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张PPT)
第 11 课
梦幻超级大国
易错点:对美国经济地位的认识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尽管美国受到来自欧共体(欧盟)、日
本的挑战,但美国一直保持着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超强地位,
至今仍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知识点一: 经济“巨无霸”
1.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A.战时的资本积累、政府有效的财政政策以及科学技术的
进步
B.对外进行殖民掠夺
C.实施“五年计划”
D.与苏联进行“冷战”
2.下面图一和图二的阴影部分所示,依次是 1948 年某国
“工业生产总值”和“黄金储备”占世界的比重。据此判断,
)
这个国家是(
A.英国
C.美国
B.日本
D.中国
C
)
A
3.二战后至今,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是(
知识点二:“世界警察”
4.二战后,下列哪个国家充当了“世界警察”的角色,到
处插手别国事务?(
)
B
A.苏联
C.法国
B.美国
D.德国
A.美国 B.俄国
C.英国 D.日本
知识点三:从爵士到摇滚
)
B
5.以下关于爵士乐的介绍,哪一项是错误的?(
A.爵士乐产生后很快风行美国
B.爵士乐只在美国流行
C.爵士乐起源于美国黑人音乐
D.爵士乐兴起于 20 世纪初
知识点四: HOLLYWOOD——好莱坞
6.美国天才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的电影《阿凡达》2010
年在全球热映。卡梅隆应用逼真的 3D 特效带领观众以新奇的角
度探索了潘多拉星球,把观众带入了一个美妙神奇的世界。你
知道电影最早产生于什么时期吗?(
)
C
A.18 世纪末
B.19 世纪初
C.19 世纪末
D.20 世纪初
7.右图是世界著名的娱乐业中心,它位于美国洛杉矶北郊,
)
总是以独特的方式反映社会与时代的变迁。它被称为(
A
A.“梦幻工厂” B.音乐之都
C.美术天堂 D.体育王国(共8张PPT)
第 12 课
苏东的艰难探索
易错点:赫鲁晓夫改革最终失败的原因
赫鲁晓夫改革最终失败,根本原因在于改革没有突破斯大
林模式的基本框架;主要原因是没有形成系统的改革理论,政
策的调整和改革措施的选择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个人
主观原因是赫鲁晓夫的个人意志的作用。在赫鲁晓夫执政的后
期,他本人主观武断、冒失多变使得其改革举措出现失误、权
力集中程度提高,斯大林模式所固有的弊端再度凸显,各种矛
盾日益突出,也迫使赫鲁晓夫下台。
知识点一:赫鲁晓夫的小修小补
1.斯大林之后,担任苏联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的是(
)
B
A.列宁
C.卡达尔
B.赫鲁晓夫
D.罗斯福
2.下列苏联领导人的改革中,最先对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
D
经济体制造成了一定冲击的是(
A.斯大林
C.卡达尔
)
B.列宁
D.赫鲁晓夫
)
3.在改革中,鼓励大规模种植玉米的人是(见右图)(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卡达尔 D.罗斯福
B
知识点二:“东欧消费者的天堂”
4.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大都是按照哪个国家的模式进行经济
)
D
建设的?(
A.美国
C.中国
B.英国
D.苏联
)
D
5.领导匈牙利进行改革的领导人是(
A.罗斯福 B.赫鲁晓夫
C.斯大林 D.卡达尔
6.关于匈牙利改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
A.改革的领导者是卡达尔
B.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不利于匈牙利进一步发展
C.领导者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D.部分经济领域运用价格、税收等经济手段进行调节(共8张PPT)
第 14 课
殖民废墟上的重建
易错点:对“非洲独立年”的理解
“非洲独立年”指的是 1960 年,因为在这一年,非洲有 17
个国家宣布独立。需要注意的是,“非洲独立年”并不是因为非
洲第一个殖民地国家的独立或者非洲最后一个殖民地国家的独
立。
知识点一:翱翔的“蓝孔雀”
A
1.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实行印巴分治的时间是(
)
A.1947 年
C.1956 年
B.1949 年
D.1960 年
2.下面是九年级某班小明同学围绕“印度的独立和振兴”
制作的学习卡片,其中有一处与史实明显不符,此处是(
)
独立时间:1947 年
C
斗争对象:英国
领导人:纳赛尔
发展状况:印度独立后半个多世纪中,科技领域成绩显著,
综合国力有了较大增强
A.独立时间
C.领导人
B.斗争对象
D.发展状况
知识点二:“黑暗大陆”现曙光
3.非洲的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最先在哪一地区展开?
