背景,准确理解鸟歌唱的“土地”“河流”“风”“黎明”的形象包含的意义。
“土地”就是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河流”“风”代表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黎明”预示着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
课文赏析
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有何深意?
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将自身融进大地,隐含了一种敢于牺牲自我之意。
如何理解“被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悲愤的河流”、“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温柔的黎明”
?(联系背景思考)
被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
悲愤的河流
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温柔的黎明
指正在遭受日寇欺凌的祖国
土地上的河流,像长期郁结在人民心中的悲愤一般汹涌奔流
象征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
象征着独立自由的曙光
这首诗的第一节和第二节之间有什么联系?怎么理解最后两句诗之间的因果关系?
如果说第一节是对“爱土地(祖国)”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第二节短小精悍的两行则可看作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因果关系的一问一答,是爱国者目睹满目疮痍的祖国,爱的越深、痛的越切的悲愤表情的特写。在这一节里,诗意和主题得到了提炼和升华。
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这只“鸟”歌唱至死,最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对此应如何理解?
“嘶哑”表达了歌唱不已,真情无限的情怀;哪怕唱至喉咙充血,声音嘶哑,面对千难万险,也不会停息对大地的歌唱。这只“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
它歌唱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生命耗尽后便投身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生前和死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在这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中,一以贯之的乃是“鸟”对土地执着的爱,实际上寄寓了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这真是生于斯,歌于斯,葬于斯,至死不渝。
诗人将自己虚拟成一只鸟来表达强烈的爱国之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诗人以“假如我是一只鸟”虚拟,“歌唱”的是“鸟”同时也是“诗人”;“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的是“鸟”,同时也是“诗人”为祖国献身的愿望。这种寓情于形象的描写,不仅有助于感情的抒发,也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感。
我爱这土地
第一节
第二节
鸟——诗人自己
土地——祖国大地
河流、风——抗争精神
黎明——解放区
常含泪水
深爱土地
直抒胸臆
激情澎湃
意象朴实
象征深远
热爱祖国
至死不渝
板书设计
《我爱这土地》是艾青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写于1938年底。“土地”一词是艾青抗战诗歌中频频出现的一个极富感彩的字眼——她就是我们文明古老、肥沃广袤而又贫穷落后,生生不息、顽强不屈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的象征。《我爱这土地》用浸满泪水和深情的诗句,为祖国母亲吟唱了一曲动人心弦的恋歌。
教师总结
假如诗人还健在,面对繁荣昌盛的祖国,还用《我爱这土地》抒情,他会怎样写?
扩展阅读
我爱这土地—因为它美丽
我爱这土地—因为它富饶
我爱这土地—因为它繁荣昌盛
我爱这土地—因为它强大无比
我爱这土地—因为它文化灿烂
我爱这土地—因为它历史悠久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要欢快的歌唱
这个养育中华儿女的家园
这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土地
这个被太阳照亮的前程
和那东方雄鸡崛起的时代……
——然后,我的青春开始褪色
为什么我仍面带微笑,心含希望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2 我爱这土地艾 青
关键词:诗歌的意象 象征手法 欲扬先抑 思想感情
夯实基础巩固知识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sī(

