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名称 画垂线
课时 1课时
所属教材目录 第七单元垂线和平行线
教材分析 垂线和平行线是《数学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空间与图形”的具体目标中对“图形的认识”进行了明确规定,指出“结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关系。”《垂线的画法》位于小学数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垂线和平行线》的第二课时,是画规则平面图形的起源。它将直接影响到对规则平面图形的画图和计算。因此,它在整个小学数学平面图形的数学中的地位显得尤其重要,也将影响到学生对平面几何的学习兴趣。本节课教材介绍了两种画垂线的方法,即过直线上一点画垂线和过直线外一点画垂线。利用画垂线的知识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学情分析 《垂线的画法》是在学生认识了直线、线段、射线的性质、学习了角及角的度量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从学生思维角度看,垂线与平行线这些几何图形,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学生头脑中已经积累了许多表象,但由于学生生活的局限性,再加上以前学习的直线、射线、线段等研究的都是单一对象的特征,而垂直是两条直线位置的相互关系,学生建立表象可能有困难,因此需要教师帮助他们去解决。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明确垂线的重要性。会用直尺和三角板按要求画垂线和长方形及正方形。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学习画垂线、自主尝试画长方形或正方形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作图能力、应用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会用三角板准确的画垂线。
难点 运用画垂线的方法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策略与 设计说明 教法:讲解法、提问法、演示法。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1、创设情景、导入新知;2、动手操作、探索方法;
3、强化新知、拓展延伸、提高能力;4、畅谈收获与感受。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二、动手操作 探究方法
三、强化新知,拓展延伸,提高能力。
四、畅谈收获与感受。
五、课堂检测。
1、师拿出三角板。这是大家熟知的三角板,请同学们找一找三角板上的垂直。指给同学们看。师问为什么你认为这两条边互相垂直。
2、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任意画出三角板上的直角。说一说你的画法。
教师要强调划线时要沿着直角边画。同时追问学生,画这个直角时,三角板能否动?两条边相交的这个点是直角的顶点,互相垂直时也叫什么?(垂足)
那么如果让你画垂线你会画吗?
1、 经过直线上任意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你能过直线上的A点画出直线的垂线吗?试一试。
2、演示经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课件演示:经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步骤,教师叙述作图的方法和要领。
第一步: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
第二步:沿着直线移动三角尺,使三角尺的直角顶点与已知直线上的点重合。
第三步:从直角的顶点起,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出的一条直线,就是已知直线的垂线。
3、 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学生在作图过程中可能遇到:三角板的顶点与直线外的一点重合;垂线没有过指定的点;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没有和已知直线重合;
4、 比较过直线上一点和直线外一点画垂线步骤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用课件演示两种画垂线的过程。
5、画长方形。
(1)提出要求:a、学生用画垂线的方法画一个随意大小的长方形。
b、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
C、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2)画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
学生独立尝试画图,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1、画一个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
提示学生画垂线时注意正确使用三角板,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2、在广场内设计一个长方形草坪和两个正方形花坛(涂上色)。
学生交流时,教师选择优秀作品进行评价,看谁设计的位置合理,图画的正确、美观。
3怎样用最少的彩带把糕点盒扎得既结实又漂亮?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你觉得作图时应注意什么?
1、填空。
(1)过直线外一点作直线的垂线时,先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 );再把三角板沿着已知直线移动,使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过( );然会沿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通过( )的直线,新画的线就是已知直线的( )。
(2)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这样的垂线可以画( )条。
2、过直线上或直线外的一点,画下列直线的垂线。
学生会说出因为这两条边形成的角是直角。
学生交流画法时,可能说的不是太规范,意思表达即可。但都能说出先画一条直角边,再画另一条直角边。
(1)学生尝试作图,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画垂线的情况。
(2)请一位学生上台板演,并说明画垂线的方法。
(3)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检验,掌握画垂线的方法。
让学生拿出图卡,画出经过直线上一点的垂线,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怎样才能画出规范的垂线”。
小组合作,讨论怎样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在画图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
小组选出代表发言。
学生观察后发言。
学生独立按要求完成后交流
请一名同学展示并讲解自己的画法。
学生完成后展示
学生动手操作
设计意图:从三角板画直角入手,通过让学生观察、思考,利用旧知来解决问题,一方面复习了“垂线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本节“垂线的画法”做了铺垫。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学生不仅自己动手实践,还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自主掌握新的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操作,培养学生自己的作图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意图:注重师生互动,努力营造民主、和谐、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积极参与学生学习、讨论,充分体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组织者、指导者。
设计意图:让学生随意画大小长方形,目的是巩固和利用画垂线的方法。然后规定长度,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更严密。使学生认识数学知识的严密性。
设计意图:巩固垂线的画法,培养学生利用知识迁移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自己设计,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小结,有助于知识的积累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设计意图:通过检测,巩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课堂小结 2分钟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你觉得作图时应注意什么?
布置作业 1分钟 1、画一个长是7厘米、宽是4厘米的长方形。
2、如图所示,如果从A、B两村各修一条水渠与河流相通,要使这两个水渠最短,应该怎样修?请你在图中画出来,并说明理由。
板书设计
画垂线
教学反思 《画垂线》一课中,用三角板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几何作图技能。这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有3点:一是过直线上一点画垂线,二是过直线外一点画垂线,三是能运用画垂线的方法画长方形。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就感觉学生在学此内容时有困难,特别是过指定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时,学生翻来翻去地摆弄三角板,就是摆不到正确的位置,作不出规范的垂线。新课标指出:教学的任务是解决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教育要求之间相矛盾,为了学习而设计教学,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也是归宿。因此在此次的教学中我做了灵活的处理。
?1、本节课采用了尝试教学法,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积极、主动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在过直线上一点画垂线这一环节,让学生尝试作图,然后小组间互相交流作图的过程,初步掌握画垂线的方法。同时,通过学生的交流、质疑,调动了课堂活跃的气氛,让学生学会说,学会质疑问题,学会理解错误原因,及时更正,加深理解。
2、重视操作的规范性。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加上教师动手操作演示,加强方法的指导。过直线上一点和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我都用动画演示画垂线的过程,然后针对学生操作过程中的错误,亲自演示每一个步骤。充分体现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3、重视方法的总结。在课件演示、学生尝试、教师示范的一系列过程中总结画垂线的方法,即两队齐,三画线,四标角。注重培养学生总结所学知识的能力。
4、课堂练习体现层次性。用填空判断训练基础知识;用动手画正方形和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巩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用修水渠画垂线这道题进行知识拓展,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不足之处:一是有些学生在尝试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老师没有给予及时的纠正,而是待学生描述完后,由同学们来纠错,不知道这样会不会导致有些孩子的思维跟不上,或错误改正不过来,但就当堂的其他同学的描述来看,还是比较好的。二是,学生描述的比较清楚,但在动手操作画的时候,还存在着线不直,有接头;直角标记不规范等瑕疵,今后加强作图的严密性、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