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课件(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课件(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8-03 09:0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CONTENTS
1 学习目标 2 新课导入
3 新课讲解 4 课堂小结
5 当堂小练 6 布置作业
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抗日战争初期的历史史实;了解中国人民尤其中国军人抵抗日本侵略的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了解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摒弃前嫌,一致对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过程中屠杀中国人民的滔天罪行。
2.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展示自我的能力;培养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学会收集、调查、整理、甄别、取舍资料的方法,培养动手和创新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信心。
3.通过学习七七事变中爱国将领和军民英勇抗战的事迹,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认识日本对华战争是一场残酷的侵略战争。认识军国主义的本质及危害,树立为人类和平、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精神。
新课导入
在北京西南郊外永定河上,横跨着一座气势如虹的石桥,它就是卢沟桥。卢沟桥始建于金代,设计科学合理、雕刻精美,是中国名桥。2005年5月19日上午10点45分,卢沟桥上一位来自日本的耄耋老人,缓步走上因久经风霜而凹凸不平的桥面。在桥的中间,他突然双膝跪下,面向西南,默然垂首。为什么日本老兵要在美丽的卢沟桥下跪呢?今天就让我们学习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新课讲解
一、七七事变
1.爆发时间: 1937年7月7日晚
2.地点: 北平西南卢沟桥。
3.经过: 驻屯北平南郊的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人
宛平城搜查,日方的无理要求,遭到中国驻军的拒绝。早有准备的日军悍然
炮轰我军防地。驻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抵抗。这就是“七七事
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4.影响: 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5.北平、天津失陷:日军调集大批军队,人侵中国。保卫北平的战斗异常激烈,赵登禹、佟麟阁将军壮烈殉国。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失陷。
新课讲解
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北平保卫战
新课讲解
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
“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身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应当以死报国。”
“抗日救国乃军人天职,养兵千日,报国一时,只有不怕牺牲,才能为国争光!”
第132师师长赵登禹
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的诗句描述了中国守军与侵华日军激战的情形。这首诗反映的历史事件在中国产生的影响是(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
C.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D.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C

典例分析
新课讲解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卢沟桥事变,即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故C项符合题意。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新课讲解
1.背景
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分别发表声明,抗议日本侵略,表明抗战立场,并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
新课讲解

(1)改编军队: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
(2)国共合作宣言发表: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3)形成:以国共为主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2.经过
“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表明哪一战线正式建立( )
D

典例分析
新课讲解
A.抗日统一战线 B.革命统一战线
C.民族统一战线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卢沟桥事变后,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表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故D项符合题意。
新课讲解
三、淞沪会战
1.时间:1937年8月13日
2.爆发:1937年8月,日军一名军官带兵强行闯过上海虹桥机场警戒线,被中国守军击毙。日本以此为借口,在上海挑起事端。13日,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淞沪会战爆发。
主要战役:宝山保卫战(姚子青)、四行仓库战斗(谢晋元)
新课讲解
3.概况
(1)日军先后调集约30万兵力,在飞机、坦克、火炮的掩护下,轮番向上海发动进攻。中国军队先后出动70余万兵力,一次次打退日军的进攻。
(2)姚子青率全营守卫宝山,与日军苦战3天,全营官兵壮烈牺牲。
(3)谢晋元率部坚守苏州河北岸四行仓库阵地,与日军展开血战,消灭日军200多人,后奉命撤出。
(4)8月14日,中国空军首次参战,击落3架日机,初战告捷。
4.结果:1937年11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
5.意义: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毙伤日军4万多人,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米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新课讲解
上海守军奋起抗击日军
1937年11月28日伦敦《泰晤士报》报道:“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前所未闻者.....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此报道所描述战役的意义在于( )
A.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B.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D.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D

典例分析
新课讲解
【解析】七七事变后,日本为了占领中国的经济中心,迫使国民政府投降,于1937年8月13日,发动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为保卫上海,国民政府组织了淞沪会战,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毙伤日军4万多人,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故选D项。
新课讲解
四、南京大屠杀
1.背景: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国民
政府迁往重庆,把重庆作为战时的陪都。
2.被屠杀者:
3.屠杀手段:
4.屠杀总人数:
集体枪杀、焚烧、活埋、
砍头、军犬撕咬等。
南京平民和被俘的中国士兵。
30万人以上
新课讲解
5.罪行
(1)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烧杀淫掠,无恶不作。日军占领南京后,对
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大屠杀,犯下了滔天罪行。
(2)南京的和平居民,有的被当作练习射击的靶子,有的被当作练习刺
杀的对象,有的被活埋。
(3)据战后中国南京审判日本战犯军事法庭查证,日军占领南京后,屠
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新课讲解
搞杀人比赛的野田毅和向井敏明
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国民政府所在地,屠杀中国同胞30万人以上,而现在却被日本右翼势力称之为“二十世纪最大谎言”的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 南京大屠杀 C. 卢沟桥事变 D. 旅顺大屠杀
B

典例分析
新课讲解
【解析】本题考查我们的识记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民政府所在地”是南京,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日军占领南京后,对南京人民进行血腥大屠杀,屠杀中国同胞30万人以上,故B项正确。
课堂小结
当堂小练
1. 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称赞道:“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1937年7月,在这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标志着( )
A.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B.局部性的抗日战争开始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D.抗日战争进人大反攻阶段
A
当堂小练
2.“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在卢沟桥事变中为国牺牲的将领有( )
①邓世昌 ②佟麟阁 ③赵登禹 ④王 铭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B
当堂小练
3.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关系直接影响着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在下面的国共两党关系演变的简图中,国共实现“再合作”的原因是( )
A.日本侵华加剧了民族危机
B.共产党军改编为红军内战停止
C.国民政府改组缓和了矛盾
D.东北军和八路军实现了联合 
A
当堂小练
4.右图反映了上海守军在某次会战中抵抗日寇侵略的场景,请问这次会战的积极影响是( )
A..上海免于沦陷
B.中国军队以较小的代价毙伤大量日军
C.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国人的斗志
D.空军首战告捷
C
当堂小练
5.下图所示为某纪念馆的一处展示内容,到这里参观有助于我们了解( )
A.洋务运动的艰辛 B.红军长征的历程
C.日军侵华的暴行 D.北洋军阀的残暴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