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
mao
gu
san
lu
——【元末明初】罗贯中
壹
你能够想到哪些与“三”
相关成语或语句?
三顾茅庐
三足鼎立
吾日三省吾身
狡兔三窟
三思而后行
朝三暮四
三人成虎
贰
选文中能够找到哪些与“三”相关的元素?
作者如何借助“三”来塑造人物形象?
“三”顾茅庐
壹
贰
叁
三顾茅庐
刘关张三兄弟
孙刘曹三方势力
三分天下的局势
三步走战略
肆
伍
三次推托
陆
刘备
却说玄德访孔明两次不遇,欲再往访之。关公曰:“兄长两次亲往拜谒,其礼太过矣。想诸葛亮有虚名而无实学,故避而不敢见。兄何惑于斯人之甚也!”玄德曰:“不然,昔齐桓公欲见东郭野人,五反而方得一面。况吾欲见大贤耶?”张飞曰:“哥哥差矣。量此村夫,何足为大贤;今番不须哥哥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玄德叱曰:“汝岂不闻周文王谒姜子牙之事乎?文王且如此敬贤,汝何太无礼!今番汝休去,我自与云长去。”飞曰:“既两位哥哥都去,小弟如何落后!”玄德曰:“汝若同往,不可失礼。”飞应诺。
刘关张三兄弟
于是三人乘马引从者往隆中。离草庐半里之外,玄德便下马步行,正遇诸葛均。
玄德徐步而入,见先生仰卧于草堂几席之上。玄德拱立阶下。半晌,先生未醒。关、张在外立久,不见动静,入见玄德犹然侍立。张飞大怒,谓云长曰:“这先生如何傲慢!见我哥哥侍立阶下,他竟高卧,推睡不起!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云长再三劝住。......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玄德下拜曰:“汉室末胄、涿郡愚夫,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昨两次晋谒,不得一见,已书贱名于文几,未审得入览否?”
三
刘关张三兄弟
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备不量力,
欲伸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迄无所就。
惟先生开其愚而拯其厄,实为万幸!
刘备为何对访求诸葛亮如此执着?
五易其主,四失妻子
刘备
关羽
张飞
求贤若渴
忧国忧民
志向远大
忠义仗义
冷静稳重
粗野鲁莽
忠心耿耿
对比衬托
孔明曰:“南阳野人,疏懒性成,屡蒙将军枉临,不胜愧赧。”
孔明曰:“昨观书意,足见将军忧民忧国之心;但恨亮年幼才疏,有误下问。”
孔明曰:“德操、元直,世之高士。亮乃一耕夫耳,安敢谈天下事?二公谬举矣。将军奈何舍美玉而求顽石乎?”玄德曰:“大丈夫抱经世奇才,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开备愚鲁而赐教。”孔明笑曰:“愿闻将军之志。”
苍生
三
演
国
义
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
先生不出,如苍生何!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诫子书》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出师表》
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盈财,以负陛下也。
——《自表后主》
言罢,命童子取出画一轴,挂于中堂,指谓玄德曰:“此西川五十四州之图也。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
身未升腾思退步,
功成应忆去时言。
只因先主丁宁后,
星落秋风五丈原。
叁
你认为诸葛亮是否预料到了自己的结局?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卧龙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
——司马徽
诸葛亮
淡泊名利,宁静致远
高瞻远瞩,气定神闲
以苍生为己任,
明知不可而为之的义不容辞
三
顾茅庐
天、地、人之道。
——许慎《说文解字》
肆
在《三国演义》中评价
一个人的标准是什么?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临江仙
——【明】杨慎
公元207年
公元234年
古今第一贤相
——— 清·毛宗岗。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王
天地人合一
伍
为何诸葛亮终其一生,
没能从“三”走到“王”?
作业布置
1.完成《金牌练习·三顾茅庐》;
*2.为什么诸葛亮无法从“三”走到“王”?
*3.有人认为诸葛亮是“愚忠”,你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