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2019年,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吸收了语文课程建设和课堂改革的重大成果,借鉴了各地课堂教学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注重拓展知识的宽度,提高能力的梯度,增强素养的厚度,强化情感的温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元日》作者是宋代诗人王安石。这是一首吟咏农历元日即春节的绝句。虽然只是四句小诗,但是涉及春节期间放爆竹、贴门神和饮屠苏酒以避鬼驱邪等民俗文化,温情并茂,立意清新,描绘了一派除旧布新、欢乐喜庆的迎春景象,写出了人们对吉祥美满生活的深深祝福和期盼。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同时,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重视对基础的夯实,重视识字写字,重视阅读,重视口语交际,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在课堂上享受学语文的过程,而不是学课文的过程。因此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注重语言及基础的培养。?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于古诗的了解并不少,这首诗有不少学生早已能读正确流利。教学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朗读古诗时,在做到流利的同时应指导学生读出古诗的节奏和诗美。同时,这首古诗诗人在创作时描写了很多画面,学习过程中宜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从而入情入境地读好古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元日》这首诗。?
2.过程与方法:学会3个生字,并能通过字理理解、会写“酒”字。感悟诗中重点的词义,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想象诗歌意境,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感受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情感的追求,感受诗人王安石对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初步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主要意思,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想象诗歌描述的画面。?
教学难点?
感受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情感的追求,感受诗人王安石对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初步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激趣视频、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热身交流,视频激趣?
1、播放激趣视频?
师:你们知道,刚才看到的动画反映的是什么节日的场景吗??
师:我们说的“过年”指什么时候,谁知道??
过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一首宋朝大诗人、政治家王安石写春节的诗。题目叫“元日”[板书课题]。?
师:一起来猜一猜,诗题是什么意思?题目中的元日就是(预设:生答大年初一、正月初一、春节)?
过渡:看来大胆猜测也是学习古诗的一个好方法。为了验证猜测,老师在查资料的时候在字典里找到“元”字的六种解释,“元日”的“元”是什么意思?出示“元”的六种意思,(出示课件)?
学生选择,说说元日指哪一天?(新年开始的第一天,农历正月初一,也叫春节)?
师:看来同学们猜对了!学习古诗除了可以大胆猜测之外,还可以通过查找资料的方式对我们的猜测进行验证。再读课题。(设计意图:以视频激趣,让学生快速入境,采用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享受学语文的乐
趣,体现了部编版教材以生为本的编写特点。同时在教学中相机渗透学习古诗的方法,让学生找到学习语文的方向。)?
二、读通全诗,感知诗歌?
1、自读诗歌,读通诗句。?
请同学打开书本,把这首诗试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两遍,把诗句读通。?
2、再读诗歌,读准字音。?
出示朗读要求1:用最准确的读音,读准诗歌。(指定读,相机正音。看来你们的读音是越来越准确了,全班齐读)?
3、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读出韵味。?
出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读出韵味。(谁能读出古诗的韵味?相机指导:加入肢体语言、适当的停顿、适当把音拉长读,都能读出古诗的韵味呢。听录音,欣赏。听录音,模仿录音读出韵味。?
【设计意图:】反复诵读诗歌,把诗歌读准并且读出韵味,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为后续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打好基础。?
三、生字过关,扫除障碍?
你们的朗读真有韵味。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些生字,你会了吗?生字过关:正音、识字方法归纳(查字典、识字)屠、苏、旧、符、酒?
出示“酒”的构成,通过字理理解生字,学写“酒”字。?师范写,生书空并练写两次。?
【设计意图】: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教材的特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重视识字写字,并且需要采用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享受学语文的乐趣,因此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学习生字。?
四、理解诗句,读懂全诗?
1、总结读懂诗歌方法。?
过渡:我们把诗歌读出韵味,也扫除了生字的障碍,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怎么才能读懂这首诗歌呢?你有读懂诗歌的好方法吗?(看注释、看插图、查资料)?
2、运用读懂诗歌的方法,小组合作理解诗歌。?
请同学们运用以上的学习方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尝试理解诗歌,并思考:诗中向我们描绘了古人过新年时的哪几幅画面??
生汇报:(放爆竹、喝屠苏酒、迎初阳、挂桃符)课件出示整个春节的画面。?
3、看画面,谈感受。?
师:看着这些画面,哪个画面是你最感兴趣的呢?为什么感兴趣呢?哪些画面是你看见过或者自己经历过的呢?小组讨论。?
小组代表汇报。随着学生汇报,课件出示相应的画面。?相机指导:古人过年的画面?
(1)放爆竹?
为什么喜欢?你放过爆竹吗??
