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2.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2.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8-03 12:03: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课题
3.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2、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3、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2、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探究活动的体验。3、通过学习,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
光的反射定律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难点
探究光反射规律的过程(通过实验探究,辅以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
实验法、探究式教学法、讲授法
教学器材
实验仪器:激光笔、平面镜、自制带量角器的白纸
多媒体:PPT、图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课(2分钟)动手动脑学物理——“小礼物之争”课前在盒子中放入一份神秘的小礼物,要求学生通过调节镜子的角度,使班上的同学能够看到盒子里面的小礼物。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的以及提高学习的兴趣,引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光的反射》。二、新课教学(27分钟)1.光的反射概念教师:那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光的反射的概念,(PPT展示),我们把光射向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2.构建物理模型,介绍相关概念: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入射点。将激光笔的射向平面镜,让学生举起手比划出光的传播路径,并带着学生一起将所看到的物理模型呈现在黑板上,由于光线在空气中时看不到的,因此我们用一根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并将原来的光线定义为入射光线,遇到镜面后的光线定义为反射光线。发生反射的点成为入射点或反射点。3.实验探究⑴
提出问题:
当一束光沿一定角度入射时,反射光线将沿什么方向射出?也就是说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有什么位置关系?⑵
猜想与假设:自制简单模具,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用两根红管表示,将不可见的光线可视化,引导学生对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位置关系进行猜想。⑶
实验验证:①分别找出入射光线AO、BO、CO的反射光线,并用A’O、B’O、C’O表示出来。教材中光的反射是学生学习物理以来第一个探究实验,教师要起到主导作用,既要让学生充分的体验完整的探究活动,也要给予合适引导,让学生少走弯路。②小组形式进行探讨: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位置关系。(通过学生发现的规律,如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沿90度轴对称等相关的规律,顺势引出法线线、入射角、反射角的概念。)③添加上法线后,完成以下表格,并寻找两角关系。入射角反射角AO入射BO入射CO入射结论一:
④探讨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关系。结论二:

⑤如果将纸向后折,还能看到反射光线吗?结论三:
。⑷得出结论:光的反射定律①反射角________入射角;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________;③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____________。三、学以致用(3分钟)利用以上所学知识,解释我们能够用镜子看到同伴,同伴又能够从镜子看到自己的生活现象?(通过所学知识——光的反射定律,从理论上去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学以致用,并总结得出光路的可逆性。)
四、课堂练习
(3分钟)请将下列光路图补充完整,包括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四、镜面反射和漫反射(2分钟)(flash动画演示)五、课堂小结(1分钟)知识方面: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两角相等);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两线分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三线共面)。2.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科学探究方面:本次探究过程,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总结—应用
以游戏来引入成功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起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很好的引出了本节课的教学主题——光的反射。将抽象的物理模型通过简单的演示构建出来,学生在动手比划光的传播路径的过程中感知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是具有反向性的特点。要求学生在自制的实验纸上找到分别对应的三条反射光线,并用笔记录画下来,这样,反射光线不至于因为激光笔关掉而消失在眼前。同时保留实验轨迹便于学生的观察和进行下一步的研究。这里的探究设在法线介绍之前,用意在于让学生体会引入法线的意义。事实上在探究过程中是不需要法线的,引入法线只是便于我们更好的描述反射规律。本实验的设计意图在于让学生真正的体验规律的发现过程,提高学生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于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的结论学生是比较容易得出的。因为通过学生实验过程中收集到的三条对应的反射光线,学生可以清楚的看到三条反射光线都是位于法线的同侧的。这也是我设计实验纸让学生记录出三条入射光线与三条反射光线的原因所在。将瞬间即逝的实验现象永久记录下来。而关于三线共面的结论此处主要由老师引导得出,若学生能够在实验过程中意外发现自然是好,但是事实上初中生并不容易在短暂的课堂时间内发现这个比较隐蔽的规律,因此本探究实验的重点重在关于两角相等的得出,而三线共面的结论则由老师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大家总结得出。这里的课堂练习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光的反射的作图方法,还为下一个知识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作好铺垫。将对应的反射面相连,可以发现不管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是遵循反射定律的。特别是漫反射,虽然漫反射的反射光线不平行,显得有点凌乱,但学生回忆起刚刚在作图过程中也是严格按照光的反射定律来作图的,这样就不难理解漫反射也同样遵循反射定律了。关于最后一部分的拓展与延伸机动安排,若学生接受能力较强,时间允许,就添加这部分,若时间较紧则本节课到小结为止。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