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8张PPT)
地球饶日运动
主讲人:乐乐老师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
2、能说出二分二至的时间与位置;
3、能知道地球公转的四季变化与昼夜长短;
4、了解五带的划分与气候特点。
你注意过影子长短变化吗?
一天中人影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观测杆影的一天变化
在空地上竖起一根杆,每隔一小时记录下杆影的位置和长度。
观察:
在一天中杆影什么时候最短?
此时杆影朝什么方向?
东
南
北
西
正午时杆影最短
杆影朝北
杆影长度与什么有关?
杆影的长度和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有关。
太阳高度角
太阳光
地面
太阳光与地面的夹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
同一地点一天中太阳高度正午最大。
南
北
夏天中午
冬天中午
北半球中纬度某地中午杆影
说明: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而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夏季比冬季大
冬季
夏季
这是同一天正午两地的同样长的杆子,试着画出它们的影子,你会发现什么?
纬度越高,影子越长,太阳高度越小!
同样长度的杆子,在同一天里,纬度不同,正午的影子长度也不同。这是由于纬度不同的地方正午太阳高度是不同的。
旗杆的影子为什么会随着时间、季节、纬度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呢?
思
考
因为太阳高度会随时间、季节、纬度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归根原因是地球公转!
1、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描述地球的公转方向。
3、地球公转时,地轴在宇宙空间的姿态是怎样的?
2、地球公转的周期是多少?
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看,绕日逆时针运转。
365.2422天
地轴倾斜
北极星
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呈倾斜状态,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赤道在一个平面上,黄道在另外一个平面上,这两个同心的大圆所在的平面构成一个23.5°的夹角,这个夹角叫做黄赤交角。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是平行地移动的,所以无论地球公转到什么位置,地轴与地球轨道面的夹角是不变的,黄赤交角是不变的。
一天中中午太阳高度大,温度高;
一年中夏季太阳高度大,温度高。
最大的太阳高度是多少?
地球在公转时,有的地方正午会受到太阳光的垂直照射(太阳高度角为90°),简称直射。
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叫做太阳直射点。
太
阳
光
A
B
太阳直射点
C
D
E
90°
3月21日
9月23日
12月22日
6月22日
直射北回归线
23.5°N
直射南回归线
23.5°S
直射赤道
直射赤道
自西
向东
产生四季的根本原因:
地轴始终倾斜
北回归线
北纬23.5°
南回归线
南纬23.5°
夏至日
冬至日
这是什么时间的太阳直射图?
以北半球为例:
夏至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南北两侧太阳高度角依次减小。
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南北两侧太阳高度角依次减小。
太阳由春分点经过夏至点到秋分点,地球公转速度较慢,需要186天多,长于全年的一半,此时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和南半球的冬半年;
太阳由秋分点经过冬至点到春分点,地球公转速度较快,需要179天,短于全年的一半,此时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和南半球的夏半年。
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是造成地球上四季不等长的根本原因。
扩
展
地球公转的特点
1、方向:自西向东(与地球自转相同)
2、公转轨道面与地轴夹角为66.5°
3、地轴呈倾斜状态,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4、地球公转一周需365.2422天,即一年
地球公转变化
节气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月
日
太阳直射纬度
季
北半球
节
南半球
3月21日
前后
6月22日
前后
9月23日
前后
12月22日前后
赤道
北回归线
23.5?
N
赤道
南回归线
23.5?
S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秋季
冬季
春季
夏季
小结
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思考:
1、观察你所在的地区居民楼的主卧室和阳台,通常朝哪个方向,为什么?
南,太阳位于南边。
解释:太阳直射点最近只能到达北回归线,
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北回归线以北,
太阳始终位于我们的南面。
浙江北纬27度12分——31度31分
思考:
2、为使底层住户也能全年见到阳光,两幢居民楼之间的距离应依据哪一天的楼影来计算,为什么?
冬至日,
冬至日太阳高度最小,影子最长。
地球上存在人影始终朝南或朝北的地区吗?若存在,找出它们的分布规律。
存在。
北纬23.5°(北回归线)以北,地球正午太阳始终朝南,则人影始终朝北;
南纬23.5°(南回归线)以南,地球正午太阳始终朝北,则人影始终朝南。
思考:
如何理解“一年中的正午,太阳位于该地的正南或正北方向”?
太阳方位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化,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就会出现不同季节正午太阳方位有时朝正北,有时朝南的情形。
思考:
练习
产生四季的根本原因是地球公转时(
)。
A:
沿着近似圆形的轨道运动
B:
保持自东向西的方向
C:
地轴始终倾斜于轨道平面
D:
地轴始终垂直于轨道平面
由于地球公转时,地轴始终倾斜于轨道平面,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从而产生了四季的变化;如果地轴始终垂直于轨道面,地球表面不同纬度获得的热量永远是固定的,就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C
练习
如果地球没有自转,只有公转,则(
)
A:地球上没有昼夜现象
B:地球上有昼夜交替,周期为一年
C:地球上没有昼夜交替现象
D:
地球上昼夜温差比现在还小
如果地球没有自转,只有公转,则地球上有昼夜交替,周期为一年;地球上有昼夜现象;地球上昼夜温差比现在还大。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昼夜交替、地方时差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和五带的划分.
