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塑料袋
普通布
弹力布
其他……
1、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是什么?
19世纪末(1895年)欧文顿(E.Overton)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上万次实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是不一样的: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
●
●
不溶于脂质的物质
溶于脂质的物质
细胞膜
提出假说: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20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实验结果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与欧文顿的观点矛盾吗?
2、这些物质是如何构成生物膜的?
认识磷脂:
CH
CH2
CH2
O
C=O
CH-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O
CH2
O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
CH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ˉ
N
+
(CH )
3
3
O
O
O=P
ˉ
O
活动一:以小组为单位,尝试构建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上排布成一层的方式,并表达与交流
A
B
C
D
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提取出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两倍。
假如你是当时的科学家,根据此实验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得出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成连续的两层!
活动二:以小组为单位,尝试构建细胞膜中磷脂双分子层的排布方式,并展示
是不是说组成生物膜成分只有脂质?
3、蛋白质位于细胞膜的什么位置呢?
推测??……
40年代,曾经有学者推测蛋白质覆盖在脂质的两边
假说
20世纪50年代,电子显微镜诞生
1959年,罗伯特森有哪些新发现呢?
构建模型
它是静态的统一结构
37℃下40min后出现了什么现象?
说明什么?
膜上的蛋白质
具有流动性
(白细胞吞噬病毒的过程)
现象观察:19世纪末,欧文顿发
现 物质更容易透过细胞膜。
提出假说: 。
实验证明:20世纪初,对膜的化学分析结果指出膜主要由 和 组成。
提出问题:脂质和蛋白质是怎样形成膜的呢?
实验探究: 1925年 荷兰科学家测得膜单分子层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顾: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溶于脂质的
膜是由脂质组成
脂质
蛋白质
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蛋白质-脂质-蛋白质
流动性
1959年罗伯特森提出的单位膜模型:所有生物膜都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层结构。
提出新问题:如果膜是静态的,细胞的一些复杂功能又怎样解释呢?
组织新探究:
1970年,荧光标记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指出细胞膜具有 。
回顾: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活动三:以小组为单位,尝试构建磷脂双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细胞膜的结构,并表达与交流。
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在新的
观察和实验证据的基础上,提出了
流动镶嵌模型
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在新的观察和实验证据的基础上,提出了流动镶嵌模型。
流动镶嵌模型基本内容的总结:
1、生物膜的组成:
2、生物膜的基本骨架:
3、蛋白质分子分布的位置:
4、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主要由蛋白质和脂质组成
磷脂双分子层
有镶在表面、嵌入、贯穿三种
流动性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否已完美无缺呢?
?
?
?
2003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两名研究膜蛋白的美国科学家,这是自1991年来诺贝尔奖第三次颁发给与细胞膜蛋白质有关的研究成果 。
皮特·阿格雷
罗德里克·麦金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