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比较大小和轻重 课型:新授课
教材与学情分析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7页
教材分析:教材选择了学生熟悉的能够直观判断的“饼干筒和魔方”、“大汽车和小汽车”、“大象和小松鼠”三组事物,学习大小的比较。接着重点设计了认识轻、重的内容,选择了“一个西瓜和一个苹果”、“一听较小的饮料和一个较大的面包”,“一个小皮球和一个健身球”等三组学生非常熟悉的事物,学习轻重比较。
学情分析:关于轻重,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相对少一些,且不像“大小”那么直观。利用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比较具体物品的大小;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哪个物体轻、哪个物体重。
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熟悉的事物,经历直观的比较大小,体验轻重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简单的数学思维。
教学重点 了解大小的含义,感受物体的轻重
教学难点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用天平表示的图,说出哪个物体轻,哪个物体重。
教学方法 观察讨论、亲自体验
教学板块 课堂预设 课堂记录及原因分析
一、情境创设
二、探索与体验
三、实践与应用
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会了比较高矮和长短,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比较,请看图
1、比大小
师:“图上有什么?”
生:“是一辆巴士和一辆小轿车。”
师:“看看蓝灵鼠给我们提出了什么问题?”
带领学生读问题:哪个大?哪个小?或请会认字的学生来读。
生:“巴士大,小轿车小。”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应为巴士能坐的人更多。
生:“巴士比小车长。
生:“也更高。”
师:“是啊,我们用看的办法比较出了巴士大,轿车小。再请看这两个物体,你能比较出哪个大,哪个小吗?”
出示饼干盒和魔方
师:“说一说图上画的是什么?谁大谁小。
生:“饼干盒大,魔方小。”
接着动物图,学生先观察画面,再让学生自己选择事物说出那个大,哪个小。给学生交流机会。
2、比轻重
(1)呈现西瓜和苹果图,先让学生比较大小,在提问“哪个重哪个轻”
(2)教师拿出一听较小的饮料和一个较大的面包。
师:“刚才,我们是用看的办法比较出物体的大小,现在你能光凭眼睛观察,比较出物体的大小,现在你能光凭眼睛观察,比较出这两个物体的轻重吗?”
让学生讨论,也许学生会说蛋糕中,因为它大,或许有的同学会考虑到饮料罐是否是空的,从而说明“看”的办法不可取,需要采取其他研究方法。
提示:看看大头蛙教了我们什么好办法。
让学生知道这组物品中,个大的轻,个小的反而重。
(3)同样比较两个球谁轻谁重。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来想一想,比较物品的大小和轻重有什么不同?”
生:“大小是能直观看的,轻重是看不出来的。有的要通过生活经验来比较。”
(1)完成“练一练”的内容
第1题:学生看图回答问题。
先说一说哪个大,哪个小;
再进行轻、重的比较。
第2题:比较三种水果轻重。全班交流
第3题:学生在书上涂色。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判断涂色。
第4题:图中的游戏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先让同学们说一说谁和谁在玩,情况怎么样,再比较涂色,全班交流。
(2)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都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课后到学校和家里再观察观察,看看哪些东西可以比较大小、轻重,用你们喜欢的方法比一比。
板书设计: 比较大小和轻重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