)哑   hóu(

)咙   腐(

)烂
悲愤(
fèn
)
黎(

)明
汹yǒng(

)
2.下列诗句中,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的意境最为相似的一句是(
 C 
)
A.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B.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整体感知。
(
1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 忧郁、悲愤 。诗中最能点明主旨的诗句是“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
(
2
)这首诗中,“土地”象征着 遭受日寇践踏的国土 ;“河流”象征着 长期郁结在人民心中的悲愤 ;“风”象征着人民对侵略者的愤怒;“黎明”象征着 独立自由的曙光 。?
4.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
1
)~(
4
)题。
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儿是在狱里,
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
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
呈给你我的直伸着的手,它拥抱过我,
呈给你吻过我的唇,
呈给你泥黑的温柔的脸颜,
呈给你养育了我的乳房,
呈给你的儿子们,我的兄弟们,
呈给大地上一切的,
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
呈给爱我如爱她自己的儿子般的大堰河。
(
1
)这节诗选自艾青的《 大堰河——我的保姆 》,艾青原名是 蒋正涵 。?
(
2
)“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中“紫色”在句中的含意是 高贵 。?
(
3
)调整画横线的句子,使之与前后句子构成排比。
示例:呈给你拥抱过我的直伸着的手
(
4
)艾青诗歌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是 20世纪30年代 ,这一时期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 土地 ”和“ 光明 ”。?
5.学校开展“艾青,我为你骄傲”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
1
)请按要求修改活动通知。
通 知
全体文学社成员:
2020年是人民诗人艾青诞生110周年,为腼怀诗人,纪念诗人的杰出成就,歌唱诗人伟大的诗魂,激发同学们爱祖国、爱家乡的真切,我社将于10月20日上午9时举办以“我读《艾青诗选》”为主题的读书报告会,请文学社的全体成员准时参加。
晨曦文学社
2020年10月16日
①通知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腼怀 ”,正确写法是“ 缅怀 ”。?
②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在“真切”后加上“情感” 。?
③通知中缺少一项内容,请提出修改意见: 应添加读书报告会的具体地点 。?
(
2
)为了办好这次活动,主办者设计了“推荐诗歌”的宣传形式,请你为《我爱这土地》写几句推荐语。
示例:为何他喉咙嘶哑,仍要尽情歌唱?为何他的眼里常含泪水?《我爱这土地》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什么是至死不渝,什么是赤子之心。
(
3
)学校诗社准备出一期“艾青专栏”,小玄、小武和你共同参与前期的准备活动。
小玄挑选了上面几首诗,并根据它们抒发情感的共通处,给诗集专栏命名为“家国情怀”,原因是① 这些诗忧国忧民,传达了深厚的爱国之情 。?
小武说:“情感是诗歌的灵魂,但具体形象也不可少。我觉得诗集专栏还可以命名为‘② 土地之子 ’(
填一四字短语
),原因是③ 这几首诗主要意象都是‘土地’,都充满‘土地的忧郁’ 。”?
你说:“诗社不应该只有读诗、品诗,还可以写诗呀。我带来了一首小诗《年龄》,大家可以仿照示例,
续写两句。”
年 龄
爷爷的年龄,
写在脸上的皱纹里;
马儿的年龄,
写在嘴里的牙齿上;
④       ,?
     。?
示例一:树木的年龄 藏在肚子的年轮里
示例二:池塘的年龄 画在一圈圈的涟漪里
阅读探究拓展延伸
??分值:17分 建议用时:20分钟
【诗学流长】
今天,我们为什么需要“艾青诗学”
陈泽宇
“如果在现代文学史上只选择三个诗人,我毫不犹豫地第一个就选择艾青。”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吴思敬如是说。
2018年3月22日,在第二届艾青诗歌节新闻发布会上,谢冕、吴思敬、王光明等与会诗人、学者提出,虽然艾青的诗歌广为传颂,但是对艾青的价值挖掘和研究还远远不够。在诗人艾青笔下,不仅有大量(
  
)的名篇佳作,还有更多未被发掘的理论富矿。他们明确提出,需要建构“艾青诗学”,这不但是文学史研究的需要,更是新时代文化建设和诗歌发展的需要。
在吴思敬看来,真诚、智性与自由构成了艾青诗学最重要的支撑。
艾青20世纪80年代“归来”后,首先强调诗人要说真话,做一个真诚的写作者。这本不是个大问题,但在假话、大话、空话流行于世的年代,“诗人应当说真话”就成为一句(
  
