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长沙妇女在跳“忠字舞”
1967年的世界与中国
地球人都知道
社会主义建设
在探索中
曲折发展
一、曲折探索的历程
知识梳理
1956年:“一化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基本
制度初步建立→中共八大决策
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960年:八字方针和国民经济的调整
1966年:“十年动乱”开始
二、曲折探索的影响
评价的视角
正面的/负面的
单一的/综合的
直接的/间接的
当前的/长远的
有形的/无形的
…… ……
影响面面观
失去
历史机遇
提供
沉痛教训
小数据:
文革期间,我国国民经济损失约
5000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建国30
年全部基建投资的80%,超过了建国
30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
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大背景
(1969年的)7月21日,美国宇航员第一次登上了月球。全世界都通过电视广播关注着这一重大事件的时候,大多数中国人对此一无所知。60年代末期,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出现了经济振兴迹象,后来被称为“亚洲四小龙”的香港、台湾、新加坡和南朝鲜正是在这时开始起步,日本也摆脱战争的阴影,开始了经济的复苏。然而,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国的脚步却停滞了整整十年。
陈晓卿《百年中国》
1967年的中国与世界
大革命
一小步
三、探索出现曲折的原因
1、教材中提到的若干原因
▲理论上和思想上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
问题还没有深刻认识;
▲急于求成,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速度;
▲左倾思想严重泛滥;
▲林彪与“四人帮”两个反革命集团的破坏。
三、探索出现曲折的原因
2、我们认识到的若干原因
3、学者们的观点
1、教材中提到的若干原因
张岂之:全党对三大改造完成后
的我国国情还缺乏准确的把握;因为
胜利,党内滋长了相当普遍的骄傲自
满情绪、脱离实际,长官意志,夸大
主观努力的作用等。
《中国历史十五讲》
学者观点
学者观点
何沁:当时党内有两方面的情况影响着对这个问题(指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继续探索。一是对形势的估计:一方面对阶级斗争看得过于严重……另一方面,对国际国内形势估计过于乐观。……二是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方法(实质是速度)上认识有分歧……毛泽东对反冒进是不满意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学者观点
费正清:1958-1960年间的大跃进,这场国家的灾难,是直接由毛主席造成的;自1949年开始的八年中,又回到苏联的模式。不过,这次是在经济发展领域……他们运用延安时代已经运用的说服办法,制定斯大林式的指令经济,并且命令周围的农民照章办事。
《伟大的中国革命》
学者观点
迪克·威尔逊:周恩来结果没能实现他的诺言,终其一生也没能把中国决定性地带入一个明显有着更高生活水平的更先进的工业和技术发展的现代社会。严格地说,这不是他的错,而更多的应归因于客观条件的无情。任何想在这样一个落后的大国迅速取得巨大进步的人都难免会遭到巨大挫折。 《周恩来》
本课时的知识目标
①知道三大改造的内容、实质和意义。
②了解八大召开的背景、主要内容和意义。
③知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概况和后果。
④知道“八字”方针及其作用。
回归基础
⑤了解“文革”给我国经济建设造成的严重破坏。
一.曲折探索的历程(1956-1976年)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建立→中共八大决策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八字方针和国民经济的调整
→ “十年动乱”
二.曲折探索的影响
第一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评价的视角/“影响”面面观
三.探索出现曲折的原因
教材的观点/我们的认识/学者们的见解
本节知识结构
学
习
者
提
问
向自己发问
和同学探讨
与老师商榷
当堂巩固
1.我国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B.引导个体手工业走合作化道路
C.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
D.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2.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建立
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土改的完成和国民经济的恢复
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中共八大的召开
3.中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
路的是开端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开展三大改造运动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四届人大确定实现“四化”目标
4.据某个时期的《科学普及资料汇编》记载:广东农民“创出”水稻和高粱杂交办法;陕西农民试验用公鸡孵小鸡“成功”,使母鸡有更多的时间下蛋……此类科学“奇迹”最有可能出现的时期是
A.三大改造运动 B.文化大革命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大跃进运动
5.“文革”爆发后,在“全面夺权”的狂潮中,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具体表现有 ①国民经济计划因无法执行而被废置 ②经济工作陷入瘫痪和半瘫痪状态 ③交通运输堵塞 ④市场供应紧张,人们生活水平下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