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新课导入
他,频遭贬谪,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此心安处是吾家”。
贬到杭州,他说:“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贬到黄州,他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贬到惠州,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贬到儋州,他说:“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他,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见识了人间万千丑态,却说:“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
这样描述他的一生:“载歌载舞,深得其乐”
。
学习目标
1.
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
2.
正确理解“人间如梦”的思想情绪。
3.
理解《赤壁怀古》一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4.初步了解怀古词的诗心、诗的本质。
知人论世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画家,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一生宦海沉浮,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与其父苏洵
、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就个人创作成就而言,许多人认为苏轼堪称“中国古代第一全才”。
写作背景
苏轼
21岁中进士,开始为宦生涯。北宋元丰二年(1079),苏轼43岁,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虚职)。
政治上的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
文体知识
豪放派
中国宋词风格流派之一。北宋诗文革新派作家如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都曾用“豪放”一词撰文评诗。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是苏轼。
豪放派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
解题
题目“念奴娇·赤壁怀古”包含哪些信息?
“赤壁怀古”,告诉我们这首词的主要内容是苏轼在赤壁这个地方游览的时候,触景生情,进行怀古,缅怀古人。
知识卡
念奴娇:词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等。
赤壁:此指黄州赤壁,一名“赤鼻矶”,在今湖北黄冈西。而三国古战场的赤壁,文化界认为在今湖北赤壁市蒲圻县西北。
怀古(咏史)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融合了作者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以古代遗迹为生发点,以地名或“览古”“怀古”为标题的一类诗歌。
整体感知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
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诵读诗词,注意重点字词。
1.词的上阕描绘了怎样的赤壁图景?文中用了哪些传神的词语表现出来?
上阙:写江景,联想到英雄人物——周郎(周瑜)。
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以及富有表现力的动词“穿”“拍”“卷”,多角度写景,为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的出场作了铺垫,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也体现了作者作为豪放派代表的词风。
2.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运用了哪些手法?
内容探索
词的上阙描绘了波澜壮阔,雄浑壮美的赤壁图景;
相关词语:大江东去、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千堆雪
3.面对这样的情景,苏轼想到了什么?
千古英雄人物,豪杰。
4.苏轼专门提到了谁?
周瑜
5.为何苏轼看到大江会联想到这些英雄们?大江这个意象有什么涵义?
流水象征时间流逝,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句,大河则象征历史长河滚滚而去。
1.下阕中词人从哪几个角度描写周瑜的?
下阙:描写了周瑜的形象,和自己早生华发、人生如梦的感受。
年青得意
——
意气风发
——
——
风流儒雅
——
——
自信乐观
从容破敌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
小乔初嫁
樯橹灰飞烟灭
2.围绕赤壁可怀想的人物那么多,为什么苏轼独想起“公谨”?为何要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
周瑜年仅34岁就在赤壁之战中取得胜利,成为英雄,而自己已年将半百,却被贬谪,功业无成,怎能不在感慨中生发仰慕之情呢?这正是作者一生追求理想的豪迈心情和迫切建功立业思想的表现。苏轼对周瑜的“赞扬”的同时慨叹自己。
以美女衬托英雄;着力表现周瑜风流倜傥的大将风采形象。
是倒装句,“应笑我多情”,即苏轼在人生失意、人生低潮、年华老大的时候,还怀想什么“风流人物”,太多情了。这里用自嘲方式写自己的感伤,最终发出
“人生如梦
”的感慨,以呼应首三句。英雄人物,丰功伟绩,全都是过眼烟云,稍纵即逝,也是心境旷达,潇洒酒酬月。
3.“多情应笑我”一句怎么理解?
苏轼总结自己一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45岁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59岁被贬惠州;62岁被贬儋州;66岁卒于常州。
周瑜
年龄:34
生活:幸福美满
外表:英俊儒雅
职位:东吴都督
际遇:功成名就
苏轼
年龄:47
生活:屡遭不幸
外表:早生华发
职位:团练副使
际遇:功业未就
对比
映衬
怀古伤己,仰慕英雄
4.聚焦“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思考:词人借周瑜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1)表达了作者对周瑜不朽功业的仰慕,对自己壮志难酬的哀痛。
周瑜风流倜傥,又有雄才大略,建立了盖世奇功,而苏轼的人生理想就是能建功立业,一展宏图,所以在写景、咏史之中激荡着一腔追慕英雄、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然而,追慕周瑜的英雄业绩也引发了自己的感伤。周瑜年轻有为,而自己年将半百,却贬谪黄州,功业无成,怀古思今,对比反差强烈,怎能不感慨万分?
