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诗词三首(音频+课时作业+教案+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诗词三首(音频+课时作业+教案+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02 19:58:27

内容文字预览

13 诗词三首
一、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以及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同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诗人、文学家,有“诗豪”之称。早期作品通俗清新,善用比兴寓托手法;晚年部分作品多感叹人事沧桑,寓意极深,沉郁苍凉。有《刘梦得文集》传世。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宋代著名文学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同在“唐宋八大家”之列。著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二、字词积累
1.读准字音
金樽(zūn)  投箸(zhù)  冰塞川(sè)
歧路(qí)
济沧海(jì)
烂柯(kē)
绮户(qǐ)
宫阙(què)
婵娟(chán)
长精神(zhǎng)  琼楼玉宇(qióng)
2.理解词意
①金樽清酒斗十千  樽:盛酒的器具
②玉盘珍羞直万钱
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直:同“值”,价值
③停杯投箸不能食
箸:筷子
④欲渡黄河冰塞川
塞:堵塞
⑤今安在
安:哪里
⑥长风破浪会有时
会:终将
⑦直挂云帆济沧海
济:渡
⑧到乡翻似烂柯人
柯:斧柄
⑨暂凭杯酒长精神
长:增长,振作
⑩不知天上宫阙
宫阙:宫殿
何事长向别时圆
何事:为什么
千里共婵娟
婵娟:本意指妇女姿态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月亮
三、素材积累
?“不耻最后。”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令落后,纵令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往的目标。
——鲁迅
?只有毅力才会使我们成功,而毅力的来源又在于毫不动摇,坚决采取为达到成功所需要的手段。
——车尔尼雪夫斯基
?坚持就要有毅力。狄更斯说:“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有一副对联这样写道:“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越王勾践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就不可能利用“美人计”,卧薪尝胆,一举歼灭吴国。
四、课外拓展
古诗词中的“月”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13 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用多种形式有感情地诵读诗词,感受诗词的节奏和韵律。
2.积累文言字词,理解诗词内容。
3.体会诗歌的意境,理解诗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具体词语、诗句的解读和补充背景资料的拓展阅读,体会诗中作者表达的情感和所蕴含的哲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重点:(1)积累字词,理解诗歌内容,背诵诗歌。(2)分析诗歌的意蕴,体会诗人的情感基调。
2.难点:赏析诗词,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行路难(其一)
一、导入新课
有位诗人,24岁离开家乡“仗剑走天涯”,一生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大济苍生”的理想,只可惜“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这位诗人就是——李白。
五月天的一首歌——《倔强》,跟李白的气质很相似,“我就是我自己的神,在我活的地方”,在李白的诗里一直都有这种自信而霸气的宣言。这节课我们一起看一下,李白在遇到挫折而感到悲愤的时候会如何表达呢?
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
1.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以及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同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2)写作背景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李白以此为题写了三首诗,这里选的是第一首。天宝元年(742),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仕的人,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不料只能做个御用文人,加上权臣贵戚的谗言攻击,终于在天宝三年(744)被皇帝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行路难》三首皆为天宝三年(744),诗人离开长安时所作。
2.积累生字词。
(1)学生自由朗读,并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金樽:盛酒的器具。
珍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直万钱:同“值”,价值。
投箸:筷子。
冰塞川:堵塞。
今安在:哪里。
长风破浪会有时:终将。
直挂云帆济沧海:渡。
(2)易错字词。
“樽”不要写成“尊”,“羞”不要写成“馐”,“直万钱”不要写成“值万钱”,“渡”不要写成“度”,“箸”不要写成“著”,“歧”不要写成“岐”。
三、学习新课
步骤一: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注意朗读的节奏和情感,教师点拨。
明确: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听范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3.理解诗歌大意,学生概述,教师指正补充。
明确:酒杯里盛着价格昂贵的清醇美酒,盘子里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但是我停住酒杯放下筷子不能享用,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却封冻了河川;要登太行山,积雪又堆满了山峰。当年姜尚闲居,曾在磻溪垂钓;伊尹受任用前,曾梦见乘船经过太阳旁边。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这么多,现在要走的路在哪里?总有一天,我能乘长风破巨浪,高高挂起船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步骤二:品味诗句,体会内涵
1.诗中哪几句话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内心情感?
明确:前四句能充分反映作者内心的情感。第一、二两句写的是美酒佳肴,但是作者端起酒杯又推开,拿起筷子又放下,拔出佩剑,举目四顾,使他感到一片茫然。这“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
2.诗中的“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是写实吗?作者为何会有这种感受?
