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孤独之旅 导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6 孤独之旅 导学案(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04 08:25: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孤独之旅》1+X阅读教学初探
【学习目标】
1、理解作品内容,感知人物形象;
2、学习通过关键句品析人物的方法;
3、感悟人物的成长历程,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学习过程】
资料搜索站
1、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农村。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后留校任教。有长篇小说《红瓦》、《草房子》等。本文节选自《草房子》第八章。
2、关于《草房子》:故事发生在油麻地,通过对主人公男孩桑桑刻骨铭心而又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地描写,讲述了五个孩子——桑桑、秃鹤、杜小康、细马、纸月读书、生活、成长的历程,既弥漫着艰辛与苦痛,又闪烁着人性的光芒。
课文探究室
一、补充情节,了解背景
昨天的杜小康
你看过《草房子》吗?请你讲讲杜小康以前的故事……
(见原著第五章“红门(一)”)
补充资料:杜小康经历了怎样的变故呢?速读材料,概括主要内容
一心想发大财的杜小康的父亲杜雍和用几代人积累下的财富买了一条运货的大船,用这些年赚得的一大笔钱加上从别人那里贷了一笔款,去城里买了一大船既便宜又好的货,打算回家慢慢卖出去,赚出一笔更大的钱来。但回家途中,他因过于兴奋,喝了点酒,加上扯足了风帆,在河弯处与一个拖了七八条大铁船的大拖驳相撞,结果船毁了,货没了,人也因此病倒了。于是爱读书的杜小康被迫辍学,想法为父亲治病。当杜雍和能下床走路时,他又萌发了让“红门”重新焕发光彩的信心。这年的春天,他又筹集了一笔钱,从鸭坊买下了500只小鸭,想靠自己年轻时的放鸭经验东山再起……
二、感知文本,分析人物
现在的杜小康
任务一:故事情节是在孤独的背景中展开的,人物语言并不多,请同学们在文中快速勾画出杜小康的语言。
任务二:分组讨论,探究人物形象
每一句话的背后站着一个怎样的杜小康呢?
要注意两点:
1、联系相关内容。如: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怎样的状况下说这些话的;
2、言为心声,注意体会说话人的心情、心理。
实践训练营
明天的杜小康
请你发挥自己的想象,想一想明天的杜小康会是什么样子呢?请你写下来,和大家分享。

课堂总结:
有些孤独,其实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无法回避的元素。我们要成长,就不能不与这些孤独结伴而行。——曹文轩《感动》
少年时就有一种对待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有可能是一个强者。——曹文轩《青铜葵花》
推荐作品:曹文轩《红瓦》、《细米》、《青铜葵花》
类文活页夹
渡 口
爷爷从河边的那片树林里回到坡下的窝棚里时,虻子已经烟熏火燎地将饭做好了,煮老南瓜的香味隔老远就能闻得着。虻子见爷爷回来,便麻利地给爷爷摆上了筷子。
“天阴得很。”爷爷自言自语地嘟囔,擂腰捶腿,还狠狠咳嗽了几声。之后便朝地铺上软软地躺下去,先不抓筷子,先摸烟袋,眼睛望着灶火说:“对岸有人叫筏子,叫得急惶……”
虻子朝窝棚外头瞧了瞧,傍晚的天空黄浑浑、黑蒙蒙的,天空中漂浮着一股湿漉漉的土腥气和河腥气:“要起大风了呢!”
“嗯。”爷爷木木地应了一声,又忍不住咳了几声,咳得弯了腰,腾出手来,又自己捶背。
“您又犯病了吧?爷爷!”虻子更担心了。
“嗯,是有些不活泛,老了的人了……我得再撑一趟去,对岸叫得急惶,八成是有急事哩。”
“那就我去!”虻子霍地立起来。他身子骨瘦些,但展拓;个子也不小,差点儿能够顶住窝棚。他14岁了,已经跟爷爷撑了两年的筏子,只是从没单独一个人划过,爷爷不让。
“你?”爷爷似乎压根儿也没往他身上想,因而表情很古怪,显然不大信任,“行么?敢么?”
虻子的自尊心被刺疼了,他挑战似地瞅着爷爷,黑眸不闪。爷爷却只顾勾了头抽烟……
“我就去呀!”虻子发狠地说着,一只脚已迈出窝棚。
“等等!”爷爷叫住了他,说道,“看准水头……压浪走……莫慌……去吧。”
羊皮筏子就立在河滩上,那是扎在一个框架上的几只充足了气的整羊皮,并不重,虻子能扛动。不等几个大雨点砸在他脸上,风就刮过来了。筏子刚刚放下水,天空的乌云便像黑马似地奔过来了。河水浑得发黑,浪声喧嚣得骇人。虻子紧紧抓住长篙,浑身在兴奋地颤抖,也是紧张地颤栗。锯齿形的浪将筏子一下子就推开了。他只觉得浑浊的浪沫迷住了眼,却顾不得抹一把。心里只记着爷爷的叮咛:看准水头,压浪走……前面,一个巨大的黑影越来越近,似浮在浪上的一只巨兽,那是“将军石”。河水在那儿冲起巨鼎似的旋涡,腾起来一丈来高的灰雾。筏子箭一般朝那礁石冲去,仿佛整个世界的毁灭就在这一瞬间!他将整个生命都聚集在手中的长篙上,猛力一撑――羊皮筏子几乎擦着礁石飞飘而过,如一只抛出的梭……
虻子把筏子拖上岸,他才觉得双手已举不起篙了。但是,岸上却不见一个人影……
“喂――”他喊,声音在颤抖,“谁要过河呀――!”
没有回声。再喊,却见从河边的苇丛里湿淋淋地钻出一个人来,怀里还抱着一只酒葫芦,并且“哈哈”地朗声大笑――是爷爷。
自读思考:
结合课文,请你谈谈你对“成长”的感悟。
2、该小说以出人意料的结尾取胜,体现了作者奇妙的构思。
仔细阅读结尾部分,简答以下问题:
①爷爷为什么也要过河?
②爷爷过河为何不细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