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教学设计
l教学理念
历史学是在一定历史观指导下叙述和阐释人类历史进程及其规律的学料。探寻历史真相,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历史规律,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是历史学的重要社会功能。
1.以立德树人为历史课程的根本任务
历史课程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教育理念,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使历史教育成为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发挥历史课程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使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关心国家的命运,关注世界的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
历史课程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人类历史发展进行科学的闸释,将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要引领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认清历史发展规律,增强历史使命感,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同时增强世界意识,拓宽国际视野。
3.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
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l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
选择性必修教材模块II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要求从经济与社会生活的角度,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充分认识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共六个专题,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一种递进与拓展。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劳作与经济活动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了解自古以来中外不同人群的生产活动、经济活动和日常生活方式的变迁,将有利于学生认识经济与社会、经济与生活的互动关系,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认识。
本课是选择性必修教材模块II《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一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在内容编排上可以体现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农业的产生发展及影响,从纵向介绍农业的发展历程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二是从横向介绍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认识经济与社会生活是一个逐步发展、不断进步的过程。
本课的教学内容,突出体现了人类历史文明的多元特点,各地区物质文明的发展并不是同步的和统一的,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地理条件、历史因素、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差异,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各具特色,也对世界各地的社会生活产生巨大影响。
l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是六选三选学历史的学生,因为在高一已经学习了《中外历史纲要》,所以学生对于本学科的历史史实有一定的了解,且历史学科素养较高,很多学生有较强的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但对历史发展本质性、规律性的内容认识不够,因此教学中要着重于历史现象本质的分析和规律性认识的总结。但是本课内容属于远古历史,且专业性较强,所以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结合本课教学内容我着重在教师的引导下下功夫,让学生通过问题引领,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学习,促进学生对历史的深度思考,同时遵循课标的要求力争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l课程标准
知道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及意义;知道古代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l教学目标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目标是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1.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包括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2.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
?3.知道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
4.在树立正确历史观基础上,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和正确的国家观;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树立正确的文化观。
l教学重难点分析
农业的出现,在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农业的起源问题,是考古学研究中的重大课题之一,为愈来愈多的考古学家所关注。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同自然资源、地理环境、气候等自然条件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并且,农业出现之后,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今天来研究这个问题,就必须从各个领域进行探索,不仅涉及到考古学、社会人类学、经济学、宗教等人文科学,而且涉及到地理学、生态学、医学、科学技术等领域。
重点:知道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及意义;知道古代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难点:内容涉及到考古学等高端技术领域,且时间跨度过大,对于学生理解和知识的掌握更难落实。
l教学设计思路
本册教科书采用专题的形式编排,围绕主题将中外历史贯通,研究,体现了“大历史”的视野,有利于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展开。在内容的选取上增加了时代性、生活化的学习内容,同时遵循课标的要求能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依据本节课的教材内容《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围绕第一目“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和第二目“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展开教学,从而认识经济与社会生活是一个逐步发展、不断进步的过程,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各地区物质文明的发展并不是同步的和统一的,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地理条件、历史因素、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差异,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各具特色,也对世界各地的社会生活产生巨大影响。最后达到理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认识到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并能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总体设计要求遵循课标,在内容的选取上要注重与高一内容的衔接,并积极落实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具体本课的三目内容我做了微调,把第二目调整到第三目学习,把第三目提到第二目处理,原因如下:由于第一目讲完后,指出由采集渔猎到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既是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的转变。而第三目开篇第一段即是“农业和畜牧业产生以后,男子开始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妇女以家务劳动和家庭副业为主,女子在农业生产中逐渐退居从属地位。”正好与第一目吻合。接着讲授,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阶级产生,国家也随之诞生。这说明生产关系的变化,最后的落脚点应是原始社会逐渐瓦解,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社会——奴隶社会产生。这样和第二目“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中的各地文明产生的学习衔接起来也比较顺畅。
l教学方法
总体遵循高中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和历史学科教学规律,由浅入深,从历史现象出发,在形象感知的前提下,探寻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对历史的深度认识。因此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启发式教学,以问题导学的方式逐步推进,把教学引向深入,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提供史料,让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学习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必备能力,切实做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
l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小麦、水稻、玉米三张图片,让学生回答。
教师讲述:
这是支撑世界最早期文明的三种食物,小麦、稻米和玉米,它们提供人类所耗费的大部分热量,直到今天,依然是人类存在的基础。
食物的作用就是让人如何活着并活得更好,这是个永远的主题,在人类历史中,食物一直是重大变革的始作俑者:从人类进化、族群形成、母系到父系、婚姻、战争等等。所以,食物才是人类历史的推动力。
在迈向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人类的先祖是如何从坐享大自然恩赐的食物采集者转变为日益摆脱大自然束缚、掌握自己命运的食物生产者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到远古时期,感受先人的生产生活!
板书课题,展示课标
教师设问:
远古时期人类的生产生活状况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一段内容,思考这个问题:远古时期人类的生产生活情况如何?
