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 论证要合理
中国有句俗话,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强调环境对人成长的影响。对此,你怎么看?请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驳论文。不少于600字。
1.驳论文写作思路:列现象→示弊端→探根源→指出路。
2.驳论文写作方法:
例文一:
例 文
简 析
驳“近墨者黑”
有言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朱者赤”我们暂且不论,那么“近墨者”一定会“黑”吗?
环境对人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我们对此大都表示赞同,但环境是不是对成长有决定性的作用呢?如果认为“近墨者黑”的话,那显然是把环境的影响当成了首要因素,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看,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所以,我认为“近墨者未必黑”。
我之所以认为“近墨者未必黑”,是因为环境是外因,而起决定作用的应当是内因。近墨者不黑的例子有很多。在革命战争时期打入敌人内部的同志“黑”了吗?他们不是“近墨”,而是完全融在“墨”里了,但他们仍能坚守自己高尚的革命情操,在艰苦、恶劣、危险的条件下为革命做贡献。周敦颐在他的名篇《爱莲说》中赞美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不正是近墨却不“黑”者的画像吗?
那么,为什么会有近墨而不“黑”者存在呢?“黑”与“不黑”,关键在于近墨者本身的素养。莲花之所以“不黑”,在于它能秉持自我的纯洁特性。正所谓“真金不怕火炼”。试想,一身浩然正气者,近墨也好,近朱也罢,必定总是满身正气,使“赤者”赞叹,令“黑者”自惭。“近朱”当然好,“近墨”也不必担心。虽然我们周围的环境纷繁复杂,但只要我们拥有一双辨别是非的慧眼,加强自控能力和自身修养,就能修炼出“出淤泥而不染”的本领,甚至开创出一片良好的“小气候”。
亲爱的同学们,当我们都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时,“近墨者黑”自然也就不复存在了。
→开头引用俗语,并提出疑问,激发读者思考
→抓住“近墨者黑”作为突破口进行批驳,自然地引出自己的观点:近墨者未必黑
→列举革命前辈的事迹,引用周敦颐的名言,驳斥了“近墨者黑”的观点
→探根究源,引入深层次的剖析
→照应上文,提出希望
【名师点评】
1.结构清晰。文章先树靶子:近墨者黑。接着,从正面立论:近墨者未必黑。然后,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论点,探究根源。最后照应上文,提出希望:都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时,就不存在“近墨者黑”了。
2.论据充分。本文列举革命前辈近墨“不黑”的事例作为事实论据,并引用俗语、周敦颐的名言等作为道理论据。论据充分,准确有力地证明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例文二:
例 文
简 析
近墨者未必黑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说在好的环境里,人就会学好;若在坏的环境里,人就会变坏。它
→摆:摆出大多数人的观点
强调了外因对人的熏陶、铸造作用。这与“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如出一辙。对此,许多人也是深信不疑。
的确,外在环境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我们青少年,思想单纯,阅历浅,经验少,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够,触于墨者即黑,染于朱者即赤。孟母之所以三迁,正是因为考虑到外在环境对孟子成才的影响。
然而,事物不可一概而论,不能以事物的一般规律抹杀事物的特殊性存在。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那些近“墨”即“黑”者,之所以变黑,关键在于其自身意志力的不坚定,正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一位名叫穆时英的青年作家,写了一本揭露旧社会黑暗的小说《南北极》,轰动了文坛。但是当他到了十里洋场之后,受到那种腐朽生活方式的影响,竟也歌颂起了纸醉金迷的生活来,这可谓是对“近墨者黑”最好的诠释了。
很多光照史册之人,其生活成长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各种诱惑也时时充斥左右,他们之所以能近墨不黑,“出污淤泥而不染”,主要是因为他们拥有高尚的情操、伟大的追求、坚定的信念、不屈的意志,更具有明辨是非曲直的敏锐的洞察力。屈原在“腥臊并御”的环境中宁愿“愁苦而终穷”,依然“上下而求索”。陶渊明身在腐败的官场,却不为五斗米折腰,自守清节,退隐田园。老一辈革命家朱德同志出身军阀行列,不为军阀习气所染,始终保持高风亮节,为中国革命与解放事业献出了毕生精力。