明确:“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在诗中不是写实。这两句诗是承上句而来的。当时作者的心情非常苦闷抑郁,自己受诏入京,仕途渐现生机之时,却被“赐金放还”,遭受打击之大,无以复加。他感到这处境犹如想渡黄河却冰雪封川,无法渡过;想登太行山却大雪封山,无路可登。因而“冰塞川”“雪满山”有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
3.诗中引用了哪些历史典故?有什么作用?
明确:诗中借用了姜尚“垂钓碧溪”,伊尹“乘舟梦日”等典故。寄寓了诗人梦想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古人那样被统治者重用,建立伟业的愿望。
4.联系全诗,谈谈你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的理解。
明确: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诗人相信终有一天将乘长风破万里浪,渡过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突出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远大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实现愿望的坚定信念。
三、课堂小结
今天的学习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从愤懑中挣脱,洋溢着自信风采的李白。诗人用浪漫的笔法、跳动的韵律告诉我们,面对困难的时候,请记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四、拓展延伸
在面对挫折与困难时,李白选择了自信、乐观、坚韧,韩愈借助《马说》表达愤慨,陶渊明选择归隐田园与世隔绝,苏东坡在黄州、柳宗元在永州取得不朽的文学成就。你更赞同哪种做法?(学生畅谈)
附:板书设计
行路难
“停杯”“投著”“剑拔”“茫然”——忧郁悲愤
冰塞黄河,雪满大山——无限悲慨
长风破浪,云帆济海——乐观自信
第二课时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一、导入新课
《小石潭记》是一篇著名的贬谪文学作品,其作者是谁?(学生答:柳宗元)柳宗元一生中有个最要好的朋友,也被贬官,也写出了名篇。他们在诗坛上并称“刘柳”,他是谁?(学生答:刘禹锡)刘禹锡多次遭贬后,遇到了同样遭贬的白居易,后人称他们是“刘白”,同是天涯沦落人,于是就有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故事。
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
1.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代诗人、文学家,有“诗豪”之称。早期作品通俗清新,善用比兴寓托手法;晚年部分作品多感叹人事沧桑,寓意极深,沉郁苍凉。有《刘梦得文集》传世。
(2)写作背景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和州刺史,北归洛阳,途经扬州时遇到从苏州回洛阳的白居易。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一首《醉赠刘二十八使君》送给刘禹锡,刘禹锡便写了这首诗来答谢他。
2.积累生字词。
(1)学生自由朗读,并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酬: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翻似:倒好像。翻,副词,反而。
长精神:增长,振作。
(2)易错字词。
“弃置身”不要写成“弃至身”,“烂柯人”不要写成“烂可人”,“沉舟”不要写成“乘舟”,“畔”不要写成“泮”或“绊”,“暂凭”不要写成“暂评”。
三、学习新课
步骤一: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七言律诗分为哪几联?这首诗应该以怎样的节奏朗读?试着读一读。
明确: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节奏: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男女生朗读比赛,然后默写,看谁的正确率高。
3.理解诗的大意,学生概述,教师补充指正。
明确:巴山楚水一带荒远凄凉,二十三年来,我被朝廷抛弃在那里。回到家乡后,熟悉的人大都已逝去,只能哼唱着向秀闻笛时写的《思旧赋》来怀念他们,而自己也成了传说中的王质,回乡后不知世事如何。虽然我就像那快沉没的破船,但我的旁边千帆竞渡;虽然我就像那枯萎的病树,但我的前面万木争春。今天听到了你为我作的那一首诗,现在就借这美酒重新振作起精神吧。
步骤二:品味诗句,体会内涵
(1)首联中的“凄凉”和“弃置”两个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凄凉”“弃置”渲染出了作者谪居的痛苦经历,表达了作者长期被贬的愤懑心情。
(2)颔联中运用了哪两个典故?想表达什么感情?
