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9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8-03 11:11: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使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关心国家的命运,关注世界的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例如:在最后的“启示”中,把西方文官制度的确立跟中国古代的科举制联系起来,中国古代科举制在世界政治文明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是西方文官制度的渊源,但是明清时期走向衰落,也未进行与时俱进的革新;而英国文官制度在西方政治上具有一定的开创性,并为世界其他国家所借鉴。通过中西对比,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为什么曾经一度引领世界的先进国家在后期的发展中变得默默无闻甚至落后,在深思的同时也要痛定思痛,鼓励学生在现在的学习中以及以后的工作实践中能够正视自身的不足,努力学习他人优良经验,联系自身的实际,既从个人层面上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又从国家层面上增强对中华文明成就的自豪感以及学生对当今中国制度建设与发展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⒉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在教学设计上,在体现基础性的同时,构建多视角、多类型、多层次的知识体系,例如在英国文官制度确立的背景及影响的处理上,提供相应的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等多个角度以及运用唯物史观的方法进行分析;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进一步改进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机制,将教、学、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例如:在英国文官制度确立以及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上,大多数内容都是教材上所有的,单纯让学生找出来念念毫无意义,我通过补充材料,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同时引导学生对教材以及前面所讲的内容从各个角度进行高度概括,这样既避免了照本宣科,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⒊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认清历史发展规律,对历史与现实有全面、正确的认识。例如:在英国文官制度确立的背景及过程中,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史实以外,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总结出任何制度的确立及发展都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即产生的时代性、过程的连续性、渐进性等等。
⒋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以及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增强学生的世界意识,拓宽国际视野。例如:在最后的“启示”以及课堂练习设置中,把时代的迫切需要和学生的责任感结合起来,同时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和解决问题,既要增强对中华文明成就的自豪感,又要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以增强学生对当今中国制度建设与发展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的第二部分的内容,上承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管理与监督》,尤其是在世界上具有深远影响的科举制度,是西方文官制度的渊源,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科举制度未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到明清时期走向衰落;因此,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官制度的创立为西方其他各国文官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中国近现代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借鉴。因此,本课在世界政治文明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学生,高二的学生已经适应了高中历史学习的习惯,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明确了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具备了一定程度的学习历史的价值观念、品格和能力。虽然初高中必修教材对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有了一定的学习,西方文官制度也渊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但是本课对高二的学生来讲是一个新的课题,也具有西方的近代化的特色。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主要通过多媒体补充一些史料,进行“情境—问题”的设置,并结合学生已有的世界近代史的知识来展开教学。基于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设计中注重引导学生在时空框架下认识历史,正确解释历史上政治文明的演进以及增强学生对当今中国制度建设与发展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教学目标】
1.运用时空定位及文献史料,分析英国文官制度确立的时代背景,明确英国文官制度确立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树立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意识。
2.理解“文官”的历史概念,并能对其作出解释。
3.通过了解英国文官制度确立的进程,分析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进一步认识到任何一种制度的确立和发展都具有艰巨性、连续性;并且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进行不断的改革与创新。
4.辩证分析英国文官制度双重作用,培养学生用唯物史观分析问题的能力。
5.通过学习英国文官制度及其他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认识到建立适应时代需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必要性。鼓励学生要顺应时代,增强对中华文明成就的自豪感,增强学生对当今中国制度建设与发展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英国文官制度确立的背景、特点及影响;
难点:制度的时代性、渐近性和多样性以及制度文明的世界性等。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由英国文官制度、其他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三部分内容组成。根据2017年版的高中课标要求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目标,以学生最为熟悉的“考试”作为切入点,并展示一些官员选拔考试的场景图片导入;根据课前预习西方选官制度发展的脉络,进行时空定位,引导学生得出: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近代文官制度是工业资本主义时代的产物。
本课的重点是第一部分英国文官制度。首先通过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和唯物史观核心素养目标的设置,引导学生认识到工业资本主义时代确立文官制度的必要性以及一些外在推动力和条件,并进一步得出任何制度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然后通过学生阅读教材梳理英国文官制度确立的进程,通过史料的提供,引导学生从进程中认识到英国文官制度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完善的过程。这表明,任何改革都要循序渐进的进行,制度的改革具有渐进性、长期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只有持续不断的改革,才能最终实现制度的完善发展。基于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英国文官制度的影响,尤其是英国文官制度的典范作用,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和学习,并通过提供史料开拓学生视野。
第二部分“其他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是非重点,在这里仅仅是简单介绍,通过介绍让学生明白:不同的国家,因国情不同,其文官制度既体现了对英国文官制度的传承性,即基本原则是一致的;又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使文官制度呈现了多样化、创新性的特点;并进一步通过演变的进程得出西方文官制度的渐进性、长期性、连续性等特点。这里主要是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进行归纳总结,以培养学生高度概括的能力。
最后,在“启示”里面,让学生体会中国为世界政治文明所做出的贡献,并通过学习及中西对比,能够认识到制度会随着社会变迁而变化,任何一种制度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制度,应当再坚持自身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从社会实际状况出发,互相取长补短,臻于完善;进一步明确当今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制度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对当今中国制度建设与发展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一组图片
教师:中国是考试的故乡,考试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我们一生中要经历很多考试。从古至今,国内外许多国家都有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同学们知道的有哪些呢?
