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慕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www.moocun.com)
新编人教版语文六上2.5.2七律长征
选择题
1.总领全诗,表达中心思想的诗句是(
)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钱索寒。
D.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对这两句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水流拍击着两岸高耸入云的山崖,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给人温暖的感觉。
“暖”字暗示红军战士巧渡金沙江后的心情;从“寒”字可以体会到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C.
这两句诗写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两次典型战役: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
3.“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对这两句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B.
这两句诗承接首联“万水千山只等闲”中的“万水”两个字,直言环境恶劣。
C.
这两句诗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表现了红军藐视困难的英雄气概和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写的是长征途中的哪两个事件(
)
爬雪山、过草地
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
爬雪山、四渡赤水
D.强渡大渡河、过草地
5.(多选)“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使用的修辞手法有( )
比喻
拟人
夸张
反复
6.(多选)这首诗体现了红军战士(
)
A.藐视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豪迈气概
B.自高自大,自以为了不起
C.本领高,没有困难能难得住他们
D.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诗的首联总领下文,把红军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矗立在读者面前。
诗的颔联描写红军翻山越岭,用“腾细浪”和“走泥丸”两个及其生动的比喻,把中国工农红军蔑视一切艰难险阻,敢于征服困难、压倒敌人的伟大气魄鲜明地烘托出来了。
诗的颈联描写红军渡江涉水,紧扣“万水”来写。一个“暖”字,一个“寒字”巧妙地交代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这两场战斗的时令。
判断题
《七律·长征》中间四句用了对偶手法。
( )
“乌蒙磅礴走泥丸”这句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
( )
10.以“五岭”“乌蒙”代表“千山”,以“金沙水”“大渡”代表“万水”。以点带面,写了红军长征时经历的种种困难
( )
答案解析
选择题
1.
A
考点:正确理解诗歌内容。?
解析:总领全诗,表达中心思想的诗句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A
考点:正确理解诗歌内容。
?解析:“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水流拍击着两岸高耸入云的山崖,给人温暖的感觉;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
B
考点:正确理解诗歌内容。
?解析:“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两句诗中的“五岭”“乌蒙”承接首联“万水千山只等闲”中的“千山”两个字,直言环境恶劣,路途艰难。
4.B
考点:正确理解诗歌内容。
?解析:“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写的是长征途中“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两个事件。
AD
考点:正确理解诗歌情感。
解析:这首诗体现了红军战士藐视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豪迈气概以及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C
考点:正确理解诗歌内容。
?
解析:诗的颈联描写红军渡江涉水,紧扣“万水”来写。一个“暖”字,一个“寒字”巧妙地交代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两场战斗的惊险和红军战士的无畏。
判断题
8.T
考点:正确理解诗歌内容。
?解析:《七律·长征》中间四句用了对偶手法。
T
考点:正确理解诗歌手法。
?解析:“乌蒙磅礴走泥丸”这句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把乌蒙山比作“泥丸”,夸张地表现了它的渺小。
10.T
考点:正确理解诗歌内容。
?解析:以“五岭”“乌蒙”代表“千山”,以“金沙水”“大渡”代表“万水”。以点带面,写了红军长征时经历的种种困难。(共23张PPT)
课程编号:TS2003010101R61020502MQ
【慕联教育同步课程】
新编人教版小学语文
授课:思齐老师
目录
解析诗句
写作特点
课堂拓展
01
02
03
CONTENTS
解析诗句
01
诗句解析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长征牺牲之大,经历之苦
长征行程之远,时日之长
诗句解析
充分显示出红军战士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也给全诗定下了轻快豪迈、气度不凡的基调。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诗句解析
总纲:高度概括了红军在毛泽东和党中央的统率下于整个长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亘古未有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勇毅精神。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诗句解析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承接首联“千山”,写红军对山的征服
五岭、乌蒙
极言其渺小,更显红军的伟大
细浪、泥丸
夸张
比喻
对偶
诗句解析
对偶
承接首联“万水”,写红军对水的征服
金沙、大渡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诗句解析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暖”写出了金沙江风高浪急、水势奔腾激荡的景象,烘托出红军战士渡江脱险的喜悦心情和一片沸腾的景象。
诗句解析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寒”字既烘托出泸定桥险恶的形势,又描绘出红军战士浴血奋战、飞夺泸定桥,令敌人胆寒的壮烈场景。
“暖”和“寒”相对照,突出了红军战士克敌制胜、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表达了诗人对红军的敬佩之情。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诗句解析
诗句解析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写出了红军翻过雪山后一片欢腾的喜悦之态,
表现了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苦条件下的乐观主义精神;同时表现了红军战士对革命前途的美好向往和自信。
写作特点
02
一、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
1、点与面结合,“千山”——“乌蒙”“五岭”;“万水”——“金沙江”“大渡河”。生动再现了红军长征这一伟大的革命史实。
写作特点
一、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
2、叙事与抒情的处理巧妙,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写作特点
二、修辞手法的妙用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目的:通过写山来反衬和塑造红军战士摧坚历险、藐视困难的大无畏精神。
写作特点
本诗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无比顽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思想情感
课堂拓展
03
菩萨蛮·大柏地
毛泽东
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
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
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
好
看。
课堂拓展
课堂拓展
空中有赤橙黄绿青蓝紫,而谁又在手持这彩虹临空舞蹈?黄昏雨之后又见夕阳,延绵的群山正渐次变得葱茏。想当年在此激战,昔日的弹洞仍留在村庄的壁头。就让它来点缀前面的江山吧,如今看上去却更加美丽。
一起解词意
课堂拓展
这首词以欢乐的笔调,描绘了色彩斑斓的大柏地雨后的壮丽景色。全词情景交融,抒发了作者的革命豪情,表达了革命者对战争、对美的看法。
伴你欣赏词
解析了诗句
分析了诗歌的写作手法
进行了课堂扩展
学习小结
SEE
YOU
慕联提示
亲爱的同学,课后记得做一下习题测试,达到90分以上,说明你对这节课掌握得非常棒!有关情况将记录在你的学习记录上,亲爱的同学,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