明确:一个是“闻笛赋”,一个是“烂柯人”。以“闻笛赋”隐含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抒发对死去旧友深深的怀念之情;以“烂柯人”暗示自己遭贬谪的时间之长,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时光景。
(3)颈联中“沉舟”和“病树”指什么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作者将“沉舟”和“病树”比作久遭贬谪的自己,把“千帆”和“万木”比作仕途春风得意的新贵们。意思是自己虽屡遭贬谪,但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要向前发展,未来肯定比现在更好。一个遭贬谪长达二十几年的人,还能有这般理智的看法,足见其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表达出作者豁达开朗的胸襟和乐观向上的精神。
(4)尾联中的“歌一曲”“长精神”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歌一曲”就是白居易写给作者的诗,“长精神”就是振奋精神。点明酬赠之意,同时又与友人共勉。表达了作者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
三、课堂小结
刘禹锡通过这首诗感慨世事沧桑,抒发了被贬的悲愤之情,又表现了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和对未来充满信心,奋发昂扬地重新投入新生活的热情。
四、拓展延伸
收集你所知道的托物寓意、托物言志,包含哲理的诗句(包括课堂上提到过的),看谁收集得又好又多。
附:板书设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第三课时 水调歌头
一、导入新课
〔出示明月图片,并播放背景音乐〕说起月亮,几乎没有人不喜欢。中国古代文人更是喜欢。有人说,中国人随便拿起一本古人的诗集,抖一抖,叮叮当当地会掉下好多“月”字来。
〔出示李白、张若虚、张九龄等人的关于明月的诗句,请学生齐读〕引出问题:见到明月就会引起人们的无限感慨,那么中秋的明月又会引发什么样的情愫呢?
引导学生探讨交流——“月圆人团圆”。
引发思考:如果在中秋团圆时节,你和亲人不能相聚,你会是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理解“离人”情怀。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苏轼的《水调歌头》,去感受九百多年前的一个中秋月夜,词人的离人愁。
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
1.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同在“唐宋八大家”之列。苏轼的文章汪洋恣肆,豪迈奔放,与韩愈的文章并称“韩潮苏海”;其诗题材广阔,诗风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苏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苏轼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二人并称“苏辛”。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2)写作背景
《水调歌头》是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中秋苏轼在密州时所作。当时,苏轼因与当权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到各地为官。他到密州做官时,与弟弟苏辙分别已有七年之久。中秋佳节,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篇名作。
2.积累生字词。
(1)学生自由朗读,并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达旦:到第二天早晨。
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
宫阙:宫殿。
琼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月中仙宫。
高处不胜寒:经受不住。
何似在人间:哪里比得上。
低绮户:雕花的门窗。
何事长向别时圆:为什么。
千里共婵娟:本意指妇女姿态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月亮。
(2)易错字词。
“今夕”不要写成“今昔”,“乘风”不要写成“承风”,“琼楼”不要写成“凉楼”,“何事”不要写成“何时”,“长向”不要写成“常向”,“婵娟”不要写成“蝉娟”。注意“阙(què)”和“绮(qǐ)”的读音和写法。
三、学习新课
步骤一: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听读感知:播放课文录音朗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词文内容。
2.朗读体会“三分诗,七分读”。要求字正腔圆地读,教师提醒注意朗读中的停顿与节奏。
明确: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韵脚押an韵。押韵的字读的时候声音要拉长〕
3.找出你认为最富有表现力、最能够表明作者情感的词句,自主探究,提出问题,并尝试分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教师点拨。
4.理解诗的大意,学生概述,教师指正补充。
明确: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中秋,畅饮到第二天早晨,大醉,写下这首词,同时表达对子由的思念。
天上的明月是什么时候就有的呢?(我)端起酒杯询问青天。不知道在那月亮上的宫殿里,今晚是哪一年。我想驾着清风回到天上去,又担心美玉砌成的楼宇太高,我经受不住那里的清寒。在月下起舞,让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那清冷的月宫哪里比得上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门窗上,照着不能入睡的我。(月儿)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不能团聚时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以来就难以周全。只愿我们所有人都健康平安,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步骤二:品味词句,体会内涵
1.这首词小序部分有什么作用?
明确:小序交代了写作时间、背景和写作目的——怀念弟弟子由。
2.读词的上阕,怎样理解“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这几句词明白地说出了词人的矛盾心理。他幻想忘掉一切,“乘风归去”,使精神有所寄托,可是他又顾虑“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未能忘情于现实。在这时,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消极避世、超然世外)和入世(积极努力、建功立业)两方面都吸引着他,使他处在极度的矛盾之中。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月下慢慢起舞,虽然只有清影随人,但也令词人陶醉。这境遇没有天上的高寒,却有人间的温暖。“何似在人间”是词人“起舞弄清影”的感受。这时词人的思想从天上的幻境回到了地上的现实,表现了词人对人间生活的赞美和热爱,也显示了他积极的人生态度。
3.读词的下阕,思考“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有什么作用?体现了词人的什么感情?
