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智取生辰纲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1智取生辰纲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9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05 10:43: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 智取生辰纲
第六单元 品味古典名著
1 学习目标 2 新课导入
3 走近作者 4 背景资料
5 文体知识 6 字词梳理
7 整体感知 8 精读细研
疑难探究 8 主旨归纳
疑难探究
9
板书设计
10


CONTENTS
主旨归纳
11
课后作业
12
1.识记施耐庵和《水浒传》的文学常识;熟悉《水浒传》的主要人物。
2.积累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3.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了解明暗结合的双线结构,概括“智取”情节。
4.赏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探讨生辰纲丢失的原因。
5.了解早期白话文的特点,体会古今汉语的联系与贯通。
学习目标

大家都知道《好汉歌》吧?那你们知道它出自哪里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水浒传》中的一个故事。
新课导入
托塔天王--晁盖
《水浒传》中一共有多少好汉?你都知道哪些好汉?
108好汉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原为殿司制使,因失陷花石纲丢官;沦落东京,因盘缠使尽卖祖传宝刀,无奈杀泼皮牛二,流配东京大名府充军。大名府留守梁世杰恩赦杨志,安排比武,杨志比武出色被梁中书重用;受梁中书重托,押运生辰纲,在黄泥冈失陷;走投无路,落草二龙山宝珠寺。
说说杨志
新课导入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生平事迹不详,仅知他是元末明初人,曾在钱塘(今浙江杭州)生活。《水浒传》“施耐庵的本”的完成,大约比《三国演义》要迟二三十年。
走近作者
本文节选自《水浒传》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水浒传》中前面说到“三代将门之后”杨志本“指望把一身本事,边庭上一枪一刀,博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没想到命运多舛,先是失陷了“花石纲”,又在盛怒之下杀了泼皮牛二,吃了官司,被发配充军。后得到梁中书的赏识,被收在门下,“早晚殷勤听候使唤”。蔡京生辰前夕,梁中书把押运生辰纲的任务交给杨志。谁知生辰纲还未启运,风声早已传出,由刘唐开始,串珠子一般牵出晁
背景资料
盖、吴用等七条好汉,欲齐心协力夺取这批贵重的财宝,并由吴用定了一条智取之策。杨志久在江湖,知道此行的凶险,他多次推托,推辞不掉时,只好做了精心的安排:首先要求押送生辰纲的一干人等扮作普通的行商客人,悄悄赶路,避免大张旗鼓,引人注意;其次要求梁中书给自己提调众人的权力,防止内部不和,被“贼人”钻了空子。这显示出杨志的精明细致,事实证明他的顾虑和准备也都是很有必要的。课文所选的这一部分从杨志上路写起,是整个故事的高潮部分。
背景资料
章回体小说:即分章回叙事的长篇小说,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分回标目、段落整齐、首尾完整是其主要特点。宋元长篇话本已具有章回小说的雏形。长篇话本篇幅较大,为讲述方便,实行分卷分目,每节标明题目、顺序,这是小说最早的分回形式。经长期演变完善,至明末,章回体小说的体例正式形成。这个时期创作的小说,用工整的偶句(也有用单句的)做回目,概括这一章节的基本内容。《水浒传》便是典型的章回体小说。
文体知识
窥望( )?? 省得( )?? 怄气( )
聒噪( )??? 嗔怒( )? 恁地( )
??撇下( ) 兀自( ) 勾当( )
尴尬( ) 逞办( ) 怨怅( )
kuī
xǐng
òu
ɡuō
chēn
nèn
piē