学生: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近代西方的文官制度等
(教学设计意图:以学生最熟悉的考试作为切入点,让学生通过回顾及课前预习,联想到中国古代及西方近代的选官制度。)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西方的文官制度,首先我们来了解本节课的课标要求。那什么是“文官”,呢?
文官,也称公务员,一般是指经过公开考试被政府择优录用,在中央及地方行政机构中长期固定地担任文职工作并具有一定等级的工作人员。
???通过课前预习,大家知道,在中古时期,西方官员选拔的制度是“君主恩赐制”,内阁制和政党政治形成后,又出现了“政党分肥制”,到了19世纪中叶,英国最早确立了文官制度。那为什么文官制度最早在英国确立呢?《马恩选集》中说道:“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资产阶级发展的“最初的过程总是发生在英国;英国是资产阶级世界的缔造者。”下面让我们通过英国文官制度来认识西方文官制度。
一、英国文官制度
我们来看一段史料:
材料一?:政治恩赐制是中世纪及近代英国任用官员的主要方式,表现为政府官员不是通过考试,而是君主以恩赐方式将宫廷及政府官职授予其信任的贵族。……到了18世纪末,由于“恩赐制”的影响,文官系统相当紊乱:1786年,海军部财务处长官和陆军部主计处长官每年分剐花费500镑和1000镑雇人代职,官俸剩余部分留作己用。……最显荒唐的是一批领取干薪者的存在。他们虚领职衔,无所事事,按时支薪,不愁衣食,是典型的寄生者。18世纪30年代,第一任内阁首相沃波尔的儿子尚在幼年,每年即可支取400年金。至1780年,有的审计官已有三十余年没有履行职守。……19世纪中后期,议会对文官体制进行全面整顿和根本性改革,建立了近代文官制度。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史》
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文官制度确立的原因。
(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分段,分别从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学生:历史原因是旧的选官制度的弊端;现实原因是19世纪中期代议制民主制度的完善。
教师:在现实因素里,由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根本原因是什么?
学生:工业革命的进行,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教师:政治、经济因素都有了,思想因素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27第一自然段。
学生:启蒙思想的传播
(教学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时空观念及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英国文官制度确立的必要性)
教师:恰巧还有一场战争起了催化剂的作用,是什么战争呢?我们来看一段史料:
材料二???不料,一场多国战争成了文官制度改革的催化剂。这时,俄罗斯抢夺奥斯曼帝国“遗产”的战争已有一年,英国为控制地中海和加强在东方的殖民统治,正式对俄国宣战,参加克里米亚战争。战争使政府问题暴露无遗……呼吁建立廉洁高效的文官制度。???????????????????????????????????????????????????