明确:“转”“低”描写月光慢慢转移,表明夜渐渐深了。“无眠”表示离情正浓。“朱阁”“绮户”与上阕的“琼楼玉宇”对照,既写月,也写月下离人。这就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自然过渡到对弟弟子由的思念,引出下面“何事长向别时圆”一句。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句话是在诘问月亮:你对人不应该有怨恨呀,但你为什么偏偏在人们不能团聚的时候圆呢?词人借此来表达对弟弟子由的深切思念。
4.《水调歌头》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其豪放词风在本词中是如何体现的?(让学生相互之间先讨论再回答)
明确:中秋佳节,作者望月思人,不免孤单寂寞,满腹疑问无人问询,乘着酒兴,质问青天——“明月几时有”“今夕是何年”“何事长向别时圆”。将青天拟人化,人与天对话,想象大胆奇特,感情奔放豪迈,笔墨酣畅淋漓。“把酒”“归去”“弄清影”同样表达出挥洒自如的气派。整首词表达了词人积极的人生态度,也体现出词人的豪迈与旷达。
四、课堂小结
苏轼的这首词,从九百多年前的宋代向我们飘来,它的芳香,还将向遥远的未来飘去……以后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能再一次与它相遇,我们都能从心底生发出一个真诚的声音:“永远的明月,永远的苏轼!”
五、拓展延伸
1.中秋之夜,妈妈思念在外上学的哥哥,你会用《水调歌头》中的哪句话劝慰她?
明确: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2.离家在外,你会用《水调歌头》中的哪句话表达对远方亲人和朋友的祝福?
明确: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假如你穿越时空隧道,站在苏轼面前,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附: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作为当代学生,要想真切地理解和感悟与生活年代相隔甚远的作品,确实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因此本课教学以诵读为主,通过反复的朗读和背诵,来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在了解古诗词背景的前提下,为了训练学生的赏析能力和说话能力,着重分析了诗句含义并对名句做进一步的阐述,从而使学生领会了诗词的意境与作者的感情。(共33张PPT)
第三单元
第十三课
诗词三首
行路难
(其一)
李白
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人,有“诗仙”之称。少年抱负宏大。天宝(742)年间由友人吴筠推荐,被召入长安,供奉翰林,做了一名文学侍臣,以诗赋为朝廷点缀升平,因与权贵不和,被迫“赐金放还”。安史之乱起,参加永王李幕府,后受株连,流放夜郎,遇赦东归,后病逝于当途。
有《李太白集》。现存作品有《李太白全集》,收诗九百多首。
李白的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现实,深切关怀时局安危,表现热爱祖国山河,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的主题;但也经常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他善于从民间汲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绚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写作背景。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这首诗是诗人在天宝三年(744)离开长安时所作。诗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懑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重点词理解:
羞:
同“馐”,美味的食物。
直:
同“值”,价值。
四顾:
环看四周。
忽复:
忽然又。
会:
终将。
济:
渡。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赏析
李白即将离京,亲朋好友为他设宴饯行。宴席十分豪华:“金樽”、“玉盘”,极言饮食器具之精美;“清酒”、“珍馐”极言酒肴之珍奇;“斗十千”、“直万钱”极言酒、菜之珍贵。
然而禀性豪爽嗜酒如命的诗人对此美酒佳肴却“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端起酒杯,又把酒杯推开,拿起筷子,又把筷子掷下;拔出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与“金’”“清”“玉”“珍”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诗人极度愤懑、抑郁不舒的心情。
层次内容分析:
这首诗共十四句,八十二字,按诗人的情感起伏和心理变化可分为五层:
第一层(前四句)——以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却停杯投箸、拔剑四顾的情态,揭示胸中郁积的苦闷。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之饯行。
(停、投、拔、顾四个动作,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第二层(五、六两句)——紧承“心茫然”,正面写“行路难”。
黄河天险,坚冰拥塞河道,舟楫无从入水;太行高峰,大雪封锁山路,人马寸步难行。瞻念前程寒且栗!
