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敌孙大圣》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孙悟空是学生喜爱的神话人物,他那火眼金睛,及七十二变的本领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教材以这一兴趣点,以无敌孙大圣为题,以人物形象创作和活动画页设计为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剪裁与绘画表现的过程中,培养设计意识,发展创新思维。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和材料,对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大胆地、自由地表现他们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但是动手能力比较差。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齐天大圣孙捂空的绘画和制作,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和创造性,使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使作品形式多样。
2.依据孙悟空艺术造型的特征,创作多个“变身”形象,设计一个多变的孙悟空。
教学重点:感知孙悟空的形象特点,设计制作多变的孙悟空。
教学难点:依据孙悟空的形象特点,设计不同的变身形象。
教学准备:剪刀、纸、颜色笔
教学过程:
欣赏,导入新课。
1.欣赏西游记主题曲,初步认识孙大圣。
2.启发学生回忆动画片故事中的无敌孙捂空,你最喜欢他什么?为什么?
(设计意图:西游记的故事深入人心,而孙悟空更是每一代人的“偶像”。课堂一开始,通过观看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学生愉快而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提高学习的效益。)
二、讲析,激发联想。
认识孙大圣,通过观看静态孙悟空图片加深学生对孙悟空形象的了解。
1.孙大圣的造型色彩有什么特点?
2.怎样表现这些特征?谁来试试?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孙悟空的造型、色彩上学习其形象特征,如:金刚箍、猴头、虎皮裙、金箍棒、火眼金睛......从而加入了解,让学生学习以“基本形”组合物象的方法进行观察与表现。如用“葫芦形”表现孙悟空的面部,用红色的桃子形表现“火眼”,用渐变式的环形和黄、黑、白三色表现“金睛”,用红色的半圆形表现嘴巴……)
教学活动一:
1.孙大圣有什么本事?(七十二变、火眼金睛......)
2.欣赏教师手中的画——无敌孙捂空(通过观看老师的孙悟空了解制作变身孙悟空的要点)
师:看俺老孙变变变(师:我有一个孙悟空,他可以变......他还可以变......)
生:观察老师变化的人物。
3.解决绘画中存在的问题。(如:模板制作要点,绘画注意要点)通过观察让学生知道制作变形孙大圣要注意的要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够了解孙大圣的造型特征以及制作要点,抓住什么特征进行变化?变成什么形象才有趣?形象变、动作变、服饰变)
三、教师示范绘画步骤,启发学生思维。
(1)把绘画纸左右相折,然后分成三份。
(2)剪开画纸的左右两条中折线。
(3)画出想象的孙大圣并上色。
(4)添加变身形象。
(5)教师巡视帮助学生完成作品。
(设计意图:在指导学生设计制作的过程中强调:如何折、剪才能使画页分开头部与身躯两部分而又不断开;人物头部如何结合自然。)
四、教学活动二
教学评价:
1.学生上台展示自己制作的多变孙悟空。
2.简单说说自己的设计意图。
3.和同学组合变身全新的多变孙悟空。?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够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增强团队合作的意识。)
板书设计:
无敌孙大圣
1.折
2.剪
3.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