??????????????????????????????????????????????????——阎照祥?《英国史》
学生:克里米亚战争
教师:克里米亚战争暴露了政府的腐败无能,使人们对政府官员的管理能力强烈不满,呼吁建立廉洁高效的文官制度。
??同时教材P27右侧的历史纵横也告诉我们,大学的考试和东印度公司的改革也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而这种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方式,渊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在西方倍受“君主恩赐制”和“政党分肥制”之苦的资产阶级眼里,公开考试、择优任官的中国科举制无疑是一剂良药。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什么认识呢?(引导学生把制度的产生与时代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
学生:英国文官制度是随着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不断发展的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是工业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教师: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任何制度的产生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是一定时期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
(教学设计意图:通过英国文官制度确立的背景,引导学生认识制度的产生是有一定规律的:即任何制度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
??好啦,下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27第二部分内容,找出英国文官制度确立和发展的进程。
学生:①18世纪初,为了防止国王通过任命官员干预议会活动,英国规定除了大臣以外,官员不得当选为下院议员。
②19世纪初,为了保证政府工作不受政党更替的影响,英国政府官员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务官,包括大臣和政务次官或政务秘书,他们随内阁共进退;另一类是事务官,即文官,包括常务次官直至一下的一般政府工作人员,负责具体事务,不受党派影响,长期任职。
③1855年,英国颁布法令,建立不受党派干涉的文官委员会,对被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考试。
④1870年,英国再次颁布法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文官委员会有权独立决定被录用文官的基本条件,对录用文官的制度进行完善,最终确立了文官制度。
教师:请同学们再来看一段史料:
材料三?从19世纪初英国文官任用制度的初步确立到 20世纪中期的撒切尔夫人改革,英国文官任用制度经历了一系列进程。回顾英国文官任用制度的发展的整个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它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渐进性的特点。英国文官任用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就伴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不同的时期,都有某些过时的旧制度退出历史舞台,也有某些适应形势需要的新制度产生出来。但这些变化都是徐缓渐进式的,这样,旧制度在消失之前,总有一段逐步萎缩、蜕化期,新的文官任用制度在诞生之前,也基本上都有一段逐步孕育和成长时期。这样的制度变迁,相对平稳,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社会动荡。
——范文超《英国文官任用制度变迁初探——以新制度经济学为视角》
回答:通过英国文官制度确立及发展的进程,我们得出什么认识?
学生:渐进性、长期性、艰巨性,不断走向完善。
教师:是的,英国文官制度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完善的过程。这表明,任何改革都要循序渐进的进行,制度的改革具有渐进性、长期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只有持续不断的改革,才能最终实现制度的完善发展。
(教学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从教材上认知的有关文官制度确立的进程以及史料的提供,让学生总结出:任何改革都要循序渐进的进行,制度的改革具有渐进性、长期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只有持续不断的改革,才能最终实现制度的完善发展。)
???近代文官制度形成后,几经改革修正,而日臻完善。这种制度在其长期的运转中,对于维护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利益起了重要作用,请同学们结合教材P29,讨论一下:英国文官制度的影响。(引导学生从对英国和世界两个角度进行讨论,在对英国的影响里面,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学生:对英国的影响有:⑴积极:①文官制度的建立实现了政治与管理的区分,②既维护了代议制下政党轮流执政的特点,③又保证了政府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高效性,④还能吸引大批高素质人才进入政府管理队伍,利于官员管理的法制化和专业化,提高国家治理能力⑤利于政局稳定和社会管理;⑥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等。
⑵消极:没能碰触资本主义基本制度,而且容易滋生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
教师:除了以上影响外,还有没有其它影响呢?我们继续来浏览史料:
材料四??过去的英国,女性由于面临的社会环境以及其特殊的生理结构,其地位一直不高,只要一结婚,基本上相夫教子。……没有固定收入,女性只能依靠男性来生活。通过英国文官考试,女性可以通过公开竞争考试获得文官职位,有了固定收入,这就大大提高了女性的工作热情和家庭地位,为女权主义者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曹永胜、王铮《近年来英国公务员录用制度的改革和发展》
学生:对于女性地位的提高和女权运动的兴起,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教师:很好,从整体上看,政治上的主要作用就是使代议制民主政治得到进一步完善,经济上是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英国文官制度确立以后,广大社会有志青年都想进入文官队伍,但是必须具备一定学识,不管是家庭优越的富贵子弟还是生活穷苦的普通子弟都投入到学校中,为进入文官队伍奠定了基础,这就从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英国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教学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
???在实行文官制度的资本主义国家,国家的行政权力主要掌握在代表资产阶级政党的政务官手里,他们是行政方针的决策者;而按照决定了的方针、政策去办事的事务官,只能成为资产阶级的工具。可见,西方文官制度从根本上说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一种制度。但是,它的形成和建立,部分满足了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国家机器适应和保护生产力发展的愿望,所以很快为资本主义各国所采用。因此,其世界意义是为世界其他各国文官制度的建立提供了范本和宝贵经验,为世界政治文明的继续向前发展奠定了基础。
(教学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问题)
二、其他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
教师: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在学习英国文官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实际,着手建立文官制度。由于西方各国政治、 经济、 文化背景的不同 , 其文官考试制度也有各自的特点。比如:美国则重 “专才” , 考试内容侧重专业性和实用性;德国文官考试侧兼收并蓄英、 美之长 , 注重通专结合 , 第一轮考试着重考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 , 第二轮考试着重实际运用能力;法国文官考试严格分等级 , 受行政系统的控制较大 , 与法国传统上中央集权体制有关。
三、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教材P28,讨论一下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有哪些?