(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仕途的艰难。用“欲渡黄河”“将登太行”象征对理想的追求)
第三层(七、八两句)——借吕尚、伊尹得到重用的故事表示对前途仍抱有希望,心情由郁闷趋向开朗。
(吕尚,九十岁在磻溪上钓鱼,得遇文王;伊尹,受命于商汤之前,梦见自己乘舟经过太阳旁边。这两人都是一开始不得志,但最终大有作为的人物。)
第四层(九至十四句)——感叹世路艰难。由憧憬理想回到现实处境,以四句节奏短促的感叹,反映了诗人想继续追求进取,又恐世路艰难的矛盾心理,情绪又趋低沉。
第五层(十五、十六句)——借南朝宗悫之语,表达自己冲破一切阻碍,实现远大抱负的信念,心情由苦闷和彷徨再次振奋,充满乐观和希望。
 
重点问题:
找出诗文中细节描写的地方,说明其对表达诗人的内心情感有何作用。
全诗前四句写朋友为李白设宴送行,表达出与诗人的浓厚友情。前两句写酒宴的丰盛:金质的酒杯盛满清澈的美酒,每斗价值十千;玉质的盘子装满珍奇的食物,价值万钱。面对如此丰盛的酒宴,本应畅怀痛饮,可诗人却放下酒杯,撂下筷子,离开座席,拔出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这一细节描写显示出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悲愤难奈之情。
说出诗中所用历史人物典故的含义。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用典故,借古人的事例、言论表明自己对前途的希望与信念。
 
本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痛苦和心理矛盾?
????
这首诗反映了李白被迫离开长安之际的思想痛苦和心理矛盾。
????
一方面,长安两年的经历,使他认识到朝廷的黑暗和仕途的艰难,满怀悲愤,却又无可奈何,产生了进退失据、茫然无措的强烈痛苦,反复感叹:“行路难!行路难!”另一方面,积极用世的愿望,对自己才能的坚信不移及历史上一些贤人最终得到明主重用的事例,又使他对前途满怀希望,相信自己终会有乘风破浪之时,显示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对前途的充分自信。
??
全诗交织着现实与理想的深刻矛盾和失望与希望的复杂心情,充满着一股抑郁不平之气,一种昂扬奋进之志。这既反映出当时现实对诗人的沉重压抑,也表现出诗人豪放不羁、自强不息的个性。
小结
本诗利用比兴的手法描写了人世间的坎坷,抒发了诗人的人生追求,表现了诗人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诗人不畏人生艰难,不放弃自己的理想,没有消沉下去,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古诗鉴赏指要:
1、知人论世,了解生平背景
2、把握意象,领会思想感情
3、品味语言,揣摩修辞特点
4、体味意境,领悟艺术境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于敬宗宝历二年(826)冬,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后也回归洛阳的白居易相会时所作。对“初逢”二字,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未见过面,初次相逢;另一种是久别之后,初次相逢。尚无定论。
白居易在酒席上把箸击盘,吟诗一首,为刘禹锡长期被贬的不幸遭遇鸣不平。刘禹锡感慨万端,写了这首诗,答谢白居易。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刘禹锡从805年被贬,到827年,只有22年。由于作诗时已是岁末,且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后尚未接到新的任命,所以白居易干脆称为“二十三年”。
诗歌中的意象
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等等。
诗歌中的意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包蕴着诗人的感情。
用典
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意境
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或画面。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或画面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水调歌头
苏轼
  “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què

Shèng(旧读shēng)
chán
mián
zhuǎn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到天亮
苏轼的弟弟
苏辙的字
序言中,“中秋”、“兼怀子由”,透露了写作本词的时间和缘由。
当时苏轼任密州太守,政治上失意,苏轼的弟弟苏辙被贬谪到离苏轼数百公里远的山东济南,兄弟七年没有见面。望月思亲,怎能不思绪万千呢?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端起酒杯
什么年月,什么日子
经受不住
月光下作者起舞的清朗身影
哪里比的上
天上的明月什么时候有的?举起酒杯我遥问青天。不知道月中宫殿,今晚是何年何月,何种情景?我本想驾着长风回到天宫去看个究竟,又恐怕经受不住那月中宫殿的寒冷。
月下起舞,只有清冷的影子相随,此情此景,怎么比得上在温暖的人世间呢?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雕花的窗户
不能入睡的人
总在
只是希望
月亮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透进雕花的窗户上,照着那没有睡意的人。月亮啊,你不应有什么憾事吧?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又亮又圆呢!人世间总有悲欢离合,月亮也有阴晴圆缺,这样的事自古以来就难以十全十美的。只希望别离的人都能生活得平安长久各自珍重,那么虽然相隔千里,也都能共赏这美好的月光了。
感伤
乐观
思念亲人
怀才不遇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苏轼这首词所包含的人生哲学,是通过一个完美的文学意境来表现的。我们首先感觉到的是那中秋之夜美好的月色,体会到的是作者丰富的感情,而不是枯燥的说教。同时,词里虽然也有感情与理智的矛盾,但最后还是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并没有脱离现实,也没有悲观失望的消极思想,情绪是健康的。这首词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所称赞的名作。13 诗词三首
关键词:背诵 理解内容 分析意象 体悟意境 把握思想感情
夯实基础巩固知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投zhù(

)  侧pàn(

)  冰塞(

)川
歧(

)路
宫què(

)
烂柯(

)人
chán(

)娟
qióng(

)楼玉宇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
1
)玉盘珍羞直万钱  羞: 同“馐”,美味的食物 ?