在当今商品大潮的冲击下,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一些锐志进取的改革者,能在奢靡的生活和金钱的诱惑前,保持着“拒腐蚀,永不沾”的高风亮节,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并随时清理沾染上的点滴“黑墨”,真正做到了“近墨者不黑”。
由此看来,外因只能对那些意志薄弱的人起作用。只要近墨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地分析事物,时时警诫自己,筑起坚固的思想防线,那么即使是近墨也未必会黑。
→论:先让步论证,肯定大多数人的观点
→驳:转入论题,举例证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本质原因
→论:举正面事例,进一步论证能做到“近墨者不黑”的观点
→联:联系现实生活,歌颂改革者的洁身自好,进一步论证自身的观点
→结:总结全文,强调内因的作用
【名师点评】
本文论证思路清晰,先解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含义;接着,第二段先退一步论证承认“近墨者黑”的普遍现象,概括了外因的作用;第三段语意一转,进入本文“近墨者未必黑”的特殊现象的论证,强调了内因的能动作用。彼此兼顾,论证严密,不给人以反驳的余地。
【素材一】
从古至今,近墨而黑者有之,近墨而不黑者也不乏其人。汉代的李陵、苏武,同是汉官,面对匈奴高官厚禄的利诱,李陵动摇了,最终身败名裂;苏武坚贞不屈,宁肯茹毛饮血,誓死不同流合污,从而流芳千古。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出来的鲁迅,非但没有因为黑暗而消沉,反而以笔为枪,向那个他深深厌恶的黑暗世界开火。他对那种“浓黑的悲凉”是深深体味过的,可谓“近墨”了,但他不但不黑,还像“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那样高洁。这些人保持自己的坚定信念,在“墨”中洁身自好,不随波逐流,从而成就了伟大事业。
【素材二】
①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孔子家语·六本》
②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③明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专权,招权纳贿,无所不为。百官大臣争相献金求媚。每逢地方官员进京办事,进见王振者,必须献纳白银百两;若能献白银千两,始得款待酒食,醉饱而归。而于谦每次进京奏事,从不带任何礼品。有人劝他说:“您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土特产去?”于谦潇洒一笑,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说:“只有清风。”还特意写《入京》诗以明志: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共12张PPT)
写作 论证要合理
中国有句俗话,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强调环境对人成长的影响。对此,你怎么看?请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驳论文。不少于600字。
1.驳论文写作思路:列现象→示弊端→探根源→指出路。
2.驳论文写作方法:
例文一:
例 文
简 析
驳“近墨者黑”
有言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朱者赤”我们暂且不论,那么“近墨者”一定会“黑”吗?
环境对人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我们对此大都表示赞同,但环境是不是对成长有决定性的作用呢?如果认为“近墨者黑”的话,那显然是把环境的影响当成了首要因素,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看,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所以,我认为“近墨者未必黑”。
我之所以认为“近墨者未必黑”,是因为环境是外因,而起决定作用的应当是内因。近墨者不黑的例子有很多。在革命战争时期打入敌人内部的同志“黑”了吗?他们不是“近墨”,而是完全融在“墨”里了,但他们仍能坚守自己高尚的革命情操,在艰苦、恶劣、危险的条件下为革命做贡献。周敦颐在他的名篇《爱莲说》中赞美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不正是近墨却不“黑”者的画像吗?
那么,为什么会有近墨而不“黑”者存在呢?“黑”与“不黑”,关键在于近墨者本身的素养。莲花之所以“不黑”,在于它能秉持自我的纯洁特性。正所谓“真金不怕火炼”。试想,一身浩然正气者,近墨也好,近朱也罢,必定总是满身正气,使“赤者”赞叹,令“黑者”自惭。“近朱”当然好,“近墨”也不必担心。虽然我们周围的环境纷繁复杂,但只要我们拥有一双辨别是非的慧眼,加强自控能力和自身修养,就能修炼出“出淤泥而不染”的本领,甚至开创出一片良好的“小气候”。
亲爱的同学们,当我们都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时,“近墨者黑”自然也就不复存在了。
→开头引用俗语,并提出疑问,激发读者思考
→抓住“近墨者黑”作为突破口进行批驳,自然地引出自己的观点:近墨者未必黑
→列举革命前辈的事迹,引用周敦颐的名言,驳斥了“近墨者黑”的观点
?
?
→探根究源,引入深层次的剖析
?