ɡòu dànɡ
ɡà
chěnɡ
chànɡ
字词梳理

值得
强人
去处

理会

胡乱
古:遮蔽,躲藏。今:影子,名词。
古:懂,知道。今:理睬。
古:付给。今:借了钱归还别人。
古:索性,干脆。今:任意;随便。
古:赶。今:拿走。
古:有必要。今:某事有意义。
古:强盗。今:能独当一面,坚忍不拔,有所作为的人。
古:地方。今:去的地方,也有地方的意思。
字词梳理
词语解释
1.快速浏览课文,大体把握内容,并在浏览过程中思考以下问题:文题中的“生辰纲”是什么东西?“智取”的人是谁?为何称作是“智取”?
“生辰纲” 是为太师蔡京祝寿而进献的大批财物,都是搜刮百姓血汗钱的不义之财;“智取” 的人是晁盖、吴用等八位好汉;因取生辰纲的过程中巧用计谋,故称“智取” 。
整体感知
3.小说以“生辰纲”的争夺为中心事件,采用双线结构,明线是什么?暗线又是什么?
明线——杨志押送生辰纲;
暗线——晁盖智取生辰纲。
整体感知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上路
中计
失纲
定计
施计
劫纲
明线
暗线
杨志押送
生辰纲
好汉智取
生辰纲
六月初四正
午黄泥岗松
树林
整体感知
4.请同学们跳读课文,筛选信息,以人物的主要行动为归纳点,简要分析出明、暗两条线索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交接在一起呢?
六月初四正午;黄泥冈松树林。
整体感知
5.梳理故事情节。
杨志押送生辰纲----开端
七雄贩枣蒙杨志----发展
白胜担酒诱军汉----进一步发展
好汉买酒迷杨志----进一步发展
杨志无奈买白酒----高潮
杨志误失生辰纲----结局
吴用智取生辰纲----尾声
整体感知
1.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用“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智用天时
智用地利
正午热不可挡,为松林休息和白胜卖酒作好准备,这个时间为吴用精心挑选。
选黄泥冈、松树林为动纲地点,既可掩护又可诱敌休息,为下文取药下药作好了准备。
精读细研
智用人和
一稳——扮客商,稳住对方
二诱——佯争酒,引诱对方
三麻——巧下药,麻倒对方
在“天时”“地利”起作用后,晁盖等又发挥“人和”的优势,通力合作,使计诱敌。
智用计谋
精读细研
2.杨志最终失陷生辰纲从而“贻误”终身,是否在他身上确实无“智”可言呢?
a.逼赶:怕路长梦多。不惜打骂军士、斥责虞侯、得罪老都管;
b.减少中途休息:担心军士懈怠;
c.审察枣贩:谨慎、多疑;
d.对卖酒汉子高度警惕;
e.喝酒时慎之又慎,小心翼翼。
精读细研
杨志之智
智藏行踪 为掩人耳目,他不多带兵。
精明
智变行辰 离京五七日后杨志对时间作了调整。(五更→日中,辰牌→申时怕在晨光中或暮色中遭到偷袭,而下午炎热,恐怕连强盗也不愿出来活动。)
谨慎
智选路径 杨志放着宽平的官道不走,净找些偏僻崎岖的小径。(这样难走的路径,恐怕连歹人也不愿走。)
多智
杨志性格:一方面粗暴蛮横,另一方面精明、谨慎、多智。
精读细研
3.为什么一个如此精明、谨慎、多智的杨志押送生辰纲仍不免失败的命运呢?杨志到现在仍然想不明白,请同学们替他总结一下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军健— 骂、打(怨怅)

虞侯—嗔(怨怅、搬口)
??
老都管—烦(恼他)
杨 志?
①内部失和→没处理好内部矛盾(关键)
②对手高明→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吴用智谋高明,杨志棋差一招 (斗智)
精读细研
1.刚愎自用
2.对部下凶横
3.不体谅
4.缺乏沟通
杨志之不智
吴用之智
1.智借天时
2.智借地利
3.智借人和
4.智用计策
乔装——稳住对手
诱饵——佯争酒、佯不卖
下药——巧下药,麻翻对手
精读细研
1.小说的环境分为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请在文章中找出相应的内容,分析其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自然环境:①是指天气酷热,照应下文的众人行动困难和军士买酒解渴;②是指黄泥冈上松树林内,交代劫生辰纲的地方。
社会环境:一方面是指当时尖锐的阶级矛盾,如白胜歌中所唱“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另一方面是指老都管等人
疑难探究
对杨志的歧视、轻视,如“量你是个遭死的军人”“比得芥菜子大小的官职,值得恁地逞能”,揭示了内部的矛盾,交代了冲突的内因也暗示了杨志不得志于统治者的悲剧命运。
小说的环境描写,在作品中一方面为推动情节的发展服务,另一方面则用来烘托人物性格与暗示人物命运。
疑难探究
杨 志?
精明能干?
小心谨慎
急功近利
粗暴蛮横
2.试分析杨志和众好汉的人物形象。



精诚团结??
足智多谋
随机应变
疑难探究
杨 志
(智)押
晁盖 吴用
(智)取
智变时间
智选路径
智藏行踪
天时
地利
人和
计策
生辰纲
(明线)
(暗线)
板书设计
本文通过对杨志与晁盖一行人斗智斗勇的细致描写,刻画了杨志精明能干、小心谨慎、蛮横急躁的性格特征,生动地塑造了晁盖、吴用等起义英雄的形象,讴歌了他们的智慧、胆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主旨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