(2)表达了作者超越无奈现实的彻悟,走出心灵困境的旷达。
苏轼游赤壁而思周瑜,肯定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壮志难酬之痛折磨着苏轼的心。但是苏轼毕竟是苏轼,面对无奈的现实,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极,他要在对历史与人生的沉思中使自己从心灵困境中突围而出。
开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句与《三国演义》的开卷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有异曲同工之妙:大江东去,岁月无情,淘空一切,无数英雄都如滚滚长江水一样一去不复返,一切如梦一般,甚至像周瑜这样建立了赫赫功业的英雄都无法摆脱宇宙自然的淘洗。那么我这样一个贬谪之人,又何必对自己的遭遇耿耿于怀,何必可笑地为“功名”二字烦恼而“早生华发”呢?既然功成名就如过眼云烟,又何必强求呢?
自然永恒而生命有限,何不寄情于明月清风,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求得心灵上的宁静,于是“一尊还酹江月”。
激昂慷慨——惆怅失意——趋于平静
情感变化:
大家读出了苏轼的悲愤之情,请带着这种悲愤,再读全诗,体味一下在悲愤背后,还蕴藏着苏轼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一)探究上阕表达的思想
东去,向东流去,象征历史洪流滚滚而去;淘尽,意为洗尽,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意思是“千古英雄都随着历史洪流流去了”。
1.请大家仔细品位首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注意动词,谈谈这句诗蕴含着哪些信息?
问题引导:
合作探究
2.追问:仅仅是英雄其人流去吗?
还有他们的功业。
3.追问:不管多么辉煌的功业,最终都随波而逝,这表现出作者什么样的价值观?
淡看功名的价值观。
小结:由此可见,在遭受到种种打击之后,苏轼已经看淡功名,产生了超脱的想法。
1.这种超脱的想法,在下阕有无体现?请大家自读下阕,寻找文本线索。
①“人生如梦”除了表达自己怀才不遇、有志难骋的悲愤之情外,也照应了上阕“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句,表现出诗人“人生无常”的领悟和对现世功名的否定。
(二)自读下阕,探究下阕表达的思想
问题引导:
②“一尊还酹江月”字面上是祭奠江月,实际上是祭奠逝去的英雄们,更是在祭奠自己的官场生涯,表现出他对官场的否定。
2.这种祭奠行为还有其他什么意味和目的?
也是一种自我慰藉
小结:祭奠江月确实是作者自我慰藉的行为,而这种行为所蕴涵的不仅仅是作者对官场的否定,更是对人世的退避。
外儒
内道
尊主忧国,渴望建功立业
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
既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又交织着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态度
正由于屡遭贬谪,苏轼忠君爱国、学优而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的的儒派价值观与人生追求无法得以实现,于是对人生产生了“空漠”之感,转而投向了释、道的怀抱以求思想上的解脱。在古今诗人中,只有陶潜最合苏轼的价值标准。苏轼一生诗词传世近3000首,其中就有124首诗为和陶诗。而与陶渊明不同的是,“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这种‘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更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是对整个人生、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
(李泽厚《美的历程》)
(三)《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公认的豪放派代表作,其“豪放”表现在哪些方面?
描绘壮丽之景
刻画豪迈之人
抒发壮志豪情
本词与《念奴娇·赤壁怀古》在情感态度上有没有相同之处?
拓展阅读
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
(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课堂小结
全词以江山之胜,英雄之业为题材,以纵横之笔将怀古、咏史、写景、抒情熔为一体,视野开阔,境界宏大,气势磅礴,格调雄浑豪迈,是豪放词的代表。
作
业
1.背诵这首词,并将描写赤壁景色的诗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扩写成一段文字,150字左右。
2.思考:苏轼遇到挫折能乐观对待,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挫折,你是如何对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