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张PPT)
第 19 课 缔约结盟的狂潮
德国
俄国
意大利
三国同盟
英国
俄法
三国协约
巴尔干
名称 形成时间 成员国
三国同盟 1882 年 德、意、奥
三国协约 1907 年 英、法、俄
1.易混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2.易错点:误以为 1879 年“三国同盟”最终形成
1879 年仅是德国和奥匈帝国签订针对俄国的军事盟约,直
到 1882 年,意大利也加入这一同盟,才标志着由德国控制的“三
国同盟”最终形成。
知识点 1
一国主导的“三国同盟”
1.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德国在欧洲大陆的主要竞争对手
是(
C
)
A.英国、法国
C.法国、俄国
B.英国、俄国
D.法国、意大利
2.1879 年,与德国签订主要针对俄国的秘密军事同盟条约
的国家是(
)
A
A.奥匈帝国
C.奥匈帝国、意大利
B.意大利
D.法国
知识点2
拼盘式的“三国协约”
3.1892 年,俄国和哪个国家签订秘密协定对抗“三国同
盟”?(
)
A
A.法国
C.塞尔维亚
B.英国
D.西班牙
)
D
4.“三国协约”最终形成的时间是(
A.1892 年 B.1900 年
C.1904 年 D.1907 年
知识点 3
火星四溅的巴尔干
5.是“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争夺的焦
点,也是欧洲战争的“火药桶”的地区是(
)
D
A.凡尔登
C.莫斯科
B.突尼斯
D.巴尔干(共11张PPT)
单元知识整合
近
代
社
会
的
发
展
与
终
结 避免革命
的改革 克里木战争→俄国社会矛盾激化→农奴制改革
改革:1861 年,亚历山大二世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
本主义的道路
决定美利
坚命运的
内战 背景:工厂主与种植园主关于奴隶制度的存废问题的矛盾
过程:1861 年爆发→林肯颁布《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北方取得胜利
意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和民族的统一
武士领导
的社会变革
背景:日本面临沦为殖民地的危险→倒幕运动后,成立了明治政府
措施:废藩置县、殖产兴业、提倡“文明开化”、建立常备军、开始
有限的宪政政治
结果: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近
代
社
会
的
发
展
与
终
结 电气时代
的来临 概况:以电为核心,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
发明:电灯(爱迪生)、洗衣机、电风扇、电冰箱等
结果:钢铁行业发展,现代工业崛起
叩响现代文
明的大门 发明:内燃机的发明与改进→卡尔·本茨发明汽车→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影响: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
时代;文化得到发展
缔约结盟
的狂潮 “三国同盟”: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
“三国协约”:法国、英国、俄国
第一次燃
遍全球的
战火 导火线:1914 年的萨拉热窝事件
凡尔登战役:1916 年,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认识:一战是一场浩劫,是一场深重的灾难
续表
考点 1
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农奴制改革
的历史作用。
1.(2010 年广东广州)“驾着马车”的俄国被“开着轮船”
)
A
的英、法打败,这一现象出现在(
A.克里木战争中
B.葛底斯堡战役中
C.来克星顿枪声中
D.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2.(2010 年广东东莞)1861 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转折点,
俄国从此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这场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
发展解决了(
)
A
A.自由劳动力
B.土地所有权
C.政治民主化
D.思想自由化
考点 2
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3.(2010 年广东东莞)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取得
的最重要成果是(
)
C
A.赢得了国家的独立
B.开创了民主政治制度
C.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D.使美国成为世界强国
考点3
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
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的作用。
4.(2010 年广东东莞)英法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都把追求自
由、平等作为革命的重要目标。日本明治维新与英、法、美革
)
B
命目标有异曲同工之处的措施是(
A.废藩置县
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C.实行征兵制
D.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考点 4
列举电力广泛使用的史实,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
点。
5.(2010 年广东东莞)19世纪下半期,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
)
B
家又开始了一场新的技术革命。这次革命是(
A.以蒸汽为核心的革命
B.以电力为核心的革命
C.以核能为核心的革命
D.以太阳能为核心的革命
考点 5
本茨和莱特兄弟的发明活动,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
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6.(2010 年广东湛江)2010 年,中国吉利汽车集团正式收购
了沃尔沃,那么世界上第一辆汽车是谁发明的?(
)
D
A.瓦特
C.富尔顿
B.史蒂芬孙
D.卡尔·本茨
考点 6
“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及相关条约
的主要史实,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
7.(2010 年广东湛江)第一次世界大战使 30 多个国家和 15
亿多人口卷进了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第一次世界
大战爆发的导火线是(
)
C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B.凡尔登战役
C.萨拉热窝事件
D.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考点7
凡尔登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
大灾难。