→照应上文,提出希望
【名师点评】
1.结构清晰。文章先树靶子:近墨者黑。接着,从正面立论:近墨者未必黑。然后,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论点,探究根源。最后照应上文,提出希望:都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时,就不存在“近墨者黑”了。
2.论据充分。本文列举革命前辈近墨“不黑”的事例作为事实论据,并引用俗语、周敦颐的名言等作为道理论据。论据充分,准确有力地证明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例文二:
例 文
简 析
近墨者未必黑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说在好的环境里,人就会学好;若在坏的环境里,人就会变坏。它
→摆:摆出大多数人的观点
强调了外因对人的熏陶、铸造作用。这与“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如出一辙。对此,许多人也是深信不疑。
的确,外在环境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我们青少年,思想单纯,阅历浅,经验少,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够,触于墨者即黑,染于朱者即赤。孟母之所以三迁,正是因为考虑到外在环境对孟子成才的影响。
然而,事物不可一概而论,不能以事物的一般规律抹杀事物的特殊性存在。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那些近“墨”即“黑”者,之所以变黑,关键在于其自身意志力的不坚定,正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一位名叫穆时英的青年作家,写了一本揭露旧社会黑暗的小说《南北极》,轰动了文坛。但是当他到了十里洋场之后,受到那种腐朽生活方式的影响,竟也歌颂起了纸醉金迷的生活来,这可谓是对“近墨者黑”最好的诠释了。
→论:先让步论证,肯定大多数人的观点
→驳:转入论题,举例证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本质原因
→论:举正面事例,进一步论证能做到“近墨者不黑”的观点
很多光照史册之人,其生活成长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各种诱惑也时时充斥左右,他们之所以能近墨不黑,“出污淤泥而不染”,主要是因为他们拥有高尚的情操、伟大的追求、坚定的信念、不屈的意志,更具有明辨是非曲直的敏锐的洞察力。屈原在“腥臊并御”的环境中宁愿“愁苦而终穷”,依然“上下而求索”。陶渊明身在腐败的官场,却不为五斗米折腰,自守清节,退隐田园。老一辈革命家朱德同志出身军阀行列,不为军阀习气所染,始终保持高风亮节,为中国革命与解放事业献出了毕生精力。
在当今商品大潮的冲击下,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一些锐志进取的改革者,能在奢靡的生活和金钱的诱惑前,保持着“拒腐蚀,永不沾”的高风亮节,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并随时清理沾染上的点滴“黑墨”,真正做到了“近墨者不黑”。
由此看来,外因只能对那些意志薄弱的人起作用。只要近墨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地分析事物,时时警诫自己,筑起坚固的思想防线,那么即使是近墨也未必会黑。
→联:联系现实生活,歌颂改革者的洁身自好,进一步论证自身的观点
→结:总结全文,强调内因的作用
【名师点评】
本文论证思路清晰,先解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含义;接着,第二段先退一步论证承认“近墨者黑”的普遍现象,概括了外因的作用;第三段语意一转,进入本文“近墨者未必黑”的特殊现象的论证,强调了内因的能动作用。彼此兼顾,论证严密,不给人以反驳的余地。
【素材一】
从古至今,近墨而黑者有之,近墨而不黑者也不乏其人。汉代的李陵、苏武,同是汉官,面对匈奴高官厚禄的利诱,李陵动摇了,最终身败名裂;苏武坚贞不屈,宁肯茹毛饮血,誓死不同流合污,从而流芳千古。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出来的鲁迅,非但没有因为黑暗而消沉,反而以笔为枪,向那个他深深厌恶的黑暗世界开火。他对那种“浓黑的悲凉”是深深体味过的,可谓“近墨”了,但他不但不黑,还像“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那样高洁。这些人保持自己的坚定信念,在“墨”中洁身自好,不随波逐流,从而成就了伟大事业。
【素材二】
①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孔子家语·六本》
②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③明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专权,招权纳贿,无所不为。百官大臣争相献金求媚。每逢地方官员进京办事,进见王振者,必须献纳白银百两;若能献白银千两,始得款待酒食,醉饱而归。而于谦每次进京奏事,从不带任何礼品。有人劝他说:“您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土特产去?”于谦潇洒一笑,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说:“只有清风。”还特意写《入京》诗以明志: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