)的诗学声音。艾青认为,诗歌最基本的品格就是真,没有真就谈不上美谈不上善,必须要先有真,然后才用独特的眼光表现独特的审美,代表这个时代底层人民的声音,这就是善。
在艺术主张上,吴思敬认为艾青对智性的强调在中国现代诗史上是不可忽视的。在艾青的诗学中,诗不是简单的情绪的抒发,也不是简单的书写哲理,而是把生活的经验通过诗人的构思,凝结成象征性的含义。所以艾青最好的诗,都是用意象说话的。艾青对诗的智性强调,使我们的新诗能够进入新的水平、新的阶段,而非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抒情上。
艾青的诗学中,对自由精神的渴望是最重要的一点。在发布会现场,吴思敬对艾青的诗论出口成诵:“诗,你自由,是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武器,诗是自由的使者,诗的声音是自由的声音,诗的笑是自由的笑。”很难想象,如果丧失了对自由精神的追求,艾青一身的铮铮铁骨如何练就,可以说,艾青的一生和他的诗学就是自由的化身,自由就是艾青探索诗学之深的方式。
当下诗歌书写疼痛,却没有灵魂的痛苦。“我们的诗人面对灾难的时候,更多的是用身体感到疼痛,而没有用灵魂感受到痛苦,但艾青做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院教授刘福春的发言令人深思。诗歌如何表达民族国家的重大苦难,诗人如何书写时代,这是艾青一生的探索,也是我们今天的诗歌创作依旧没能解决的问题。
刘福春谈到,汶川地震后涌现了诗歌创作的热潮,这些诗作让人感动,但是能被传颂的不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们缺乏重量,只停留在了疼痛的层面。同样,抗日诗选很多,在今天依旧被阅读的却不多,可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依然是20世纪诗歌史上不朽的名篇。在诗中,艾青“在没有灯光的晚上”对着“中国”书写“无力的诗句”,他对“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失去了他们肥沃的土地”的人们深表同情,对“敌人的刺刀”“烽火咬噬着的地域”强烈憎恨,而这一切,都是他在武汉看到满目流离失所的难民后的创作。这种对个人、民族、国家切肤之痛的联结,构成了艾青诗学中强有力的一方面。
与会者认为,确立艾青诗学是建设新时代中国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创作意义深远,他们希望能及时、深入、系统地整理艾青诗作,把艾青的诗学发扬光大。
(
有删改
)
【诗歌甄选】
盼 望
艾 青
一个海员说,
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
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到达
1979年3月,上海
【诗韵纷争】
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的。它和日常语言相比,更有利于情感的抒发,但是艾青的诗歌呈现口语化、散文化的特点,缺乏诗意美。
——网友的话
艾青的诗,好在那雄浑的力量,(
  
)的语言,强烈鲜明的意象。
——聂华苓
口语是美的,它存在于人的日常生活里。它富有人间味,使我们感到无比的亲切。口语又是最散文的,能比上我们最好的诗篇里的最好的句子。
以如何最能表达形象的语言,就是诗的语言。称为“诗”的那文学样式,脚韵不能作为决定的因素,最主要的是在它是否有丰富的形象——任何好诗都是由于它所含有的形象而永垂不朽,却绝不会由于它有好的音韵。
——艾青《诗的散文美》
6.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3分
)
A.脍炙人口 千钧之重 直截了当
B.直截了当 脍炙人口 千钧之重
C.脍炙人口 直截了当 千钧之重
D.千钧之重 脍炙人口 直截了当
7.吴思敬教授说:“如果在现代文学史上只选择三个诗人,我毫不犹豫地第一个就选择艾青。”结合上述材料,说说原因。(
6分
)
①艾青敢说真话,是一个真诚的写作者,能够用独特的眼光表现独特的审美,代表底层人民的声音。(
或:艾青诗歌具有真善美
)②艾青的诗歌强调了诗的智性,使新诗能够进入新的水平、新的阶段。③艾青的诗歌追求自由的精神。④艾青的诗歌能够将个人经历和民族、国家的切肤之痛联结起来。(
答出三点即可;每点2分,共6分
)
8.下列表述与上述材料相符的一项是(
 C 
)(
3分
)
A.当今时代,我们需要构建“艾青诗学”,这完全是新时代诗歌发展的需要。
B.艾青诗学中,对自由精神的渴望是最重要的一点,这一点指的是他诗歌的主旨方面。
C.汶川地震后创作的许多诗作,未将个人、民族、国家的切肤之痛联结在一起,于是诗歌就缺乏重量。
