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学习目标】 
1.知道国际单位制的来源。 
2.知道长度的基本单位及其换算单位。 
3.学习使用刻度尺,了解零点、分度值、量程等概念。 
4.知道什么是误差以及减小误差的方法,练习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 
5.通过一些实例练习测量长度的方法,训练使用测量工具的规范操作。 
6.认识时间的单位,练习测量时间。 
【学习重点】 
刻度尺的使用。 
【学习难点】 
单位换算。 
【学习过程】 
一、课前学习 
(一)复习回顾。 
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尝试学习。 
1.______是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 
2.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符号是______,常用的长度单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学并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4×105μm=_______m 7.84×106m=______km 25nm=________m 
15km=________cm 3.6m=__________nm 3×105km=______mm 
4.认识测量的重要性,做一做: 
(1)在图1中线段AB、CD的长度相等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图2中MN与PQ是否平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3内的线是直的还是弯的?用尺量一下,与你的感觉一致吗?这个事实给你什么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学习过程 
(一)自学。 
测量:将待测量与一个___________标准量进行________。是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这个公认的标准量就叫___________。 
为了方便国际间的文化、科技方面的交流,国际上规定了一套统一的单位,叫_____,简称___制。 
(二)长度的单位。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_____,符号______。 
2.长度的辅助单位: 
 
 
3.议一议:你知道1m有多长吗?1dm和1cm呢? 
4.及时练习: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 
某同学的身高是1.67_______;物理书的长度是2.52_______; 
一支铅笔的长度是18______;一元硬币的厚度约为2_______。 
(三)长度单位换算。 
1.分析:单位换算法则:数不变,化单位: 
大单位→小单位,乘以进率。 
小单位→大单位,乘以进率的倒数。 
2.例题:单位换算。 
36k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m 
数:单位。 
546m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 
数:单位。 
3.及时练习。 
(1)下列长度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78cm=78cm×10mm=780mm 
B.78cm=78cm×10=780mm 
C.78cm=78×10=780mm 
D.78cm=78×10mm=780mm 
(2)换算下列长度单位: 
一张纸的厚度为7.5×10-5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μm; 
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为8844.43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km。 
(四)实验——测量长度。 
1.观察测量工具:刻度尺、皮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 
2.观察刻度尺: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___的位置以及是否磨损。 
3.概括和小结: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会认:____________________ 
(2)会选:____________________ 
(3)会放:____________________ 
(4)会看:____________________ 
(5)会读:____________________ 
(6)会记:____________________ 
4.及时练习。 
(1)如图所示,用最小刻度不同的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①图(a)中,尺子的最小分度值是________,所测物体的长度______cm。 
②图(b)中,尺子的最小分度值是________,所测物体的长度_______cm。 
(2)指出下面图中测量长方体长度的二种使用方法中的错误。 
(a)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误差。 
1.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回答,________与_______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2.注意: 
(1)误差与错误不同,误差不是错误,错误应该避免。 
(2)误差总是存在,不可避免。 
(3)减小误差的方法: 
①使用________的测量工具;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1:测量物理书的长度。 
实验次序 物理书的长度/cm 平均值/cm 
1 
 
2 
 
3 
 
4.活动2:测量身高和腰围。 
和同桌用三角板、盒尺相互测量身高、腰围,并将数据记录在课本的表格上。 
(六)实验——测量时间 
1.时间的测量。 
(1)认识时间的单位。 
时间的单位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是____。 
(2)在老师指导下完成下列时间单位的换算。 
1h=______min=________s 
1s=________ms=_________μs 
(3)测量心率。 
请用停表测量你和同桌的心率,并将数据记录在课本的表格里。 
【达标检测】 
1.小明上学路上用了15min,合________h,我校一节课的时间为40min,合________s。 
某同学在学校运动会上参加200m比赛,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是24s,则相当于____min。 
2.一位同学测量了一些物体的长度,忘记了写单位,你帮他填上合适的单位: 
小明的身高为1.64_____,课桌宽46____;物理课本的长为250______,一枚硬币的厚度为2_____。小红的鞋长为24_______,金星到南麻的距离为40_____。刘翔在奥运会上跑的距离为110_____。 
3.无线电波在1s内通过的距离为:3×105km=__________cm=__________mm。 
4.用测量工具测量时,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误差不能______,只能尽量________。误差不是错误,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_______的。 
5.同一长度的四次测量记录是:25.1mm,25.2mm,27.2mm,25.3mm,其中一次明显是错误的,它是________,根据以上测量记录,这一物体的长应记作________。 
6.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得一块玻璃的长度是320.6mm,如果换用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测量同一玻璃的长,测量结果应该是( ) 
A.320.6cm 
B.32.06cm 
C.32cm 
D.32.1cm 
 1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