学生1:基本特征是公开考试和择优录用、政治中立和工作隐名、职务常任和论功晋升。
学生2:纵观各国的文官制度,我们可以知道由于各国国情不同,西方的文官制度呈现了多样化的特点,同时在借鉴英国文官制度的基础上并结合本国国情建立了自己的文官制度,因此也体现了创新性的特点。
学生3:从各国文官制度发展的进程上看,一方面体现了文官制度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即时代性、阶段性;另一方面也体现其进程的渐近性、连续性和艰巨性。
教师:从总体上看,近代西方文官制度具有共同的特征,尽管各国都根据本国国情或多或少的进行了改良,但是英国文官制度的精髓仍然贯穿其中,本质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文官制度。
(教学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进行归纳总结)
小结:英国开创的近代西方文官制度为世界其他国家所借鉴,并结合本国国情加以创新和发展,为世界政治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任何一种制度都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延续性、传承性和创新性。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官制度还要进一步改革,并且不断走向完善。
启示:
中国最早的公务员制度具有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科举制,实施时间长达1300年。它不仅在我国古代官吏制度史上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世界官吏选拔和任用制度都具有及其重要的影响。孙中山先生曾说过:“现代欧美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习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中国学过去的。所以,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制度。”中国政治思想智慧的结晶在西方的制度发展史上发挥了自己独特的魅力。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为什么曾经一度引领世界的先进国家在后期的发展中变得默默无闻甚至落后,在深思的同时也要痛定思痛,正视自身的不足,努力学习别国的优良经验,联系中国的实际,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务员制度。?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地战略资源。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所以,在当今处于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革新的关键时期,我国公务员制度在学习优秀历史传统的前提下,既要创新也要借鉴,塑造一支与时代相适应高素质公务员队伍,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教学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中国为世界政治文明所做出的贡献,并通过学习及中西对比,能够认识到制度会随着社会变迁而变化,任何一种制度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制度,应当在坚持自身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从社会实际状况出发,互相取长补短,臻于完善;增强学生对当今中国制度建设与发展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课堂练习
材料一??天下之治乱在乎用人之当否。所用贤,则纲纪整饬,法度修明,曾乱世亦可以为治;所用非贤,则纲纪倒置,法度废弛,虽平世亦可以治乱。从古至今,未闻费有用之财,养无用之人,啖之以利而求其不作乱者。
????????????????????????????????????????——郭嵩焘日记(一)
材料二??郭嵩焘在日记(一)中评述中国古代科举制:“朝廷总不务考求是非。其所用,虽人知不肖,无如何也。其所不用,虽人知其贤,无何如也。即有言者,不为之动。此古未有之朝局也。”
材料三???郭嵩焘在日记(三)中评述西方文官制度:“其君民上下相与考求如此,是以所用必当其才,而无敢以私意援引,此西洋各国之所以日趋强盛也。”
围绕材料并结合中外知识,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评分标准:
分值 要求
一等 (9—12分) 所拟论题必须体现材料信息内涵;有观点、立场,而非泛泛的陈述或不完整的句子;符合唯物史观。
如“正确评价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正确评价西方的文官制度”、“以唯物史观看待中西方文官制度”等。(3分)
二等 (4—8分) 所拟论题有观点、立场;论题明确,符合唯物史观。(1—2分)
仅从某一个角度论证,论据论证论点合理;阐述时代背景准确,运用史实正确;整体逻辑清晰,表述准确。(3—6分)
三等(0—3分) 所属论题不能体现材料信息内涵,或指向不明确,或不符合唯物史观。(0分)
论证角度与论题不符,或论据不能论证论点;运用史实存在错误;结论错误;没有逻辑性,表述不准确。(0—3分)
【教学评价设计】
?水平1:能够认识到西方文官制度的确立是一定时代的产物,是工业资本主义时代的产物。能辨识材料中的时间与空间表达方式;在叙述英国文官制度的确立时,能够运用恰当的时间和空间表达方式。在解答问题时,能够依据史料尝试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能够理解西方文官制度的不同特点,并同世界近代史呢知识建立联系。能够辨别教学中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历史解释,比如,公开考试、择优录用、长期固定等。能够将这些历史解释与自己的课前认识相比较;能够对西方的政务官与事务官的区别加以分析。能够表现出对西方文官制度进步的认同和欣赏,认识本课的学习价值。