D.艾青认为,只要是口语化、散文化的语言就是诗歌中最好的语言。
【解析】A项,原文是“这不但是文学史研究的需要,更是新时代文化建设和诗歌发展的需要”。B项,原文是“艾青的一生和他的诗学就是自由的化身,自由就是艾青探索诗学之深的方式”。D项,表述过于绝对。
9.小悦在阅读《艾青诗选》过程中向同学说出了自己的疑惑,请结合【诗歌甄选】和【诗韵纷争】,给予小悦答复。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
5分
)
示例:小悦同学,你好。你认为艾青诗歌语言口语化、散文化强,缺乏了诗味。但是我想说口语化、散文化的语言难道就不美吗?如艾青的《盼望》一诗中运用大量富有生活气息的词语,活泼接地气,表现力极强。正如他自己说的“以如何最能表达形象的语言,就是诗的语言”,所以我认为,口语化、散文化的语言正是“艾青诗学”的魅力所在。也正因为如此,艾青才创造了中国自由体诗的一座高峰。(
5分
)(共29张PPT)
2 我爱这土地
艾 青
关键词:诗歌的意象 象征手法 欲扬先抑 思想感情
2.下列诗句中,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的意境最为相似的一句是(
 C 
)
A.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B.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整体感知。
(
1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 忧郁、悲愤 。诗中最能点明主旨的诗句是“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
(
2
)这首诗中,“土地”象征着 遭受日寇践踏的国土 ;“河流”象征着 长期郁结在人民心中的悲愤 ;“风”象征着人民对侵略者的愤怒;“黎明”象征着 独立自由的曙光 。?
(
1
)这节诗选自艾青的《 大堰河——我的保姆 》,艾青原名是 蒋正涵 。?
(
2
)“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中“紫色”在句中的含意是
 高贵 。?
(
3
)调整画横线的句子,使之与前后句子构成排比。
示例:呈给你拥抱过我的直伸着的手
(
4
)艾青诗歌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是 20世纪30年代 ,这一时期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 土地 ”和“ 光明 ”。?
5.学校开展“艾青,我为你骄傲”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
1
)请按要求修改活动通知。
①通知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腼怀 ”,正确写法是“ 缅怀 ”。?
②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在“真切”后加上“情感” 。?
③通知中缺少一项内容,请提出修改意见:
 应添加读书报告会的具体地点 。?
(
2
)为了办好这次活动,主办者设计了“推荐诗歌”的宣传形式,请你为《我爱这土地》写几句推荐语。
示例:为何他喉咙嘶哑,仍要尽情歌唱?为何他的眼里常含泪水?《我爱这土地》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什么是至死不渝,什么是赤子之心。
(
3
)学校诗社准备出一期“艾青专栏”,小玄、小武和你共同参与前期的准备活动。
小玄挑选了上面几首诗,并根据它们抒发情感的共通处,给诗集专栏命名为“家国情怀”,原因是① 这些诗忧国忧民,传达了深厚的爱国之情 。?
小武说:“情感是诗歌的灵魂,但具体形象也不可少。我觉得诗集专栏还可以命名为‘② 土地之子 ’(
填一四字短语
),原因是③ 这几首诗主要意象都是‘土地’,都充满‘土地的忧郁’ 。”?
你说:“诗社不应该只有读诗、品诗,还可以写诗呀。我带来了一首小诗《年龄》,大家可以仿照示例,
续写两句。”
年 龄
爷爷的年龄,
写在脸上的皱纹里;
马儿的年龄,
写在嘴里的牙齿上;
④       ,?
     。?
示例一:树木的年龄 藏在肚子的年轮里
示例二:池塘的年龄 画在一圈圈的涟漪里
【诗学流长】
今天,我们为什么需要“艾青诗学”
陈泽宇
“如果在现代文学史上只选择三个诗人,我毫不犹豫地第一个就选择艾青。”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吴思敬如是说。
2018年3月22日,在第二届艾青诗歌节新闻发布会上,谢冕、吴思敬、王光明等与会诗人、学者提出,虽然艾青的诗歌广为传颂,但是对艾青的价值挖掘和研究还远远不够。在诗人艾青笔下,不仅有大量(
 
