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并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在探索“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植树造林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教育,渗透环保意识。2、让学生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画线段图分析问题,找准差量,并确定单位“1”。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以植树造林图片引入复习应用题,让学生口答。同时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教育。
二、导入
把第4个问题“实际造林面积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更换为“实际造林面积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又该怎样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这一问题解决的方法。从而导入新课,并板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
三、学习新课
(一)出示例6,初步理解题意。
设置问题:题中的已知量是什么?单位“1”的量是什么?怎样理解“实际造林面积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
让学生画线段图来理解“实际造林面积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这句话。教师指导学生画线段图。学生合作交流,教师引导,让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求“多的公顷数占原计划的百分之几”,这里面的单位“1”是原计划造林面积。
(二)探究合作,解决问题。
1、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尝试解决问题。让学生代表到黑板前做题,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可分2步来做这个题:第一步,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造林多的公顷数。第二步,求多的公顷数占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2、拓展思路,探索新的解题方法。
如果把“原计划造林的公顷数”看作100%,还可以怎样解答?你还有其他的解法吗?学生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独立分析,解答汇报。让学生代表到黑板前做题,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可分2步来做这个题:第一步,求实际公顷数占原计划的百分之几。第二步,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
3、判断正误,引入新问题。
让学生判断下面这句话的正误:东山村去年原计划造林16公顷,实际造林20公顷。实际造林面积比原计划多25%,原计划造林面积比实际少25% 。
究竟这句话对不对,不妨算一算,从而引入“原计划造林面积比实际少百分之几”这一新问题的学习。
4、小组合作学习,解决“原计划造林面积比实际少百分之几”的问题。
这个问题可以用几种方法来解决,大家不妨说一说。
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小组代表到黑板前做题,同样用2种方法来做,教师注意批改和评价。
5、总结。
出示问题: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问题的解题关键是什么?
让学生小组讨论,回答,补充,师生共同总结。(板书以下内容)
方法一:1、找出差量,确定单位“1”。2、差量÷单位“1”。
方法二:1、先求出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百分之几。2、再计算与100%的差。
四、巩固练习:
练习一:口答:(只列式不计算)
(1)5是4的百分之几?(2)4是5的百分之几?
(3)5比4多百分之几?(4)4比5少百分之几?
(5)新华小学六(三)班男生人数比女生多百分之几?
(6)新华小学六(三)班女生人数比男生少百分之几?
学生口答,补充、纠正,教师点评。
练习二:下列句子是求谁占谁的百分之几?哪个量是单位“1”?
①今年产量比去年多百分之几?
②这个月用电比上个月节约了百分之几?
③彩电降价了百分之几?
学生回答,补充、纠正,教师点评。
练习三:93页练一练。
指名2-4名学生到黑板前做题,分别用2种方法做。学生评改,教师总结。
五、生活中的数学。
出示中共十九大出席代表学历构成语句,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百分数运用。
六、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你在本节课有什么收获?你学会了什么?
让学生畅所欲言,谈收获和感受。
七、布置作业。
练习十五第10、11题。
八、附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
方法一:
1、找出差量,确定单位“1”。
2、差量÷单位“1”。
方法二:
先求出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百分之几。
2、再计算与100%的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