B
练习
婷婷希望每年至少有一次房子没有影子。她可以把房子建在(
)
A:
新加坡(1°N)
B:
北京(40°N)
C:
中国南极中山站(70°S)
D:
好望角(35°S)
太阳直射的时候,房子没有影子。南北回归线之间(23.5°S-23.5°N)有太阳直射的机会,新加坡位于该纬度范围内。
A
练习
关于a、b、c、d四地自然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a、b、d
三地都有阳光直射现象
B:
b地一年当中有两次阳光直射现象
C:
c地也有阳光直射现象
D:
c地有四季变化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c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无阳光直射现象。
c地位于30°N,属于北温带,四季变化明显。
C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昼夜长短变化
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晨昏线只有在春、秋分时才与经线圈重合。
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太阳直射南半球,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北半球夜长于昼。冬至日夜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昼夜长短变化
极夜
晨昏线不与经线圈重合。
极夜现象——太阳整日不出
春分日至秋分日,太阳直射北半球,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北半球各地昼长于夜。夏至日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昼夜长短变化
晨昏线在夏至、冬至时与极圈相切。
极昼
极昼现象——太阳整日不落
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1、赤道上全年昼夜长短有何特点?
2、极昼和极夜是怎么形成的?在什么区域可以看到?
极夜
极昼
地球公转的同时绕着倾斜的地轴自转。
北纬23.5°
0°
南纬23.5°
昼最长
夜最长
从冬至到春分到夏至:昼变长,夜变短
从夏至到秋分到冬至:昼变短,夜变长
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太阳直射处温度较高
假如地轴不倾斜?
画出这张地球公转图
南北极地区不会出现极昼极夜;
全球各地一年中都昼夜等长,为12小时;
同一地点无四季变化;
各地每天太阳标准的东升西落等等。
节气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昼夜长短
北极
北极圈以内
北极圈以
南到赤道
赤道
赤道到南
极圈以北
南极圈以南
南极
半年极昼
极昼
昼长夜短
昼夜平分
全球昼夜平分
昼短夜长
极夜
半年极夜
全球昼夜平分
半年极夜
极夜
昼短夜长
昼夜平分
昼长夜短
极昼
半年极昼
小结
如图示意的是北极圈以北地区为极夜,此现象有可能出现在(
)。
A:
3月21日前后
B:
6月22日前后
C:
9月23日前后
D:
12月22日前后
北极圈以北为极夜,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间是12月22日前后。
D
练习
南极圈出现极夜的日期是(
)
A.
3月21日
B.
6月22日
C.
9月23曰
D.
12月22日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太阳光直射点在南回归线(23.5°S)上时,南极圈会出现极昼现象。
B
练习
南北半球的昼夜长度相等的日期是(
)。
A:
6月22日和3月21日前后
B:
9月23日和3月21日前后
C:
9月23日和12月22日前后
D:
6月22日和9月23日前后
春分(3月21日前后)和秋分(9月23日前后)时,太阳直射赤道,此时南北半球均昼夜等长。
B
练习
如图是地球上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图回答A地的季节和此时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①冬季;②夏季;③昼短夜长;④昼长夜短.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图中所示北极圈以内全部是极夜现象,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冬至日,A点位于北半球,所以A点处于冬季,昼短夜长。
A
练习
2015年12月22日,阜阳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情况是(
)。
A:
白昼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低
B:
黑夜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
C:
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
D:
黑夜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低
由于地球公转以及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引起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2015年12月22日为冬至日,此时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小,阜阳位于北半球,所以阜阳白昼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低。
A
练习
2012年9月6日至10日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山东省枣庄市举行。读下面的地球公转示意图,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博览会期间,枣庄市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A:
昼长夜短
B:
昼短夜长
C:
昼夜等长
D:
出现极昼现象
9月6日至10日是展览会的时间,在此期间太阳直射北半球,且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此时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白昼越来越短,黑夜越来越长。
A
练习
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令人瞩目,你知道吗,在这里,每天升国旗的时刻与日出同时,下面几个节日中升旗时间最早的应该是(
)。
A:
元旦
B:
“三八”妇女节
C:
“六一”儿童节
D:
“十一”国庆节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日出时间最早;离夏至日最近的是“六一”儿童节,因此“六一”儿童节时升旗时间最早。
C
练习
五带划分
划分依据:不同纬度地区太阳的高度不同。
因而不同纬度地区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不同。
热带风光
温带风光
寒带风光
赤
道
00
23.50
23.50
66.50
66.50
北
回
归
线
南
回
归
线
北
极
圈
南
极
圈
900
900
热
带
北温带
南温带
北寒带
南寒带
有太阳直射现象
既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
既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
有极昼极夜现象
有极昼极夜现象
终年炎热
四季分明
终年严寒
四季分明
终年严寒
天文特征
气候特征
感谢聆听与观看
记得按时完成家庭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