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教师巡视学生阅读教材内容,两分钟后,找学生回答这个问题:复述远古时期人类的生产生活情况。
学生回答:
学生一:他们从事渔猎和采集,在一定范围内过着迁徙的生活。
学生二:他们使用木、骨和石等材料制作的工具从事渔猎和采集,生活在旧石器时代。
学生三:由于生产力十分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过群居生活。
学生四:女性除生育和抚养后代外,还负责采集大部分食物,在生产中居主导地位,属于母系氏族社会。
教师总结:
早期的人类全都是狩猎者,靠在荒野中猎捕动物、采集植物为生,他们在一定范围内过着迁徙的生活。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观察和熟悉了某些动植物的生长规律,慢慢懂得了如何栽培作物、驯化动物。
教师设问:
那么,什么时间原始的农耕和畜牧出现呢?
学生回答:大约1万年前。
教师设问:
好!请同学们继续阅读第一目内容(教材第三至第四页),说出世界范围内较早出现原始农业、畜牧业的地区及种类,并思考,农业的出现有何意义?
?????教师巡视学生阅读教材内容,五分钟后,找学生回答这个问题。
教师讲述: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差异,农牧在世界的好几个不同的地区出现,彼此并无关联。考古资料显示,世界上主要的早期农耕中心有三个地区,同学们一起说,是哪三个地区?
学生回答:东亚、西亚、中美洲。
教师讲述:
农业生活是人类的文明根基。人改造自然,让天然的食物、动物不断驯化为人类所用。下面,同学们参照地图和课文内容完成表格,在阅读中注意在课文中标记一下。
教师巡视学生阅读教材内容,两分钟后,找学生回答,完成表格。
学生回答:…………
教师展示表格
教师讲述:
?新石器时代,人类发明了农业、畜牧业。农业的产生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上的第一次革命。这场革命被称为农业革命或新石器革命。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革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出示材料:
材料一???据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推断,从旧石器时代早期到旧石器时代中期,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不足0.001%;而进入原始农业社会以后,即从公元前9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已提高到0.03%,与采集和渔猎时期相比高出30倍。
请分析进入农业社会后世界人口的年增长率大幅度提高的原因。
学生阅读材料,思考后回答。
学生回答:农业、畜牧业的产生,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增长。
教师总结:
农业、畜牧业的产生,使人类的经济以旧石器时代以采集、狩猎为基础的攫取性经济转变为以农业、畜牧业为基础的生产性经济。农业生产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增长。
教师设问:
那么,农业的出现还有什么意义呢? 请同学们结合本目最后三段内容来归纳概括。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回答。
学生回答:
…………………………
教师总结:
农业出现的意义:
1、农业的出现加速了人口增长。
2、农业的出现促进了人类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
①人类开始定居生活,并逐渐形成聚落。
②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
③原始音乐、文学、宗教获得发展。
3、农业的出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①天文历法获得发展
②数学和其他相关学科也逐渐发展起来。
两分钟识记,教师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教师过渡:
在食物生产出现以前,人类与其他动物一样,都从自然中攫取食物,对自然状态并没有多少改变。而食物生产导致了社会分工形态的变化,为阶级产生奠定了基础,铺平了向国家发展的道路。
——史密斯《农业起源与人类历史——食物生产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6页第三目内容,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思考国家是如何产生的?请你用图示展示一下。
二、生产关系的变化
教师巡视学生阅读教材内容,观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情况,五分钟后,找学生到黑板前用图示展示国家产生过程。
教师展示国家产生示意图
教师总结:
随着农耕和畜牧的出现,生产力发展了,有了剩余产品,私有制的出现,阶级产生,国家也随之诞生。至此,原始社会逐渐瓦解,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社会——奴隶社会产生。
出示材料:
材料二???除了自由人和奴隶之间的差别以外,又出现了富人和穷人间的差别,——随着新的分工,社会又有了新的阶级划分。各个家庭首长之间的财产差别,炸毁了各地仍然保存着的旧的共产制家庭公社;同时也炸毁了在这种公社范围内进行的共同耕作制。耕地起初是暂时地、后来便永久地分配给各个家庭使用,它向完全的私有财产的过渡,是逐渐完成的,…………
————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思考:
恩格斯这段话描述的是什么?发生在哪个时期?
