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文档属性

名称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4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07-11 11:09: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课堂教学栏目设计
解读历史
读史心得
史海探究
自我评价
感受
体验
中国唯一一一位连续当选一至十届的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1958)
  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59 —1963)
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64~1965)
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75)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78—1982)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83—1987)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88—1992)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93—1997)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98—2002)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003—2005)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人民版)
良好开端
重大挫折
伟大转折
发展
完善
中共八大的召开(1956年9月)
良好开端
我们党已经领导人民取得了以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的决定性的胜利。这就表明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已经建立起来了。
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中国“八大” 决议
解读历史
健全国家法制
……尤其一切司法机关,更应该严格地遵守,不许有任何违反……我们反对一切随便不按规定办事的违法行为。今后对于那些故意违反法律的人,不管他现在地位多高,过去功劳多大,必须一律追究法律责任。……
董必武在中共八大所作的发言
解读历史
怎样选举?毛泽东在预备会议上讲了办法。 中央不提名单,由个人自己提,想提什么人就提什么人,然后中央集合起来,由政治局同各代表团团长、副团长制定一个预选名单,然后再发下去,各代表团进行预选,然后再由政治局集合起来,制定一个向大会提出的正式的候选人名单。
《中共八大史》
解读历史
出人意料的选举
重大挫折
红卫兵运动的兴起
感受体验
感受体验
红卫兵斗争“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
造反派全面夺权
感受体验
各地革命委员会的成立
感受体验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1958)
  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59 —1963)
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64~1965)
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75)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78—1982)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83—1987)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88—1992)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93—1997)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98—2002)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003—2005)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破坏
感受体验
“文革”期间民主法制的破坏
1、青年红卫兵运动对民主法制的初步破坏
2、工人造反派“全面夺权”对民主政治和法律制度的空前践踏及天下大乱局面的形成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破坏
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
3、各地革命委员会的的建立
读史心得
伟大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12.18——12.22)
1、 原本拟讨论加快农业发展问题和国民经济问题,最终对文化大革命的质疑变成大会的主题 。华国锋正是在这次会议上作了检讨 。
2、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1978年11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
(11.10——12.15)
解读历史
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各种必要的法律,……并且加强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邓小平
解读历史
从现在起,应当把立法工作摆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重要议程上来。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要保持应有的独立性;要忠实于法律和制度,忠实于人民利益,忠实于事实真相;要保证人民在自己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于法律之上的特权。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解读历史
发展完善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感受体验
今日说法 中国法官 人民法院报
中国法律资讯网 正义网 法律图书馆
中国知识产权网 人民网法治频道 中国律师网 中国法治网 天涯法律网 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
北大法律信息网 东方律师网 国信中国法律网 法律思想网 法学家网 中国司法鉴定
中国侦探 中国仲裁网 中国法律服务网 中国法官之窗 中国法院网 劳动仲裁诉讼网
东方法制网 法制日报 法律思想网 中国普法网 找法律网 国法网 中国民商法律网 东方法治网 法律帝国网 中国法律硕士网 法律英语学习网 中国商事仲裁网
国家司法考试辅导培训网 广东法律援助网
感受体验
我们身边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
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读史心得
①1980年,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体现了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②1982年11月全国人大全面修改了《宪法》,它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③1997年,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④1999年,全国人大正式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确立
(法制→法治)
解读历史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人民版)
良好开端
重大挫折
伟大转折
发展
完善
1980年意大利法拉奇问邓小平“今后中国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这样的悲剧发生?”
①他可能怎样回答?
②你准备怎样回答?
史海探究
我们过去的一些制度,实际上受了封建主义的影响,包括个人迷信、家长制或家长作风,甚至包括干部职务终身制。我们现在正研究避免重复这种现象,准备从改革制度着手。我们这个国家有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缺乏社会主义的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法制。现在我们要认真建立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法制。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
1980年邓小平
史海探究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需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
联系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谈谈我们对江泽民讲话的认识。
议一议
史海探究
(1)封建意识残余的长期存在.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影响多,民主法制少.
(2) 我国还没有根本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的状态,更不具备高度民主所需要的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
(3)认清在我国具体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客观规律,要有一个过程.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
史海探究
第一层次:知道并能清楚说出文革、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基本情况。(名称、重要人物、重大事件)
第二层次:有一定的好奇心和问题意识,如能掌握文革的过程及危害、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及意义。
第三层次:面对适度的困难,能诱发探索与思考的兴趣,并在这种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有一定的收获,有一些成就感。如能认识并理解文革爆发的历史背景。
第四层次:能学会用心灵去读懂历史,从而提升独特的学科智慧的发现与欣赏能力 。如能从文革中感悟经验教训和启示。
第五层次:能倡导思想的独立与多元,用科学批判的眼光衡量一切,不迷信,不盲从, 中外联系,纵横比较,实事求是,有意识培养健康人格和创造力。如正确看待民主政治建设的艰巨性 、长期性。
自我评价
敬请各位领导、
老师指正!
谢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