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狼牙山五壮士(同步课件+练习)(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6.1狼牙山五壮士(同步课件+练习)(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03 15:10:13

文档简介

杭州慕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www.moocun.com)
新编人教版语文六上2.6.1狼牙山五壮士
选择题
1.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日冠
屹立
山涧
屈服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弹簧
B.棋子
C.冰雹
D.佛腾
3.下列加粗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绷带(běng)
B.崎岖(qí qū)
C.呱啦(guā)
D.嗖嗖(sōu)
4.下列加粗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山涧(jiān)
B.悬崖(xuán)
C.全神贯注(guàn)
D.晋察冀(jì)
解释加粗字
引上绝路 ( )
A.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
B.绝对
C.断绝
D.气息中止;死亡
6.解释加粗字
痛击敌人 ( )
A.疾病创伤等引起的难受的感觉
B.悲伤
C.尽情地;彻底地
7.解释加粗字
大举进犯 ( )
A.往上托;往上升
B.举动
C.兴起;起
D.提出
判断题
本文表现了五壮士热爱人民、仇恨敌人、用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  )
全文记叙的顺序可以概括为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杀敌→跳下悬崖。 (  )
10.本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  )
答案解析
A
考点:正确识记字词。 解析:A项应该是“日寇”。
2. D
考点:正确识记字词。 解析:D项应该是“沸腾”。
3.A
考点:正确识记词语。 解析:A项应为“绷带(bēng)”。
B
考点:正确识记字词。 解析:B项应为“山涧(jiàn)”。
A
考点:正确理解词语。 解析:绝路是指走不通的路,所以“绝”是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
C
考点:正确理解词语。 解析:“痛”是“尽情地;彻底地”。
C
考点:正确理解词语。 解析:大举进犯是率大军大规模地侵犯。“举”是兴起的意思。
判断题
T
考点:正确理解文章内容。 解析:本文表现了五壮士热爱人民、仇恨敌人、用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9.T
考点:正确理解文章内容。 解析:全文记叙的顺序可以概括为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杀敌→跳下悬崖。
10.F
考点:把握记叙顺序。 解析:本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共26张PPT)
课程编号:TS2003010101R61020601MQ
【慕联教育同步课程】
新编人教版小学语文
授课:思齐老师
狼牙山五壮士
狼牙山五壮士
目录
背景知识
认字识词
整体感知
01
02
03
CONTENTS
背景知识
01
1941年秋,日军向晋察冀根据地狼牙山地区大举进犯。晋察冀军区某部七连奉命抗击。由于敌我力量悬殊,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把掩护群众和连队主力的任务交给六班的五位战士。五位战士把敌人引到狼牙山顶峰,奋勇杀敌,扔完最后一颗手榴弹,纵身跳下绝壁,用生命谱写了气壮山河的抗日颂歌。跳崖后幸存的战士是葛振林、宋学义。
课文背景
晋 察 冀
认字识词
02



kòu




guàn
lūn
手榴弹
liú dàn
我会写



xuán

jiàn

báo



yuè



fèi
我会写
mài


崎岖
běng
qí qū

sōu

guā
我会读
例句:着装不得体,心里干着急,急着去补救,着数更出奇。
(zháo)
着装
着急
(zhe)
着数
我爱多音字
走着
(zhāo)
(zhuó)

例句:这种弹弓弹力很强。
(tán)
弹性
手榴弹
(dàn)

我爱多音字
词语释义
险要
崎岖
全神贯注
悬崖
(地势)险峻而处于要冲。
全部精神集中投入。形容精神高度集中。
形容山路不平,也形容处境艰难。
高而陡的山崖
斩钉截铁
比喻说话、办事果断坚决,明快利落。也比喻雄健有力。
昂首挺胸
仰着头挺着胸无所畏惧的样子。
气壮山河
形容气势如高山大河那样雄伟豪迈。
整体感知
03
1.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的狼牙山区大举进犯。当时,七连奉命在这一带坚持游击战争。经过一个多月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把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
接受任务
第一部分(第1段):七连六班接受了掩护群众转移和连队转移的任务。
2.为了拖住敌人,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撤退,把大批敌人引上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命令狠狠地打。……战斗进行很久,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整体感知
诱敌上山
第二部分(第2段):五位战士诱敌上山,痛击敌人。
整体感知
3.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跟在身后;另一条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峭壁。走哪条路呢 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整体感知
引上绝路
第三部分(第3段):五位战士决定把敌人引上绝路。
整体感知
4.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
5.又一群敌人扑上来了。马宝玉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
整体感知
顶峰歼敌
第四部分(第4.5段):五位战士把敌人引上顶峰,英勇杀敌。
整体感知
6.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7.“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8.“中国共产党万岁!”
9.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整体感知
跳下悬崖
第五部分(第6-9段):五位战士完成任务后英勇跳下悬崖。
整体感知
本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军区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顽强杀敌,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最后英勇跳崖的故事。
主要内容
了解了本文的背景知识
积累了重点字词
理清了文章的大致内容
学习小结
SEE YOU
慕联提示
亲爱的同学,课后记得做一下习题测试,达到90分以上,说明你这节课掌握得非常棒!有关情况将记录在你的学习记录上,亲爱的同学,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