直: 同“值”,价值 ?
(
2
)多歧路,今安在
安: 哪里 ?
(
3
)直挂云帆济沧海
济: 渡 ?
(
4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酬: 这里指以诗相答 ?
见赠: 送给(

) ?
(
5
)到乡翻似烂柯人
翻: 副词,反而 ?
(
6
)暂凭杯酒长精神
长: 增长,振作 ?
(
7
)把酒问青天
把酒: 端起酒杯 ?
(
8
)高处不胜寒
不胜: 经不住,承受不了 ?
(
9
)何似在人间
何似: 哪里比得上 ?
(
10
)不应有恨
恨: 怨恨 ?
(
11
)何事长向别时圆
何事: 为什么 ?
3.文学常识填空。
(
1
)李白,字太白,号 青莲居士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 诗仙 ”,他与 杜甫 并称为“大李杜”,有《李太白全集》传世。?
(
2
)刘禹锡是 唐代 (
朝代
)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有“ 诗豪 ”之称。?
(
3
)苏轼,字子瞻,号 东坡居士 ,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与 欧阳修 并称“欧苏”,与其父 苏洵 、其弟 苏辙 同为“唐宋八大家”的成员。?
4.名句默写。
(
1
)李白在《行路难》(
其一
)中通过“ 停杯投箸不能食 , 拔剑四顾心茫然 ”两句的动作细节刻画,形象地揭示了作者内心的苦闷抑郁。?
(
2
)《行路难》(
其一
)中用比喻修辞表现诗人欲行无路、心绪茫然的句子是“ 欲渡黄河冰塞川 , 将登太行雪满山 ”。?
(
3
)《行路难》(
其一
)中运用典故的诗句是“ 闲来垂钓碧溪上 , 忽复乘舟梦日边 ”。?
(
4
)《行路难》(
其一
)中表现诗人不怕艰难,充满信心,有远大抱负和坚定信念的名句是“ 长风破浪会有时 , 直挂云帆济沧海 ”。?
(
5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饱含诗人无限的辛酸和愤怒的诗句是“ 巴山楚水凄凉地 , 二十三年弃置身 ”。?
(
6
)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揭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诗句是“ 沉舟侧畔千帆过 , 病树前头万木春 ”。?
(
7
)苏轼在《水调歌头》的下阕中描写月光流转的名句是“ 转朱阁 , 低绮户 , 照无眠 ”。?
(
8
)苏轼在《水调歌头》下阕中用埋怨的口吻表达对月亮无可奈何的句子是“ 不应有恨 , 何事长向别时圆 ”。?
(
9
)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的两句祝福语“ 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表现了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
(
10
)任何事都不可能圆满,人生本来就充满了悲苦与欢乐,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所说的“ 人有悲欢离合 , 月有阴晴圆缺 , 此事古难全 ”。?
5.学校开展“吟咏诗词名句,传承经典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
1
)请按要求修改活动邀请函。
邀请函
尊敬的刘校长:
为了充分落实“吟咏诗词名句,传承经典文化”的活动,校团委决定于10月28日上午10点在学校报告厅举行专题会报活动,诚邀您莅临指导!
校团委
2020年10月23日
①邀请函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会报 ”,正确写法是“ 汇报 ”。?
②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在“的活动”后面加“要求” 。?
③邀请函的格式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 称呼(
或:“尊敬的刘校长:”
)应该顶格 。?
(
2
)下面是电视节目《经典咏流传》的主题曲歌词(
节选
),其中涉及很多古诗词,请你任选两处,写出相关的连续两句诗词。
“走在古城朱雀的小街/听见太白唱醉的明月/这是杜甫赞过的春雨/王维的空山就在心里/特别想念那东坡的月光/梦想跟随在放翁的身旁/就算我没有稼轩同一般的才华/挑灯看剑咱有的是担当”
诗句1: ①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②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③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诗句2: 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⑤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答出两句即可
) ?
(
3
)为营造氛围,同学们拟写了一副对联,请你将其补充完整。
上联:唱经典, 弘扬 中华传统文化?
下联:品 诗词 ,传承民族历史精华?
