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二单元
古诗词三首——清平乐 村居
清平乐 村居
回首页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
城(今属山东济南)人。21岁抗金义军,曾任耿京
军的掌书记,不久投归南宋。历任江阴签判,建康
通判,江西提点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湖南、
江西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关
方略,均未被采纳。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
有爱国热情。本课所选《清平乐·村居》就是作者晚
年遭受议和派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归隐江西上
饶地区闲居农村时所写的。
回首页
词
文体名称,诗歌的一种。古代的词,都合乐歌
唱,故唐、五代时多称为“曲”、“杂曲”或“曲子词”。
词体萌芽于隋唐之际,形成于唐代,盛等于宋代。
句子长短不一,故也称长短句。词的曲调名称即词
牌。本词的“清平乐”即为词牌名,又名“忆萝月”、
“醉东风”等。双调46字,上阕(片)押仄韵,下阕
(片)押平韵,亦有全押仄韵的。“村居”是词的题目,
与内容有关。
回首页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 村居
后 退
回首页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茅檐:茅草盖的屋子。
译义:一所低小的茅屋,紧靠着一条流水潺潺、清澈见底的小溪,
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
赏析:
“茅檐”交代了地点,“溪上青青草”交代了时间在暮春初夏。短短两句把农村景色的清新美丽给表现出来:一座又低又小的茅屋,屋子附近一条清澈的小溪,溪边的草儿一片青青之色。
回首页
后 退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译义:带着酒意操着吴语两人谈得很亲热,是哪一家的白发夫妻二老。
醉:带着酒意。
相媚好:表示两人很亲热的
意思。
翁媪:老年男子和老年妇女,
这里指一对老年夫妻。
赏析: 先闻其声,再见其人。茅屋前一对老夫妇,他们大概是喝了一些酒,脸上红
扑扑的,一副微醉的样子,正操着乡音在高兴地聊天。白发翁媪,不知谁家?这里
设一问语,便觉声情摇曳,意趣平添。
回首页
后 退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译义:大儿子在河东豆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
锄豆:把豆地里的杂草用
锄头除掉。
赏析: 这里,词人善于抓住切合人物年龄、身份的特征,用寥寥数语,活灵活现
地描绘出人物的神情意态。“大儿”锄豆,俨然一位懂事的大哥哥;“中儿”织鸡笼,
正认真地学哥哥做事。
回首页
后 退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译义:最喜欢的是顽皮的小儿子,在河边伏着剥莲蓬取莲子(吃)。
卧剥:身体伏着剥东西。
无赖:顽皮。
赏析:这里,词人善于抓住切合人物年龄、身份的特征,用寥寥数语,活灵活现地
描绘出人物的神情意态。只是那“小儿”顽皮好玩,在两个哥哥劳动的时候,躲在一
旁,剥着莲蓬吃莲子。一个“卧”字传神地写出“小儿”活泼天真的面貌形态,情趣盎
然,读之便感到那顽皮小儿瞒人的举动,天真的心思实在逗人喜爱。
回首页
根据左边的图画,尝试背诵《清平乐 村居》,并说一说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1. 唱一唱农村的美好生活。
2.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诗或词编成连环画。
3. 把这首词及一些描写农村生活的诗词背
诵下来。
课外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