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丁香结(同步课件+练习)(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2丁香结(同步课件+练习)(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03 15:05:30

文档简介

杭州慕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www.moocun.com)
新编人教版语文六上1.2.2丁香结
选择题
1. 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
本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拟人
B.比喻
C.排比
D.借代
2.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本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拟人
比喻
排比
夸张
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
本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拟人
B.比喻
C.引用
D.夸张
4.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
本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拟人
B.比喻
C.排比
D.夸张
判断题
作者实写丁香花的形象,虚写寄托于丁香花的理念、志趣,创造出了一个深远的意境。( )
6.本文以丁香结象征生活中解不开的愁怨。( )
7.本文以细腻的笔调,描写出一个色彩绚丽的丁香花的形象。( )
8.“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是对全文的总结。( )
9.“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这两句诗写的都是离愁,诗歌萦绕着含愁不解的气息,情致婉转。
10.本文通过写丁香的美并回忆了古人的词句,感叹如果人生没有任何困难将会更加美好。
答案解析
选择题
D
考点:正确理解文章使用的修辞手法。 解析:“莹白”是以颜色指代丁香花。
2. A
考点:正确理解文章使用的修辞手法。 解析:“从墙上窥着行人”窥字把丁香花拟人化了。
3.C
考点:正确理解文章使用的修辞手法。 解析:引用古人关于丁香花的诗句。
4. B
考点:正确理解文章使用的修辞手法。 解析:“如同印象派的画”把丁香花比作印象派的画。
判断题
T
考点: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解析:作者实写丁香花的形象,虚写寄托于丁香花的理念、志趣,创造出了一个深远的意境。
T
考点: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解析:丁香结自古以来就是愁怨的象征。本文以丁香结象征生活中解不开的愁怨。
F
考点: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解析:本文以细腻的笔调,描写出一个洁白耀眼的丁香花的形象。
8. T
考点: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解析:“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是对全文的总结。
9. T
考点: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解析:“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这两句诗写的都是离愁,诗歌萦绕着含愁不解的气息,情致婉转。
10. F
考点:正确理解文章主旨。 解析:本文通过写丁香的美并回忆了古人的词句,感叹如果人生没有任何困难反而平淡无味,表达了作者从容、豁达、积极的人生态度。(共24张PPT)
丁香结
丁香结
课程编号:TS1912010101R61010202MQ
【慕联教育同步课程】
新编人教版小学语文
授课:思齐老师
目录
赏析句段
把握主旨
课堂拓展
01
02
03
CONTENTS
赏析句段
01
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窥”字用得好吗?
优美句段
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优美句段
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小花比喻成星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丁香花小巧、繁密、耀眼的特点。
用“窥”“探”赋予丁香花人的情态,使丁香花显得更加俏皮活泼,生机勃勃。
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
“积雪”是指什么?
优美句段
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
这里的“积雪”指的是丁香花,作者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白色的丁香花缀满枝头,与“积雪”非常相似。用“积雪”指白丁香,不仅赞美丁香花的洁白,而且赞美它花多而且纯净。
优美句段
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
引用:写作中引用现成的话,如诗句、格言、成语等,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修辞方法。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优美句段
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
作者引用关于丁香结的诗句,丰富了丁香结的内涵,印证在古诗文中“丁香结”的形象确与“愁”分不开,同时为后文一反古人寄托在丁香结上的情感,开拓“丁香结”的新境界做铺垫,表达了作者寄托于丁香的理念和志趣。
优美句段
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
雨中丁香具有什么特点?
格外妩媚
优美句段
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把紫色的丁香花比作印象派的画
优美句段
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文中用“莹白”代指丁香,能够更鲜明直观地突出丁香的特点。
优美句段
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为什么说“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雨中的丁香呈现出与平时不一样的景象,雨中的丁香线条模糊,颜色交融柔和,给人一种梦幻、迷离、朦胧的感觉。描写中有意境,描写中有画面。十分打动人心。
优美句段
把握主旨
02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
主旨概括
这个反问句是作者对全文的总结。
生活给了我们丁香的芬芳,同时也给了我们幽怨的“丁香结”,很多棘手的问题、烦恼、忧愁,在作者眼中是一种常态。这个反问句,表现了她从容、豁达、积极的人生态度。
丁香结引发了作者对人生怎样的思考?
主旨概括
丁香结如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作者认为,人生虽然总会遇到许多的问题,令人烦忧,但是如果没有这些问题,人生也少了许多的滋味。
课堂扩展
03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阅读链接
芭蕉的蕉心尚未展开,丁香的花蕾丛生如结;同是春风吹拂,而二人异地同心。都在为不得与对方相会而愁苦。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阅读链接
信使不曾捎来远方的行人的音讯,雨中的丁香花使我想起凝结的忧愁。
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
阅读链接
寒霜挂满了深秋时节的树,愁肠百结如同那苦涩的丁香结。
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
阅读链接
如若谁能够发现并且解开丁香心中的那个结,他必然放纵地释放自己的情怀、自己的才能,飘香万里。
竹——虚心有节,象征谦虚礼让、气节高尚
梅——迎春怒放,象征不畏严寒、纯洁坚贞
兰——居静而芳,象征高峰脱俗、友爱情深
菊——傲霜而立,象征离尘隐居、临危不屈
松柏——苍劲耐寒,象征坚贞不渝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廉洁朴素
植物的象征意义
课外拓展
学习小结
赏析了优美句段
了解了文章主旨
进行了问题探究和知识拓展
SEE YOU
慕联提示
亲爱的同学,课后记得做一下习题测试,达到90分以上,说明你对这节课掌握得非常棒!有关情况也会记录在你的学习记录上,亲爱的同学,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