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课件(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课件(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8-03 09:02: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CONTENTS
1 学习目标 2 新课导入
3 新课讲解 4 课堂小结
5 当堂小练 6 布置作业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诞生的过程(中共一大)和伟大的历史意义;了解中共二大和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及教训。
2.通过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原因、过程及影响的理解,理解历史事件的能力。
3.通过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等史实,初步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和光明,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与敬仰。
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认识这幅图片吗,它们与那次会议有关呢?这一历史事件对中国革命有什么影响呢?今天就让一起走进第14课: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新课讲解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背景
(1)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
(2)经过五四运动,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
新课讲解
小提
2.传播
(1) 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新课讲解
天津的觉悟社
长沙的新民学会
(2)随后,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新课讲解
3.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1)原因: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
(2)方式:不少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工人群众。他们帮工人组织工会,开办劳动补习学校和工人识字班,出版反映工人生活的刊物,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
长辛店劳动补习所旧址
李大钊认为写作要做到“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以下能
反映李大钊“铁肩担道义”的是( )
A.首倡使用白话文 B.呼吁并推动维新变法
C.大力兴办新式学堂 D.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
D

典例分析
新课讲解
解析: 1918年,李大钊连续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颂扬俄国十月革命,并指出俄国十月革命“是世界革命的新纪元,是人类觉醒的新纪元”。因此能反映李大钊“铁肩担道义”的是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故选D项。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新课讲解
中共一大上海会址
嘉兴南湖
新课讲解
(1)兴起:1920年夏,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2)发展:接着,北京、长沙、武昌等地也先后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1.共产党早期组织
新课讲解
2.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召开时间 1921年7月
召开地点 上海(后转移到浙江省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
代表 参加大会的有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位代表,代表全国50多个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出席了会议
内容 ①党纲: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②中心工作:大会确立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③领导机构: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新课讲解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
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必然性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
新课讲解
小组讨论
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和旗帜
五四爱国运动的领导者
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起者之一
结合以前的史实分析,陈独秀没有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什么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新课讲解
3.中共二大的召开
(1)时间:1922年7月。
(2)地点:上海。
(3)主要内容:①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建设共产主义;②制定党的最低纲领: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4)意义: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陈独秀说,中共一大时“党的要求一 无产阶级专政一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陈独秀所说的“脚踏实地”指的是中共二大( )
A.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 B.决定加人共产国际
C.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D.决定选中央局书记
C

典例分析
新课讲解
【解析】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和前途,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一-打 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是“脚踏实地”的表现,故C项符合题意。
新课讲解
三、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省港大罢工
1.背景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设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集中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
2.表现
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共举行大小罢工100多次,参加人数达30万以上。
新课讲解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3.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林祥谦英勇就义
时间:1923年2月
口号: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
结果:被帝国主义和军阀吴佩孚镇压
意义:将第一次工人运动推向高潮
经验教训: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1923 年2月,调动军队镇压京汉铁路罢工工人,制造了“二七惨案”的是( )
A.吴佩孚 B.张作霖
C.段祺瑞 D.冯国璋
A

典例分析
新课讲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发生在1923年2月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故选 A项。
课堂小结
当堂小练
1.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此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近代中国最早较为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是( )
A.《庶民的胜利》 B.《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敬告青年》
2.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劳动界》《劳动音》等刊物宣传的内容为( )
A.三民主义 B.马克思主义
C.维新变法思想 D.民主与科学志
C
B
当堂小练
3.1920年,第三国际的代表来华就组党一事与李(李大钊)、陈(陈独秀)进行会谈。后决定在上海建立由陈领导的党支部,在北京建立由李领导的党支部。“只要联合两个党支部,便可将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统一起来”。上述内容反映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是( )
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C.共产国际的帮助 D.先进人物个人的作用
C
当堂小练
4.“碧净南湖水,峥嵘烟雨楼。画船千载梦,今日御神舟。搏出新天地,赢来万象幽”,这一诗作是为了纪念( )
A.中国共产党诞生 B.武昌起义胜利
C.中华民国建立 D.五四运动胜利
A
当堂小练
5. 下图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纲内容节选
上述内容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 )
A.奋斗目标 B.中心工作
C.组织机构 D.最低纲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