8.(2010 年广东东莞)一战中的凡尔登战役,德法双方投入
近 200 万兵力,共伤亡 70 多万人,属于典型的阵地战和消耗战,
历史上称之为“凡尔登绞肉机”。把凡尔登战役称为“绞肉
)
机”主要是用以形容(
A.武器的先进性
C.范围的广泛性
B.进攻的快速性
D.战争的残酷性
D(共6张PPT)
第 16 课 武士领导的社会变革
资产阶级
美国
殖民地
富国强兵
资产阶级
封建身份
武士
工业
买卖
征兵制
义务教育
岩仓俱视
大日本帝国宪法
资本主义
易错点:忽视日本明治维新的消极影响
明治维新具有很大局限性,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使日本
在走向强大的同时,也走上了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给亚洲和
世界带来巨大灾难。
知识点 1
幕府统治的危机
1.在德川幕府统治下,掌握日本统治实权的是(
)
B
A.天皇
C.地方藩主
B.将军
D.武士
2.日本被美国打开国门,被迫与之签订不平等条约是在
(
B
)
A.1851 年
C.1854 年
B.1853 年
D.1861 年
知识点 2
挟天皇以倒幕
3.倒幕派与幕府进行激战的地点有(
)
①东京
②江户
③鸟羽
④伏见
C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②④
知识点 3
迈入近代社会的维新
4.从 1868 年起,日本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领导这场改革
的是(
)
B
A.神武天皇
C.岩仓俱视
B.明治天皇
D.德川家康
5.明治维新在政治上的变革措施不包括(
)
C
A.废藩置县
B.取消武士特权
C.实行征兵制
D.设太政官辅佐天皇(共7张PPT)
第三单元
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
第 14 课 避免革命的改革
1861
亚历山大二世
人身自由
职业
财产
买卖
赎买
使用权
村社
沙皇政府
资本主义
近代化
易错点:误以为俄国农奴制改革后,农奴获得了绝对的自由
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法令规定俄国农奴获得人身自
由,但要认识到这并非绝对的自由,获得解放后的农民仍归所
居住地区的“村社”管理。在这点上就不利于劳动力的自由流
动,从而对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知识点 1
帆船与汽船的较量
)
1.下列选项中,与 19 世纪中期俄国有关的是(
A.君主立宪制
B
B.农奴制
C.共和国
D.印度民族大起义
2.充分暴露了农奴制的弊端,加剧了国内矛盾,促使俄国
沙皇决心改革的事件是(
)
A
A.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遭到失败
B.工业革命在英国最早开始
C.拿破仑远征俄国
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知识点 2
自上而下解放农奴
3.俄国宣布废除农奴制是在(
)
B
A.1860 年
C.1862 年
B.1861 年
D.1864 年
4.宣布废除农奴制的俄国沙皇是(
)
D
A.查理一世
C.亚历山大一世
B.彼得一世
D.亚历山大二世
知识点 3
近代化的沉重步伐
5.下列国家中,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是
(
)
D
A.法国
B.英国
C.美国
D.俄国
6.俄国 1861 年改革并没有在本质上触动(
)
D
A.俄国的落后面貌
B.俄国的版图
C.农奴的法律地位
D.沙皇俄国的专制制度(共6张PPT)
第 17 课 电气时代的来临
电
新能源
交通运输
电力
电气时代
爱迪生
生产
电气化
钢铁时代
易混点:两次工业革命
(1)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地结合起
来;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
地结合起来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2)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
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
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3)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存在某些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
命的国家如日本交叉进行两次工业革命的情况。
知识点 1
人类对“电”的认识
1.18 世纪时,一位美国人不仅发现了雷电的存在,而且据
此发明了避雷针。请问这位美国人是(
)
A
A.富兰克林
C.西门子
B.富尔顿
D.史蒂芬孙
2.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电梯就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
升降机。那么,世界上第一台自激式发电机面世的时间是(
)
C
A.1832 年
C.1867 年
B.1834 年
D.1885 年
知识点 2
能源领域的巨变
)
D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是(
A.发电机的发明
B.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C.石油化学工业的生产
D.电力的广泛应用
4.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
)
B
A.“蒸汽时代”
C.原子能时代
B.“电气时代”
D.信息时代
知识点 3
围绕“电”的发明
5.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被誉为“发明大王”的发明家是
(
)
A.爱迪生
C.瓦特
B.富兰克林
D.哈格里夫斯
6.“电气时代”和“钢铁时代”的到来,标志着(
)
B
A.蒸汽动力得到了广泛应用
B.现代工业的崛起
C.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
A(共6张PPT)
第 20 课 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
1914
斐迪南
萨拉热窝
导火线
法国
德国
战略进攻
同盟国
;
;
1.易错点:误以为一战与塞尔维亚战争性质一致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塞尔维亚是为了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
而战,是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但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整体而
言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塞尔维亚战争的正义性
不足以改变整个战争的性质。
2.易错点:误以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是萨拉热窝
事件
1914 年的萨拉热窝事件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它是一战
的导火索,而非一战爆发的标志。一战爆发的标志是“三国同
盟”与“三国协约”之间的相互宣战。
知识点 1
谁点燃了“火药桶”
A