阅读探究拓展延伸
[一]李白《行路难》(
其一
)(
6分
)
6.(
江苏徐州中考
)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3分
)
A.这首诗主要抒发了诗人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愤激之情,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B.诗歌以叙事开篇,第一、二句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第三、四句急转直下,“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抑郁和苦闷。
C.第五、六句用“冰塞川”“雪满山”比喻仕途的艰难,形象化的语言中蕴含无限的失意;第七、八句巧用吕尚和伊尹的典故,进一步抒发了政治失意的悲愤之情。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总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冲开险阻,到达理想彼岸,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解析】C项,“进一步抒发了政治失意的悲愤之情”错误。第七、八句借用典故,表现了诗人不甘心消沉,对从政仍有所期待。
7.(
河南中考
)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3分
)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示例一:用感叹句、问句,表达诗人内心的苦闷与迷惘。(
3分
)
示例二:用反复和设问的修辞手法,表达诗人内心的苦闷与迷惘。(
3分
)
示例三:连用四个三字句,节奏短促,表达诗人内心的焦灼与苦闷。(
3分
)
[二]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分
)
8.“今日听君歌一曲”中的“君”指的是 白居易(
或:乐天
) ,“暂凭杯酒长精神”中“长”的意思是 增长,振作 。(
2分
)?
9.(
广西中考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C 
)(
3分
)
A.首联“凄凉地”三个字,举重若轻,一语带过了多少艰辛!“弃置身”则点明被贬谪、被“抛弃”,字里行间流露出无限的辛酸与悲凉。
B.颔联用“闻笛赋”“烂柯人”的典故写诗人被贬归来的感触:昔日友人,多已离世,如今孤身归来,物是人非,悲痛怅惘之情,油然而生。
C.颈联诗人以“千帆”“万木”自比,选取“沉舟”与“千帆”,“病树”与“万木”两两相对的意象,表现天地万物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活力。
D.尾联点明酬答之意,回应首联,既有对友人的感谢之情,也含共勉之意。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气,奔放中有哲思,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解析】C项,诗人没有以“千帆”“万木”自比,而是以“沉舟”和“病树”比喻遭贬谪的自己,用“千帆”和“万木”比喻仕途得意的新贵们,表达了对自己身世的感慨之情。
[三]苏轼《水调歌头》(
5分
)
10.(
海南中考
)词中小序(
小记
)交代了这首词创作的 时间 和 缘由 。(
2分
)?
11.(
山东淄博中考
)下列关于这首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B 
)(
3分
)
A.这是一首望月怀人之作,全词情理交融,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B.“我欲”“又恐”“何似”几个词语,写出了词人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纠结心理,表现了词人对现实的逃避。
C.“何事长向别时圆”,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无理的语气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感情。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对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达了美好祝愿,表现了作者的旷达和智慧。
【解析】B项,“表现了词人对现实的逃避”错误。“我欲”“又恐”“何似”几个词语,写出了词人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纠结心理,这种矛盾更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高远的志向。(共21张PPT)
13 诗词三首
关键词:背诵 理解内容 分析意象 体悟意境 把握思想感情
3.文学常识填空。
(
1
)李白,字太白,号 青莲居士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
“ 诗仙 ”,他与 杜甫 并称为“大李杜”,有《李太白全集》传世。?
(
2
)刘禹锡是 唐代 (
朝代
)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有
“ 诗豪 ”之称。?
(
3
)苏轼,字子瞻,号 东坡居士 ,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与 欧阳修 并称“欧苏”,与其父 苏洵 、其弟
 苏辙 同为“唐宋八大家”的成员。?
4.名句默写。
(
1
)李白在《行路难》(
其一
)中通过“ 停杯投箸不能食 ,
 拔剑四顾心茫然 ”两句的动作细节刻画,形象地揭示了作者内心的苦闷抑郁。?
(
2
)《行路难》(
其一
)中用比喻修辞表现诗人欲行无路、心
绪茫然的句子是“ 欲渡黄河冰塞川 , 将登太行雪满山 ”。?
(
3
)《行路难》(
其一
)中运用典故的诗句是
“ 闲来垂钓碧溪上 , 忽复乘舟梦日边 ”。?
(
4
)《行路难》(
其一
)中表现诗人不怕艰难,充满信心,有远大抱负和坚定信念的名句是“ 长风破浪会有时 ,
 直挂云帆济沧海 ”。?
(
5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饱含诗人无限的辛酸和愤怒的诗句是“ 巴山楚水凄凉地 , 二十三年弃置身 ”。?
(
6
)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揭示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诗句是“ 沉舟侧畔千帆过 ,
 病树前头万木春 ”。?