(
C
)
A.东非
C.北非
B.中非
D.南非
B
4.“非洲独立年”是指( )
A.1952 年 B.1960 年
C.1975 年 D.1990年
知识点三:艰难发展中的拉丁美洲
5.1959 年,用武装斗争方式推翻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建
)
C
A.海地 B.巴拿马
C.古巴 D.智利
立革命政府的拉美国家是(
6.中国从葡萄牙手中收回澳门主权的那一年,还发生过
(
)
D
A.印度独立
B.古巴人民推翻亲美的独裁政府
C.非洲纳米比亚的独立
D.巴拿马收回巴拿马运河的全部主权和管辖权(共13张PPT)
单元知识整合
考点 1
杜鲁门主义,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霸权
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1.(2010 年广东东莞)这是一场特殊的战争,它存在于两种不
同的社会制度之间,既威胁了世界和平又维持了世界相对的和
)
A
平。这场特殊战争开始于(
A.杜鲁门主义出台
B.马歇尔计划实施
C.北约组织成立
D.华约组织成立
考点 2
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2.(2010 年广东东莞)二战后美国经济强大,被称为经济“巨
无霸”。下列不属于美国经济发展特点的是(
)
A
A.科学技术进步
C.跨国公司飞速发展
B.经济发展迅速
D.资本输出增加
考点 3
以匈牙利为例,了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运动。
3.(2010 年四川自贡)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崭新事
业,从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起,东欧各国相继进行了改革。其
)
A
中被誉为“东欧消费者的天堂”的是(
A.匈牙利 B.东德
C.苏联 D.南斯拉夫
时 间 日 本 美 国 英 国 联邦德国 法 国
1952~1960 年 8.2 2.8 2.7 7.5 4.8
1961~1970 年 11.2 4.1 2.8 4.8 5.8
6.(2010 年广东佛山)下表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
)
A
(%)统计表,据此可以说明日本(
A.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B.经济实力超过美国
C.成为第二经济大国
D.成为世界政治大国
考点 4
欧洲联盟。
4.(2010 年山东滨州)下列标志所代表的国际组织,与欧元
密切相关的是(
)
C
考点 5
战后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
5.(2010 年广东东莞)二战后,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一
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
大国是在 20 世纪(
A.50 年代初
C.70 年代初
)
B.60 年代初
D.80 年代初
C
考点 6
印度独立的基本史实。
7.(2010 年山东威海)印度和巴基斯坦常因殖民者遗留下的
领土纠纷而冲突不断,造成了南亚地区长期的动荡和不安。印
)
C
度独立前,是下列哪个国家的殖民地?(
A.法国
B.美国
C.英国
D.俄国
考点 7
战后非洲独立运动和拉丁美洲各国为捍卫国家主
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所进行的斗争。
8.(2010 年广东)正在进行的南非世界杯足球赛把世人的目
光再次聚焦到非洲这片土地上,1990 年的非洲大陆就曾经被世
界所关注。因为这一年(
)
D
A.非洲独立运动在北非展开
B.被称为“非洲独立年”
C.非洲国家摆脱贫困实现了富强
D.非洲殖民体系彻底崩溃
9.(2010 年安徽芜湖)某历史专栏出现了以下三幅图片,该
专栏的主题应该是(
)
D
A.经济全球化
B.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C.拉丁美洲的独立
D.亚非拉的奋起(共12张PPT)
第三单元 两极下的竞争
第 10 课
“冷战”与“热战”
1.易混点:“冷战”开始的标志
“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1947 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而不是
1946 年丘吉尔在富尔顿发表的“铁幕”演说,丘吉尔的演说揭
开了“冷战”的序幕。
2.易混点:北约与华约
北约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阵营,现在还存在,
而且在不断扩张;华约是以苏联为首的军事政治同盟,随着东
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1991 年,华约正式解散。
3.易混点:“冷战”与“热战”的异同
相同点:都是美苏之间为了争夺世界霸权而采取的一系列
行动。
不同点:“冷战”是采取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
行动,而“热战”是指直接的武装进攻。
知识点一:“铁幕”降临
A
1.二战后,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的国家是(
)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苏联
2.笼罩了世界近半个世纪的“冷战”正式展开的标志是
(
)
B
A.北约和华约组织的成立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苏联解体
D.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3.小亮准备找“冷战”的有关知识,可以用下列哪组关键
词在网上进行搜索?(
)
A
A.杜鲁门主义、《北大西洋公约》、苏联解体
B.《北大西洋公约》、马歇尔计划、苏德战争
C.雅尔塔会议、杜鲁门主义、《北大西洋公约》
D.珍珠港事件、马歇尔计划、欧共体
知识点二:“两极”对峙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又一次发生重大变化,形
成了两极格局,其标志是(
)
C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欧盟的成立
C.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组织的成立
D.苏联的解体
)
D
5.下列国家中,参加了华沙条约组织的是(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苏联
6.二战后初期,罗伯特·奥本海默曾说:“我们或可以预
料以下这样的情形,两个大国都可以毁灭对方的文明和生机,
虽然自身也处于危境。”这里的“两个大国”指的是(
)
B
A.英国和德国
C.德国和日本
B.美国和苏联
D.英国和法国
知识点二:局部“热战”
7.下列事件中,不属于“冷战”期间的局部“热战”的是
(
)
A.北约的成立
C.朝鲜战争
B.苏联入侵阿富汗
D.越南战争
A(共10张PPT)
第 13 课
挑战“两极”
易混点:欧共体和欧盟
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于
1967 年正式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
1991 年底,欧共体成员国在荷兰签订《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扩大一体化的范围,确立分阶段实现欧洲经济和货币一体化的
目标,并正式将“欧共体”改名为“欧洲联盟”即“欧盟”。同
时提出建立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以及司法和内政事务的合
作。
1993 年,欧盟正式成立。标志着欧共体正式由一个以经济
合作为主的组织转变为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
欧洲一体化的内容从最初的经济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
一体化,合作更为广泛和紧密。
知识点一: 欧洲的联合
D
1.1951 年,发起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国家不包括(
)
A.法国
C.意大利
B.联邦德国
D.英国
2.目前,欧盟各国使用的单一货币是(
)
B
A.美元
B.欧元
C.英镑
D.法郎
3.下图所示是哪个国际组织的旗帜?(
)
D
A.华约
C.联合国
B.北约
D.欧盟
知识点二:走向经济大国之路
4.20 世纪 50 年代,对日本经济增长有刺激作用的历史事
件是(
)
B
A.越南战争
B.朝鲜战争
C.欧洲共同体成立
D.举办东京奥运会
5.20 世纪 70 年代后,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
)
B
经济大国是(
A.英国
C.法国
B.日本
D.意大利
6.20 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基础是
(
A
)
A.经济实力的增强
B.成功举办奥运会
C.军费不断增加
D.屡次向海外派遣自卫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