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1课《聆听 口哨与小狗》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1课《聆听 口哨与小狗》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8-02 18:05: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口哨与小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口哨与小狗》。
教材分析:《口哨与小狗》是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时的内容。《口哨与小狗》又译为《吹口哨的少年与小狗》。它是美国作曲家普莱亚(1870—1943)于1905年创作的一首通俗管弦乐小曲。它描绘了小主人吹着口哨和心爱的小狗在林荫道上散步的情景。曲调轻松、活泼,形象逼真、可爱。乐曲用单三部曲式写成,C大调,2/4拍。乐曲的前面有一个短小的前奏,它取自于A段的第一乐句,后半部稍有变化。前奏之后,口哨以主奏“乐器”的身份加入,其他高音乐器为之衬托。乐曲中有许多附点音符和三连音,显得十分活泼而富有弹跳性,生动而形象地表现了小主人轻松、愉快的心情。
学情分析:一年级刚刚入学,大部分学生无论在生理还是在心理上,都不同程度地带有幼儿的特征。其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尚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从行为上看,他们往往表现出好奇、好动、好模仿的特点。从情感上看,他们易兴奋、易激动、不够稳定,对具体的人和集体能够产生感情:对音乐艺术,能够表现出愉快的心情并产生美感。如何做好小学与幼儿园的衔接,在课堂上培养良好的聆听习惯,是需要重视的问题。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聆听乐曲的习惯,聆听《口哨与小狗》,发挥学生想象力,感受音乐。
2、学习用音乐的方式互相交流,表达师生间、同学间的友爱之情。
3、能结合乐曲的基本节拍,有规律地说、拍“X X X”的节奏,能在简单的音乐实践活动中表现出自信和兴趣,能用简单的肢体语言来表现音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专注地聆听乐曲的习惯。
难点:能结合乐曲的基本节拍,有规律地说、拍“X X X”的节奏,能在简单的音乐实践活动中表现出自信和兴趣,能用简单的肢体语言来表现音乐。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贴纸
教学过程:
趣味导入
师生问好
猜一猜
老师带来一个新乐器,请大家猜一猜(引出口哨)。
秀一秀
请会吹口哨的同学给大家展示。
4、学一学
全班一起学习吹口哨。
演一演
师生一起表演有关口哨的节目,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猜一猜、秀一秀、学一学、演一演,对吹口哨这种表现形式产生兴趣,从而激发出学生对新课的兴趣及初听音乐的专注性。
二、初听乐曲
1、带着问题 初听音乐
认真听一听乐曲中都听到了什么?
2、回答问题 引出课题
听到了口哨声和小狗的叫声,出示课题《口哨与小狗》。
【设计意图】:带着问题训练学生认真聆听的习惯,通过回答引出课题。
再听乐曲
1、带着问题 再听乐曲
听一听小狗叫了几声?
2、分享答案 导入节奏
从小狗的三声叫声过度到“X X X”的节奏教学。
3、思维拓展 强化节奏
用日常常见的小动物,小猫和小鸡强化节奏训练。
4、分组比赛 巩固节奏
学生分三组比赛节奏,巩固节奏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和模仿小狗的叫声自然的过度到节奏教学,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接触节奏练习,所以我设计配着小动物的叫声练习节奏,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
寓教于乐
1、三听乐曲 寓教于乐
听乐曲前详细介绍游戏规则,把游戏设计为男生女生分别跟着乐曲节奏踏步走,及前面学习的节奏的再次练习,实际操作中更激发孩子们学习的趣味性。
2、结合游戏 明晰乐段
游戏结束后回顾游戏中律动的次数,介绍乐曲的乐段个数及乐段特点。
【设计意图】:针对一年级同学的年龄特点,通过游戏的形式,趣味性的让学生听辨出乐曲的结构段落,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理解音乐、感受音乐,并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丰富审美情感。
五、音乐故事
1、突出乐曲的情绪
通过提问让学生回答听了三遍乐曲后感受到乐曲的情绪如何。
2、分享自己的音乐故事
请学生结合乐曲说一说自己由这首音乐故事想到的场景。
3、听听老师的音乐故事
老师结合音乐,化抽象为具体,说一说关于《口哨与小狗》的音乐故事。
【设计意图】:透过乐曲欢快的情绪过度到孩子们日常生活中和小狗一起的愉快经历。再通过老师的音乐故事,加深乐曲的趣味性,培养学生专注地聆听乐曲的习惯。
六、教师总结
引导学生要保护、爱护身边的小动物,和他们做好朋友,做一个有爱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