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我要的是葫芦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4 我要的是葫芦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02 23:11: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葫、藤”等14个生字,会写“棵、盯、谢、治”四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种葫芦人对小葫芦的喜爱之情;
3、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初步体会植物生长过程中枝,叶,果实等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写四个生字词;
3、初步体会反问句,感叹句的表达特点;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植物生长过程中枝,叶,果实等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看《葫芦娃》视频提问题:1、看到了什么?2、葫芦是怎么长出来的?
谈话导入
出示图片,问:这是什么?生个别读“葫芦”、“葫芦藤”
引导学生说“胡芦藤”三个字的共同点是都有草字头,与像草的植物有关,并说说哪些果实也长在藤上的;
引导学生说胡芦的作用。
认读生字
学生自由读文,圈出这节课要求会认的生字,多读几次;
以开火车读的方式检查掌握情况;
集体读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以连环画的方式和学生合作读课文,并在读的过程中重点指导有感情读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让学生体会种葫芦人得心情;
出示两个句个“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可怕!”让学生通过对比朗读初步体会一个意思可以用感叹句或、陈述句或反问句来表达,但这是第一课时,不对这句进行深入学习。(新)
通过动作,部首等理解“盯着”这个词语的意思;
出示两个句个“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叶子上的虫不用治!”让学生通过对比朗读初步体会一个意思 可以用感叹句或、陈述句或反问句来表达,感受不不同语气表达不同的的情感,学习。但这是第一课时,不对这句进行深入学习。(新)
学习第一自热段
引入:师引导学生说出连环画里缺了第一幅图,师“读好第一段话才能画好第一幅画”,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生个别读第一自然段;
学习“谢”字,先让学生说说写的时候注意什么,老师再总结、范写
学生跟着书空后,在课本上练习写。最后实投请学生点评。
通过观察幻灯片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谢”字的意思,并根据课文中“谢”的意思组词。
引导学生用谢字的其他意思组词,如:谢谢,多谢等。并用这些组词编成儿歌。齐读儿歌。巩固生字,体会谢字的不同意思。(亮)
师板书:画葫芦架。让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想想葫芦架上缺了什么。
引导学生在课本上圈出“葫芦藤”、“叶子”、“花”、“葫芦”
指导朗读“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让学生体会叶子多。读后板书:画叶子、葫芦。
引导学生用课文的句子并加上动作夸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
然后让学生用“多么( )的( )啊!”来夸葫芦藤、花、叶子,通过这样锻炼学生说话能力。
师提出问题“同学们,葫芦为什么长得这么可爱呢?”引导学生回答,
通过这样让学生初步体会植物生长过程中枝,叶,果实等内在联系,同时也为下节课的学习做铺垫。(体现什么新理论)
指导朗读最后一段,体会种葫芦的人看到葫芦变黄的心情。
出示儿歌《种葫芦》,请学生读。读后找出儿歌中的生字“课、盯、谢”,先请学生说说这三个字的共同点,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然后教师范写,学生跟着书空。学生在书本练习后,然后实投,学生点评。(亮)
全班加上动作,配上《两只老虎》的音乐唱《种葫芦》。(亮)
14、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