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精神的三间小屋课件(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9精神的三间小屋课件(1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04 14:03: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 精神的三间小屋
第二单元 展现思想风采
1 学习目标 2 走近作者
3 字词梳理 4 精读细研
5 疑难探究 6 主旨归纳
7 写作特色 8 课后作业


CONTENTS
1.理解“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深刻内涵及关系。(重点)
2.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心灵,提升精神境界。
3.体会本文“大中求小,以小见大”的精妙构思。(重点)
4.品味本文具有独特美学风范的语言。(难点)
学习目标
毕淑敏,祖籍山东。历任卫生员,军医,1980年转业回北京。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作品主要有中、短篇小说集《女人之约》《昆仑殇》《预约死亡》,散文集《素面朝天》《提醒幸福》《保持惊奇》,等等。
走近作者
憎恶 ? 游弋
俯拾 即是?
灼晃? 附着
赘?
zēng wù

jí?
huǎng
fù zhuó
zhuì?
fǔ shí
【鸠占鹊巢】?
【李代桃僵】?
比喻强占别人的房屋、土地、产业等。本文指事业以外的赘生物占据了事业。
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文中指事业因事业之外的赘生物而不得发展或荒废。?
字词梳理
词语解释
a、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与恨。?
b、第二间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
c、第三间安放我们的自身。?
1.作者说的是哪三间精神的小屋呢?
精读细研
第1-3段:是全文的引子,表达了作者对两句名言的感慨与思考。引出对精神空间的理解。?
第4-6段:由身体活动的空间引出人心灵活动的空间的思考。
2.第1~6段写的是什么?与后文写的精神的三间小屋有什么关联??
精读细研
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与恨。作者首先选用两组带有对立情感的排比句,说明这种对比鲜明的爱和恨会将小屋挤得满满的,接着又用了几个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人生爱恨交织的经历。接下来用一个假设句,告诉人们精神的小屋应多装爱。充分体现了作者如大地、海洋、天空般深广的胸怀。?
3.第一间精神小屋是什么样的?作者是怎样写的??
精读细研
4.分析“假若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像一座金色池塘,有红色的鲤鱼游弋”的表达效果。
?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有爱的小屋比作金色的池塘,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屋的美好,幸福。
作者先列出一组庞大的数字,给人们一个对事业的时间概念。揭示出一个道理:不要小看人们所从事的事业对人产生的深远影响。并告诫人们适合自己的事业要自己寻找,只有规划好自己的事业,才能使事业和人生相得益彰。?
5.第二间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作者是怎样描述的??
精读细研
6.分析“否则,鸠占鹊巢,李代桃僵,那屋内必是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的含义。?

如果事业以外的赘生物占据了事业的位置,或者事业为其他方面所替代,家必定不会稳定安宁。
?? 作者首先运用一个疑问句引出下文;然后指出我们对自身内心的关注嫉妒缺乏;发挥想象,写没有关注自身内心的严重的严重后果,从而再次告诫我们:要建造好安放自身的小屋,要关注自身,不能迷失了自我。
7.作者对“安放我们自身”的第三间精神小屋是如何进行描写的?
精读细研
1.有人认为三间小屋之间是并行平列关系,你同意吗?
同意。情感、事业、自身是密不可分的。爱恨之情,是精神的原动力,“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 和月”的岳飞,“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以及“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都是在爱国情感驱使下完成宏图伟业,实现人生价值的。所以情感是精神的基石,事业是精神的支撑,自身则是精神的栖息地。“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为了真理而献出生命的布鲁诺都开辟了自己的精神圣地,让自己的精神小屋金光闪闪,彪炳千古。
疑难探究
2.精神的小屋“三间”足矣,房屋的空间,虽“小”足矣。可作者在文章开头却说“人有一颗大心”、“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这里的“小屋”与“大心”矛盾吗?而文章结尾又说“把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就能矗立我们的精神大厦”这又该如何理解呢?谈一谈你的看法。
人类情感丰富多彩,事业五色斑斓,对自身的认识也是逐渐拨云见日的,房屋虽“小”,可盛放的宝物却是无法用数字来计算的,作者是借几间小屋使大心具体化、形象化,这样大中求小,衬托呼应,既是作者行文的机智,更是作者谦逊人格的体现。三间小屋组成了作者辽阔的精神世界,如果人人都能像毕淑敏那样建造好自己的精神小屋,间间累积势必会矗起一幢民族的精神大厦!
疑难探究
这是一篇融议论、描写、抒情于一体的说理性散文。文章以三间小屋为载体,阐述了精神追求的内涵及其意义,激励人们关注自我心灵,提升精神境界,从而使人格得到升华。
主旨归纳
1.巧用修辞,用语形象。
作者运用了大量比喻的修辞手法,如“你的一生,经历过的所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仿佛以木石制作的古老乐器,铺陈在精神小屋的几案上,一任岁月飘逝,在某一个金戈铁马之夜,它们会无师自通,与天地呼应,铮铮作响”。这些比喻大大增强了材料的形象性,使所阐述的道理更加真实可感。
写作特色
2.运用对比,论述充分。
作者善于运用对比来突出观点,在阐述精神的三间小屋的内涵时,表现得尤为突出。写第三间小屋,用比喻的方式进行对比,如“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他人思想汽车驰骋的高速公路,却不给自己的思维留下一条细细的羊肠小道;我们把自己的头脑变成搜罗最新信息和网络八面来风的集装箱,却不给自己的发现留下一个小小的储藏盒”。这些对比,充分展现出问题的正反两面,强化了对精神的三间小屋内涵的阐释,使人印象深刻。
写作特色
3.写作视角新颖独特。
本文独辟蹊径,以一般家庭住上三居室就算小康生活的现象来比照心灵空间,提出了要“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的观点,具体阐述了“容心之所”要盛放“爱恨”“事业”“自身”,以建设美观结实、储物丰富的精神世界,并激励人们开拓更加广袤的精神空间。作者从这样一个独特的视角阐述精神追求的内涵及意义,既贴近生活,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又令人耳目一新。
写作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