相机补充:你知道爆竹在古时候有什么作用吗?现在我们燃放爆竹有什么寓意呢?——据说,古代人们把竹子放在火上烤会发出很大的响声,人们借此来吓跑野外的猛兽。(——所以爆竹的“爆”字是火字旁的)后来在火上烧烤竹子,就渐渐演变成在过年的时候燃放爆竹,去除过去一年里的各种灾祸、病痛等,新的一年就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那么,你现在知道“爆竹声中一岁除”的“除”是什么意思了吧?(除去)?
是啊,在欢闹的鞭炮声中,我们又过了一年,长了一岁,伴着喜庆的鞭炮声,谁来读读第一句诗?(读得真有味道啊!)?
全班齐读。?
解释:旧的一年在此起彼伏、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中过去了。?
(2)喝屠苏?
相机提问:为什么喜欢这个画面?你有类似的经历吗??(屠苏:屠苏酒,古人在正月初一时饮用,用来避瘟疫。)?
相机提问:大年初一,天气还冷着呢,诗句中怎么用到了“暖”字呢??解释:家人们围坐在一起,吃着团圆饭,喝着屠苏酒,身上暖暖的,心头也暖暖的,好像沐浴在春风里。?
谁能读好第二句诗?把你此刻的感受读出来。指名读,(听了你的朗读,我们的心也暖洋洋的)全班齐读。?
(3)迎红日?
相机提问:再读一读,这时在你眼前展现的是什么画面呀??解释:初升的太阳把它的明亮耀眼的光辉洒向千家万户,人们都出门来迎接朝阳呢。?
相机提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个画面呢??
师:对呀,迎红日,迎新年呀!谁也来迎一迎这新年的太阳?(朗读指导)让新年的太阳更温暖些,明亮些,谁还愿意读?我听出了你心中的希望。我们一起读一读。?
新的一天开始了,新的一年也从今天开始了!??????
(4)换桃符??
相机补充:桃符:在桃木板上写上神灵的名字,悬挂门旁,用来压邪。后来,演变成春联。?
解释:人们把旧的桃符取下来,换上新的桃符。?
师:人们为什么要把旧的桃符取下来,换上新的桃符呢??
这些画面,这些习俗,寄托着人们“除旧迎新”的美好愿望。【相机板书:除旧迎新】?
让我们带着对新年的美好愿望来读读这首诗。?
【设计意图】: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教材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积累有效的学习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学习过程中,变被动接受为主自动获取。因此在理解古诗的时候,我采取了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理解诗句。学生通过对诗句的理解想象画面,并联系生活实际感受诗句,在交流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学生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五、了解背景,体验情感?
1、了解背景。?
过渡:这首诗让我们体会到古人们在大年初一除旧迎新的喜悦之情。现在,我们来看看诗人写作时候的时代背景,更进一步地走进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2、多媒体出示——《元日》的写作背景?
3、拓展王安石晚年所作诗词《南乡子·自古帝王州》。?
体会诗人在不同时期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同,理解王安石创作《元日》时透露出推行新政的喜悦和雄心壮志。?
【设计意图:了解诗人以及诗歌的写作背景,学生能更加深刻理解诗人的感情,而加入王安石的《南乡子·自古帝王州》则能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诗词。】?
六、复现诵读,读出诗的美感?
1、带感情读。?
同学们,诗人正是怀着对改革的喜悦心情和雄心壮志,挥毫写下了《元日》。当他写下这首诗的时候,一定是豪情万丈、充满喜悦!我们一起来读——(集体读)?
2、书法作品复现诗歌,欣赏读?
同学们,古代老百姓喜爱春节,王安石对春节的来临也是充满喜悦。如今也有非常多的人们喜爱《元日》这首诗歌,他们把这种喜爱融入到了书法作品里,一起欣赏这些书法作品,再读全诗。?
3、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读整首诗?
师:我们穿上了新衣,在静静地等待。新年的钟声响起,听!震耳欲聋的爆竹声此起彼伏。此刻,举国欢腾,举家欢庆,人们举杯再举杯——多么喜庆的日子啊!一起来读——?
4、角色带入,尝试背诵?
今天,你们就是欢天喜地过春节的老百姓、你们就是充满雄心壮志的王安石、你们更是你们自己,让我们全体起立,看着课件上的画面来背诵)元日——?
【设计意图:多形式复现诵读,不断感受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情感的追求,感受诗人王安石对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在诵读中体会中华文化的优美。】?七、积累延伸:?
我国传统民俗文化博大精深,通过学习这首诗,我们了解了古时候人们过春节的场景,除了春节之外,还有哪些关于传统节日的诗词呢?请同学们课后继续积累。?
作业设计:
课后积累春节之外,其他关于传统节日的诗词。?
板书设计:?
元???日
?除旧?
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