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课程编号:TS2003010101R61020801MQ
【慕联教育同步课程】
新编人教版小学语文
授课:思齐老师
灯光
灯光
目录
背景知识
认字识词
整体感知
01
02
03
CONTENTS
04
综合探究
背景知识
01
王愿坚,中国当代著名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着,解放后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
主要作品:《七根火柴》《闪闪的红星》《草》等。
作者简介
认字识词
02
豫皖苏
围歼战
憧憬
wǎn
jiān
chōng
jǐng
千钧一发
璀璨
jūn
cuǐ
càn
认字识词
词语释义
聚精会神
憧憬
形容专心致志,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样子
对某种事物的期待与向往
震天动地
震动了天地,形容声势浩大
千钧一发
璀璨
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本课指天安门前灯光耀眼。
整体感知
03
整体感知
1.我爱到天安门广场走走,尤其是晚上。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令人心头光明又温暖。
2.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我心头微微一震,是什么时候听到过这句话来着?噢,对了,那是很久以前了。于是,我沉入了深深的回忆。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1、2段)
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作者漫步在天安门广场,听到“多好啊”的赞叹,引起了对往事的回忆。
3.1947年的初秋,当时我是战地记者。……
4.郝副营长是一位著名的战斗英雄,虽然只有二十二岁,已经打过不少仗了。……
5.“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突然,他凑到我的耳边轻轻地问:“记者,你见过电灯吗?”
……
11.
……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
第二部分(3-11段)
讲述了关于灯光的往事。
12.事情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
第三部分(12段)
写在璀璨的华灯下,“我”
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
在解放战争时期,一次围歼战就要打响的时候,郝副营长借着微弱的亮光看一幅孩子在电灯下读书的插图,陷入了无限的憧憬中;战斗打响之后,后续部队与突击连失去了联系,郝副营长点燃那本书,用火光照亮了后续部队前进的道路;战斗胜利了,郝副营长却牺牲了。
课文内容
综合探究
04
课文中,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和战场上微弱的火光,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综合探究
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让作者想起了自己的战友——郝副营长。
郝副营长在战斗打响前看一本书上的插图,图上画着一个孩子在电灯下读书的场景,他非常憧憬。
在战争打响之后的紧急关头,郝副营长点燃了那本书,用微弱的火光保障了战斗的胜利,却牺牲了自己。
正是郝副营长手中那微弱的火光,换来了他所憧憬的书上
插图中的美好生活。
综合探究
“多好啊”在文中多次出现,请找一找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这句话。
综合探究
“多好啊”在文中出现了三次。
第1次是路人对天安门灯光的赞叹,是引起“我”回忆的直接原因。
第2次是郝副营长看了书中的插图后,对图上的孩子能在灯光下看书深感羡慕。
第3次仍是郝副营长,他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综合探究
郝副营长是个怎样的人?
郝副营长是个爱读书、爱孩子、爱生活、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的战斗英雄。
综合探究
积累了重点字词
梳理了文章的内容
对文章进行了综合探究
学习小结
了解了作者
SEE
YOU
慕联提示
亲爱的同学,课后记得做一下习题测试,达到90分以上,说明你对这节课掌握得非常棒!有关情况将记录在你的学习记录上,亲爱的同学再见!杭州慕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www.moocun.com)
新编人教版语文六上2.8.1灯光
选择题
1.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豫皖苏
歼灭
宏伟
椅靠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电钮
B.聚精汇神
C.千钧一发
D.阻机
下列词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黑魆魆(hēi
xū
xū)
B.憧憬(chōng
jǐn)
C.璀璨(cuǐ
càn)
D.牺牲(xī
shēng)
判断题
4.文中“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指的是半小时后战斗打响的时刻
(
)
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是为了为后续部队指引前进的方向。
(
)
6.本文采用插叙的手法,首尾照应,结构紧凑,文脉相通,含义深刻。
(
)
7.
围绕“灯光”记叙了战争年代,郝副营长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
(
)
本文的作者是王愿坚,
主要作品有《灯光》《党费》《七根火柴》等。
( )
“多好啊!”在文中反复出现,一共出现了三次。
( )
10.
“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是幸福与安定生活的象征,强调郝副营长是为理想而献身的。
( )
答案解析
选择题
1.
D
考点:正确识记字词。
?
解析:D项应该是“倚靠”。
2.
B
考点:正确识记字词。?
解析:B项应该是“聚精会神”。
3.B
考点:正确识记词语。
?解析:B项应该是“憧憬(chōng
jǐng)”。
F
考点:正确理解文章内容。
?解析:“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指的是后续部队在进攻中受阻,情况十分危急的时刻。
T
考点:正确理解文章内容。
?解析: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是为了为后续部队指引前进的方向。
F
考点:正确把握记叙顺序。
解析:
本文采用倒叙的手法,首尾照应,结构紧凑,文脉相通,含义深刻。
F
考点:正确理解文章内容。
?
解析:围绕“灯光”记叙了战争年代,郝副营长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
T
考点:了解本文作者。
?解析:本文的作者是王愿坚,
主要作品有《灯光》《党费》《七根火柴》等。
9.T
考点:正确理解文章内容。
?解析:“多好啊!”在文中反复出现,一共出现了三次。
10.T
考点:正确理解文章内容。
?
解析:“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是幸福与安定生活的象征,强调郝副营长是为理想而献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