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慕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www.moocun.com)
新编人教版语文六上7.23.1月光曲
选择题
下列加粗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保佑(yòu)
蜷缩(juǎn)
忐忑(tǎn
tè)
魁梧(kuí)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汹涌
澎湃
息灭
淋雨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邹眉
B.掀开
C.寡妇
D.后脑勺
4.下列加粗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掀起(xiān)
B.抱怨(bào
yuàn)
C.黧黑(lí)
D.后脑勺(sáo)
5.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搁板
B.账子
C.唉声叹气
D.鲜血淋漓
6.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渔夫
B.轰鸣
C.汹涌
D.飞渐
7.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沮丧
B.领悟
C.栽剪
D.跺脚
判断题
8.《月光曲》的作者著名音乐家贝多芬。(
)
9.本文按照起因,经过,结果顺序进行记叙。
(
)
10.《月光曲》这篇传说表现了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与关怀。
(
)
答案解析
选择题
1.
答案:B
考点:正确识记字词。
?
解析:B项正确读音为“蜷(quán)”。
2.
答案:C
考点:正确识记字词。
?
解析:C项正确为“熄灭”。
3.答案:A
考点:正确识记字词。
?
解析:A项正确为“皱眉”。
答案:D
考点:正确识记字词。
?
解析:D项正确为“后脑勺(sháo)”。
5.答案:B
考点:正确识记字词。
?
解析:B项正确为“帐子”。
答案:D
考点:正确识记字词。
?
解析:D项正确为“飞溅”。
7..答案:C
考点:正确识记字词。?
解析:C项应为“裁剪”。
判断题
答案:F
考点:正确理解文章内容。
?
解析:《月光曲》是一个传说,并不是贝多芬记录了这个故事。
9.答案:T
考点:正确识记文学常识。
?
解析:本文按照起因,经过,结果顺序进行记叙。
10.答案:T
考点:正确理解文章内容。
?
解析:《月光曲》这篇传说表现了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与关怀。(共24张PPT)
课程编号:TS2006010101R61072201MQ
【慕联教育同步课程】
新编人教版小学语文
授课:思齐老师
目录
背景知识
认字识词
整体感知
01
02
03
CONTENTS
背景知识
01
贝多芬:德国著名钢琴家,其父为德国宫廷歌手,他从小就随父亲接受了严格的音乐训练,学会了弹琴与作曲。他毕生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贝多芬二十八岁时听力开始减弱,五十岁时,两耳失聪,但仍坚持创作。他一生谱写了许多著名的乐曲,主要作品有交响曲九部、钢琴奏鸣曲三十二首。贝多芬对音乐的最重要贡献是交响曲,因此他被誉为“交响乐之王”。
背景知识
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
——贝多芬
作者简介
《月光曲》是指贝多芬《第十四号钢琴奏鸣曲》,又名《月光奏鸣曲》,作于1801年。课文讲述是关于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一个传说。
“传说”是民间流传的故事,不一定确有其事。但是,民间传说能够反映出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好恶。
背景介绍
认字识词
02
我会写
谱
莱
茵
盲
纯
键
陶
pǔ
lái
yīn
máng
chún
jiàn
táo
缕
lǚ
(qǔ)
(qū)
例句:这首歌曲婉转悠扬,讲述了一个曲折动人的故事。
歌曲
弯曲
曲
我爱多音字
词语释义
幽静
霎时
水天相接
谱写
优雅寂静。课文中形容小路很偏僻,很清静
形容水面广阔,远远看去,好像和天连接在一起
极短的一点时间
编写(歌曲或乐曲)
莱茵河
欧洲一条大河。源出瑞士境内的阿尔卑斯山,流经奥地利、法国、德国、荷兰等国。全长1320千米
断断续续
一会儿中断,一会儿继续
波涛汹涌
形容大浪猛烈地向上涌
整体感知
03
1.两百多年前,德国有个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谱写了许多著名的乐曲。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叫《月光曲》,传说是这样谱成的。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
(第1段)简要交代了著名的钢琴曲——《月光曲》是由德国音乐家贝多芬谱写的。
整体感知
2.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3.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忽然停了,屋子里有人在谈话。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整体感知
第二部分
(第2.3段)第二部分的第一层,主要写贝多芬在茅屋外面听到琴声和一对兄妹的谈话。
整体感知
4.贝多芬听到这里,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在微弱的烛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睛失明了。
5.皮鞋匠看见进来个陌生人,站起来问:“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6.姑娘连忙站起来让座。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肓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7.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整体感知
第二部分
(第4-7段)第二部分的第二层,写贝多芬为盲姑娘弹琴。
整体感知
8.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9.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0.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整体感知
第二部分
(第8-10段)第二部分的第三层,写贝多芬弹奏并记录《月光曲》。
整体感知
《月光曲》这个故事的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连起来说说,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整体感知
起因:贝多芬在散步时听到盲姑娘兄妹的话,产生同情。
经过:贝多芬给盲姑娘弹了一首钢琴曲,盲姑娘猜出他就是贝多芬,他又即兴为盲姑娘弹了一曲。
结果:贝多芬即兴弹完曲子后飞奔回客店连夜记录了下来,这就是《月光曲》。
人物:贝多芬,盲兄妹
整体感知
这篇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表现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又表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才华。
整体感知
了解了课文的背景知识
积累了重点生字词
对课文内容进行了整体感知
学习小结
SEE
YOU
慕联提示
亲爱的同学,课后记得做一下习题测试,达到90分以上,说明你对这节课掌握得非常棒!有关情况也会记录在你的学习记录上,亲爱的同学,再见!