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和凝华
【学习目标】
1.借助日常生活经验和所学的知识,提出物质固态、气态直接变化的可能性。
2.通过观察“碘锤”中碘的状态变化,认识升华和凝华。
3.将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尝试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
【学习重难点】
借助日常生活经验和所学的知识,提出物质固态、气态直接变化的可能性。
【学习过程】
一、基础学习
1.物质有_____、_____、____三态,由液态和气态间的变化是_____和_____,由固态和液态间的变化是_____和_______,由此推想固态和气态间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直接发生变化。
2.如图所示,将少量的碘物质用玻璃泡密封起来,做成锤子的形状,称为碘锤。对玻璃泡微微加热,观察到玻璃泡内的空间弥漫着_____________;停止加热,观察到玻璃泡内空间的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展示的碘由固态直接变为 ______ 叫做 _______,由气态直接变为______叫做_______。
4.列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升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凝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工降雨的三种方法:一是向云层中输送冷却剂,如用飞机播撒干冰,靠干冰的_______吸收大量的热,使云层中的水蒸气_______成冰晶或_______成小水滴,形成降雨。二是向高空播撒与冰晶结构极为相似的碘化银、三氯化二铝、樟脑或酒精等药剂,作为吸附水汽、加速水蒸气_______或_______的物质,使云层中的冰晶增多、小水滴增大,形成降雨。三是用飞机在适当的云层中,直接喷直径约为0.05mm的水滴,使云层底部的小水滴相互合并、变大,形成降雨。
二、合作交流
1.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有哪些?
加热碘锤时间稍长,会有液态碘产生。
2.归纳总结课堂学习知识?
概念:升华、凝华。
规律:物质升华需要吸热,凝华则会放热。
【达标检测】
1.自然界经常发生的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早春的雨 B.初夏的雾 C.深秋的露 D.隆冬的霜
2.杯子里的水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干是_________现象;放在箱子里的樟脑丸一段时间后变小,最终消失是_________现象。
3.留心观察,生活中时刻发生着物态变化现象。以下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
A.冰箱里取出的饮料罐粘满“汗珠” B.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变小
C.冬天早晨,屋顶瓦片上积一层霜 D.敞开瓶盖,酒精逐渐减少
4.初冬季节,路边的小草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霜,来源于空气中( )
A.水蒸气的凝华 B.水蒸气的液化 C.小冰晶的熔化 D.小水滴的凝固
5.如图所示,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挂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的原因是( )
A.衣服是保暖内衣,能放出大量的热量
B.衣服上的冰吸收热量,升华为水蒸气
C.衣服上的冰吸收热量,汽化为水蒸气
D.衣服上的冰放出热量,升华为水蒸气
6.以下自然现象,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
A.用久后的白炽灯玻璃壁发黑 B.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
C.严冬铁丝网上出现针状霜花 D.初夏树叶上粘满露珠
7.寒冷的冬天,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属于升华的是( )
A.0℃冰冻衣服变干 B.窗户出现冰花
C.湖面结了层冰 D.口中呼出“白气”
8.如上图所示,图甲是长江源头 – 各拉丹冬雪山皑皑的白雪;图乙是十三陵水库,正在消融的冰凌。
(1)白雪和冰凌都是水的固态,是由水_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后,______(填写物态变化)而成的。
(2)冰凌由固态直接变成水蒸气的过程是_______过程,水蒸气从气态直接转化为雪的过程是_______过程(填写物态变化)。
9.如图所示,是小华同学组装的人工造“雪”装置。所用的器材有铁架台(底座、铁圈、铁夹、横杆)、锥形瓶、酒精灯、棉线、碘粉等。
取少量碘粉放入锥形瓶里,靠近碘粉的上方悬挂一段棉线(棉线不与碘粉接触),塞紧瓶塞。用酒精灯加热,待固态碘粉消失后,使其冷却。
(1)实验器材组装过程中,铁圈的位置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的高度固定的(选填“酒精灯”、“酒精灯及其火焰”、“锥形瓶”或“铁架台”)。
(2)用酒精灯加热过程中,观察到锥形瓶里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
(3)冷却结束后,棉线上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酒精灯加热的注意事项是:要用酒精灯的__________(选填“内焰”或“外焰”)加热。
(5)实验过程中,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和___________。
10.什么是物态变化?物态变化有哪些形式?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