水平2:能够认识到西方文官制度的确立是一定时代的产物,是工业资本主义时代的产物。能够利用材料对西方文官制度加以描述;能够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西方文官制度确立的重要性;能够认识文献资料所具有的价值;在论述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尝试运用材料作为证据论证自己的观点。比如能认识到出西方文官制度是渊源于中国的科举制度。在对材料的解读中,依据西方工业资本主义时代的特点及原有选官制度的弊端设身处地理解文官制度确立的必要性;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认识西方文官制度确立的必要性。能够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并使用相关历史术语,对英国文官制度确立的原因、特点等问题提出自己的解释,并能够在叙述中将史实陈述与历史解释结合起来。能够通过本课学习,增强对中华文明成就的自豪感,增强学生对当今中国制度建设与发展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促进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水平3:能够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来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及其意义。能够把握相关史事的时间、空间联系,并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术语对较长时间段的史事加以描述和概括。比如,中古时期代表专制君主利益的“恩赐官职制”、资产阶级革命后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党分肥制”,至工业革命后代表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文官制度的确立的必要性。能够利用不同类型史料的长处,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互证,形成对该问题更全面、丰富的解释。能够分辨材料中对西方文官制度的不同历史解释;尝试多方面说明导致这些不同解释的原因并加以评析。比如,英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伤亡惨重,这与英国政府机构混乱、官员昏庸无能有关。而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在西方倍受“君主恩赐制”和“政党分肥制”之苦的资产阶级眼里,公开考试、择优任官的中国科举制无疑是一剂良药。能够判明中西选官制度中的价值取向,增强对世界文明交融的认同感,正确对待中西文明之间的交流。
水平4:能够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来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及其意义。在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分析过程中,能将其置于具体的时空架下;能够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其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在此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比如,英国文官制度是随着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不断发展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东印度公司的改革以及大学的考试为英国文官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等。在对西方选官制度制度的问题进行探讨的过程中,能够恰当地运用材料做出自己对所探究问题的论述;能够辨识历史文本作者的原意,并能将这种理解在自己的历史叙述中表现出来。比如,在课堂练习的设置中,郭嵩焘明显带有完全肯定西方文官制度而否定中国科举制度的主观色彩。能够在尽可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阐述以往的观点或提出新的解释。比如,从旧的选官制度到文官制度的确立,能作出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进一步完善;从文官制度选拔的主要特点能作出西方文化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等。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对中西选官制度的反思,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更全面、客观地认识现实社会问题;能够在对历史的叙述中体现出正确的历史观。?
【板书设计】
英国文官制度
其他西方各国的文官制度??????
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
【教学反思】
优点:首先理清教学思路,整合教材,定位重难点;然后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等历史核心素养目标贯穿其中。因为本节课对于学生来说是新的课题,在教学设计中注重让学生能通过学习能够亲近历史,即通过课前预习,以网络、书报等方式查阅相关资料;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提供大量史料拓展学生视野,并设置层层设问和探究活动,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然后通过中西联系,既增强学生对中华文明成就的自豪感,同时又有时代的使命感,鼓励学生顺应时代,增强学生对当今中国制度建设与发展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最后在课堂练习的设置中,以唯物史观看待中西选官制度,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不足之处:与本课相关的图片及视频资料相对较少,所以在教学设计中主要是通过文献史料和问题的设置为主要方式,整体形式不太多样化,使学生会感到些枯燥。所以,在以后的教学实践和学习中,还需要探索一些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法来弥补史料多样化方面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