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1只有一个地球(同步课件+练习) (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6.18.1只有一个地球(同步课件+练习) (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8-03 15:44:03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课程编号:TS2006010101R61061801MQ
【慕联教育同步课程】
新编人教版小学语文
授课:思齐老师
目录
背景知识
认字识词
课文感知
01
02
03
CONTENTS
背景知识
01
背景知识
说明文是说明事物情况或道理的文章。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
。说明文的语言的要求是科学性、严谨性、准确性,真实性,周密性,简练明确。
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
作比较、分类别、作假设
背景知识
认字识词
02











我会写
yíng
guǒ
lán
ǎi

kāng
kǎi
gòng
làn


我爱多音字
例句:分别的时候,我们互相交换了相片。

(xiānɡ)
相互
(xiànɡ)
照相
我爱多音字
词语释义
晶莹
基地
遨游
壮观
形容光亮而透明,多数是指露珠等球型物体
漫游,游历
作为某种事业基础的地区
雄奇伟观的事物或风景
和蔼
指人性情温和,态度可亲,让人心里感到温暖。
慷慨
大方;不吝啬
枯竭
(体力、资材等)用尽;穷竭
资源
指望
是指一国或一定地区内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要素的总称。
一心期待,盼望
整体感知
03
1.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外面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
(第1段)写宇航员在太空看到的地球。
整体感知
2.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六千四百千米的星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他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3.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而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4.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整体感知
第二部分
(第2-4段)说明了地球是渺小的,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随意破坏自然资源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整体感知
5.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难道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6.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7.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这些设想即使实现了,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整体感知
第三部分
(第5-7段)说明适合人类居住的只有地球。
整体感知
8.“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被破坏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9.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子孙后代吧!
整体感知
第四部分
(第8.9段)说明地球既可爱又容易破碎,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整体感知
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说明只有一个地球的?
地球渺小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无法移居
整体感知
本课从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两方面,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说明

的重要性。
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
整体感知
了解了背景知识
积累了重点字词
理清了课文的内容
学习小结
SEE
YOU
慕联提示
亲爱的同学,课后记得做一下习题测试,达到90分以上,说明你这节课掌握得非常棒!有关情况将记录在你的学习记录上,亲爱的同学,再见!杭州慕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www.moocun.com)
新编人教版语文六上6.18.1只有一个地球
选择题
1.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迷语
B.尚未
C.揭示
D.斑点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磁场
B.沙漠
C.低御
D.海盗
3.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干躁
B.沧海一粟
C.倾斜
D.氧气
4.下列加粗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培养(péi)
B.蟠桃(pán)
C.辐射(fú)
D.沧海一粟(lì)
5.下列加粗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轨道(guǐ)
B.土壤(ráng)
C.陨石(yǔn)
D.拍摄(shè)
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和最后一自然段互相呼应。
B.科学家们决定利用宇宙飞船对火星作近距离的观测。
C.科学家通过对陨石的分析,发现太空有有机分子存在。
D.火星表面有很多黑色线条,这是火星人开挖的运河。
判断题
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必要的水分,适当成分的大气,足够的光和热。
(  )
第三自然段用先问后答的方法,让我们知道有生命存在的天体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  )
全文围绕“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来写的。(  )
10.课文按照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顺序介绍的。
(  )
答案解析
选择题
A
考点:正确识记字词。
?
解析:A项应该是“谜语”。
2.
C
考点:正确识记字词。
?
解析:C项应该是“抵御”。
3.A
考点:正确识记词语。
?解析:A项应为“干燥”。
D
考点:正确识记字词。
?解析:D项应为“沧海一粟(sù)”。
B
考点:正确识记词语。
?解析:B项应为“土壤(rǎng)”。
D
考点:正确理解文章内容。
解析:火星表面有很多黑色线条,是一连串的暗环形山和暗的斑点。
判断题
T
考点:正确理解文章内容。
?
解析: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必要的水分,适当成分的大气,足够的光和热。
T
考点:正确理解文章内容。
?解析:第三自然段用先问后答的方法,让我们知道有生命存在的天体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9.T
考点:正确理解文章内容。
?解析:全文围绕“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这个问题来写的。
10.F
考点:正确理解文章内容。
?
解析:课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求结论的顺序介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