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透镜的种类;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2.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知道物距和像距的概念,知道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3.会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4.通过对凸透镜成像现象的观察分析,总结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并用列表的方法归纳出凸透镜成放大或缩小、正立或倒立、实像或虚像的条件。
5.通过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以及对其成像规律的分析有意识地渗透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能通过实验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
教学难点
能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来解决相关问题。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通过凸透镜看到了怎样的像?所看到的像的大小与凸透镜到图片的距离存在什么关系?要想看到的像更大些你会怎么办?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探究《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板书设计)
二、自学互研
(一)认识透镜
自主阅读教材P72,完成1~7题:
1.合作探究:
(1)探究活动一:观察并小心触摸透镜,你能发现它们在外形上的特点吗?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__
(2)探究活动二:让一束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发生的现象。
__凸透镜能使平行光会聚;凹透镜能使平行光发散。__
2.两种透镜的特点:
(1)透镜是用__透明__物质制成的表面为__球面__的一部分的光学元件,
其中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__凸透镜__,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做__凹透镜__。
(2)凸透镜对光线有__会聚__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__发散__作用。
3.主光轴:透镜上通过__两个球心__的直线叫主光轴。
4.光心(O):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凡是通过该点的光__传播方向不变__,这个点叫光心。
5.焦点(F):跟主光轴平行的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在主光轴上的F点,凸透镜有__两__个焦点。
6.焦距(f):__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__。
7.凹透镜的焦点和凸透镜有什么不同?
__凸透镜的焦点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凹透镜的焦点是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__
(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8.探究活动:利用凸透镜分别观察近处和远处的物体,你有什么发现?
__观察近处的物体是正立的,观察远处的物体是倒立的。__
9.提出问题:凸透镜在什么情况下成倒立的像?什么情况下成缩小的像?
猜想与假设:__物体离凸透镜较远时,成倒立的像,缩小的像。__
10.设计实验:
根据桌上的器材,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吗?说说看。
__先把蜡烛放在离透镜较远的地方,然后逐渐向透镜移动,移动过程中,选取若干个位置,并调整光屏位置,观察成像情况。__
11.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在老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实验,把实验结果填入教材P75的表格中。
12.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凸透镜成像规律
(1)当__u=2f__时,成等大、倒立的__实__像;当__2f>u>f__时,成放大、倒立的__实__像;当__u>2f__时,成缩小、__倒立__的__实__像;当__u<f__时,成__放大__、正立的虚像。
(2)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靠近透镜,像__远离__透镜,且像的大小变__大__。
知识链接:
1.当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所以若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则焦距f=u/2。这是测凸透镜焦距的一种方法。
2.当u=f时,可获得平行光。
3.能被光屏承接的是实像。
方案一提示:要使所有人都被拍摄在底片上,像要缩小。
方案二提示:由题意可得10cm方案三提示:在u=v=2f时,成等大实像。
对照学习目标思考:
1.今天我学到了哪些探究方法?
2.我学到了哪些知识?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13.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拓展:
(1)__焦点__是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__二倍焦距处__是成放大像与缩小像的分界点。
(2)实像都是__倒立__(选填“倒立”或“正立”),且物与像在透镜的__两侧__(选填“同侧”或“两侧”);虚像都是__正立__,且物与像在透镜的__同侧__(选填“同侧”或“两侧”)。
(3)其他发现:__物越近,像越远__。
(三)凸透镜成像光路图
14.要画出图中S点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只需要求出从这个发光点发出的任意两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__交点__就可以了。
15.当发光点不在主光轴上时,下面三条特殊光线的折射方向很容易求出:①__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折射光线经过焦点__;②__经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__;③__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__。
请在老师的指导下作出S点通过凸透镜折射后所成的像。
三、合作探究
1.对子之间相互检查独学成果,给出评定等级,并标注对子间不能解决的疑惑。
2.小组长统计本组的疑惑,并帮助解决疑惑,若不能解决做好标记。
3.组长组织讨论、展示方案,并分工做好展示准备。
四、交流展示
方案一 班上照集体照时,发现有同学没有在取景框中,此时应将照相机__远离__(选填“靠近”或“远离”)同学们,并将相机的镜头和底片间的距离__缩短__(选填“伸长”或“缩短”)。
方案二 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时,像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C )
A.5
cm B.10cm C.15cm D.20cm
方案三 某兴趣小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记录并绘制了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u跟实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的关系,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D )
A.60cm
B.40cm
C.20cm
D.10cm
五、板书设计
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1.认识透镜
2.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3.凸透镜成像光路图
六、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