)的名篇佳作,还有更多未被发掘的理论富矿。他们明确提出,需要建构“艾青诗学”,这不但是文学史研究的需要,更是新时代文化建设和诗歌发展的需要。
在吴思敬看来,真诚、智性与自由构成了艾青诗学最重要的支撑。
艾青20世纪80年代“归来”后,首先强调诗人要说真话,做一个真诚的写作者。这本不是个大问题,但在假话、大话、空话流行于世的年代,“诗人应当说真话”就成为一句(
  
)的诗学声音。艾青认为,诗歌最基本的品格就是真,没有真就谈不上美谈不上善,必须要先有真,然后才用独特的眼光表现独特的审美,代表这个时代底层人民的声音,这就是善。
在艺术主张上,吴思敬认为艾青对智性的强调在中国现代诗史上是不可忽视的。在艾青的诗学中,诗不是简单的情绪的抒发,也不是简单的书写哲理,而是把生活的经验通过诗人的构思,凝结成象征性的含义。所以艾青最好的诗,都是用意象说话的。艾青对诗的智性强调,使我们的新诗能够进入新的水平、新的阶段,而非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抒情上。
艾青的诗学中,对自由精神的渴望是最重要的一点。在发布会现场,吴思敬对艾青的诗论出口成诵:“诗,你自由,是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武器,诗是自由的使者,诗的声音是自由的声音,诗的笑是自由的笑。”很难想象,如果丧失了对自由精神的追求,艾青一身的铮铮铁骨如何练就,可以说,艾青的一生和他的诗学就是自由的化身,自由就是艾青探索诗学之深的方式。
当下诗歌书写疼痛,却没有灵魂的痛苦。“我们的诗人面对灾难的时候,更多的是用身体感到疼痛,而没有用灵魂感受到痛苦,但艾青做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院教授刘福春的发言令人深思。诗歌如何表达民族国家的重大苦难,诗人如何书写时代,这是艾青一生的探索,也是我们今天的诗歌创作依旧没能解决的问题。
刘福春谈到,汶川地震后涌现了诗歌创作的热潮,这些诗作让人感动,但是能被传颂的不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们缺乏重量,只停留在了疼痛的层面。同样,抗日诗选很多,在今天依旧被阅读的却不多,可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依然是20世纪诗歌史上不朽的名篇。在诗中,艾青“在没有灯光的晚上”对着“中国”书写“无力的诗句”,他对“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失去了他们肥沃的土地”的人们深表同情,对“敌人的刺刀”“烽火咬噬着的地域”强烈憎恨,而这一切,都是他在武汉看到满目流离失所的难民后的创作。这种对个人、民族、国家切肤之痛的联结,构成了艾青诗学中强有力的一方面。
与会者认为,确立艾青诗学是建设新时代中国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现当代诗歌研究、创作意义深远,他们希望能及时、深入、系统地整理艾青诗作,把艾青的诗学发扬光大。
(
有删改
)
【诗歌甄选】
盼 望
艾 青
一个海员说,
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
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
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
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到达
1979年3月,上海
【诗韵纷争】
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的。它和日常语言相比,更有利于情感的抒发,但是艾青的诗歌呈现口语化、散文化的特点,缺乏诗意美。
——网友的话
艾青的诗,好在那雄浑的力量,(
  
)的语言,强烈鲜明的意象。
——聂华苓
口语是美的,它存在于人的日常生活里。它富有人间味,使我们感到无比的亲切。口语又是最散文的,能比上我们最好的诗篇里的最好的句子。
以如何最能表达形象的语言,就是诗的语言。称为“诗”的那文学样式,脚韵不能作为决定的因素,最主要的是在它是否有丰富的形象——任何好诗都是由于它所含有的形象而永垂不朽,却绝不会由于它有好的音韵。
——艾青《诗的散文美》
6.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
3分
)
A.脍炙人口 千钧之重 直截了当
B.直截了当 脍炙人口 千钧之重
C.脍炙人口 直截了当 千钧之重
D.千钧之重 脍炙人口 直截了当
7.吴思敬教授说:“如果在现代文学史上只选择三个诗人,我毫不犹豫地第一个就选择艾青。”结合上述材料,说说原因。
(
6分
)
①艾青敢说真话,是一个真诚的写作者,能够用独特的眼光表现独特的审美,代表底层人民的声音。(
或:艾青诗歌具有真善美
)②艾青的诗歌强调了诗的智性,使新诗能够进入新的水平、新的阶段。③艾青的诗歌追求自由的精神。④艾青的诗歌能够将个人经历和民族、国家的切肤之痛联结起来。(
答出三点即可;每点2分,共6分
)
8.下列表述与上述材料相符的一项是(
 C 
)(
3分
)
A.当今时代,我们需要构建“艾青诗学”,这完全是新时代诗歌发展的需要。
B.艾青诗学中,对自由精神的渴望是最重要的一点,这一点指的是他诗歌的主旨方面。
C.汶川地震后创作的许多诗作,未将个人、民族、国家的切肤之痛联结在一起,于是诗歌就缺乏重量。
D.艾青认为,只要是口语化、散文化的语言就是诗歌中最好的语言。
【解析】A项,原文是“这不但是文学史研究的需要,更是新时代文化建设和诗歌发展的需要”。B项,原文是“艾青的一生和他的诗学就是自由的化身,自由就是艾青探索诗学之深的方式”。D项,表述过于绝对。
9.小悦在阅读《艾青诗选》过程中向同学说出了自己的疑惑,请结合【诗歌甄选】和【诗韵纷争】,给予小悦答复。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
5分
)
示例:小悦同学,你好。你认为艾青诗歌语言口语化、散文化强,缺乏了诗味。但是我想说口语化、散文化的语言难道就不美吗?如艾青的《盼望》一诗中运用大量富有生活气息的词语,活泼接地气,表现力极强。正如他自己说的“以如何最能表达形象的语言,就是诗的语言”,所以我认为,口语化、散文化的语言正是“艾青诗学”的魅力所在。也正因为如此,艾青才创造了中国自由体诗的一座高峰。(
5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