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1 正数和负数(2)
编写:湖北郧县城关一中 熊勇
【学习目标】
1.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通过正、负数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3.通过探究,渗透对立统一的辨证思想.
【前置学习】
上一节课我们知道了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着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为了区分这两种量,我们用正数和负数来分别表示它们.这就是说:数的范围扩大了(数有正数和负数之分),那么:
问题1:有没有一种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的数呢?
学生可借助举例思考:在温度的表示中,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是两种不同意义的量,通常规定零上温度用正数来表示,零下温度用负数来表示。那么某一天某地的最高温度是零上7℃,最低温度是零下5℃时,就应该表示为+7℃和-5℃,这里+7℃和-5℃就分别称为正数和负数.那么当温度是零度时,我们应该怎样表示呢?(表示为 ℃),它是正数还是负数呢?由于零度既不是零上温度也不是零下温度,所以,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问题2:引入负数后,数按照“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来分,可以分成几类?
参考例子:温度表示中的零上,零下和零度,从而可知,生产生活中的数可分为 、 和 三类 。
【学习探究】
问题3:教科书第4页例题(可让学生小组内合作完成)。
归纳: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类似的例子很多,如:水位上升-3m,实际表示什么意思呢? ,
收人增加-10%,实际表示什么意思呢? 。
【巩固练习】
P4:练习(直接做在课本上)。
【反思总结】
1.学习负数以后,你是怎样认识数0的,数0的意义有哪些变化?
2.怎样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本节课你还有什么困惑?(小组交流,互助解决)
疑难摘要: 。
【自我检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零是正数不是负数 B.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C.零既是正数也是负数 D.不是正数的数一定是负数,不是负数的数一定是正数
2.向东行进-30米表示的意义是( )
A.向东行进30米 B.向东行进-30米 C.向西行进30米 D.向西行进-30米
3.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如果向南走48m,记作+48m,则乙向北走32m,记为__这时甲乙两人相距___m.
4.某种药品的说明书上标明保存温度是(20±2)℃,由此可知在__℃~__℃范围内保存才合适。
5.某老师把某一小组五名同学的成绩简记为:+10,-5,0,+8,-3,又知道记为0的成绩表示90分,正数表示超过90分,则五名同学的平均成绩为多少分?
6.某地一天中午12时的气温是7℃,过5小时气温下降了4℃,又过7小时气温又下降了4℃,第二天0时的气温是多少?
【应用拓展】
1.甲冷库的温度是-12°C,乙冷库的温度比甲冷库低5°C,则乙冷库的温度是 .
2.2009年我国全年平均降水量比上年减少24㎜,2008年比上年增长8㎜,2007年比上年减少20㎜。用正数和负数表示这三年我国全年平均降水量比上年的增长量。
3.(2009年,山东)某市2009年元旦的最高气温为2℃,最低气温为-8℃,那么这天的最高气温比最低气温高( )
A、-10℃ B、-6℃ C、6℃ D、10℃
4.一种零件的内径尺寸在图纸上是9±0.05(单位:mm),表示这种零件的标准尺寸是9mm,加工要求最大不超过标准尺寸多少 最小不小于标准尺寸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