学生阅读材料,思考后回答。
学生回答: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阶级产生,国家也随之诞生。
教师总结: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历史唯物主义亦称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哲学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唯物史观指出: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社会。
教师过渡:
国家产生,人类也由此迈入了“文明的门槛”。无论中国还是世界其他地区的古代文明,主要都是建立在农业经济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农业成为整个古代社会的决定性生产部门。请阅读教材第二目内容,归纳各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情况。
三、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出示表格,请同学们完成。
教师巡视学生阅读教材内容,五分钟后,找学生填写表格。
教师讲述:
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都彰显着创造之美。远古时代人类受自然环境的影响非常明显,古代文明也往往是在某些特定地理条件下形成的,但随着农业的出现,土地成为重要的资源,人口的增长需要更多的食物供应,这时土地的开发与利用尤显突出,因为,水利灌溉的完善会带来更高的农业产出。纵观古代文明地区,我们看到, 他们都有不同形式的对水的治理。因此,各地区的统治者都将修建水利工程作为发展农业的头等大事,将灌溉系统的开凿、疏浚、维护作为主要工作之一。
得出:占有土地,重视灌溉是各地文明的共同特点。
埃及的尼罗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欧洲南部的爱琴地区,印度河流域,中国的黄河流域,中美洲的墨西哥、危地马拉等地,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区,是人类最早创造文明的地区。由于各地发展情况不尽一致,人类进入文明的时间也有先后之差。埃及和两河流域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即跨入文明,中国、印度和欧洲的爱琴地区稍晚一点,大约在公元前2500——前2000年进入文明,中南美洲则更晚一些,约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进入文明。
——齐世荣总主编,杨共乐、彭小瑜主编:《世界史》
教师讲述:
这段材料指出文明的起源地不止四个,而是七个,也就是说,地域上不仅仅指亚非,还应该包括欧洲和美洲地区。
合作探究:阅读下段材料,
材料三???中国与西欧以不同的自然、经济条件为背景,走上了不同的技术路线:西欧普遍实行休闲农作制,中国则发展了较为集约化的土地连种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精耕细作的农业经济。
——卢峰《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
请小组合作探究,结合高一学习的《中外历史纲要》有关东西方早期文明建立的相关历史知识,试对比分析中西方农业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
提示:可从东西方古代食物生产的差异来对比分析,①东西方农业耕作技术的差异②东西方农业中种植与畜牧的比重差异以及带来的饮食文化差异。
学生回答:
①东西方农业耕作技术的差异
农业结构问题,中国采取的是以复种连作制为主的种植农业,西欧采取的是以轮作制为主的农牧混合农业,休耕和收获后的土地一般用作牧场。
②东西方农业中种植与畜牧的比重差异
中国是“主谷式”农业(先农后牧),农桑结合是中国农业结构的主要特征。
西方是“谷草式”农业(农牧并重),农牧并举则是西方农业结构的主要特征。
中国人的食物是以植物性的饭菜为主,从饮食的原料结构来看是素食结构,粮食占主导地位(主食是豆类和谷物),肉食在其中占的比重少之又少,且主要是鸡和猪肉;从饮食的成品结构来看,是饭与菜相结合的结构,饭是主,菜是辅。
西方人的食物结构中肉奶的含量较高,肉类一直是大宗食品,除谷物外,牛乳、乳酪、黄油也是必需品。
教师总结:
中国古代的精耕细作原则体现在选种、耕地、施肥、中耕、灌溉、农作制等多个方面,正是这种耕作技术造就了中国古代十分发达的农业生产,为食物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使中国古代农业长期领先于世界。
当然,无论中国还是世界其他地区的古代文明,主要都是建立在农业经济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农业成为整个古代社会的决定性生产部门。
可以说,没有农业就不会有后来的“城市革命”和“工业革命”。
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第一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出示材料: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多种宗教。不同历史和国情,不同民族和习俗,孕育了不同文明,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
教师升华:
正如2019年5月15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中强调的一样:
各种文明本没有冲突,只是要有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我们既要让本国文明充满勃勃生机,又要为他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就让我们:坚持交流互鉴,共同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美好和谐的世界!
l教学评价设计
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不能凭空形成,也不能只靠灌输形成。只有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在做中学,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认识历史的过程中联系和运用知识,掌握探究历史的方法和技能,逐步学会全面、发展、辩证、客观地看待和论证历史问题,才能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提升和发展。
本课主要以学生复述远古时期人类的生产生活情况和表格归纳“东亚、西亚、中美洲驯化的农作物和家畜”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两个知识点的方式来提升学生能力。最后问题的设计是让同学们小组合作探究,结合高一学习的《中外历史纲要》有关东西方早期文明建立的相关历史知识,对比分析中西方农业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从而认识到中国古代农业长期领先于世界,进而提升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增强热爱祖国的意识。同时通过学习“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树立正确的文化观。
l板书设计
????????????????第一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1、远古时期人类的生产生活状况
2、东亚、西亚、中美洲驯化的农作物和家畜
3、农业革命的意义
二、生产关系的变化
1、国家产生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唯物史观)
三、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1、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
2、不同地区的社会生活
l教学反思
由于课程内容非常新颖,涵盖中外、史前、古代等相关知识,太过庞杂,就本课内容而言,大多是知识的堆积,所以给教师以很大的考验,讲授起来有一定难度,对于学生的理解和知识掌握更难,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加大对史前、古代历史知识的学习,通过阅读扩大自己的历史视野,启迪历史思维,从而更好地应对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