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课程编号:TS2004010101R61041401MQ
【慕联教育同步课程】
新编人教版小学语文
授课:思齐老师
在柏林
在柏林
目录
背景知识
认字识词
课文感知
01
02
03
CONTENTS
综合探究
04
背景知识
01
作者奥莱尔是美国作家,记者。
其微型小说《在柏林》堪称名篇中的精品,很值得大家欣赏与体会。它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以一列从柏林驶出的火车上的小插曲为故事材料,却以极小的篇幅来深刻地反映战争这个人类永恒而又沉重的话题。
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1939年,德国法西斯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少数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7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法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而告终。
认字识词
02
柏林
咔嚓
嗤笑
bó
kā
chā
chī
我会读
例句:柏林的街上种着很多柏树。
(bó)
柏树
柏林
我爱多音字
(bǎi)
柏
词语释义
沉思
嗤笑
指手画脚
不假思索
认真、深入地思考
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形容说话时放肆或得意忘形。
讥笑、嘲笑,有讽刺之意
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整体感知
03
整体感知
1.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数起来。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故事发生在
,主要人物
有
、
、
,
和
。
一节车厢里
后备役老兵
老妇人
两个小姑娘
一个老头
整体感知
写在一列驶出德国柏林的列车上,两个小姑娘嘲笑一个身体虚弱且举动奇特的老妇人。
整体感知
小说开端
2.“一、二、三”,神志不清的老妇人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偷笑起来。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
两个小姑娘再次嘲笑神志不清的老妇人。
小说发展
3.“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
老兵强忍着心中的悲愤,讲述了残酷的战争给他们一家人带来的毁灭性的灾难。
小说的高潮
4.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
写车厢里一片寂静,每一人都在反思战争的残酷性。
小说的结局
本文描写了火车上短暂的一幕,一位老妇人重复着“一、二、三”,被两个小姑娘嗤笑,后备役老兵说出实情后,车厢里一篇寂静。这短暂的一幕,写出了残酷的战争给人们的身体和心灵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整体感知
综合探究
04
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这说明了什么?
综合探究
对车厢环境的描写,从侧面烘托了残酷的战争给德国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健壮的男子都上了战场,很多人在战争中已经死去,国内剩下的只是些老弱病残的人们。
综合探究
她究竟在数什么?
体现了她怎样的心情?
“一、二、三”,神志不清的老妇人重复数着。
综合探究
老妇人数的是她在战争中死去的三个儿子,体现了她极度痛苦的心情。
综合探究
你怎样理解“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综合探究
车厢里的人听到后备役老兵的话,内心十分震撼,这一家人的悲惨遭遇,就是德国千万个家庭真实的缩影,车厢里每一个人都在反思战争的残酷性。可见,战争给人民的身体和心灵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第1节最后一句“随即车厢里平静了”,与文末“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两处“静”有何不同?
综合探究
第一节中的“静”是人们看了老人眼中的威慑力,是外在的;结尾处“静”是摄入人心的震惊和痛,是内心在流血。
综合探究
了解了本文的写作背景
积累了重点字词
理清了课文的内容
学习小结
进行了课文综合探究
SEE
YOU
慕联提示
亲爱的同学,课后记得做一下习题测试,达到90分以上,说明你这节课掌握得非常棒!有关情况将记录在你的学习记录上,亲爱的同学,再见!杭州慕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www.moocun.com)
新编人教版语文六上4.14.1在柏林
选择题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后备歿
车厢
咔嚓
D.指手画脚
下列加粗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不假思索(jiǎ)
嗤笑(chī)
柏林(bó)
咔嚓(cā)
3.对小说主题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歌颂老兵一家为国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
B.反映战争在人们心灵深处造成的巨大灾难。
C.揭露战争的残酷,控诉侵略战争的罪恶。
D.暗示对青年一代进行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4.本文是从(
)方面对老妇人进行描写的。
A.神态、语言、动作
B.总写、分写
C.概括、具体
D.颜色、外貌
5.从全文看,本文采用了(
)的表现手法,通过一个家庭在战争中的遭遇反映了战争的残酷,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控诉。
A.对比
B.以小见大
C.以物喻人
D.欲扬先抑
6.文中两次写到小姑娘“笑”的目的是?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写小姑娘天真幼稚,对老人的举动不理解
悲喜对照,指责小姑娘年幼无知,没有同情心
以喜衬悲,渲染了老妇人一家的悲惨遭遇
以小姑娘的笑,反衬出老妇人病态的严重
7.“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之所以有这种画面,原因是(
)
A.那些健壮的男子都去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了。
B.那些健壮的男子都外出工作去了。
C.这是一趟妇女和孩子的专列。
D.那些健壮的男子不愿意来坐列车。
判断题
本文描写了火车上短暂的一幕,一位老妇人重复着“一、二、三”,被两个小姑娘嗤笑,后备役老兵说出实情后,车厢里一篇寂静。这短暂的一幕,写出了残酷的战争给人们的身体和心灵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
文章写老妇人多次重复数着“一、二、三……”,其含意是指老妇人对失去三个儿子的痛苦诉说,也表现了作者对战争的强烈控述。(
)
10.“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是老兵生了两个小姑娘的气,因为两个小姑娘太不尊重老人了。
(
)
答案解析
选择题
1.
答案:
A
考点:正确识记字词。
?
解析:A项应为“后备役”。
2.
答案:D
考点:正确识记字词。
?
解析:D项应为“咔嚓(chā)”。
答案:C
考点:正确理解小说主题。
?
解析:小说通过在火车车厢里发生的短暂一幕揭露了战争的残酷,控诉侵略战争的罪恶。
答案:A
考点:正确理解描写手法。
?
解析:本文是从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对老妇人进行描写的。
答案:B
考点:正确理解课文表现手法。
?解析:从全文看,本文采用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通过一个家庭在战争中的遭遇反映了战争的残酷,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控诉。
答案:D
考点:正确理解文章内容。
解析:文中两次写到小姑娘的“笑”说明了小姑娘缺乏关怀之心和同情心,更加渲染了老妇人的悲惨。
答案:C
考点:正确理解文章内容。
?
解析:车厢里几乎没有健壮男子的原因是那些健壮的男子都去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了。
判断题
答案:T
考点:正确理解文章内容。
?
解析:本文描写了火车上短暂的一幕,一位老妇人重复着“一、二、三”,被两个小姑娘嗤笑,后备役老兵说出实情后,车厢里一篇寂静。这短暂的一幕,写出了残酷的战争给人们的身体和心灵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
9.答案:T
考点:正确理解文章内容。
?解析:段写老妇人多次重复数着“一、二、三……”,其含意是指老妇人对失去三个儿子的痛苦诉说,也表现了作者对战争的强烈控述。
10.答案:F
考点:正确理解文章内容。
?
解析:是对小姑娘嗤笑别人缺乏同情心的不满,与小姑娘的冷漠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老头对老妇人的同情,对战争的憎恨,突出了文章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