1.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事件发生在(
)
A.萨拉热窝
C.萨拉托加
B.巴尔干半岛
D.凡尔登
2.1914 年 6 月,斐迪南大公夫妇被刺杀,仅一个月后,第
一次世界大战随即爆发,这是因为(
)
D
A.斐迪南大公夫妇无辜被杀,点燃了奥匈帝国的怒火
B.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对奥匈帝国的强烈愤恨
C.各帝国主义国家都想插手巴尔干半岛
D.德国和奥匈帝国以此为借口,挑起战争
知识点 2
“凡尔登绞肉机”
3.一战中有一场战役,双方共损失了 70 多万兵力,巨大
的伤亡使这场战役被称为“绞肉机”。这场战役是(
)
B
A.萨拉热窝事件
C.克里木战争
B.凡尔登战役
D.滑铁卢战役
4.下列哪一事件后,法国在一战中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入战
略进攻?(
)
C
A.萨拉热窝事件
C.凡尔登战役
B.英军首次使用坦克
D.德国投降
知识点3
人类的灾难
5.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是(
)
C
A.1914~1917 年
C.1914~1918 年
B.1914~1919 年
D.1912~1918 年
)
C
6.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应该是(
A.德国蓄意发动的侵略战争
B.英法被迫应战的正义战争
C.帝国主义之间的非正义的战争
D.塞尔维亚的民族解放战争(共7张PPT)
第 15 课 决定美利坚命运的内战
林肯
里士满
宅地法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黑人奴隶制度
资本主义
统一
比较项 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内战
起 因 都是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受阻所致
主要是由民族矛盾引起 主要是由国内南北双方矛盾引起
性 质 都带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同时又具有民族
解放战争的性质 带有内战的性质
阶段特征 都符合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潮流
处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属
于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 处在资本主义在全世
界确立其统治的时期
影 响 都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美国内战比独立战争的促
进作用更大
1.易混点:比较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内战
2.易错点:误以为《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颁布后黑人奴隶都
获得了解放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中宣布解放的黑人奴隶仅限于叛乱
各州的奴隶,直到内战结束后的 1865 年底,美国才在法律上正
式废除了黑人奴隶制。但直到今天,美国仍存在种族歧视,对
黑人和其他有色人种的种族歧视和压迫仍是美国社会的一个严
重问题。
知识点 1
工厂主与种植园主的冲突
)
1.美国内战前存在着矛盾,这种矛盾实际是(
A.工业无产阶级与工业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封建势力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C.工厂主与种植园主之间的矛盾
C
2.美国内战和 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要解决的共同问题
是(
)
A.关税
C.资金
B.自由劳动力
D.原料
B
D.殖民地与殖民国家之间的矛盾
知识点 2
“废除奴隶制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3.美国南北战争时期,领导北方与南方作战的美国总统是
(
)
A.华盛顿
C.杰斐逊
B.林肯
D.拿破仑
4.林肯是美国人民心中一位伟大的总统,主要是因为他
(
)
C
①领导人民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②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③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A.①④
C.②③
④ 起草了《独立宣言》
B.②④
D.②③④
B
知识点 3
两种制度的决战
D
5.美国南北战争开始于(
A.1860 年
C.1862 年
)
B.1865 年
D.1861 年
6.美国南北战争,北方取得了胜利,其意义不包括(
)
A.废除了黑人奴隶制
B
B.彻底消除了对黑人的种族歧视问题
C.美国的统一得到维护和加强
D.为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道路(共6张PPT)
第 18 课 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
卡尔·本茨
流水线装配
汽车时代
莱特
垄断
垄断资本主义
易混点:混淆两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交通工具
(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新交通工具:1807 年,美国人富尔顿
发明了汽船。
1825 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交通工具:1885 年,德国人卡尔·
本茨制造出第一辆汽车,被誉为“汽车之父”。
1903 年,美国人莱特兄弟第一次成功地试制了飞机。
知识点 1
内燃机的发明与改进
1.近代以来,大大推动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
)
的产生的重要发明是(
A.内燃机
C.蒸汽机
B.发电机
D.汽车
2.继蒸汽机之后应用技术的又一重大成就是(
)
C
A.电磁感应原理的提出
C.内燃机的发明
B.电力的广泛应用
D.电动机的发明
A
知识点 2
非凡的轮子与翅膀
3.卡尔·本茨研制的第一辆汽车采用的动力机是(
)
B
A.蒸汽机
C.发电机
B.汽油内燃机
D.煤气内燃机
4.世界上第一架现代意义上的飞机诞生于(
)
D
A.英国
C.德国
B.法国
D.美国
知识点 3
划分两个不同时代的革命
5.下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有类
似表现的方面是(
)
B
A.电力的广泛使用
C.通讯手段的发明
B.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D.化学工业的建立
)
6.第二次工业革命引起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是(
A.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在资产阶级手中
B
B.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适应其发展的垄断组织
C.对商品生产、价格和市场的控制加强
D.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