(
7
)苏轼在《水调歌头》的下阕中描写月光流转的名句是
“ 转朱阁 , 低绮户 , 照无眠 ”。?
(
8
)苏轼在《水调歌头》下阕中用埋怨的口吻表达对月亮无可奈何的句子是“ 不应有恨 , 何事长向别时圆 ”。?
(
9
)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的两句祝福语“ 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表现了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
(
10
)任何事都不可能圆满,人生本来就充满了悲苦与欢乐,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所说的“ 人有悲欢离合 ,
 月有阴晴圆缺 , 此事古难全 ”。?
5.学校开展“吟咏诗词名句,传承经典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
1
)请按要求修改活动邀请函。
①邀请函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会报 ”,正确写法是
“ 汇报 ”。?
②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在“的活动”后面加“要求” 。?
③邀请函的格式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
 称呼(
或:“尊敬的刘校长:”
)应该顶格 。?
(
2
)下面是电视节目《经典咏流传》的主题曲歌词(
节选
),其中涉及很多古诗词,请你任选两处,写出相关的连续两句诗词。
“走在古城朱雀的小街/听见太白唱醉的明月/这是杜甫赞过的春雨/王维的空山就在心里/特别想念那东坡的月光/梦想跟随在放翁的身旁/就算我没有稼轩同一般的才华/挑灯看剑咱有的是担当”
诗句1: ①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②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③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诗句2: 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⑤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答出两句即可
) ?
(
3
)为营造氛围,同学们拟写了一副对联,请你将其补充完整。
上联:唱经典, 弘扬 中华传统文化?
下联:品 诗词 ,传承民族历史精华?
[一]李白《行路难》(
其一
)(
6分
)
6.(
江苏徐州中考
)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3分
)
A.这首诗主要抒发了诗人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愤激之情,在悲愤中不乏
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B.诗歌以叙事开篇,第一、二句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第三、四句急转直
下,“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抑郁和苦闷。
C.第五、六句用“冰塞川”“雪满山”比喻仕途的艰难,形象化的语言中蕴含无
限的失意;第七、八句巧用吕尚和伊尹的典故,进一步抒发了政治失意的悲
愤之情。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总有
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冲开险阻,到达理想彼岸,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解析】C项,“进一步抒发了政治失意的悲愤之情”错误。第七、八句借用典故,表现了诗人不甘心消沉,对从政仍有所期待。
7.(
河南中考
)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3分
)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示例一:用感叹句、问句,表达诗人内心的苦闷与迷惘。(
3分
)
示例二:用反复和设问的修辞手法,表达诗人内心的苦闷与迷惘。
(
3分
)
示例三:连用四个三字句,节奏短促,表达诗人内心的焦灼与苦
闷。(
3分
)
[二]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分
)
8.“今日听君歌一曲”中的“君”指的是 白居易(
或:乐天
) ,
“暂凭杯酒长精神”中“长”的意思是 增长,振作 。(
2分
)?
9.(
广西中考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C 
)(
3分
)
A.首联“凄凉地”三个字,举重若轻,一语带过了多少艰辛!“弃置身”则点明被贬谪、被“抛弃”,字里行间流露出无限的辛酸与悲凉。
B.颔联用“闻笛赋”“烂柯人”的典故写诗人被贬归来的感触:昔日友人,多已离世,如今孤身归来,物是人非,悲痛怅惘之情,油然而生。
C.颈联诗人以“千帆”“万木”自比,选取“沉舟”与“千帆”,“病树”与“万木”两两相对的意象,表现天地万物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活力。
D.尾联点明酬答之意,回应首联,既有对友人的感谢之情,也含共勉之意。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气,奔放中有哲思,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解析】C项,诗人没有以“千帆”“万木”自比,而是以“沉舟”和“病树”比喻遭贬谪的自己,用“千帆”和“万木”比喻仕途得意的新贵们,表达了对自己身世的感慨之情。
[三]苏轼《水调歌头》(
5分
)
10.(
海南中考
)词中小序(
小记
)交代了这首词创作的
 时间 和 缘由 。(
2分
)?
11.(
山东淄博中考
)下列关于这首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B 
)(
3分
)
A.这是一首望月怀人之作,全词情理交融,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B.“我欲”“又恐”“何似”几个词语,写出了词人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纠结心理,表现了词人对现实的逃避。
C.“何事长向别时圆”,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无理的语气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感情。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对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达了美好祝愿,表现了作者的旷达和智慧。
【解析】B项,“表现了词人对现实的逃避”错误。“我欲”“又恐”“何似”几个词语,写出了词人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纠结心理,这种矛盾更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高远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